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ing
ctrl+c 停止ping操作
二、在linux安装mysql服务
客户端 :yum install mysql 或者 apt-get install mysql
服务器 :yum install mysql-server 或者 apt-get install mysql-server
三、如何在linux下开启FTP服务
1. 首先服务器要安装ftp软件,查看是否已经安装ftp软件下:
#which vsftpd
如果看到有vsftpd的目录说明服务器已经安装了ftp软件
2. 查看ftp 服务器状态
#service vsftpd status
3. 启动ftp服务器
#service vsftpd start
4. 重启ftp服务器
#service vsftpd restart
5. 查看服务有没有启动
#netstat -an | grep 21
tcp 0 0 0.0.0.0:21 0.0.0.0:* LISTEN
如果看到以上信息,证明ftp服务已经开启。
6.如果需要开启root用户的ftp权限要修改以下两个文件
#vi /etc/vsftpd.ftpusers中注释掉root
#vi /etc/vsftpd.user_list中也注释掉root
然后重新启动ftp服务。
vsftpd 500 OOPS: cannot change directory
登陆报错:
C:>ftp 192.168.0.101
Connected to 192.168.0.101.
220 (vsFTPd 2.0.5)
User (192.168.0.101:(none)): frank
331 Please specify the password.
Password:
500 OOPS: cannot change directory:/home/frank
Login failed.
ftp> ls
500 OOPS: child died
Connection closed by remote host.
解决方法:
setsebool ftpd_disable_trans 1
service vsftpd restart
就OK了!
这是SELinux的设置命令,在不熟悉SELnux前,把SELinux关掉也可以的。
永久开启,即os重启后自动开启ftp服务
方法一:
cd /etc/xinetd.d ,编辑ftp服务的配置文件gssftp的设置:
vi /etc/xinetd.d/gssftp ,将 修改两项内容:
(a) server_args = -l –a 去掉-a 改为server_args = -l
(b) disable=yes改为disable=no
(c) 保存退出。
方法二:
(a) system-config-services , 进入图形界面的System services查看是否有 vsftpd项,如果没有转到2.,保存后退出
(b) 用redhat第三张盘 安装此服务(开始–删除/增加程序),200K左右
(c) #setup
此时能看到vsftpd项,此时选中此services项,保存后退出.
四、青云如何搭建FTP服务
首先创建一个 Linux 主机(以 Ubuntu 为例),并在青云防火墙中打开 tcp 21 下行,并“更新规则”。 如果此主机是在私有网络中,除了防火墙规则,还需要在私网所连接的路由器中将所需端口转发给这个主机。
下面简单介绍下安装 vsftpd 和 proftpd 的注意事项:
• vsftpd 安装
• apt-get install vsftpd
修改配置文件 /etc/vsftpd.conf 后,重启生效
service vsftpd restart
如果你的 ftp client 位于 NAT 之后,ftp server 必须启用 passive mode ,编辑 /etc/vsftpd.conf
pasv_enable=Yes
pasv_max_port=21000
pasv_min_port=20000
pasv_address=your.ftp.server.public.ip
安全起见,vsftpd 默认配置是不允许 root 登录的。如果确实需要,可以在 /etc/vsftpd/user_list 文件中把 root 那一行删除或者注释掉, 同样把 /etc/vsftpd/ftpusers 文件中的 root 也注释掉。然后重启 vsftpd 就可以了。
• proftpd 安装
• apt-get install proftpd
修改配置文件 /etc/proftpd/proftpd.conf 后,重启生效
service proftpd restart
如果你的 ftp client 位于 NAT 之后,proftpd server 必须启用 passive mode , 在 /etc/proftpd/proftpd.conf 中打开 PassivePorts 和MasqueradeAddress :
PassivePorts 20000 21000
MasqueradeAddress ftp.server.public.ip
注解
被动模式的端口范围可以任意指定,不过请记得打开青云防火墙中对应的端口范围, 如果 FTP 服务器是在私有网络内,还要留意路由器内是否正确转发了所需端口。 还有修改配置文件后记得重启 FTP 服务使之生效。
五、ftp匿名访问设置
推荐一种匿名用户
1.vsftpd.conf文件中:
代码如下 复制代码
write_enable=YES
anon_mkdir_write_enable=YES
anon_other_write_enable=YES
2.ftp目录权限:
查看ftp目录:
代码如下 复制代码
cat /etc/passwd | grep ftp
ftp:x:107:65534::/home/ftp:/bin/false
ftp目录为/home/ftp
代码如下 复制代码
chown root:root /home/ftp
chmod -R 755 /home/ftp
但这样是不能上传文件的。因为这是匿名用户,当前目录所有者是root用户; 真的要上传文件在该目录下建立一个文件夹如名字是upload,
代码如下 复制代码
mkdir /home/ftp/upload
chown ftp:root /home/ftp/upload
这个时候可以传文件到upload目录,但根目录还是不能上传文件,这是匿名用户,如果是不是匿名用
六、mysql数据库导入文件数据
mysql>source d:\datafilename.sql
七、linux: chmod,chown命令详解
指令名称 : chmod
使用权限 : 所有使用者
使用方式 : chmod [-cfvR] [–help] [–version] mode file…
说明 : Linux/Unix 的档案存取权限分为三级 : 档案拥有者、群组、其他。利用 chmod 可以藉
以控制档案如何被他人所存取。
mode : 权限设定字串,格式如下 : [ugoa…][[+-=][rwxX]…][,…],其中u 表示该档案的拥有
者,g 表示与该档案的拥有者属于同一个群体(group)者,o 表示其他以外的人,a 表示这三者皆
是。
范例 :将档案 file1.txt 设为所有人皆可读取 :
C代码
1. chmod ugo+r file1.txt
将档案 file1.txt 设为所有人皆可读取 :
C代码
1. chmod a+r file1.txt
将档案 file1.txt 与 file2.txt 设为该档案拥有者,与其所属同一个群体者可写入,但其他以外的
人则不可写入 :
C代码
1. chmod ug+w,o-w file1.txt file2.txt
将 ex1.py 设定为只有该档案拥有者可以执行 :
C代码
1. chmod u+x ex1.py
将目前目录下的所有档案与子目录皆设为任何人可读取 :
C代码
1. chmod -R a+r *
此外chmod也可以用数字来表示权限如 chmod 777 file
语法为:chmod abc file
其中a,b,c各为一个数字,分别表示User、Group、及Other的权限。
r=4,w=2,x=1
若要rwx属性则4+2+1=7;
若要rw-属性则4+2=6;
若要r-x属性则4+1=7。
范例:
C代码
1. chmod a=rwx file
2. #和
3. chmod 777 file
4. #效果相同
5. chmod ug=rwx,o=x file
6. #和
7. chmod 771 file
8. #效果相同
若用chmod 4755 filename可使此程式具有root的权限
指令名称 : chown
使用权限 : root
使用方式 : chown [-cfhvR] [–help] [–version] user[:group] file…
说明 : Linux/Unix 是多人多工作业系统,所有的档案皆有拥有者。利用 chown 可以将档案的拥
有者加以改变。一般来说,这个指令只有是由系统管理者(root)所使用,一般使用者没有权限可以
改变别人的档案拥有者,也没有权限可以自己的档案拥有者改设为别人。只有系统管理者(root)才
有这样的权限。
user : 新的档案拥有者的使用者 ID
group : 新的档案拥有者的使用者群体(group)
-c或-change:作用与-v相似,但只传回修改的部分
-f或–quiet或–silent:不显示错误信息
-h或–no-dereference:只对符号链接的文件做修改,而不更改其他任何相关文件
-R或-recursive:递归处理,将指定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及子目录一并处理
-v或–verbose:显示指令执行过程
–dereference:作用和-h刚好相反
–help:显示在线说明
–reference=<参考文件或目录>:把指定文件或目录的所有者与所属组,统统设置成和参考文件或目录的所有者与所属组相同
–version:显示版本信息
范例 :
将档案 file1.txt 的拥有者设为 users 群体的使用者 jessie :
C代码
1. chown jessie:users file1.txt
将目前目录下的所有档案与子目录的拥有者皆设为 users 群体的使用者 lamport :
C代码
1. chown -R lamport:users *
-rw——- (600) – 只有属主有读写权限。
-rw-r–r– (644) – 只有属主有读写权限;而属组用户和其他用户只有读权限。
-rwx—— (700) – 只有属主有读、写、执行权限。
-rwxr-xr-x (755) – 属主有读、写、执行权限;而属组用户和其他用户只有读、执行权限。
-rwx–x–x (711) – 属主有读、写、执行权限;而属组用户和其他用户只有执行权限。
-rw-rw-rw- (666) – 所有用户都有文件读、写权限。这种做法不可取。
-rwxrwxrwx (777) – 所有用户都有读、写、执行权限。更不可取的做法。
以下是对目录的两个普通设定:
drwx—— (700) - 只有属主可在目录中读、写。
drwxr-xr-x (755) - 所有用户可读该目录,但只有属主才能改变目录中的内容
suid的代表数字是4,比如4755的结果是-rwsr-xr-x
sgid的代表数字是2,比如6755的结果是-rwsr-sr-x
sticky位代表数字是1,比如7755的结果是-rwsr-sr-t
(当然7755这个chmod设置没多大意义,这里只是演示一下)
范例1:将test3.txt文件的属主改为test用户。
C代码
1. # ls -l test3.txt
2. -rw-r–r– 1 test root 0 2009-10-23 9:59 test3.txt
3. # chown test:root test3.txt
4. # ls -l test3.txt
5. -rw-r–r– 1 test root 0 2009-10-23 9:59
范例2:chown所接的新的属主和新的属组之间可以使用:连接,属主和属组之一可以为空。如果属主为空,应该是“:属组”;如果属组为空,“:”可以不用带上。
C代码
1. # ls -l test3.txt
2. -rw-r–r– 1 test root 0 2009-10-23 9:59 test3.txt
3.
4. # chown :test test3.txt <==把文件test3.txt的属组改为test
5. # ls -l test3.txt
6. -rw-r–r– 1 test test 0 2009-10-23 9:59 test3.txt
范例3:chown也提供了-R参数,这个参数对目录改变属主和属组极为有用,可以通过加 -R参数来改变某个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到新的属主或属组。
C代码
1. # ls -l testdir <== 查看testdir目录属性
2. drwxr-xr-x 2 usr root 0 2009-10-56 10:38 testdir/ <==文件属主是usr用户,属组是 root用户
3. # ls -lr testdir <==查看testdir目录下所有文件及其属性
4. total 0
5. -rw-r–r– 1 usr root 0 2009-10-23 10:38 test1.txt
6. -rw-r–r– 1 usr root 0 2009-10-23 10:38 test2.txt
7. -rw-r–r– 1 usr root 0 2009-10-23 10:38 test3.txt
8. # chown -R test:test testdir/ <==修改testdir及它的下级目录和所有文件到新的用户和用户组
9. # ls -l testdir
10. drwxr-xr-x 2 test test 0 2009-10-23 10:38 testdir/
11. # ls -lr testdir
12. total 0
13. -rw-r–r– 1 test test 0 2009-10-23 10:38 test1.txt
14. -rw-r–r– 1 test test 0 2009-10-23 10:38 test2.txt
15. -rw-r–r– 1 test test 0 2009-10-23 10:38 test3.txt
八、linux命令之 cat ,grep
cat主要有三大功能:
1.一次打开整个文件。 catfilename2.从键盘创建一个文件。 cat > filename
只能创建新文件,不能编辑已有文件.
3.将几个文件合并为一个文件: catfile1file2>filegrep命令是一种强大的文本搜索工具,它能使用正则表达式搜索文本,并把匹配的行打印出来。grep全称是GlobalRegularExpressionPrint,表示全局正则表达式版本,它的使用权限是所有用户。1.格式grep[options]2.主要参数[options]主要参数:-c:只输出匹配行的计数。-I:不区分大小写(只适用于单字符)。-h:查询多文件时不显示文件名。-l:查询多文件时只输出包含匹配字符的文件名。-n:显示匹配行及行号。-s:不显示不存在或无匹配文本的错误信息。-v:显示不包含匹配文本的所有行。pattern正则表达式主要参数:\:忽略正则表达式中特殊字符的原有含义。:匹配正则表达式的开始行。 : 匹配正则表达式的结束行。
\<:从匹配正则表达 式的行开始。
>:到匹配正则表达式的行结束。
[ ]:单个字符,如[A]即A符合要求 。
[ - ]:范围,如[A-Z],即A、B、C一直到Z都符合要求 。
。:所有的单个字符。
* :有字符,长度可以为0。
3.grep命令使用简单实例
grep‘test′d∗显示所有以d开头的文件中包含test的行。 grep ‘test’ aa bb cc
显示在aa,bb,cc文件中匹配test的行。
grep‘[a−z]5′aa显示所有包含每个字符串至少有5个连续小写字符的字符串的行。 grep ‘w(es)t.*\1′ aa
如果west被匹配,则es就被存储到内存中,并标记为1,然后搜索任意个字符(.),这些字符后面紧跟着 另外一个es(\1),找到就显示该行。如果用egrep或grep -E,就不用”\”号进行转义,直接写成’w(es)t.\1′就可以了。
九、linux下redis安装配置redis常用命令
一、下载redis
下载:[root@infa ~]# wget http://download.redis.io/releases/redis-2.8.12.tar.gz
使用root安装
1. su
将该下载包拷贝到/opt
1. cp redis-2.6.14.tar.gz /opt
二、安装
1. cd /opt
2. tar zxvf redis-2.6.14.tar.gz
3. cd redis-2.6.14
4. make && make install
安装好后查看下redis的可执行文件已经在此目录下:
1. ls /usr/local/bin/redis*
2.
