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日志读后感之八十四

引用

三月二十七日 指挥控制还是伙伴合作

以企业最大程度的集中化为目标的传统管理模式已经过时。


传统管理模式认为:企业应该朝着最大程度的集中化而努力。然而,这种模式在新的企业中已经过时。对于“企业的瓦解”有两种解释。第一,知识正变得日益“专业化”,所以也变得日益昂贵;因此,在企业内部,要确保每一项重大任务都有足够的人力投入,已经变得日益困难。此外,知识除非具有较高的利用率,否则很容易老化。因此,在组织内部保留那些间或使用的业务活动,注定要导致效率低下。

第二,当前的新的信息技术(包括因特网和电子邮件),使得信息沟通成本几乎降至为零。这就意味着效率最高、收益最大的组织方式往往是“瓦解的企业”和合伙制企业。这样的方式正在越来越多的活动中得以应用,例如将组织的信息技术,数据处理和电脑系统的管理任务外包,这已经成为一种通行的做法。

行动指南:

试想是否会因为老板将你的工作内容外包,从而导致你由于“企业的瓦解”而失业。准备好应对之策。

摘自:

彼得·德鲁克《未来社会的管理》(Managing in the Next Society)
《未来社会》(The Next Society)(美国Corpedia德鲁克网上管理课程)

评注:

本篇日志源自《未来社会的管理》第4部分“未来社会”第16节“一切都各就各位”。在第15节“公司会幸存下来吗”中,德鲁克讨论了传统公司赖以生存的五大假设,分别是:公司是主,雇员是仆;全职雇员靠薪水养家糊口;生产活动的集中管理最有效率;市场的主导权掌握在供应商尤其是制造商手里;特定的技术和特定的产业一一对应。

但是在未来社会中(前面的日志评注中多次提到,此处的未来社会,德鲁克的原意是指必然到来的下一个社会),以上的五个假设全都被颠覆了。本篇日志讨论的是第三个假设,生产活动的集中管理已经不合时宜。德鲁克说,“亨利.福特无所不包的福特汽车公司,最终被证明是无法管理的,而且还是一个大灾难”。

改革开放之初,“企业办社会”是一个热门话题。比较一致的观点是,企业对社会负责,不等于企业就要承担福利、保险、学校、医院等社会职能。卸掉包袱,轻装上阵,把社会职能还给社会,似乎是国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选择。

大企业要和社会“合伙”,企业和企业之间也要“合伙”。德鲁克给出了两大理由:一个是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另一个是沟通成本越来越低。前者说明了“合伙”的必要性,后者说明了“合伙”的可能性,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很有说服力。

世间之事,往往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国营企业吵吵闹闹要把包袱扔出去,也有企业主动把包袱背上身。Google办起了育婴房,提供免费的班车、午餐和按摩。微软为员工提供体检、医疗费用报销等保健福利,受益人还包括员工异性配偶或同性家庭伙伴以及子女。2008年全球汽车行业减产10%,汽车生产商税前平均利润率低于5%,面对危机,罗兰.贝格咨询公司开出的药方是合并。实际情况是,保时捷收购了大众,美国三大汽车巨头面对危机也在协商合并事宜。

再看看民政部门统计的中国离婚对数:1980年34.1万对,1990年80万对,2000年121万对,2005年161.3万对,2008年离婚减少,为155.3万对。据不负责任的分析,随着经济危机的加深,2009年离婚率有望达到近十年的最低点。

婚姻是分是合,要看这双鞋的大小合不合自己的脚;企业是聚是散,要看这杯水的冷暖对不对自己的嘴。

你可能感兴趣的:(制造,活动,医疗,企业应用,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