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Java中有两个地方存储数据就是:
堆和栈。
1) 栈:驻留于常规RAM(随机访问存储器)区域,但可通过它的“堆栈指针”获得处理的直接支持。堆栈指针若向下移,会创建新的内存;若向上移,则会释放那些内存。这是一种特别快、特别有效的数据保存方式,仅次于寄存器。创建程序时,Java编译器必须准确地知道堆栈内保存的所有数据的“长度”以及“存在时间”。这是由于它必须生成相应的代码,以便向上和向下移动指针。这一限制无疑影响了程序的灵活性,所以尽管有些Java数据要保存在堆栈里——特别是对象句柄,但Java对象并不放到其中。 <br />
2)堆:一种常规用途的内存池(也在RAM区域),其中保存了Java对象。和堆栈不同,“内存堆”或“堆”(Heap)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编译器不必知道要从堆里分配多少存储空间,也不必知道存储的数据要在堆里停留多长的时间。因此,用堆保存数据时会得到更大的灵活性。要求创建一个对象时,只需用new命令编制相关的代码即可。执行这些代码时,会在堆里自动进行数据的保存。当然,为达到这种灵活性,必然会付出一定的代价:在堆里分配存储空间时会花掉更长的时间!(转载于《Think in Java》)
因为基本类型和静态变量是存放在栈中, 所以在程序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直接引用它,而非静态变量由于存放在堆中,所以在静态的方法中不能引用它,例如:
int i = 1;
public static void test(){
i++; //编译错误,静态方法中不能引用非静态变量
}
在使用static修饰符时,有个地方需要注意,就是它与final一起修饰的静态常量时,它的初始化顺序有些不同,如下所示:
abstract class Glyph {
abstract void draw();
Glyph() {
System.out.println("Glyph() before draw()");
draw();
System.out.println("Glyph() after draw()");
}
}
class RoundGlyph extends Glyph {
int i = 1;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radius = 1;
RoundGlyph() {
System.out.println("RoundGlyph.RoundGlyph(), radius = " + radius);
}
void draw() {
System.out.println("RoundGlyph.draw(), radius = " + radius); //radius输出为1,并非是0
}
}
public class PolyConstructor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RoundGlyph();
}
}
因为final static修饰的变量是本地编译的(参照《深入Java虚拟机》),它是在源文件编译时就已赋值。
字节流和字符流:
1)字节流:读写基础类分别为:InputStream和OutputStream,read()和write()方法按一个字节一个字节读取和写入,当有汉字时读出就是乱码,因为中文是2个字节存储的,只能采取字符流的读取方式;
2)字符流:读写基础类分别为:Reader和Writer,是JDK1.2提出的,read()和write()方法按一个字符一个字符读取和写入;
其他的流类如BufferInputStream和DataInputStream,这些是方便使用和提高性能的一些流类;有两个流类可读取和写入对象:
ObjectInputStream和ObjectOutputStream,提供了readObject()和writeObject()方法,只是要注意对象需实现序列化(Serializ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