3. /usr/local/bin/redis-benchmark
4. /usr/local/bin/redis-cli
5. /usr/local/bin/redis-check-aof
6. /usr/local/bin/redis-server
7. /usr/local/bin/redis-check-dump
三、配置redis
redis的配置文件启动时需要用到:
1. cp redis.conf /etc/
然后编辑redis.conf配置文件(/etc/redis.conf),按需求做出适当调整,比如:
1. vi /etc/redis.conf
2. daemonize yes #默认为on。yes为转为守护进程,否则启动时会每隔5秒输出一行监控信息
3. save 900 1 #900秒内如果有一个key发生变化时,则将数据写入进镜像
4. maxmemory 256000000 #分配256M内存
将6379端口在防火墙中开放:
rhel系列
1. vi /etc/sysconfig/iptables#加入一行,需要具备其修改权限
-A RH-Firewall-1-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p tcp –dport 6379 -j ACCEPT
1. /etc/init.d/iptables restart
查看防火墙状态:
1. /etc/init.d/iptables status
debian系列
1. ufw allow 6379
查看防火墙状态
1. ufw status
2. 6379 ALLOW Anywhere
创建redis的日志文件夹:
1. mkdir -p /var/log/redis/log
启动redis并指定redis的日志文件:
1. /usr/local/bin/redis-server /etc/redis.conf 1>/var/log/redis/infolog.log 2>/var/log/redis/errlog.log &
加入自启动:
1. vi /etc/rc.local#加入
1. /usr/local/bin/redis-server /etc/redis.conf 1>/var/log/redis/infolog.log 2>/var/log/redis/errlog.log &
四、服务器优化(根据实际情况判定是否需要优化)
如果内存情况比较紧张的话,需要设定内核参数:
echo 1 > /proc/sys/vm/overcommit_memory
这里说一下这个配置的含义:
/proc/sys/vm/overcommit_memory
该文件指定了内核针对内存分配的策略,其值可以是0、1、2。
0, 表示内核将检查是否有足够的可用内存供应用进程使用;如果有足够的可用内存,内存申请允许;否则,内存申请失败,并把错误返回给应用进程。
1, 表示内核允许分配所有的物理内存,而不管当前的内存状态如何。
2, 表示内核允许分配超过所有物理内存和交换空间总和的内存
五、测试redis
客户端连接
1. ./redis-cli
2. redis 127.0.0.1:6379> set redisKey value
3. OK
4. redis 127.0.0.1:6379> get redisKey
5. “value”
6. redis 127.0.0.1:6379> del redisKey
7. (integer) 1
8. redis 127.0.0.1:6379> exists key
9. (integer) 0
keys *
取出当前匹配的所有key
exists larry
(integer) 0
当前的key是否存在
del lv
删除当前key
expire
设置过期时间
expire larry 10
(integer) 1move larry ad4
(integer) 1
移动larry键值对到ad4数据库
persist lv
(integer) 1
移除当前key的过期时间
randomkey
随机返回一个key
rename
重命名key
type
返回值的数据类型
type testlist
list
ping
PONG
测试连接是否还在echo name
“larry”
打印select ad4databank
OK
数据库切换quit
退出连接dbsize
(integer) 12
当前数据库中key的数量info
服务器基本信息
monitor
实时转储收到的请求
config get
获取服务器的参数配置
flushdb
清空当前数据库
flushall
清除所有数
六、遇到问题
我用java操作redis时,报过这样的错误:
(error) MISCONF Redis is configured to save RDB snapshots, but is currently not able to persist on disk. Commands that may modify the data set are disabled. Please check Redis logs for details about the error.
解决:
1. redis-cli
2. config set stop-writes-on-bgsave-error no
3.
十、redis-cli 命令总结
Redis提供了丰富的命令(command)对数据库和各种数据类型进行操作,这些command可以在Linux终端使用。
在编程时,比如使用Redis 的Java语言包,这些命令都有对应的方法。下面将Redis提供的命令做一总结。
官网命令列表:http://redis.io/commands (英文)
1、连接操作相关的命令
quit:关闭连接(connection)
auth:简单密码认证
2、对value操作的命令
exists(key):确认一个key是否存在
del(key):删除一个key
type(key):返回值的类型
keys(pattern):返回满足给定pattern的所有key
randomkey:随机返回key空间的一个key
rename(oldname, newname):将key由oldname重命名为newname,若newname存在则删除newname表示的key
dbsize:返回当前数据库中key的数目
expire:设定一个key的活动时间(s)
ttl:获得一个key的活动时间
select(index):按索引查询
move(key, dbindex):将当前数据库中的key转移到有dbindex索引的数据库
flushdb:删除当前选择数据库中的所有key
flushall:删除所有数据库中的所有key
3、对String操作的命令
set(key, value):给数据库中名称为key的string赋予值value
get(key):返回数据库中名称为key的string的value
getset(key, value):给名称为key的string赋予上一次的value
mget(key1, key2,…, key N):返回库中多个string(它们的名称为key1,key2…)的value
setnx(key, value):如果不存在名称为key的string,则向库中添加string,名称为key,值为value
setex(key, time, value):向库中添加string(名称为key,值为value)同时,设定过期时间time
mset(key1, value1, key2, value2,…key N, value N):同时给多个string赋值,名称为key i的string赋值value i
msetnx(key1, value1, key2, value2,…key N, value N):如果所有名称为key i的string都不存在,则向库中添加string,
名称key i赋值为value i
incr(key):名称为key的string增1操作
incrby(key, integer):名称为key的string增加integer
decr(key):名称为key的string减1操作
decrby(key, integer):名称为key的string减少integer
append(key, value):名称为key的string的值附加value
substr(key, start, end):返回名称为key的string的value的子串
4、对List操作的命令
rpush(key, value):在名称为key的list尾添加一个值为value的元素
lpush(key, value):在名称为key的list头添加一个值为value的 元素
llen(key):返回名称为key的list的长度
lrange(key, start, end):返回名称为key的list中start至end之间的元素(下标从0开始,下同)
ltrim(key, start, end):截取名称为key的list,保留start至end之间的元素
lindex(key, index):返回名称为key的list中index位置的元素
lset(key, index, value):给名称为key的list中index位置的元素赋值为value
lrem(key, count, value):删除count个名称为key的list中值为value的元素。
count为0,删除所有值为value的元素,count>0从头至尾删除count个值为value的元素,count<0从尾到头删除|count|个值为value的元素。
lpop(key):返回并删除名称为key的list中的首元素 rpop(key):返回并删除名称为key的list中的尾元素
blpop(key1, key2,… key N, timeout):lpop命令的block版本。
即当timeout为0时,若遇到名称为key i的list不存在或该list为空,则命令结束。
如果timeout>0,则遇到上述情况时,等待timeout秒,如果问题没有解决,则对keyi+1开始的list执行pop操作。
brpop(key1, key2,… key N, timeout):rpop的block版本。参考上一命令。
rpoplpush(srckey, dstkey):返回并删除名称为srckey的list的尾元素,并将该元素添加到名称为dstkey的list的头部
5、对Set操作的命令
sadd(key, member):向名称为key的set中添加元素member
srem(key, member) :删除名称为key的set中的元素member
spop(key) :随机返回并删除名称为key的set中一个元素
smove(srckey, dstkey, member) :将member元素从名称为srckey的集合移到名称为dstkey的集合
scard(key) :返回名称为key的set的基数
sismember(key, member) :测试member是否是名称为key的set的元素
sinter(key1, key2,…key N) :求交集
sinterstore(dstkey, key1, key2,…key N) :求交集并将交集保存到dstkey的集合
sunion(key1, key2,…key N) :求并集
sunionstore(dstkey, key1, key2,…key N) :求并集并将并集保存到dstkey的集合
sdiff(key1, key2,…key N) :求差集
sdiffstore(dstkey, key1, key2,…key N) :求差集并将差集保存到dstkey的集合
smembers(key) :返回名称为key的set的所有元素
srandmember(key) :随机返回名称为key的set的一个元素
6、对zset(sorted set)操作的命令
zadd(key, score, member):向名称为key的zset中添加元素member,score用于排序。如果该元素已经存在,则根据score更新该元素的顺序。
zrem(key, member) :删除名称为key的zset中的元素member
zincrby(key, increment, member) :如果在名称为key的zset中已经存在元素member,则该元素的score增加increment;
否则向集合中添加该元素,其score的值为increment
zrank(key, member) :返回名称为key的zset(元素已按score从小到大排序)中member元素的rank(即index,从0开始),
若没有member元素,返回“nil”
zrevrank(key, member) :返回名称为key的zset(元素已按score从大到小排序)中member元素的rank(即index,从0开始),
若没有member元素,返回“nil”
zrange(key, start, end):返回名称为key的zset(元素已按score从小到大排序)中的index从start到end的所有元素
zrevrange(key, start, end):返回名称为key的zset(元素已按score从大到小排序)中的index从start到end的所有元素
zrangebyscore(key, min, max):返回名称为key的zset中score >= min且score <= max的所有元素
zcard(key):返回名称为key的zset的基数 zscore(key, element):返回名称为key的zset中元素element的
score zremrangebyrank(key, min, max):删除名称为key的zset中rank >= min且rank <= max的所有元素
zremrangebyscore(key, min, max) :删除名称为key的zset中score >= min且score <= max的所有元素
zunionstore / zinterstore(dstkeyN, key1,…,keyN, WEIGHTS w1,…wN, AGGREGATE SUM|MIN|MAX):对N个zset求并集和交集,
并将最后的集合保存在dstkeyN中。对于集合中每一个元素的score,在进行AGGREGATE运算前,都要乘以对于的WEIGHT参数。
如果没有提供WEIGHT,默认为1。默认的AGGREGATE是SUM,即结果集合中元素的score是所有集合对应元素进行SUM运算的值,而MIN和MAX是指,
结果集合中元素的score是所有集合对应元素中最小值和最大值。
7、对Hash操作的命令
hset(key, field, value):向名称为key的hash中添加元素field<—>value
hget(key, field):返回名称为key的hash中field对应的value
hmget(key, field1, …,field N):返回名称为key的hash中field i对应的value
hmset(key, field1, value1,…,field N, value N):向名称为key的hash中添加元素field i<—>value i
hincrby(key, field, integer):将名称为key的hash中field的value增加integer
hexists(key, field):名称为key的hash中是否存在键为field的域
hdel(key, field):删除名称为key的hash中键为field的域
hlen(key):返回名称为key的hash中元素个数
hkeys(key):返回名称为key的hash中所有键
hvals(key):返回名称为key的hash中所有键对应的value
hgetall(key):返回名称为key的hash中所有的键(field)及其对应的value
8、持久化
save:将数据同步保存到磁盘
bgsave:将数据异步保存到磁盘
lastsave:返回上次成功将数据保存到磁盘的Unix时戳
shundown:将数据同步保存到磁盘,然后关闭服务
9、远程服务控制
info:提供服务器的信息和统计
monitor:实时转储收到的请求
slaveof:改变复制策略设置
config:在运行时配置Redis服务器
一、概述:
在该系列的前几篇博客中,主要讲述的是与Redis数据类型相关的命令,如String、List、Set、Hashes和Sorted-Set。这些命令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即所有的操作都是针对与Key关联的Value的。而该篇博客将主要讲述与Key相关的Redis命令。学习这些命令对于学习Redis是非常重要的基础,也是能够充分挖掘Redis潜力的利器。
在该篇博客中,我们将一如既往的给出所有相关命令的明细列表和典型示例,以便于我们现在的学习和今后的查阅。
二、相关命令列表:
命令原型 时间复杂度 命令描述 返回值
KEYS pattern O(N) 时间复杂度中的N表示数据库中Key的数量。获取所有匹配pattern参数的Keys。需要说明的是,在我们的正常操作中应该尽量避免对该命令的调用,因为对于大型数据库而言,该命令是非常耗时的,对Redis服务器的性能打击也是比较大的。pattern支持glob-style的通配符格式,如*表示任意一个或多个字符,?表示任意字符,[abc]表示方括号中任意一个字母。 匹配模式的键列表。
DEL key [key …] O(N) 时间复杂度中的N表示删除的Key数量。从数据库删除中参数中指定的keys,如果指定键不存在,则直接忽略。还需要另行指出的是,如果指定的Key关联的数据类型不是String类型,而是List、Set、Hashes和Sorted Set等容器类型,该命令删除每个键的时间复杂度为O(M),其中M表示容器中元素的数量。而对于String类型的Key,其时间复杂度为O(1)。 实际被删除的Key数量。
EXISTS key O(1) 判断指定键是否存在。 1表示存在,0表示不存在。
MOVE key db O(1) 将当前数据库中指定的键Key移动到参数中指定的数据库中。如果该Key在目标数据库中已经存在,或者在当前数据库中并不存在,该命令将不做任何操作并返回0。 移动成功返回1,否则0。
RENAME key newkey O(1) 为指定指定的键重新命名,如果参数中的两个Keys的命令相同,或者是源Key不存在,该命令都会返回相关的错误信息。如果newKey已经存在,则直接覆盖。
RENAMENX key newkey O(1) 如果新值不存在,则将参数中的原值修改为新值。其它条件和RENAME一致。 1表示修改成功,否则0。
PERSIST key O(1) 如果Key存在过期时间,该命令会将其过期时间消除,使该Key不再有超时,而是可以持久化存储。 1表示Key的过期时间被移出,0表示该Key不存在或没有过期时间。
EXPIRE key seconds O(1) 该命令为参数中指定的Key设定超时的秒数,在超过该时间后,Key被自动的删除。如果该Key在超时之前被修改,与该键关联的超时将被移除。 1表示超时被设置,0则表示Key不存在,或不能被设置。
EXPIREAT key timestamp O(1) 该命令的逻辑功能和EXPIRE完全相同,唯一的差别是该命令指定的超时时间是绝对时间,而不是相对时间。该时间参数是Unix timestamp格式的,即从1970年1月1日开始所流经的秒数。 1表示超时被设置,0则表示Key不存在,或不能被设置。
TTL key O(1) 获取该键所剩的超时描述。 返回所剩描述,如果该键不存在或没有超时设置,则返回-1。
RANDOMKEY O(1) 从当前打开的数据库中随机的返回一个Key。 返回的随机键,如果该数据库是空的则返回nil。
TYPE key O(1) 获取与参数中指定键关联值的类型,该命令将以字符串的格式返回。 返回的字符串为string、list、set、hash和zset,如果key不存在返回none。
SORT key [BY pattern] [LIMIT offset count] [GET pattern [GET pattern …]] [ASC|DESC] [ALPHA] [STORE destination] O(N+M*log(M)) 这个命令相对来说是比较复杂的,因此我们这里只是给出最基本的用法,有兴趣的网友可以去参考redis的官方文档。 返回排序后的原始列表。
三、命令示例:
KEYS/RENAME/DEL/EXISTS/MOVE/RENAMENX:
/> redis-cli
redis 127.0.0.1:6379> flushdb
OK
redis 127.0.0.1:6379> set mykey 2
OK
redis 127.0.0.1:6379> set mykey2 “hello”
OK
redis 127.0.0.1:6379> sadd mysetkey 1 2 3
(integer) 3
redis 127.0.0.1:6379> hset mmtest username “stephen”
(integer) 1
redis 127.0.0.1:6379> keys my*
1) “mysetkey”
2) “mykey”
3) “mykey2”
redis 127.0.0.1:6379> del mykey mykey2
(integer) 2
redis 127.0.0.1:6379> exists mykey
(integer) 0
redis 127.0.0.1:6379> exists mysetkey
(integer) 1
redis 127.0.0.1:6379> move mysetkey 1
(integer) 1
redis 127.0.0.1:6379> select 1
OK
redis 127.0.0.1:6379[1]> exists mysetkey
(integer) 1
redis 127.0.0.1:6379[1]> select 0
OK
redis 127.0.0.1:6379> exists mysetkey
(integer) 0
redis 127.0.0.1:6379> set mykey “hello”
OK
