人人都知道 Google 很强,但他们一般不太在这方面张扬自己。似乎人人都知道 Facebook 旗下有 Facebook、Instagram、Messenger 以及 WhatsApp 这四大应用,但 Google 好像不太给人如此清晰的印象。
然而,在今年 Google I/O 第一天 Keynote 开场的时候,Google CEO Sundar Pichai 就用一系列数字好好地秀了一下自己的肌肉。
超过十亿用户的服务有 7 项:Google Maps、YouTube、Chrome、Google Maps、Gmail、Search 以及 Google Play。同时,Google Drive 现在也拥有 8 亿用户,Google Photos 有超过 5 亿用户,连 Google Assistant 也已经在超过 1 亿台设备上运行了。
所有的一切都显示,Google 想要让外界清楚地认识到,除了个别的特殊区域,在覆盖 C 端用户的能力上,Google 不比任何人差。
但显然,结合整场 Keynote 的内容看,Google 绝对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全场下来,几乎所有的科技媒体都意识到,人工智能(AI)才是今天的主角。但也许更让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Google 今天的举措隐隐约约让人觉得,仅仅两年时间,他们已经在人工智能领域抹杀了很多其他公司成长为巨头的希望。
所以在有些人看来,这既令人兴奋,又有些令人感伤。
还是先来看看他们在今天都说了些什么吧。
Google Lens 也许是 Google 今天发布的最重量级新产品了,它不仅仅在应用场景上令人眼前一亮,更重要的是,它将「搜索」这个 Google 自己的看家本领用更加智能的方式展现了出来。
Google Lens 本质上其实是一个图片搜索应用,但通过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它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比如在手机连 Wi-Fi 时,可以将摄像头对准路由器上的资料,Google Lens 就能自动提取 Wi-Fi 的账号和密码,然后提供一键连接的选项。或者对准任何一个街边小店的门脸,它也能自动告诉你这家店的具体信息,比如这家餐厅的点评信息。
根据目前透露的信息,它将首先作为一个功能被植入到 Google Assistant 和 Google Photos 当中。这一方面显示了 Google Assistant 的综合性地位,也体现了 Google Lens 本质上的图片属性。
当然,它令人激动的原因更在于 Google 终于找到了一个看起来吸引人的方式将自己强大的计算机视觉技术传递给用户。在上个月的 Facebook F8 大会上,Facebook 将重点放在了 AR 上,这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了手机摄像头在未来作为一个重要信息入口的地位。Google 通过 Google Lens 证明他们也发现了这一点,只不过 Facebook 更着重于「有趣」,而 Google 则落脚在「搜索」,双方都各安其道。
Google Assistant 实在是好,乃至于它将登陆 iPhone 的消息一出就激起了人们对 Siri 的各种调侃。不过它这次在自己的功能上进步并不大,更引人关注的是他们向外部合作的拓展。通过公开 SDK,Google 已经与 70 多家智能家居厂商达成了合作,用户现在可以通过所有内置了 Google Assistant 的设备控制更多的智能家居设备。
而延展到内置了 Google Assistant 服务的硬件产品 Google Home 上,新添加的 Hands-Free 打电话功能也很令人惊喜,当你说出「Hey Google,call Mom」时,它会直接从你的电话簿上给你妈妈拨打电话。而语音识别技术能够识别出是谁说出了这句话,所以同样的一句「Hey,Google,call Mom」对不同的人,Google Home 听到以后会打给不同的对象。
这体现了 Google 在语音助手方面对亚马逊 Alexa 的追赶。虽然亚马逊 Echo 取得了先机,但 Google 的追赶步伐也一定令他们心悸。
当然,对于中国用户来说,稍显遗憾的是,虽然它增加了对法语、德语、日语、韩语、意大利语的支持,但仍然没有中文。
相比之下, Google Photos 也有了三项更新,全部集中在「分享」的层面。
但这部分稍显可惜的是,尽管每一项新功能看起来都很令人心动,但对于 Google 来说,致命的问题就是他们缺少社交关系链,而分享的核心就是要将内容传递出去,图片再好,也不能只是在两个人之间流动。所以,这是否也会像 Google 之前很多的前沿技术一样归于沉寂还有待观察。
但在总体上,我们可以说,在这些面向普通用户的产品部分,Google 继续在使用场景上向前探索,有了很多的新尝试。虽然因为种种原因,也许它们不会全部成功地存活下来,但这种尝试对于整个行业的生态都有巨大的好处。