redis 127.0.0.1:6379> rename mykey mykey1
OK
redis 127.0.0.1:6379> get mykey
(nil)
redis 127.0.0.1:6379> get mykey1
“hello”
redis 127.0.0.1:6379> rename mykey mykey1
(error) ERR no such key
redis 127.0.0.1:6379> set oldkey “hello”
OK
redis 127.0.0.1:6379> set newkey “world”
OK
redis 127.0.0.1:6379> renamenx oldkey newkey
(integer) 0
redis 127.0.0.1:6379> get newkey
“world”
PERSIST/EXPIRE/EXPIREAT/TTL:
redis 127.0.0.1:6379> set mykey “hello”
OK
redis 127.0.0.1:6379> expire mykey 100
(integer) 1
redis 127.0.0.1:6379> ttl mykey
(integer) 97
redis 127.0.0.1:6379> persist mykey
(integer) 1
redis 127.0.0.1:6379> ttl mykey
(integer) -1
redis 127.0.0.1:6379> del mykey
(integer) 1
redis 127.0.0.1:6379> set mykey “hello”
OK
redis 127.0.0.1:6379> expire mykey 100
(integer) 1
redis 127.0.0.1:6379> ttl mykey
(integer) 96
redis 127.0.0.1:6379> expire mykey 20
(integer) 1
redis 127.0.0.1:6379> ttl mykey
(integer) 17
redis 127.0.0.1:6379> set mykey “world”
OK
redis 127.0.0.1:6379> ttl mykey
(integer) -1
TYPE/RANDOMKEY/SORT:
redis 127.0.0.1:6379> type mm
none
redis 127.0.0.1:6379> type mykey
string
redis 127.0.0.1:6379> sadd mysetkey 1 2
(integer) 2
redis 127.0.0.1:6379> type mysetkey
set
redis 127.0.0.1:6379> randomkey
“oldkey”
redis 127.0.0.1:6379> flushdb
OK
redis 127.0.0.1:6379> randomkey
(nil)
十一、sudo命令参数
sudo -h Help 列出使用方法,退出。
sudo -V Version 显示版本信息,并退出。
sudo -l List 列出当前用户可以执行的命令。只有在sudoers里的用户才能使用该选项。
sudo -u username|#uid User 以指定用户的身份执行命令。后面的用户是除root以外的,可以是用户名,也可以是#uid。
sudo -k Kill 清除“入场卷”上的时间,下次再使用sudo时要再输入密码。
sudo -K Sure kill 与-k类似,但是它还要撕毁“入场卷”,也就是删除时间戳文件。
sudo -b command Background 在后台执行指定的命令。
sudo -p prompt command Prompt 可以更改询问密码的提示语,其中%u会代换为使用者帐号名称,%h会显示主机名称。非常人性化的设计。
sudo -e file Edit 不是执行命令,而是修改文件,相当于命令sudoedit。
sudo :用root权限执行命令。
十二、linux命令行终端的翻屏滚屏more/less/head/tail
屏幕翻页快捷键
shift+PgUp 向前翻看,一般翻13页左右。
shift+PgDown 向后翻看,一般翻13页左右。
我们翻阅目录和打开文件后,经常会由于输出内容太多,使一屏无法显示,所以我们要经常用到这些命令,下面我们尝试下这些命令:
ls -l /etc |more
less -N /etc/profile 显示行号
less的动作命令:
j 向下移动一行;同vi
k 向上移动一行;同vi
f 向下滚动一屏;forword
b 向上滚动一屏;backword
head -n 10 /etc/profile 显示/etc/profile的前10行内容
tail -n 5 /etc/profile 显示/etc/profile的最后5行内容
以上部分命令,请使用q退出。
下面我们就细说下这几个命令
more
more 是我们最常用的工具之一,最常用的就是显示输出的内容,然后根据窗口的大小进行分页显示,然后还能提示文件的百分比;
more 的语法、参数和命令;
more [参数选项] [文件]
参数如下:
+num 从第num行开始显示;
-num 定义屏幕大小,为num行;
+/pattern 从pattern 前两行开始显示;
-c 从顶部清屏然后显示;
-d 提示Press space to continue, ‘q’ to quit.(按空 键继续,按q键退出),禁用响铃功能;
-l 忽略Ctrl+l (换页)字符;
-p 通过清除窗口而不是滚屏来对文件进行换页。和-c参数有点相似;
-s 把连续的多个空行显示为一行;
-u 把文件内容中的下划线去掉
退出more的动作指令是q
more 的参数应用举例;
more 的动作指令;
我们查看一个内容较大的文件时,要用到more的动作指令,比如ctrl+f(或空格键)是向下显示一屏,ctrl+b是返回上一屏; Enter键可以向下滚动显示n行,要通过定,默认为1行;
以下几个常用的;
Enter 向下n行,需要定义,默认为1行;
Ctrl+f 向下滚动一屏;
空 键 向下滚动一屏;
Ctrl+b 返回上一屏;
= 输出当前行的行号;
:f 输出文件名和当前行的行号;
v 调用vi编辑器;
! 命令 调用Shell,并执行命令;
q 退出more
当我们查看某一文件时,想调用vi来编辑它,不要忘记了v动作指令,这是比较方便的;
其它命令通过管道和more结合的运用例子;
比如我们列一个目录下的文件,由于内容太多,我们应该学会用more来分页显示。这得和管道 | 结合起来,比如:
less
less 查看文件内容 工具;
less 工具也是对文件或其它输出进行分页显示的工具,应该说是linux正统查看文件内容的工具,功能极其强大;您是初学者,我建议您用less。由于less的内容太多,我们把最常用的介绍一下;
less的语法格式;
less [参数] 文件
常用参数
-c 从顶部(从上到下)刷新屏幕,并显示文件内容。而不是通过底部滚动完成刷新;
-f 强制打开文件,二进制文件显示时,不提示警告;
-i 搜索时忽略大小写;除非搜索串中包含大写字母;
-I 搜索时忽略大小写,除非搜索串中包含小写字母;
-m 显示读取文件的百分比;
-M 显法读取文件的百分比、行号及总行数;
-N 在每行前输出行号;
-p pattern 搜索pattern;比如在/etc/profile搜索单词MAIL,就用 less -p MAIL /etc/profile
-s 把连续多个空白行作为一个空白行显示;
-Q 在终端下不响铃;
比如:我们在显示/etc/profile的内容时,让其显示行号;
less的动作命令;
进入less后,我们得学几个动作,这样更方便我们查阅文件内容;最应该记住的命令就是q,这个能让less终止查看文件退出;
动作
回车键 向下移动一行;
y 向上移动一行;
空格键 向下滚动一屏;
b 向上滚动一屏;
d 向下滚动半屏;
h less的帮助;
u 向上洋动半屏;
w 可以指定显示哪行开始显示,是从指定数字的下一行显示;比如指定的是6,那就从第7行显示;
g 跳到第一行;
G 跳到最后一行;
p n% 跳到n%,比如 10%,也就是说比整个文件内容的10%处开始显示;
/pattern 搜索pattern ,比如 /MAIL表示在文件中搜索MAIL单词;
v 调用vi编辑器;
q 退出less
!command 调用SHELL,可以运行命令;比如!ls 显示当前列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
就less的动作来说,内容太多了,用的时候查一查man less是最好的。在这里就不举例子了;
head
head 是显示一个文件的内容的前多少行;
用法比较简单;
head -n 行数值 文件名;
比如我们显示/etc/profile的前10行内容,应该是:
tail
tail 是显示一个文件的内容的后多少行;
用法比较简单;
tail -n 行数值 文件名;
比如我们显示/etc/profile的最后5行内容,应该是:
十四、linux命令:rpm命令
RPM 是 Red Hat Package Manager 的缩写,本意是Red Hat 软件包管理,顾名思义是Red Hat 贡献出来的软件包管理;在Fedora 、Redhat、Mandriva、SuSE、YellowDog等主流发行版本,以及在这些版本基础上二次开发出来的发行版采用;
RPM包里面都包含什么?里面包含可执行的二进制程序,这个程序和Windows的软件包中的.exe文件类似是可执行的;RPM包中还包括程序运行时所需要的文件,这也和Windows的软件包类似,Windows的程序的运行,除了.exe文件以外,也有其它的文件;
一个RPM 包中的应用程序,有时除了自身所带的附加文件保证其正常以外,还需要其它特定版本文件,这就是软件包的依赖关系;依赖关系并不是Linux特有的, Windows操作系统中也是同样存在的;比如我们在Windows系统中运行3D游戏,在安装的时候,他可能会提示,要安装Direct 9 ;Linux和Windows原理是差不多的;
软件安装流程图:
本文使用范围:
1、本文是对RPM管理的软件的说明,对通过file.tar.gz 或file.tar.bz2源码包用 make ;make install 安装的软件无效;
2、安装软件时,最好用各自发行版所提供的系统软件包管理工具,对于Fedora/Redhat 您可以参考如下文章;
1)Fedora 系统管理软件包工具 system-config-packages,方便的添加和移除系统安装盘提供的软件包,详情请看 《Fedora 软件包管理器system-config-packages》
2)Redhat 系统管理软件包工具,新一点的系统应该是 redhat-config-packages ,用法和 《Fedora 软件包管理器system-config-packages》 一样;
3)apt + synaptic 软件包在线安装、移除、升级工具; 用法:《用apt+synaptic 在线安装或升级Fedora core 4.0 软件包》
4)yum 软件包在线安装、升级、移除工具;用法:《Fedora/Redhat 在线安装更新软件包,yum 篇》
5)所有的yum和apt 教程 《apt and yum》
目前 apt和yum 已经极为成熟了,建议我们安装软件时,采用 apt或者yum ;如果安装系统盘提供的软件包,可以用 system-config-packages 或redhat-config-packages ;
一、RPM包管理的用途;
1、可以安装、删除、升级和管理软件;当然也支持在线安装和升级软件;
2、通过RPM包管理能知道软件包包含哪些文件,也能知道系统中的某个文件属于哪个软件包;
3、可以在查询系统中的软件包是否安装以及其版本;
4、作为开发者可以把自己的程序打包为RPM 包发布;
5、软件包签名GPG和MD5的导入、验证和签名发布
6、依赖性的检查,查看是否有软件包由于不兼容而扰乱了系统;
二、RPM 的使用权限;
RPM软件的安装、删除、更新只有root权限才能使用;对于查询功能任何用户都可以操作;如果普通用户拥有安装目录的权限,也可以进行安装;
三、rpm 的一点简单用法;
我们除了软件包管理器以外,还能通过rpm 命令来安装;是不是所有的软件包都能通过rpm 命令来安装呢?不是的,文件以.rpm 后缀结尾的才行;有时我们在一些网站上找到file.rpm ,都要用 rpm 来安装;
一)初始化rpm 数据库;
通过rpm 命令查询一个rpm 包是否安装了,也是要通过rpm 数据库来完成的;所以我们要经常用下面的两个命令来初始化rpm 数据库;
[root@localhost beinan]# rpm –initdb
[root@localhost beinan]# rpm –rebuilddb 注:这个要花好长时间;
注:这两个参数是极为有用,有时rpm 系统出了问题,不能安装和查询,大多是这里出了问题;
二)RPM软件包管理的查询功能:
命令格式
rpm {-q|–query} [select-options] [query-options]
RPM的查询功能是极为强大,是极为重要的功能之一;举几个常用的例子,更为详细的具体的,请参考#man rpm
1、对系统中已安装软件的查询;
1)查询系统已安装的软件;
语法:rpm -q 软件名
举例:
[root@localhost beinan]# rpm -q gaim
gaim-1.3.0-1.fc4
-q就是 –query ,中文意思是“问”,此命令表示的是,是不是系统安装了gaim ;如果已安装会有信息输出;如果没有安装,会输出gaim 没有安装的信息;
查看系统中所有已经安装的包,要加 -a 参数 ;
[root@localhost RPMS]# rpm -qa
如果分页查看,再加一个管道 |和more命令;
[root@localhost RPMS]# rpm -qa |more
在所有已经安装的软件包中查找某个软件,比如说 gaim ;可以用 grep 抽取出来;
[root@localhost RPMS]# rpm -qa |grep gaim
上面这条的功能和 rpm -q gaim 输出的结果是一样的;
2)查询一个已经安装的文件属于哪个软件包;
语法 rpm -qf 文件名
注:文件名所在的绝对路径要指出
举例:
[root@localhost RPMS]# rpm -qf /usr/lib/libacl.la
libacl-devel-2.2.23-8
3)查询已安装软件包都安装到何处;
语法:rpm -ql 软件名 或 rpm rpmquery -ql 软件名
举例:
[root@localhost RPMS]# rpm -ql lynx
[root@localhost RPMS]# rpmquery -ql lynx
4)查询一个已安装软件包的信息
语法格式: rpm -qi 软件名
举例:
[root@localhost RPMS]# rpm -qi lynx
5)查看一下已安装软件的配置文件;
语法格式:rpm -qc 软件名
举例:
[root@localhost RPMS]# rpm -qc lynx
6)查看一个已经安装软件的文档安装位置:
语法格式: rpm -qd 软件名
举例:
[root@localhost RPMS]# rpm -qd lynx
7)查看一下已安装软件所依赖的软件包及文件;
语法格式: rpm -qR 软件名
举例:
[root@localhost beinan]# rpm -qR rpm-python
查询已安装软件的总结:对于一个软件包已经安装,我们可以把一系列的参数组合起来用;比如 rpm -qil ;比如:
[root@localhost RPMS]# rpm -qil lynx
2、对于未安装的软件包的查看:
查看的前提是您有一个.rpm 的文件,也就是说对既有软件file.rpm的查看等;
1)查看一个软件包的用途、版本等信息;
语法: rpm -qpi file.rpm
举例:
[root@localhost RPMS]# rpm -qpi lynx-2.8.5-23.i386.rpm
2)查看一件软件包所包含的文件;
语法: rpm -qpl file.rpm
举例:
[root@localhost RPMS]# rpm -qpl lynx-2.8.5-23.i386.rpm
3)查看软件包的文档所在的位置;
语法: rpm -qpd file.rpm
举例:
[root@localhost RPMS]# rpm -qpd lynx-2.8.5-23.i386.rpm
5)查看一个软件包的配置文件;
语法: rpm -qpc file.rpm
举例:
[root@localhost RPMS]# rpm -qpc lynx-2.8.5-23.i386.rpm
4)查看一个软件包的依赖关系
语法: rpm -qpR file.rpm
举例:
[root@localhost archives]# rpm -qpR yumex_0.42-3.0.fc4_noarch.rpm
/bin/bash
/usr/bin/python
config(yumex) = 0.42-3.0.fc4
pygtk2
pygtk2-libglade
rpmlib(CompressedFileNames) <= 3.0.4-1
rpmlib(PayloadFilesHavePrefix) <= 4.0-1
usermode
yum >= 2.3.2
三)软件包的安装、升级、删除等;
1、安装和升级一个rpm 包;
[root@localhost beinan]#rpm -vih file.rpm 注:这个是用来安装一个新的rpm 包;
[root@localhost beinan]#rpm -Uvh file.rpm 注:这是用来升级一个rpm 包;
如果有依赖关系的,请解决依赖关系,其实软件包管理器能很好的解决依赖关系,请看前面的软件包管理器的介绍;如果您在软件包管理器中也找不到依赖关系的包;那只能通过编译他所依赖的包来解决依赖关系,或者强制安装;
语法结构:
[root@localhost beinan]# rpm -ivh file.rpm –nodeps –force
[root@localhost beinan]# rpm -Uvh file.rpm –nodeps –force
更多的参数,请查看 man rpm
举例应用:
[root@localhost RPMS]# rpm -ivh lynx-2.8.5-23.i386.rpm
Preparing… ########################################### [100%]
1:lynx ########################################### [100%]
[root@localhost RPMS]# rpm -ivh –replacepkgs lynx-2.8.5-23.i386.rpm
Preparing… ########################################### [100%]
1:lynx ########################################### [100%]
注: –replacepkgs 参数是以已安装的软件再安装一次;有时没有太大的必要;
测试安装参数 –test ,用来检查依赖关系;并不是真正的安装;
[root@localhost RPMS]# rpm -ivh –test gaim-1.3.0-1.fc4.i386.rpm
Preparing… ########################################### [100%]
由新版本降级为旧版本,要加 –oldpackage 参数;
[root@localhost RPMS]# rpm -qa gaim
gaim-1.5.0-1.fc4
[root@localhost RPMS]# rpm -Uvh –oldpackage gaim-1.3.0-1.fc4.i386.rpm
Preparing… ########################################### [100%]
1:gaim ########################################### [100%]
[root@localhost RPMS]# rpm -qa gaim
gaim-1.3.0-1.fc4
为软件包指定安装目录:要加 -relocate 参数;下面的举例是把gaim-1.3.0-1.fc4.i386.rpm指定安装在 /opt/gaim 目录中;
[root@localhost RPMS]# rpm -ivh –relocate /=/opt/gaim gaim-1.3.0-1.fc4.i386.rpm
Preparing… ########################################### [100%]
1:gaim ########################################### [100%]
[root@localhost RPMS]# ls /opt/
gaim
为软件包指定安装目录:要加 -relocate 参数;下面的举例是把lynx-2.8.5-23.i386.rpm 指定安装在 /opt/lynx 目录中;
[root@localhost RPMS]# rpm -ivh –relocate /=/opt/lynx –badreloc lynx-2.8.5-23.i386.rpm
Preparing… ########################################### [100%]
1:lynx ########################################### [100%]
我们安装在指定目录中的程序如何调用呢?一般执行程序,都放在安装目录的bin或者sbin目录中;看下面的例子;如果有错误输出,就做相应的链接,用 ln -s ;
[root@localhost RPMS]# /opt/lynx/usr/bin/lynx
Configuration file /etc/lynx.cfg is not available.
[root@localhost RPMS]# ln -s /opt/lynx/etc/lynx.cfg /etc/lynx.cfg
[root@localhost RPMS]# /opt/lynx/usr/bin/lynx www.linuxsir.org
2、删除一个rpm 包;
首先您要学会查询rpm 包 ;请看前面的说明;
[root@localhost beinan]#rpm -e 软件包名
举例:我想移除lynx 包,完整的操作应该是:
[root@localhost RPMS]# rpm -e lynx
如果有依赖关系,您也可以用–nodeps 忽略依赖的检查来删除。但尽可能不要这么做,最好用软件包管理器 systerm-config-packages 来删除或者添加软件;
[root@localhost beinan]# rpm -e lynx –nodeps
四、导入签名:
[root@localhost RPMS]# rpm –import 签名文件
举例:
[root@localhost fc40]# rpm –import RPM-GPG-KEY
[root@localhost fc40]# rpm –import RPM-GPG-KEY-fedora
关于RPM的签名功能,详情请参见 man rpm
五、RPM管理包管理器支持网络安装和查询;
比如我们想通过 Fedora Core 4.0 的一个镜像查询、安装软件包;
地址:
http://mirrors.kernel.org/fedora/core/4/i386/os/Fedora/RPMS/
举例:
命令格式:
rpm 参数 rpm包文件的http或者ftp的地址
举一反三吧;
六、对已安装软件包查询的一点补充;
[root@localhost RPMS]# updatedb
[root@localhost RPMS]# locate 软件名或文件名
通过updatedb,我们可以用 locate 来查询一些软件安装到哪里了;系统初次安装时要执行updatedb ,每隔一段时间也要执行一次;以保持已安装软件库最新;updatedb 是slocate软件包所有;如果您没有这个命令,就得安装slocate ;
举例:
[root@localhost RPMS]# locate gaim
七、从rpm软件包抽取文件;
命令格式: rpm2cpio file.rpm |cpio -div
举例:
[root@localhost RPMS]# rpm2cpio gaim-1.3.0-1.fc4.i386.rpm |cpio -div
抽取出来的文件就在当用操作目录中的 usr 和etc中;
其实这样抽到文件不如指定安装目录来安装软件来的方便;也一样可以抽出文件;
为软件包指定安装目录:要加 -relocate 参数;下面的举例是把gaim-1.3.0-1.fc4.i386.rpm指定安装在 /opt/gaim 目录中;
[root@localhost RPMS]# rpm -ivh –relocate /=/opt/gaim gaim-1.3.0-1.fc4.i386.rpm
Preparing… ########################################### [100%]
1:gaim ########################################### [100%]
[root@localhost RPMS]# ls /opt/
gaim
这样也能一目了然;gaim的所有文件都是安装在 /opt/gaim 中,我们只是把gaim 目录备份一下,然后卸掉gaim;这样其实也算提取文件的一点用法;
八、RPM的配置文件;
RPM包管理,的配置文件是 rpmrc ,我们可以在自己的系统中找到;比如Fedora Core 4.0中的rpmrc 文件位于;
[root@localhost RPMS]# locate rpmrc
/usr/lib/rpm/rpmrc
/usr/lib/rpm/redhat/rpmrc
我们可以通过 rpm –showrc 查看;具体的还得我们自己来学习。呵。。。不要问我,我也不懂;只要您看了这篇文章,认为对您有用,您的水平就和我差不多;咱们水平是一样的,所以我不能帮助您了;请理解;
九、src.rpm的用法:
《file.src.rpm 使用方法的简介》
后记:Fedora/Redhat 入门教程中的软件包管理篇,我已经写了很多了;目前还缺少通过源码包安装软件我方法以及一篇总结性的文档;我想在最近两天补齐,这两篇我以前写过;重新整理一下贴出来就行了;
以我的水平来看,写Fedora 入门教程是极为费力气的,只能一点一点的完善和补充;我所写的教程是面对的是对Linux一无所知新手;教程中实例应用占大部份;我发现没有实例的情况下,新手不如看man ;能看man了,当然也不是什么新手;
经常在论坛上看一些弟兄的提问,虽然一问话解说过去也能应付;但想让大家更方便一点,不如写系统入门教程;虽然所花的时间要长一点;
十五、Yum出错Error: Cannot find a valid baseurl for repo: addons
centos yum 错误 Error: Cannot find a valid baseurl for repo: addons 装了个CentOS 5.x,使用yum时出现了下面的错误提示。
Loaded plugins: fastestmirror
Loading mirror speeds from cached hostfile
Could not retrieve mirrorlist
http://mirrorlist.centos.org/?release=5&arch=i386&repo=addons error was
[Errno 4] IOError:
[root@localhost test]# tail -n +5 log2014.log
2014-05
2014-06
2014-07
2014-08
2014-09
2014-10
2014-11
二十三、linux命令:tar命令
语法:tar [主选项+辅选项] 文件或者目录
使用该命令时,主选项是必须要有的,它告诉tar要做什么事情,辅选项是辅助使用的,可以选用。
主选项:
c 创建新的档案文件。如果用户想备份一个目录或是一些文件,就要选择这个选项。相当于打包。
x 从档案文件中释放文件。相当于拆包。
t 列出档案文件的内容,查看已经备份了哪些文件。
特别注意,在参数的下达中, c/x/t 仅能存在一个!不可同时存在!因为不可能同时压缩与解压缩。
辅助选项:
-z :是否同时具有 gzip 的属性?亦即是否需要用 gzip 压缩或解压? 一般格式为xx.tar.gz或xx. tgz
-j :是否同时具有 bzip2 的属性?亦即是否需要用 bzip2 压缩或解压?一般格式为xx.tar.bz2
-v :压缩的过程中显示文件!这个常用
-f :使用档名,请留意,在 f 之后要立即接档名喔!不要再加其他参数!
-p :使用原文件的原来属性(属性不会依据使用者而变)
–exclude FILE:在压缩的过程中,不要将 FILE 打包!
范例:
范例一:将整个 /etc 目录下的文件全部打包成为 /tmp/etc.tar
[root@linux ~]# tar -cvf /tmp/etc.tar /etc <==仅打包,不压缩!
[root@linux ~]# tar -zcvf /tmp/etc.tar.gz /etc <==打包后,以 gzip 压缩
[root@linux ~]# tar -jcvf /tmp/etc.tar.bz2 /etc <==打包后,以 bzip2 压缩
范例二:查阅上述 /tmp/etc.tar.gz 文件内有哪些文件?
[root@linux ~]# tar -ztvf /tmp/etc.tar.gz
范例三:将 /tmp/etc.tar.gz 文件解压缩在 /usr/local/src 底下
[root@linux ~]# cd /usr/local/src
[root@linux src]# tar -zxvf /tmp/etc.tar.gz
范例四:在 /tmp 底下,我只想要将 /tmp/etc.tar.gz 内的 etc/passwd 解开而已
[root@linux ~]# cd /tmp
[root@linux tmp]# tar -zxvf /tmp/etc.tar.gz etc/passwd
范例五:我要备份 /home, /etc ,但不要 /home/dmtsai
[root@linux ~]# tar –exclude /home/dmtsai -zcvf myfile.tar.gz /home/* /etc
二十四、linux命令:ps命令
Linux中的ps命令是Process Status的缩写。ps命令用来列出系统中当前运行的那些进程。ps命令列出的是当前那些进程的快照,就是执行ps命令的那个时刻的那些进程,如果想要动态的显示进程信息,就可以使用top命令。
要对进程进行监测和控制,首先必须要了解当前进程的情况,也就是需要查看当前进程,而 ps 命令就是最基本同时也是非常强大的进程查看命令。使用该命令可以确定有哪些进程正在运行和运行的状态、进程是否结束、进程有没有僵死、哪些进程占用了过多的资源等等。总之大部分信息都是可以通过执行该命令得到的。
ps 为我们提供了进程的一次性的查看,它所提供的查看结果并不动态连续的;如果想对进程时间监控,应该用 top 工具。
kill 命令用于杀死进程。
linux上进程有5种状态:
1. 运行(正在运行或在运行队列中等待)
2. 中断(休眠中, 受阻, 在等待某个条件的形成或接受到信号)
3. 不可中断(收到信号不唤醒和不可运行, 进程必须等待直到有中断发生)
4. 僵死(进程已终止, 但进程描述符存在, 直到父进程调用wait4()系统调用后释放)
5. 停止(进程收到SIGSTOP, SIGSTP, SIGTIN, SIGTOU信号后停止运行运行)
ps工具标识进程的5种状态码:
D 不可中断 uninterruptible sleep (usually IO)
R 运行 runnable (on run queue)
S 中断 sleeping
T 停止 traced or stopped
Z 僵死 a defunct (”zombie”) process
1.命令格式:
ps[参数]
2.命令功能:
用来显示当前进程的状态
3.命令参数:
a 显示所有进程
-a 显示同一终端下的所有程序
-A 显示所有进程
c 显示进程的真实名称
-N 反向选择
-e 等于“-A”
e 显示环境变量
f 显示程序间的关系
-H 显示树状结构
r 显示当前终端的进程
T 显示当前终端的所有程序
u 指定用户的所有进程
-au 显示较详细的资讯
-aux 显示所有包含其他使用者的行程
-C<命令> 列出指定命令的状况
–lines<行数> 每页显示的行数
–width<字符数> 每页显示的字符数
–help 显示帮助信息
–version 显示版本显示
4.使用实例:
实例1:显示所有进程信息
命令:
ps -A
输出:
[root@localhost test6]# ps -A
PID TTY TIME CMD
1 ? 00:00:00 init
2 ? 00:00:01 migration/0
3 ? 00:00:00 ksoftirqd/0
4 ? 00:00:01 migration/1
5 ? 00:00:00 ksoftirqd/1
6 ? 00:29:57 events/0
7 ? 00:00:00 events/1
8 ? 00:00:00 khelper
49 ? 00:00:00 kthread
54 ? 00:00:00 kblockd/0
55 ? 00:00:00 kblockd/1
56 ? 00:00:00 kacpid
217 ? 00:00:00 cqueue/0
……省略部分结果
说明:
实例2:显示指定用户信息
命令:
ps -u root
输出:
[root@localhost test6]# ps -u root
PID TTY TIME CMD
1 ? 00:00:00 init
2 ? 00:00:01 migration/0
3 ? 00:00:00 ksoftirqd/0
4 ? 00:00:01 migration/1
5 ? 00:00:00 ksoftirqd/1
6 ? 00:29:57 events/0
7 ? 00:00:00 events/1
8 ? 00:00:00 khelper
49 ? 00:00:00 kthread
54 ? 00:00:00 kblockd/0
55 ? 00:00:00 kblockd/1
56 ? 00:00:00 kacpid
……省略部分结果
说明:
实例3:显示所有进程信息,连同命令行
命令:
ps -ef
输出:
[root@localhost test6]# ps -ef
UID PID PPID C STIME TTY TIME CMD
root 1 0 0 Nov02 ? 00:00:00 init [3]
root 2 1 0 Nov02 ? 00:00:01 [migration/0]
root 3 1 0 Nov02 ? 00:00:00 [ksoftirqd/0]
root 4 1 0 Nov02 ? 00:00:01 [migration/1]
root 5 1 0 Nov02 ? 00:00:00 [ksoftirqd/1]
root 6 1 0 Nov02 ? 00:29:57 [events/0]
root 7 1 0 Nov02 ? 00:00:00 [events/1]
root 8 1 0 Nov02 ? 00:00:00 [khelper]
root 49 1 0 Nov02 ? 00:00:00 [kthread]
root 54 49 0 Nov02 ? 00:00:00 [kblockd/0]
root 55 49 0 Nov02 ? 00:00:00 [kblockd/1]
root 56 49 0 Nov02 ? 00:00:00 [kacpid]
……省略部分结果
说明:
实例4: ps 与grep 常用组合用法,查找特定进程
命令:
ps -ef|grep ssh
输出:
[root@localhost test6]# ps -ef|grep ssh
root 2720 1 0 Nov02 ? 00:00:00 /usr/sbin/sshd
root 17394 2720 0 14:58 ? 00:00:00 sshd: root@pts/0
root 17465 17398 0 15:57 pts/0 00:00:00 grep ssh
说明:
实例5:将目前属于您自己这次登入的 PID 与相关信息列示出来
命令:
ps -l
输出:
[root@localhost test6]# ps -l
F S UID PID PPID C PRI NI ADDR SZ WCHAN TTY TIME CMD
4 S 0 17398 17394 0 75 0 - 16543 wait pts/0 00:00:00 bash
4 R 0 17469 17398 0 77 0 - 15877 - pts/0 00:00:00 ps
说明:
各相关信息的意义:
F 代表这个程序的旗标 (flag), 4 代表使用者为 super user
S 代表这个程序的状态 (STAT),关于各 STAT 的意义将在内文介绍
UID 程序被该 UID 所拥有
PID 就是这个程序的 ID !