在针对开发者的部分,Google 今天新发布了第二代的 Tensor 处理单元(TPU),这是一个云计算硬件和软件系统,它将被放到 Google Cloud 上,因此也被称为 Cloud TPU。相比之前的版本,新的一代主要是提高机器学习计算处理所需要大量的负载,包括训练和推理,这个可以说是为 Google 云计算平台带来的巨大福音。
作为专门为机器学习而专门设计的专用芯片,Google 在去年推出了第一代 TPU 芯片,它也被 AlphaGo 人工智能系统用作其预测和决策技能的基础。但他们在这个领域面对的对手非常强大,来自 NVidia 公司的 GPU 芯片占据了市场的多数,Facebook 公司就使用的他们的 GPU。双方在年初还因为争论谁更厉害而大打口水仗,不知道这次谁又会说些什么。
同时,Google 将第二代 TPU 引入云端,作为 Google Compute Engine 的一部分,成为 Cloud TPU。不过 Google 也没有完全「封杀」其他的硬件,Pichai 就表示,「我们希望 Google Cloud 是最好的机器学习云,并为用户提供 CPU 、GPU 和 TPU 等更广泛的硬件支持。」
而 Cloud TPU 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 Google 的开源机器学习框架 TensorFlow。TensorFlow 现在已经是 Github 最受欢迎的深度学习开源项目,可以想象,Cloud TPU 出现后,开发人员和研究者就可以更轻松地在 CPU、GPU 或 Cloud TPU 上训练机器学习模型。
此外,Google 还发布了一个全新版本的 TensorFlow,这个专门为移动设备开发的版本名为 TensorFlow Lite——这个全新的程序集允许开发者们编写更为简洁的深度学习模型,从而可以在 Android 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上运行。一如既往,Google 也将开源 TensorFlow Lite,并在今年晚些时间开放 API 端口。
概括来讲,我们可以从两条线理解 Google 今天在 AI 方面的举动。第一,在基础的计算能力、系统平台等方面继续向业界最前沿发力,努力维持自己在这方面的优势;第二,在面向普通用户的应用层面,则持续向更深入用户日常生活的场景探索。通过这样「双管齐下」的策略,Google 虽然没有那种所谓的「激动人心」的新产品推出,但也许走得更稳固了。
不再是「mobile first」,而是「AI first」,这就是 Google 在今天的 I/O 大会上反复强调多次的话。事实上,我们对 Google 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决心不应该再有任何的不确定,就像 Facebook 在智能手机出现之后向「mobile」转型的决心一样,Google 也将 AI 设为了自己在未来若干年中的立身之本。
早在一年多之前,我就曾经在一次活动中听闻李开复提道「Google 在人工智能领域领先世界上的所有竞争对手」,此言是否过于绝对我们不知道,但大概能反映出 Google 在业界的威名。
不过事实上,在两三年前,Google 当时在 I/O 大会这样的场合里还没怎么提到过「人工智能」这个概念。14 年他们的重点是 Android Wear 及 Material Design,到了 15 年则只有 Google Photos 中涉及到了相关部分;即使到了去年,虽然人工智能的内容占比大大提升,也只能说是重点之一。
然而,到了今年,事情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一般的变化,AI 的概念贯穿整场,你几乎很难不在一个新的发布中找到与人工智能有关的部分。无论是从基础训练的硬件层面(TPU),还是到了系统层面(TensorFlow),再到一个个单独的应用层面,Google 都已经有了自己完整的布局,并形成了相对强势的地位。
仅拿 C 端产品为例。从去年集中在智能语音领域的动作(Google Home/Google Assistant),到今年在视觉方向的集中发力(Google Lens/Google Photos),再结合其通过 Google Home 升级之后联通各个家庭智能终端的能力,Google 几乎已经覆盖到了一个普通用户大部分的智能生活场景。
而这种看上去静水深流一般的变化虽然让很多普通用户觉得「缺乏亮点」,但在业界带来的震动却着实不小。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就认为,Google 今年在 AI 领域的各种展示充分表现了其在这个领域的强大实力,也让人们意识到,人工智能领域想要出现新的巨头型公司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
所以,当他描述自己心情的时候,他用上了「兴奋」与「感伤」这一对不太相近的词。「兴奋」当然是指见猎心喜,但「感伤」则意味着这个兴起不久的领域似乎又已经被这几家「老巨头」所瓜分。事实上,当 Google 这种体量的公司在正确的方向上投入足够多的力量时,小的创新力量恐怕真的很难和其相抗衡。
但无论如何,整个 AI 行业仍然在大踏步前进,无论最后的赢家是谁,这个行业都不会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