PPID 则是其上级父程序的ID
C CPU 使用的资源百分比
PRI 这个是 Priority (优先执行序) 的缩写,详细后面介绍
NI 这个是 Nice 值,在下一小节我们会持续介绍
ADDR 这个是 kernel function,指出该程序在内存的那个部分。如果是个 running的程序,一般就是 “-”
SZ 使用掉的内存大小
WCHAN 目前这个程序是否正在运作当中,若为 - 表示正在运作
TTY 登入者的终端机位置
TIME 使用掉的 CPU 时间。
CMD 所下达的指令为何
在预设的情况下, ps 仅会列出与目前所在的 bash shell 有关的 PID 而已,所以, 当我使用 ps -l 的时候,只有三个 PID。
实例6:列出目前所有的正在内存当中的程序
命令:
ps aux
输出:
[root@localhost test6]# ps aux
USER PID %CPU %MEM VSZ RSS TTY STAT START TIME COMMAND
root 1 0.0 0.0 10368 676 ? Ss Nov02 0:00 init [3]
root 2 0.0 0.0 0 0 ? S< Nov02 0:01 [migration/0]
root 3 0.0 0.0 0 0 ? SN Nov02 0:00 [ksoftirqd/0]
root 4 0.0 0.0 0 0 ? S< Nov02 0:01 [migration/1]
root 5 0.0 0.0 0 0 ? SN Nov02 0:00 [ksoftirqd/1]
root 6 0.0 0.0 0 0 ? S< Nov02 29:57 [events/0]
root 7 0.0 0.0 0 0 ? S< Nov02 0:00 [events/1]
root 8 0.0 0.0 0 0 ? S< Nov02 0:00 [khelper]
root 49 0.0 0.0 0 0 ? S< Nov02 0:00 [kthread]
root 54 0.0 0.0 0 0 ? S< Nov02 0:00 [kblockd/0]
root 55 0.0 0.0 0 0 ? S< Nov02 0:00 [kblockd/1]
root 56 0.0 0.0 0 0 ? S< Nov02 0:00 [kacpid]
……省略部分结果
说明:
USER:该 process 属于那个使用者账号的
PID :该 process 的号码
%CPU:该 process 使用掉的 CPU 资源百分比
%MEM:该 process 所占用的物理内存百分比
VSZ :该 process 使用掉的虚拟内存量 (Kbytes)
RSS :该 process 占用的固定的内存量 (Kbytes)
TTY :该 process 是在那个终端机上面运作,若与终端机无关,则显示 ?,另外, tty1-tty6 是本机上面的登入者程序,若为 pts/0 等等的,则表示为由网络连接进主机的程序。
STAT:该程序目前的状态,主要的状态有
R :该程序目前正在运作,或者是可被运作
S :该程序目前正在睡眠当中 (可说是 idle 状态),但可被某些讯号 (signal) 唤醒。
T :该程序目前正在侦测或者是停止了
Z :该程序应该已经终止,但是其父程序却无法正常的终止他,造成 zombie (疆尸) 程序的状态
START:该 process 被触发启动的时间
TIME :该 process 实际使用 CPU 运作的时间
COMMAND:该程序的实际指令
实例7:列出类似程序树的程序显示
命令:
ps -axjf
输出:
[root@localhost test6]# ps -axjf
Warning: bad syntax, perhaps a bogus ‘-‘? See /usr/share/doc/procps-3.2.7/FAQ
PPID PID PGID SID TTY TPGID STAT UID TIME COMMAND
0 1 1 1 ? -1 Ss 0 0:00 init [3]
1 2 1 1 ? -1 S< 0 0:01 [migration/0]
1 3 1 1 ? -1 SN 0 0:00 [ksoftirqd/0]
1 4 1 1 ? -1 S< 0 0:01 [migration/1]
1 5 1 1 ? -1 SN 0 0:00 [ksoftirqd/1]
1 6 1 1 ? -1 S< 0 29:58 [events/0]
1 7 1 1 ? -1 S< 0 0:00 [events/1]
1 8 1 1 ? -1 S< 0 0:00 [khelper]
1 49 1 1 ? -1 S< 0 0:00 [kthread]
49 54 1 1 ? -1 S< 0 0:00 _ [kblockd/0]
49 55 1 1 ? -1 S< 0 0:00 _ [kblockd/1]
49 56 1 1 ? -1 S< 0 0:00 _ [kacpid]
说明:
实例8:找出与 cron 与 syslog 这两个服务有关的 PID 号码
命令:
输出:
[root@localhost test6]# ps aux | egrep ‘(cron|syslog)’
root 2682 0.0 0.0 83384 2000 ? Sl Nov02 0:00 /sbin/rsyslogd -i /var/run/syslogd.pid -c 5
root 2735 0.0 0.0 74812 1140 ? Ss Nov02 0:00 crond
root 17475 0.0 0.0 61180 832 pts/0 S+ 16:27 0:00 egrep (cron|syslog)
[root@localhost test6]#
说明:
其他实例:
1. 可以用 | 管道和 more 连接起来分页查看
命令:
ps -aux |more
2. 把所有进程显示出来,并输出到ps001.txt文件
命令:
ps -aux > ps001.txt
3. 输出指定的字段
命令:
ps -o pid,ppid,pgrp,session,tpgid,comm
输出:
[root@localhost test6]# ps -o pid,ppid,pgrp,session,tpgid,comm
PID PPID PGRP SESS TPGID COMMAND
17398 17394 17398 17398 17478 bash
17478 17398 17478 17398 17478 ps
二十五、Linux的关机与重启命令
重启命令:
1、reboot
2、shutdown -r now 立刻重启(root用户使用)
3、shutdown -r 10 过10分钟自动重启(root用户使用)
4、shutdown -r 20:35 在时间为20:35时候重启(root用户使用)
如果是通过shutdown命令设置重启的话,可以用shutdown -c命令取消重启
关机命令:
1、halt 立刻关机
2、poweroff 立刻关机
3、shutdown -h now 立刻关机(root用户使用)
4、shutdown -h 10 10分钟后自动关机
如果是通过shutdown命令设置关机的话,可以用shutdown -c命令取消重启
二十六、Linux中设置自启动的三种方式
有时候我们需要Linux系统在开机的时候自动加载某些脚本或系统服务
主要用三种方式进行这一操作:
ln -s 在/etc/rc.d/rc*.d目录中建立/etc/init.d/服务的软链接(*代表0~6七个运行级别之一)
chkonfig 命令行运行级别设置
ntsysv 伪图形运行级别设置
注意:1.这三种方式主要用于以redhat为基础的发行版
2.如果还不知道运行级别是什么,那么最好先看看相关资料再实验
第一种方式:ln -s 建立启动软连接
在Linux中有7种运行级别(可在/etc/inittab文件设置),每种运行级别分别对应着/etc/rc.d/rc[0~6].d这7个目录
Tips:/etc/rc[0~6].d其实是/etc/rc.d/rc[0~6].d的软连接,主要是为了保持和Unix的兼容性才做此策
这7个目录中,每个目录分别存放着对应运行级别加载时需要关闭或启动的服务
由详细信息可以知道,其实每个脚本文件都对应着/etc/init.d/目录下具体的服务
K开头的脚本文件代表运行级别加载时需要关闭的,S开头的代表需要执行
因此,当我们需要开机启动自己的脚本时,只需要将可执行脚本丢在/etc/init.d目录下,然后在/etc/rc.d/rc*.d中建立软链接即可
[root@localhost ~]# ln -s /etc/init.d/sshd /etc/rc.d/rc3.d/S100ssh
此处sshd是具体服务的脚本文件,S100ssh是其软链接,S开头代表加载时自启动
如果需要在多个运行级别下设置自启动,则需建立多个软链接
这种方式比较繁琐,适用于自定义的服务脚本
如果系统中已经存在某些服务(比如安装apache时就会有httpd服务项),可以使用下面的两种方式
第二种方式:chkconfig
如果需要自启动某些服务,只需使用chkconfig 服务名 on即可,若想关闭,将on改为off
在默认情况下,chkconfig会自启动2345这四个级别,如果想自定义可以加上–level选项
上面我们先将sshd服务的所有启动级别关闭,然后使用–level选项启动自定义级别
Tips:–list选项可查看指定服务的启动状态,chkconfig不带任何选项则查看所有服务状态
第三种方式:ntsysv 伪图形
ntsysv和chkconfig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加上了图形而已
启动ntsysv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在命令行中输入ntsysv,二是使用setup命令,然后选择系统服务
默认情况下,当前运行级别为多少,在ntsysv中设置的启动服务的级别便是多少
比如,我当前的运行级别是3,那么我在伪图形界面中选择启动服务后,它的运行级别也会是3
如果想自定义运行级别可使用ntsysv –level方式
以上三种操作需要保证服务脚本文件可执行,并且要有root权限
其中,第一种方式多用于自定义脚本,第二、三种多用于系统已存在的服务
比如ftp、samba、ssh、httpd等等
并且,要做相关设置需要弄清楚运行级别的问题
Tips:如果想手动启动某服务,传统的方式是 /etc/init.d 服务名 start
实际上还可以这样,service 服务名 start
二十七、linux命令:cp 命令
cp命令用来复制文件或者目录,是Linux系统中最常用的命令之一。一般情况下,shell会设置一个别名,在命令行下复制文件时,如果目标文件已经存在,就会询问是否覆盖,不管你是否使用-i参数。但是如果是在shell脚本中执行cp时,没有-i参数时不会询问是否覆盖。这说明命令行和shell脚本的执行方式有些不同。
1.命令格式:
用法:
cp [选项]… [-T] 源 目的
或:cp [选项]… 源… 目录
或:cp [选项]… -t 目录 源…
2.命令功能:
将源文件复制至目标文件,或将多个源文件复制至目标目录。
3.命令参数:
-a, –archive 等于-dR –preserve=all
–backup[=CONTROL 为每个已存在的目标文件创建备份
-b 类似–backup 但不接受参数
–copy-contents 在递归处理是复制特殊文件内容
-d 等于–no-dereference –preserve=links
-f, –force 如果目标文件无法打开则将其移除并重试(当 -n 选项
存在时则不需再选此项)
-i, –interactive 覆盖前询问(使前面的 -n 选项失效)
-H 跟随源文件中的命令行符号链接
-l, –link 链接文件而不复制
-L, –dereference 总是跟随符号链接
-n, –no-clobber 不要覆盖已存在的文件(使前面的 -i 选项失效)
-P, –no-dereference 不跟随源文件中的符号链接
-p 等于–preserve=模式,所有权,时间戳
–preserve[=属性列表 保持指定的属性(默认:模式,所有权,时间戳),如果
可能保持附加属性:环境、链接、xattr 等
-R, -r, –recursive 复制目录及目录内的所有项目
4.命令实例:
实例一:复制单个文件到目标目录,文件在目标文件中不存在
命令:
cp log.log test5
输出:
[root@localhost test]# cp log.log test5
[root@localhost test]# ll
-rw-r–r– 1 root root 0 10-28 14:48 log.log
drwxr-xr-x 6 root root 4096 10-27 01:58 scf
drwxrwxrwx 2 root root 4096 10-28 14:47 test3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10-28 14:53 test5
[root@localhost test]# cd test5
[root@localhost test5]# ll
-rw-r–r– 1 root root 0 10-28 14:46 log5-1.log
-rw-r–r– 1 root root 0 10-28 14:46 log5-2.log
-rw-r–r– 1 root root 0 10-28 14:46 log5-3.log
-rw-r–r– 1 root root 0 10-28 14:53 log.log
说明:
在没有带-a参数时,两个文件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在带了-a参数时,两个文件的时间是一致的。
实例二:目标文件存在时,会询问是否覆盖
命令:
cp log.log test5
输出:
[root@localhost test]# cp log.log test5
cp:是否覆盖“test5/log.log”? n
[root@localhost test]# cp -a log.log test5
cp:是否覆盖“test5/log.log”? y
[root@localhost test]# cd test5/
[root@localhost test5]# ll
-rw-r–r– 1 root root 0 10-28 14:46 log5-1.log
-rw-r–r– 1 root root 0 10-28 14:46 log5-2.log
-rw-r–r– 1 root root 0 10-28 14:46 log5-3.log
-rw-r–r– 1 root root 0 10-28 14:48 log.log
说明:
目标文件存在时,会询问是否覆盖。这是因为cp是cp -i的别名。目标文件存在时,即使加了-f标志,也还会询问是否覆盖。
实例三:复制整个目录
命令:
输出:
目标目录存在时:
[root@localhost test]# cp -a test3 test5
[root@localhost test]# ll
-rw-r–r– 1 root root 0 10-28 14:48 log.log
drwxr-xr-x 6 root root 4096 10-27 01:58 scf
drwxrwxrwx 2 root root 4096 10-28 14:47 test3
drwxr-xr-x 3 root root 4096 10-28 15:11 test5
[root@localhost test]# cd test5/
[root@localhost test5]# ll
-rw-r–r– 1 root root 0 10-28 14:46 log5-1.log
-rw-r–r– 1 root root 0 10-28 14:46 log5-2.log
-rw-r–r– 1 root root 0 10-28 14:46 log5-3.log
-rw-r–r– 1 root root 0 10-28 14:48 log.log
drwxrwxrwx 2 root root 4096 10-28 14:47 test3
目标目录不存在是:
[root@localhost test]# cp -a test3 test4
[root@localhost test]# ll
-rw-r–r– 1 root root 0 10-28 14:48 log.log
drwxr-xr-x 6 root root 4096 10-27 01:58 scf
drwxrwxrwx 2 root root 4096 10-28 14:47 test3
drwxrwxrwx 2 root root 4096 10-28 14:47 test4
drwxr-xr-x 3 root root 4096 10-28 15:11 test5
[root@localhost test]#
说明:
注意目标目录存在与否结果是不一样的。目标目录存在时,整个源目录被复制到目标目录里面。
实例四:复制的 log.log 建立一个连结档 log_link.log
命令:
cp -s log.log log_link.log
输出:
[root@localhost test]# cp -s log.log log_link.log
[root@localhost test]# ll
lrwxrwxrwx 1 root root 7 10-28 15:18 log_link.log -> log.log
-rw-r–r– 1 root root 0 10-28 14:48 log.log
drwxr-xr-x 6 root root 4096 10-27 01:58 scf
drwxrwxrwx 2 root root 4096 10-28 14:47 test3
drwxrwxrwx 2 root root 4096 10-28 14:47 test4
drwxr-xr-x 3 root root 4096 10-28 15:11 test5
说明:
那个 log_link.log 是由 -s 的参数造成的,建立的是一个『快捷方式』,所以您会看到在文件的最右边,会显示这个文件是『连结』到哪里去的!
二十八、linux命令:kill命令
Linux中的kill命令用来终止指定的进程(terminate a process)的运行,是Linux下进程管理的常用命令。通常,终止一个前台进程可以使用Ctrl+C键,但是,对于一个后台进程就须用kill命令来终止,我们就需要先使用ps/pidof/pstree/top等工具获取进程PID,然后使用kill命令来杀掉该进程。kill命令是通过向进程发送指定的信号来结束相应进程的。在默认情况下,采用编号为15的TERM信号。TERM信号将终止所有不能捕获该信号的进程。对于那些可以捕获该信号的进程就要用编号为9的kill信号,强行“杀掉”该进程。
1.命令格式:
kill[参数][进程号]
2.命令功能:
发送指定的信号到相应进程。不指定型号将发送SIGTERM(15)终止指定进程。如果任无法终止该程序可用“-KILL” 参数,其发送的信号为SIGKILL(9) ,将强制结束进程,使用ps命令或者jobs 命令可以查看进程号。root用户将影响用户的进程,非root用户只能影响自己的进程。
3.命令参数:
-l 信号,若果不加信号的编号参数,则使用“-l”参数会列出全部的信号名称
-a 当处理当前进程时,不限制命令名和进程号的对应关系
-p 指定kill 命令只打印相关进程的进程号,而不发送任何信号
-s 指定发送信号
-u 指定用户
注意:
1、kill命令可以带信号号码选项,也可以不带。如果没有信号号码,kill命令就会发出终止信号(15),这个信号可以被进程捕获,使得进程在退出之前可以清理并释放资源。也可以用kill向进程发送特定的信号。例如:
kill -2 123
它的效果等同于在前台运行PID为123的进程时按下Ctrl+C键。但是,普通用户只能使用不带signal参数的kill命令或最多使用-9信号。
2、kill可以带有进程ID号作为参数。当用kill向这些进程发送信号时,必须是这些进程的主人。如果试图撤销一个没有权限撤销的进程或撤销一个不存在的进程,就会得到一个错误信息。
3、可以向多个进程发信号或终止它们。
4、当kill成功地发送了信号后,shell会在屏幕上显示出进程的终止信息。有时这个信息不会马上显示,只有当按下Enter键使shell的命令提示符再次出现时,才会显示出来。
5、应注意,信号使进程强行终止,这常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如数据丢失或者终端无法恢复到正常状态。发送信号时必须小心,只有在万不得已时,才用kill信号(9),因为进程不能首先捕获它。要撤销所有的后台作业,可以输入kill 0。因为有些在后台运行的命令会启动多个进程,跟踪并找到所有要杀掉的进程的PID是件很麻烦的事。这时,使用kill 0来终止所有由当前shell启动的进程,是个有效的方法。
4.使用实例:
实例1:列出所有信号名称
命令:
kill -l
输出:
[root@localhost test6]# kill -l
1) SIGHUP 2) SIGINT 3) SIGQUIT 4) SIGILL
5) SIGTRAP 6) SIGABRT 7) SIGBUS 8) SIGFPE
9) SIGKILL 10) SIGUSR1 11) SIGSEGV 12) SIGUSR2
13) SIGPIPE 14) SIGALRM 15) SIGTERM 16) SIGSTKFLT
17) SIGCHLD 18) SIGCONT 19) SIGSTOP 20) SIGTSTP
21) SIGTTIN 22) SIGTTOU 23) SIGURG 24) SIGXCPU
25) SIGXFSZ 26) SIGVTALRM 27) SIGPROF 28) SIGWINCH
29) SIGIO 30) SIGPWR 31) SIGSYS 34) SIGRTMIN
35) SIGRTMIN+1 36) SIGRTMIN+2 37) SIGRTMIN+3 38) SIGRTMIN+4
39) SIGRTMIN+5 40) SIGRTMIN+6 41) SIGRTMIN+7 42) SIGRTMIN+8
43) SIGRTMIN+9 44) SIGRTMIN+10 45) SIGRTMIN+11 46) SIGRTMIN+12
47) SIGRTMIN+13 48) SIGRTMIN+14 49) SIGRTMIN+15 50) SIGRTMAX-14
51) SIGRTMAX-13 52) SIGRTMAX-12 53) SIGRTMAX-11 54) SIGRTMAX-10
55) SIGRTMAX-9 56) SIGRTMAX-8 57) SIGRTMAX-7 58) SIGRTMAX-6
59) SIGRTMAX-5 60) SIGRTMAX-4 61) SIGRTMAX-3 62) SIGRTMAX-2
63) SIGRTMAX-1 64) SIGRTMAX
说明:
只有第9种信号(SIGKILL)才可以无条件终止进程,其他信号进程都有权利忽略。 下面是常用的信号:
HUP 1 终端断线
INT 2 中断(同 Ctrl + C)
QUIT 3 退出(同 Ctrl + \)
TERM 15 终止
KILL 9 强制终止
CONT 18 继续(与STOP相反, fg/bg命令)
STOP 19 暂停(同 Ctrl + Z)
实例2:得到指定信号的数值
命令:
输出:
[root@localhost test6]# kill -l KILL
9[root@localhost test6]# kill -l SIGKILL
9[root@localhost test6]# kill -l TERM
15[root@localhost test6]# kill -l SIGTERM
15[root@localhost test6]#
说明:
实例3:先用ps查找进程,然后用kill杀掉
命令:
kill 3268
输出:
[root@localhost test6]# ps -ef|grep vim
root 3268 2884 0 16:21 pts/1 00:00:00 vim install.log
root 3370 2822 0 16:21 pts/0 00:00:00 grep vim
[root@localhost test6]# kill 3268
[root@localhost test6]# kill 3268
-bash: kill: (3268) - 没有那个进程
[root@localhost test6]#
说明:
实例4:彻底杀死进程
命令:
kill –9 3268
输出:
[root@localhost test6]# ps -ef|grep vim
root 3268 2884 0 16:21 pts/1 00:00:00 vim install.log
root 3370 2822 0 16:21 pts/0 00:00:00 grep vim
[root@localhost test6]# kill –9 3268
[root@localhost test6]# kill 3268
-bash: kill: (3268) - 没有那个进程
[root@localhost test6]#
说明:
实例5:杀死指定用户所有进程
命令:
kill -9 (ps -ef | grep peidalinux)
kill -u peidalinux
输出:
[root@localhost ~]# kill -9(ps -ef | grep peidalinux)
[root@localhost ~]# kill -u peidalinux
说明:
方法一,过滤出hnlinux用户进程并杀死
实例6:init进程是不可杀的
命令:
kill -9 1
输出:
[root@localhost ~]# ps -ef|grep init
root 1 0 0 Nov02 ? 00:00:00 init [3]
root 17563 17534 0 17:37 pts/1 00:00:00 grep init
[root@localhost ~]# kill -9 1
[root@localhost ~]# kill -HUP 1
[root@localhost ~]# ps -ef|grep init
root 1 0 0 Nov02 ? 00:00:00 init [3]
root 17565 17534 0 17:38 pts/1 00:00:00 grep init
[root@localhost ~]# kill -KILL 1
[root@localhost ~]# ps -ef|grep init
root 1 0 0 Nov02 ? 00:00:00 init [3]
root 17567 17534 0 17:38 pts/1 00:00:00 grep init
[root@localhost ~]#
说明:
init是Linux系统操作中不可缺少的程序之一。所谓的init进程,它是一个由内核启动的用户级进程。内核自行启动(已经被载入内存,开始运行,并已初始化所有的设备驱动程序和数据结构等)之后,就通过启动一个用户级程序init的方式,完成引导进程。所以,init始终是第一个进程(其进程编号始终为1)。 其它所有进程都是init进程的子孙。init进程是不可杀的!
二十九、linux命令:touch 命令
linux的touch命令不常用,一般在使用make的时候可能会用到,用来修改文件时间戳,或者新建一个不存在的文件。
1.命令格式:
touch [选项]… 文件…
2.命令参数:
-a 或–time=atime或–time=access或–time=use 只更改存取时间。
-c 或–no-create 不建立任何文档。
-d 使用指定的日期时间,而非现在的时间。
-f 此参数将忽略不予处理,仅负责解决BSD版本touch指令的兼容性问题。
-m 或–time=mtime或–time=modify 只更改变动时间。
-r 把指定文档或目录的日期时间,统统设成和参考文档或目录的日期时间相同。
-t 使用指定的日期时间,而非现在的时间。
3.命令功能:
touch命令参数可更改文档或目录的日期时间,包括存取时间和更改时间。
4.使用范例:
实例一:创建不存在的文件
命令:
touch log2012.log log2013.log
输出:
[root@localhost test]# touch log2012.log log2013.log
[root@localhost test]# ll
-rw-r–r– 1 root root 0 10-28 16:01 log2012.log
-rw-r–r– 1 root root 0 10-28 16:01 log2013.log
如果log2014.log不存在,则不创建文件
[root@localhost test]# touch -c log2014.log
[root@localhost test]# ll
-rw-r–r– 1 root root 0 10-28 16:01 log2012.log
-rw-r–r– 1 root root 0 10-28 16:01 log2013.log
实例二:更新log.log的时间和log2012.log时间戳相同
命令:
touch -r log.log log2012.log
输出:
[root@localhost test]# ll
-rw-r–r– 1 root root 0 10-28 16:01 log2012.log
-rw-r–r– 1 root root 0 10-28 16:01 log2013.log
-rw-r–r– 1 root root 0 10-28 14:48 log.log
[root@localhost test]# touch -r log.log log2012.log
[root@localhost test]# ll
-rw-r–r– 1 root root 0 10-28 14:48 log2012.log
-rw-r–r– 1 root root 0 10-28 16:01 log2013.log
-rw-r–r– 1 root root 0 10-28 14:48 log.log
实例三:设定文件的时间戳
命令:
touch -t 201211142234.50 log.log
输出:
[root@localhost test]# ll
-rw-r–r– 1 root root 0 10-28 14:48 log2012.log
-rw-r–r– 1 root root 0 10-28 16:01 log2013.log
-rw-r–r– 1 root root 0 10-28 14:48 log.log
[root@localhost test]# touch -t 201211142234.50 log.log
[root@localhost test]# ll
-rw-r–r– 1 root root 0 10-28 14:48 log2012.log
-rw-r–r– 1 root root 0 10-28 16:01 log2013.log
-rw-r–r– 1 root root 0 2012-11-14 log.log
说明:
-t time 使用指定的时间值 time 作为指定文件相应时间戳记的新值.此处的 time规定为如下形式的十进制数:
[[CC]YY]MMDDhhmm[.SS]
这里,CC为年数中的前两位,即”世纪数”;YY为年数的后两位,即某世纪中的年数.如果不给出CC的值,则touch 将把年数CCYY限定在1969–2068之内.MM为月数,DD为天将把年数CCYY限定在1969–2068之内.MM为月数,DD为天数,hh 为小时数(几点),mm为分钟数,SS为秒数.此处秒的设定范围是0–61,这样可以处理闰秒.这些数字组成的时间是环境变量TZ指定的时区中的一个时 间.由于系统的限制,早于1970年1月1日的时间是错误的。
三十、shell与if相关参数
[ -a FILE ] 如果 FILE 存在则为真。
[ -b FILE ] 如果 FILE 存在且是一个块特殊文件则为真。
[ -c FILE ] 如果 FILE 存在且是一个字特殊文件则为真。
[ -d FILE ] 如果 FILE 存在且是一个目录则为真。
[ -e FILE ] 如果 FILE 存在则为真。
[ -f FILE ] 如果 FILE 存在且是一个普通文件则为真。
[ -g FILE ] 如果 FILE 存在且已经设置了SGID则为真。
[ -h FILE ] 如果 FILE 存在且是一个符号连接则为真。
[ -k FILE ] 如果 FILE 存在且已经设置了粘制位则为真。
[ -p FILE ] 如果 FILE 存在且是一个名字管道(F如果O)则为真。
[ -r FILE ] 如果 FILE 存在且是可读的则为真。
[ -s FILE ] 如果 FILE 存在且大小不为0则为真。
[ -t FD ] 如果文件描述符 FD 打开且指向一个终端则为真。
[ -u FILE ] 如果 FILE 存在且设置了SUID (set user ID)则为真。
[ -w FILE ] 如果 FILE 如果 FILE 存在且是可写的则为真。
[ -x FILE ] 如果 FILE 存在且是可执行的则为真。
[ -O FILE ] 如果 FILE 存在且属有效用户ID则为真。
[ -G FILE ] 如果 FILE 存在且属有效用户组则为真。
[ -L FILE ] 如果 FILE 存在且是一个符号连接则为真。
[ -N FILE ] 如果 FILE 存在 and has been mod如果ied since it was last read则为真。
[ -S FILE ] 如果 FILE 存在且是一个套接字则为真。
[ FILE1 -ntFILE2 ] 如果 FILE1 has been changed more recently than FILE2, or 如果 FILE1 exists and FILE2 does not则为真。
[ FILE1 -otFILE2 ] 如果 FILE1 比 FILE2 要老, 或者 FILE2 存在且 FILE1 不存在则为真。
[ FILE1 -efFILE2 ] 如果 FILE1 和 FILE2 指向相同的设备和节点号则为真。
[ -oOPTIONNAME ] 如果 shell选项 “OPTIONNAME” 开启则为真。
[ -z STRING ] “STRING” 的长度为零则为真。
[ -n STRING ] or [ STRING ] “STRING” 的长度为非零 non-zero则为真。
[ STRING1 == STRING2 ] 如果2个字符串相同。 “=” may be used instead of “==” for strict POSIX compliance则为真。
[ STRING1 != STRING2 ] 如果字符串不相等则为真。
[ STRING1 < STRING2 ] 如果 “STRING1” sorts before “STRING2” lexicographically in the current locale则为真。
[ STRING1 > STRING2 ] 如果 “STRING1” sorts after “STRING2” lexicographically in the current locale则为真。
[ ARG1 OP ARG2 ] “OP” is one of -eq, -ne, -lt, -le, -gt or -ge. These arithmetic binary operators return true if “ARG1” is equal to, not equal to, less than, less than or equal to, greater than, or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ARG2”, respectively. “ARG1” and “ARG2” are integers.
三十一、Shell编程中Shift的用法
位置参数可以用shift命令左移。比如shift 3表示原来的 4现在变成 1,原来的 5现在变成 2等等,原来的 1、 2、 3丢弃, 0不移动。不带参数的shift命令相当于shift 1。
非常有用的 Unix 命令:shift。我们知道,对于位置变量或命令行参数,其个数必须是确定的,或者当 Shell 程序不知道其个数时,可以把所有参数一起赋值给变量 ∗。若用户要求Shell在不知道位置变量个数的情况下,还能逐个的把参数一一处理,也就是在 1 后为 2,在 2 后面为 3等。在shift命令执行前变量 1 的值在 shift 命令执行后就不可用了。
示例如下:
until [ # -eq 0 ]
do
echo “第一个参数为:1 参数个数为: #”
shift
done
执行以上程序x_shift.sh:./x_shift.sh 1 2 3 4
结果显示如下:
第一个参数为: 1 参数个数为: 4
第一个参数为: 2 参数个数为: 3
第一个参数为: 3 参数个数为: 2
第一个参数为: 4 参数个数为: 1
从上可知 shift 命令每执行一次,变量的个数($#)减一,而变量值提前一位,下面代码用 until 和 shift 命令计算所有命令行参数的和。
if [ # -eq 0 ]
then
echo “Usage:x_shift2.sh 参数”
exit 1
fi
sum=0
until [# -eq 0 ]
do
sum=expr $sum + $1
shift
done
echo “sum is: $sum”
执行上述程序:
$x_shift2.sh 10 20 15
其显示结果为:
45
Shift 命令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用途, Bsh 定义了9个位置变量,从 1到 9,这并不意味着用户在命令行只能使用9个参数,借助 shift 命令可以访问多于9个的参数。
Shift 命令一次移动参数的个数由其所带的参数指定。例如当 shell 程序处理完前九个命令行参数后,可以使用 shift 9 命令把 10移到 1。
三十二、 centos利用yum安装卸载软件
一、使用yum安装和卸载,有个前提是yum安装的软件包都是rpm格式的。
安装的命令是,yum install ~,yum会查询数据库,有无这一软件包,如果有,则检查其依赖冲突关系,如果没有依赖冲突,那么最好,下载安装;如果有,则会给出提示,询问是否要同时安装依赖,或删除冲突的包,你可以自己作出判断;
删除的命令是,yum remove ~,同安装一样,yum也会查询数据库,给出解决依赖关系的提示。
其中~ 代表软件名
1.用YUM安装软件包命令:yum install ~
2.用YUM删除软件包命令:yum remove ~
二、用yum查询想安装的软件
我们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想安装一个软件,只知道它和某方面有关,但又不能确切知道它的名字。这时yum的查询功能就起作用了。我们可以用 yum search keyword这样的命令来进行搜索,比如我们要则安装一个Instant Messenger,但又不知到底有哪些,这时不妨用 yum search messenger这样的指令进行搜索,yum会搜索所有可用rpm的描述,列出所有描述中和messeger有关的rpm包,于是我们可能得到 gaim,kopete等等,并从中选择。
有时我们还会碰到安装了一个包,但又不知道其用途,我们可以用yum info packagename这个指令来获取信息。
1.使用YUM查找软件包
命令:yum search ~
2.列出所有可安装的软件包
命令:yum list
3.列出所有可更新的软件包
命令:yum list updates
4.列出所有已安装的软件包
命令:yum list installed
5.列出所有已安装但不在Yum Repository 內的软件包
命令:yum list extras
6.列出所指定软件包
命令:yum list ~
7.使用YUM获取软件包信息
命令:yum info ~
8.列出所有软件包的信息
命令:yum info
9.列出所有可更新的软件包信息
命令:yum info updates
10.列出所有已安裝的软件包信息
命令:yum info installed
11.列出所有已安裝但不在Yum Repository 內的软件包信息
命令:yum info extras
12.列出软件包提供哪些文件
命令:yum provides~
三、清除YUM缓存
yum 会把下载的软件包和header存储在cache中,而不会自动删除。如果我们觉得它们占用了磁盘空间,可以使用yum clean指令进行清除,更精确的用法是yum clean headers清除header,yum clean packages清除下载的rpm包,yum clean all 清除所有。
1.清除缓存目录(/var/cache/yum)下的软件包
命令:yum clean packages
2.清除缓存目录(/var/cache/yum)下的 headers
命令:yum clean headers
3.清除缓存目录(/var/cache/yum)下旧的 headers
命令:yum clean oldheaders
4.清除缓存目录(/var/cache/yum)下的软件包及旧的headers
命令:yum clean, yum clean all (= yum clean packages; yum clean oldheaders)
四、yum命令工具使用举例
yum update 升级系统
yum install ~ 安装指定软件包
yum update ~ 升级指定软件包
yum remove ~ 卸载指定软件
yum grouplist 查看系统中已经安装的和可用的软件组,可用的可以安装
yum grooupinstall ~安装上一个命令显示的可用的软件组中的一个
yum grooupupdate ~更新指定软件组的软件包
yum grooupremove ~ 卸载指定软件组中的软件包
yum deplist ~ 查询指定软件包的依赖关系
yum list yum* 列出所有以yum开头的软件包
yum localinstall ~ 从硬盘安装rpm包并使用yum解决依赖
三十三、linux命令:taskset命令
taskset 是 Linux 系统当中,用于查看、设定 CPU 核使用情况的命令。
他属于 util-linux-ng 包,若您的系统中没有这个命令,可以通过安装这个包来增加这个命令。
参数描述
-p, –pid 对一个现有的进程进行操作,而不是启动一个新的进程
-c, –cpu-list 使用 CPU 编号替代位标记,这可以是一个列表,列表中可以使用逗号分隔,或者使用 “-” 进行范围标记,例如:0,5,7,9-11
-h, –help 打印帮助信息
-V, –version 打印版本信息
使用帮助
• 使用默认的行为,用给定的 CPU 核运行位标记运行一个进程
taskset mask command [arguments]
• 获取一个指定进程的 CPU 核运行位标记
taskset -p pid
• 设定一个指定进程的 CPU 核运行位标记
taskset -p mask pid
我们利用taskset程序来设置运行的程序跑在哪个CPU上, 本例是16个CPU, 用mask表示:
Anshion> ./test.sh &
[1] 684
Anshion> taskset -p 0x8000 684
pid 684’s current affinity mask: 3
pid 684’s new affinity mask: 8000
这样在top中就可以看到, 这个进程跑在15号CPU上了, top命令运行按f, 再按j, 可以显示命令运行的cpu.然后用W保存配置.
taskset -c 15 ./test.sh &
这样可以直接调用程序时指定跑在哪个CPU上.
linux shell 管道命令(pipe)使用及与shell重定向区别
看了前面一节:linux shell数据重定向(输入重定向与输出重定向)详细分析 估计还有一些朋友是头晕晕的,好复杂的重定向了。这次我们看下管道命令了。shell管道,可以说用法就简单多了。
管道命令操作符是:”|”,它仅能处理经由前面一个指令传出的正确输出信息,也就是 standard output 的信息,对于 stdandard
error 信息没有直接处理能力。然后,传递给下一个命令,作为标准的输入 standard input.
• 管道命令使用说明:
先看下下面图:
command1正确输出,作为command2的输入 然后comand2的输出作为,comand3的输入 ,comand3输出就会直接显示在屏幕上面了。
通过管道之后:comand1,comand2的正确输出不显示在屏幕上面
注意:
1、管道命令只处理前一个命令正确输出,不处理错误输出
2、管道命令右边命令,必须能够接收标准输入流命令才行。
实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chengmo@centos5 shell]$ cat test.sh | grep -n ‘echo’
5: echo “very good!”;
7: echo “good!”;
9: echo “pass!”;
11: echo “no pass!”;
[chengmo@centos5 shell]$ cat test.sh test1.sh | grep -n ‘echo’
cat: test1.sh: 没有那个文件或目录
5: echo “very good!”;
7: echo “good!”;
9: echo “pass!”;
11: echo “no pass!”;
[chengmo@centos5 shell]$ cat test.sh test1.sh 2>/dev/null | grep -n ‘echo’
5: echo “very good!”;
7: echo “good!”;
9: echo “pass!”;
11: echo “no pass!”;
[chengmo@centos5 shell]$ cat test.sh | ls
catfile httprequest.txt secure test testfdread.sh testpipe.sh testsh.sh testwhile2.sh
envcron.txt python sh testcase.sh testfor2.sh testselect.sh test.txt text.txt
env.txt release sms testcronenv.sh testfor.sh test.sh testwhile1.sh
这里实例就是对上面2点注意的验证。作用接收标准输入的命令才可以用作管道右边。否则传递过程中数据会抛弃。 常用来作为接收数据管道命令有:sed,awk,cut,head,top,less,more,wc,join,sort,split 等等,都是些文本处理命令。
• 管道命令与重定向区别
区别是:
1、左边的命令应该有标准输出 | 右边的命令应该接受标准输入
左边的命令应该有标准输出 > 右边只能是文件
左边的命令应该需要标准输入 < 右边只能是文件
2、管道触发两个子进程执行”|”两边的程序;而重定向是在一个进程内执行
这些都是网上总结很多的,其实只要多加清楚用法,也一定有自己的一份不同描述。
实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可以相互转换情况
[chengmo@centos5 shell]$ cat test.sh| grep -n ‘echo’
5: echo “very good!”;
7: echo “good!”;
9: echo “pass!”;
11: echo “no pass!”;
[chengmo@centos5 shell]$ grep -n ‘echo’
[chengmo@centos5 shell]$ mail -s ‘test’ [email protected]
[chengmo@centos5 shell] (sed−n′1, p’|grep -n ‘echo’)
[chengmo@centos5 shell] sed−n′1, p’
[chengmo@centos5 shell]$ sed -n ‘1,10p’
[chengmo@centos5 shell]$ cat test.sh>test.txt
[chengmo@centos5 shell] cat test.sh|tee test.txt &>/dev/null
[chengmo@centos5 shell]$ ls test.sh test1.sh testsh.sh 2>err.txt | grep ‘test’
test.sh
testsh.sh
[chengmo@centos5 shell]$ ls test.sh test1.sh testsh.sh &>err.txt | grep ‘test’
再概括下:
从上面例子可以看,重定向与管道在使用时候很多时候可以通用,其实,在shell里面,经常是【条条大路通罗马】的。一般如果是命令间传递参数,还是管道的好,如果处理输出结果需要重定向到文件,还是用重定向输出比较好。
命令执行顺序可以看下:Linux Shell 通配符、元字符、转义符使用实例介绍
• shell脚本接收管道输入
有意思的问题:
既然作用管道接收命令,需要可以接收标准的输入,那么我们shell脚本是否可以开发出这样的基本程序呢?(大家经常看到的,都是一些系统的命令作为管道接收方)
实例(testpipe.s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bin/sh
if [ $# -gt 0 ];then
exec 0
fi
while read line
do
echo $line;
done<&0;
exec 0&-;
运行结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hengmo@centos5 shell]$ cat testpipe.txt
1,t,est pipe
2,t,est pipe
3,t,est pipe
4,t,est pipe
[chengmo@centos5 shell]$ cat testpipe.txt | sh testpipe.sh
1,t,est pipe
2,t,est pipe
3,t,est pipe
4,t,est pipe
[chengmo@centos5 shell]$ sh testpipe.sh testpipe.txt
1,t,est pipe
2,t,est pipe
3,t,est pipe
4,t,est pipe
三十五、Centos7 关闭防火墙
CentOS 7.0默认使用的是firewall作为防火墙,使用iptables必须重新设置一下
1、直接关闭防火墙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停止firewall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service #禁止firewall开机启动
2、设置 iptables service
yum -y install iptables-services
如果要修改防火墙配置,如增加防火墙端口3306
vi /etc/sysconfig/iptables
增加规则
-A 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p tcp –dport 3306 -j ACCEPT
保存退出后
systemctl restart iptables.service #重启防火墙使配置生效
systemctl enable iptables.service #设置防火墙开机启动
最后重启系统使设置生效即可。
备注:这里使用80和8080端口为例。*部分一般添加到“-A INPUT -p tcp -m state –state NEW -m tcp–dport 22 -j ACCEPT”行的上面或者下面,切记不要添加到最后一行,否则防火墙重启后不生效。
三十六、linux命令:SCP 命令
scp 可以在 2个 linux 主机间复制文件;
命令基本格式:
scp [可选参数] file_source file_target
1. 从 本地 复制到 远程
* 复制文件:
* 命令格式:
scp local_file remote_username@remote_ip:remote_folder
或者
scp local_file remote_username@remote_ip:remote_file
或者
scp local_file remote_ip:remote_folder
或者
scp local_file remote_ip:remote_file
第1,2个指定了用户名,命令执行后需要再输入密码,第1个仅指定了远程的目录,文件名字不变,第2个指定了文件名;
第3,4个没有指定用户名,命令执行后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第3个仅指定了远程的目录,文件名字不变,第4个指定了文件名;
* 例子:
scp /home/space/music/1.mp3 [email protected]:/home/root/others/music
scp /home/space/music/1.mp3 [email protected]:/home/root/others/music/001.mp3
scp /home/space/music/1.mp3 www.cumt.edu.cn:/home/root/others/music
scp /home/space/music/1.mp3 www.cumt.edu.cn:/home/root/others/music/001.mp3
复制目录:
* 命令格式:
scp -r local_folder remote_username@remote_ip:remote_folder
或者
scp -r local_folder remote_ip:remote_folder
第1个指定了用户名,命令执行后需要再输入密码;
第2个没有指定用户名,命令执行后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 例子:
scp -r /home/space/music/ [email protected]:/home/root/others/
scp -r /home/space/music/ www.cumt.edu.cn:/home/root/others/
上面 命令 将 本地 music 目录 复制 到 远程 others 目录下,即复制后有 远程 有 ../others/music/ 目录
2.使用scp要注意所使用的用户是否具有可读取远程服务器相应文件的权限。
三十七、 linux下/etc/hosts 和hostname文件的区别
hostname与/etc/hosts的关系
很过人一提到更改hostname首先就想到修改/etc/hosts文件,认为hostname的配置文件就是/etc/hosts。其实不是的。
hosts文件的作用相当如DNS,提供IP地址到hostname的对应。早期的互联网计算机少,单机hosts文件里足够存放所有联网计算机。不过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这就远远不够了。于是就出现了分布式的DNS系统。由DNS服务器来提供类似的IP地址到域名的对应。具体可以man hosts。
Linux系统在向DNS服务器发出域名解析请求之前会查询/etc/hosts文件,如果里面有相应的记录,就会使用hosts里面的记录。/etc/hosts文件通常里面包含这一条记录
127.0.0.1 localhost.localdomain localhost
hosts文件格式是一行一条记录,分别是IP地址 hostname aliases,三者用空白字符分隔,aliases可选。
127.0.0.1到localhost这一条建议不要修改,因为很多应用程序会用到这个,比如sendmail,修改之后这些程序可能就无法正常运行。
修改hostname后,如果想要在本机上用newhostname来访问,就必须在/etc/hosts文件里添加一条newhostname的记录。比如我的eth0的IP是192.168.1.61,我将hosts文件修改如下:
127.0.0.1 localhost.localdomain localhost
192.168.1.61 blog.infernor.net blog
这样,我就可以通过blog或者blog.infernor.net来访问本机。
从上面这些来看,/etc/hosts于设置hostname是没直接关系的,仅仅当你要在本机上用新的hostname来访问自己的时候才会用到/etc/hosts文件。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
RHEL还有个问题。
我开始在测试的时候,只修改/etc/hosts,里面添加 192.168.1.61 blog.infernor.net blog,而/etc/sysconfig/network维持原状,也就是里面的HOSTNAME=localhost.localdomain。我重启系统后居然发现hostname给修改成了blog.infernor.net。这样看的话,倒真觉得/etc/hosts是hostname的配置文件。后来终于在/etc/rc.d/rc.sysinit这个启动脚本里发现了问题的所在。
rc.sysinit文件里一开始就设置了hostname
if [ -f /etc/sysconfig/network ]; then
. /etc/sysconfig/network
fi
if [ -z “ HOSTNAME"−o" HOSTNAME” = “(none)” ]; then
HOSTNAME=localhost
fi
确实使用了/etc/sysconfig/network里的hostname值。不过后面还有一段关于设置hostname的
ipaddr=
if [ “ HOSTNAME"="localhost"−o" HOSTNAME” = “localhost.localdomain” ]
; then
ipaddr= (ipaddrshowto0/0scopeglobal|awk‘/[[:space:]]inet/printgensub(“/.∗”,”“,”g”,$2)′)if[−n“ ipaddr” ]; then
eval (ipcalc−h ipaddr 2>/dev/null)
hostname ${HOSTNAME}
fi
fi
脚本判断hostname是否为localhost或者localhost.localdomain,如果是的话,将会使用接口IP地址对应的 hostname来重新设置系统的hostname。问题就出在这里,我的/etc/sysconfig/network默认的hostname是 localhost.localdomain,eth0的IP是192.168.1.61,而/etc/hosts里有192.168.1.61的记录。于是就用192.168.1.61这条记录来替换了hostname。
估计这也是很多人将/etc/hosts误以为是hostname的配置文件的原因。
hostname带选项查询
总结一下修改主机名最安全的方法:
1. 停止与主机名相关的软件运行,比如MySQL。
2. 先使用 hostname newname 设置主机名。
3. 在/etc/hosts中修改或增加 ip newname 行,并检查原来127.0.0.1行localhost回环的设置。
4. 在/etc/sysconfig/network中修改HOSTNAME=newname。
5. 重新启动机器并确认是否修改成功。
三十八、 shell 脚本中
sed使用参数
[root@www ~]# sed [-nefr] [动作]
选项与参数:
-n :使用安静(silent)模式。在一般 sed 的用法中,所有来自 STDIN 的数据一般都会被列出到终端上。但如果加上 -n 参数后,则只有经过sed 特殊处理的那一行(或者动作)才会被列出来。
-e :直接在命令列模式上进行 sed 的动作编辑;
-f :直接将 sed 的动作写在一个文件内, -f filename 则可以运行 filename 内的 sed 动作;
-r :sed 的动作支持的是延伸型正规表示法的语法。(默认是基础正规表示法语法)
-i :直接修改读取的文件内容,而不是输出到终端。
动作说明: [n1[,n2]]function
n1, n2 :不见得会存在,一般代表『选择进行动作的行数』,举例来说,如果我的动作是需要在 10 到 20 行之间进行的,则『 10,20[动作行为] 』
function:
a :新增, a 的后面可以接字串,而这些字串会在新的一行出现(目前的下一行)~
c :取代, c 的后面可以接字串,这些字串可以取代 n1,n2 之间的行!
d :删除,因为是删除啊,所以 d 后面通常不接任何咚咚;
i :插入, i 的后面可以接字串,而这些字串会在新的一行出现(目前的上一行);
p :列印,亦即将某个选择的数据印出。通常 p 会与参数 sed -n 一起运行~
s :取代,可以直接进行取代的工作哩!通常这个 s 的动作可以搭配正规表示法!例如 1,20s/old/new/g 就是啦!
以行为单位的新增/删除
将 /etc/passwd 的内容列出并且列印行号,同时,请将第 2~5 行删除!
[root@www ~]# nl /etc/passwd | sed ‘2,5d’
1 root:x:0:0:root:/root:/bin/bash
6 sync:x:5:0:sync:/sbin:/bin/sync
7 shutdown:x:6:0:shutdown:/sbin:/sbin/shutdown
…..(后面省略)…..
sed 的动作为 ‘2,5d’ ,那个 d 就是删除!因为 2-5 行给他删除了,所以显示的数据就没有 2-5 行罗~ 另外,注意一下,原本应该是要下达 sed -e 才对,没有 -e 也行啦!同时也要注意的是, sed 后面接的动作,请务必以 ” 两个单引号括住喔!
只要删除第 2 行
nl /etc/passwd | sed ‘2d’
要删除第 3 到最后一行
nl /etc/passwd | sed ‘3,$d’
在第二行后(亦即是加在第三行)加上『drink tea?』字样!
[root@www ~]# nl /etc/passwd | sed ‘2a drink tea’
1 root:x:0:0:root:/root:/bin/bash
2 bin:x:1:1:bin:/bin:/sbin/nologin
drink tea
3 daemon:x:2:2:daemon:/sbin:/sbin/nologin
…..(后面省略)…..
那如果是要在第二行前
nl /etc/passwd | sed ‘2i drink tea’
如果是要增加两行以上,在第二行后面加入两行字,例如『Drink tea or …..』与『drink beer?』
[root@www ~]# nl /etc/passwd | sed ‘2a Drink tea or ……\
drink beer ?’
1 root:x:0:0:root:/root:/bin/bash
2 bin:x:1:1:bin:/bin:/sbin/nologin
Drink tea or ……
drink beer ?
3 daemon:x:2:2:daemon:/sbin:/sbin/nologin
…..(后面省略)…..
每一行之间都必须要以反斜杠『 \ 』来进行新行的添加喔!所以,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在第一行的最后面就有 \ 存在。
以行为单位的替换与显示
将第2-5行的内容取代成为『No 2-5 number』呢?
[root@www ~]# nl /etc/passwd | sed ‘2,5c No 2-5 number’
1 root:x:0:0:root:/root:/bin/bash
No 2-5 number
6 sync:x:5:0:sync:/sbin:/bin/sync
…..(后面省略)…..
透过这个方法我们就能够将数据整行取代了!
仅列出 /etc/passwd 文件内的第 5-7 行
[root@www ~]# nl /etc/passwd | sed -n ‘5,7p’
5 lp:x:4:7:lp:/var/spool/lpd:/sbin/nologin
6 sync:x:5:0:sync:/sbin:/bin/sync
7 shutdown:x:6:0:shutdown:/sbin:/sbin/shutdown
可以透过这个 sed 的以行为单位的显示功能, 就能够将某一个文件内的某些行号选择出来显示。
数据的搜寻并显示
搜索 /etc/passwd有root关键字的行
nl /etc/passwd | sed ‘/root/p’
1 root:x:0:0:root:/root:/bin/bash
1 root:x:0:0:root:/root:/bin/bash
2 daemon:x:1:1:daemon:/usr/sbin:/bin/sh
3 bin:x:2:2:bin:/bin:/bin/sh
4 sys:x:3:3:sys:/dev:/bin/sh
5 sync:x:4:65534:sync:/bin:/bin/sync
….下面忽略
如果root找到,除了输出所有行,还会输出匹配行。
使用-n的时候将只打印包含模板的行。
nl /etc/passwd | sed -n ‘/root/p’
1 root:x:0:0:root:/root:/bin/bash
数据的搜寻并删除
删除/etc/passwd所有包含root的行,其他行输出
nl /etc/passwd | sed ‘/root/d’
2 daemon:x:1:1:daemon:/usr/sbin:/bin/sh
3 bin:x:2:2:bin:/bin:/bin/sh
….下面忽略
数据的搜寻并执行命令
找到匹配模式eastern的行后,
搜索/etc/passwd,找到root对应的行,执行后面花括号中的一组命令,每个命令之间用分号分隔,这里把bash替换为blueshell,再输出这行:
nl /etc/passwd | sed -n ‘/root/{s/bash/blueshell/;p}’
1 root:x:0:0:root:/root:/bin/blueshell
如果只替换/etc/passwd的第一个bash关键字为blueshell,就退出
nl /etc/passwd | sed -n ‘/bash/{s/bash/blueshell/;p;q}’
1 root:x:0:0:root:/root:/bin/blueshell
最后的q是退出。
数据的搜寻并替换
除了整行的处理模式之外, sed 还可以用行为单位进行部分数据的搜寻并取代。基本上 sed 的搜寻与替代的与 vi 相当的类似!他有点像这样:
sed ‘s/要被取代的字串/新的字串/g’
先观察原始信息,利用 /sbin/ifconfig 查询 IP
[root@www ~]# /sbin/ifconfig eth0
eth0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 00:90:CC:A6:34:84
inet addr:192.168.1.100 Bcast:192.168.1.255 Mask:255.255.255.0
inet6 addr: fe80::290:ccff:fea6:3484/64 Scope:Link
UP BROADCAST RUNNING MULTICAST MTU:1500 Metric:1
…..(以下省略)…..
本机的ip是192.168.1.100。
将 IP 前面的部分予以删除
[root@www ~]# /sbin/ifconfig eth0 | grep ‘inet addr’ | sed ‘s/^.*addr://g’
192.168.1.100 Bcast:192.168.1.255 Mask:255.255.255.0
接下来则是删除后续的部分,亦即: 192.168.1.100 Bcast:192.168.1.255 Mask:255.255.255.0
将 IP 后面的部分予以删除
[root@www ~]# /sbin/ifconfig eth0 | grep ‘inet addr’ | sed ‘s/^.addr://g’ | sed ‘s/Bcast. //g′192.168.1.100多点编辑一条sed命令,删除/etc/passwd第三行到末尾的数据,并把bash替换为blueshellnl/etc/passwd|sed−e‘3, d’ -e ‘s/bash/blueshell/’
1 root:x:0:0:root:/root:/bin/blueshell
2 daemon:x:1:1:daemon:/usr/sbin:/bin/sh
-e表示多点编辑,第一个编辑命令删除/etc/passwd第三行到末尾的数据,第二条命令搜索bash替换为blueshell。
直接修改文件内容(危险动作)
sed 可以直接修改文件的内容,不必使用管道命令或数据流重导向! 不过,由於这个动作会直接修改到原始的文件,所以请你千万不要随便拿系统配置来测试! 我们还是使用下载的 regular_express.txt 文件来测试看看吧!
利用 sed 将 regular_express.txt 内每一行结尾若为 . 则换成 !
[root@www ~]# sed -i ‘s/./!/g’ regular_express.txt
利用 sed 直接在 regular_express.txt 最后一行加入『# This is a test』
[root@www ~]# sed -i ‘a # This is a test’ regular_express.txt
由於 $ 代表的是最后一行,而 a 的动作是新增,因此该文件最后新增『# This is a test』!
sed 的『 -i 』选项可以直接修改文件内容,这功能非常有帮助!举例来说,如果你有一个 100 万行的文件,你要在第 100 行加某些文字,此时使用 vim 可能会疯掉!因为文件太大了!那怎办?就利用 sed 啊!透过 sed 直接修改/取代的功能,你甚至不需要使用 vim 去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