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TV,机会还是泡沫?

特别说明:本文已被《软件世界》杂志2005年12期刊用 请勿转载!谢谢!

赛迪《软件世界》索引链接:http://media.ccidnet.com/art/2983/20051229/403601_1.html

作者:自由人(冯强)

从2004年底到现在,“IPTV”可能要算各大网站的IT科技频道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电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软件技术公司、SP内容提供商,甚至传统家电厂商都介入进来,虽然还在试验阶段,但已经炒作得路人皆知。不过据有关网站的调查,知道IPTV这个名词的人不少,但真正能弄明白什么是IPTV的人并不多。这种情境和90年代中期互联网业颇有几分相似,当时知道互联网的人不少,但互联网往往等同于看网页和收邮件。当时一些先知先觉的人士,看到了互联网的美好前景,他们中出现了丁磊、张朝阳、马化腾等,甚至近年还出现了陈天桥、李彦宏,当然在浪花淘尽英雄的过程中,留下的更多是张树新们的南柯一梦。

IPTV的俗名叫“网络电视”,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收看电视节目,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为IPTV给出了非常详尽的定义,中心思想就是IPTV是能提供交互式和时移播放以及互动游戏、电子商务等业务的网络电视解决方案。中国网通也在推IPTV,他们的定义也差不太多。

有专业人士公开表示,IPTV从技术上完全成熟,主要的风险来自于政策方面,其实他的言下之意,就是在讲IPTV牌照的问题。广电总局目前只发了一张IPTV牌照,发给的是广电系统内的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牌照的全称是“信息网络视听内容集成运营牌照”。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很早就已开通了网上视频点播业务,不过它们运营的范围只限于提供PC播放节目,由于操作复杂,并不能在客厅环境中方便使用,所以受众相当有限。IPTV在国外和香港商用成功,无疑刺激了电信运营商们,在3G牌照迟迟不发的情况下,在宽带业务增长放缓的困境里,IPTV让电信和网通看到了提高宽带用户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每用户平均收入)的希望。通过和文广传媒的合作,电信和网通今年开始了IPTV的圈地运动,电信在上海进行了三种业务模式的IPTV试点,网通在哈尔滨则号称已放号5万户,最近电信宣布试点范围从17个城市扩大到23个城市,网通试点城市也扩大到20个城市。UT、华为、中兴、上海贝尔等厂商作为局、终端的设备和解决方案提供商,也在电信和网通的指挥棒下亢奋起来,虽然IPTV目前还是纸上富贵,可谁也不愿意输在起跑线上。除此之外,盛大、长虹、海信等其它行业的巨头,也似乎在IPTV上面看到了产业转型的契机,也纷纷打着家庭娱乐中心的旗号,推出了打IPTV擦边球的PC盒子。

IPTV现在的热闹劲儿,其实更需要我们用冷峻的思维来审视,它会不会像当年的互联网业,在带来巨大商业的机会的同时,带来更大的泡沫,造成投资的浪费。IPTV,是机会还是泡沫?我们应该如何把握机会,规避风险,是在当前IPTV狂热浪潮中应有的冷思考。

目前中国IPTV的市场格局,是广电、电信、网通互相制擎的局面,广电因为有内容的优势,目前起着支配作用。电信和网通则利用自己的渠道优势,联合上、下游的厂商,积极地推进。其实,电信和网通的想法很简单,先把台子搭起来,现在请人唱戏(利用文广的牌照),最后自己唱(拿到牌照后)。电信和网通在运营固话、小灵通和宽带业务已积累了足够的SP管控经验,一旦自己可以组织IPTV的节目源,则可以逐步摆脱对广电系统的依赖,甚至和广电争夺优质的内容提供商。不过,电信和网通在宽带上面的互通问题,必将制约将来IPTV业务的推广,甚至会造成重复建设的问题。广电只发了一张IPTV牌照给文广,除了表面的行业保护外,深层次应该还有避免同城竞争、投资浪费的考虑。另一方面,IPTV从理论上来讲可以提供任何国家的任何节目,不需要昂贵的卫星线路租赁费,但国家对于节目引进的严格审查,在短时间内不会放开,所以期望在IPTV运营和赢利模式未确定的情况下发放更多的牌照并不现实。

有电信专家曾提出“IPTV将是宽带杀手级的应用”,关于“杀手”,到让笔者想起了长宽的BT事件。由于国内用户大量使用BT下载交换文件,造成网络带宽的阻塞,长宽封掉BT端口,当时就有人戏称“BT是宽带的杀手”。专家讲IPTV是“杀手”,主要是讲IPTV业务的市场前景,是能让宽带用户多掏银子的杀手,是让不上网用户开通宽带的杀手,还有最终是广电有线网络的杀手。不过,目前国内宽带的现状,要大范围稳定支撑高码率(1.5Mbps以上)的视频点播,还不太现实,更不要说720P、1080P的高清晰数字电视节目。电信和网通面临着进行宽带网络扩容、IPv6改造的问题,这一块的巨大投入,实际上是有相当风险的。风险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投入和产出的问题,另一个是有线电视网络的NGN升级。先讲投入产出,现在数字电视用户的月平均费用在20~30元左右,上海电信试点的IPTV月租费60元,画面播放质量低于普通数字电视,主要亮点是时移播放和点播,不过节目源相当有限。宽带改造的成本,最终要通过收费来摊销,由于现在用户群太少,收费标准高将造成推广困难,收费标准太低将造成运营商无利可图。另外,电信力推H.264编码,其实主要原因还在于现在的网络质量。虽然H.264有高效的压缩率,但毕竟H.264的局、终端设备都比MPEG-4贵得多,无形中是将网络质量的成本转嫁到了用户身上。对于用户来讲,IPTV的时移和互动是否真有这么大的吸引力,还需要市场考证。对于一些重大事件、活动、比赛等实况的直播,提供时移播放功能是IPTV的一大卖点,不过在资讯业发达的今天,在结果已经揭晓后,用户是否会为时移播放买单还真不好说。在电信和网通力推IPTV的同时,广电系统也在进行有线网络的NGN改造试点,HFC双向改造也开始加速。广电有线网络在广播方式有先天的优势,下行带宽基本不是问题,解决双向通信的问题比电信、网通大规模的宽带改造更易于实现,投入相对较少。加上广电的用户优势,还有节目源优势,在IPTV竞赛中广电的后劲不可小覷。“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到头来为他人作嫁衣裳”,电信运营商在IPTV方面,搞不好真的会为广电当开路先锋。这是笔者的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对于IPTV,笔者是中长线看好,短线看淡,除了上面的原因外,还有节目源的问题。IPTV如果不能提供差异化的节目,很难与有线数字电视节目竞争,因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IPTV的节目播放质量是不会好过数字电视的。国外的IPTV运营,除了提供限制级和特定需求的节目外,电影大片和院线同步播出也是其吸引用户的法宝。但中国目前的盗版DVD常常在影片上映前就有销售或租赁,甚至还有DVDrip或DVDR的BT下载,除去追求视听享受去电影院的观众外,真正愿意在家通过IPTV点播的用户会有多少?广电的节目赢利模式主要不是靠收费,更大的还是靠广告,IPTV现在赢利模式仍不确定,也是其风险之一。专家说,IPTV的另一大卖点是互动节目,但互动是建立在用户基础上的。“超级女声”的短信互动,常常被IPTV的一些讲座用来说事儿,如果使用IPTV用户将得到更快捷、更直观的互动体验。有好的平台,没好的内容,是不行的。有好的平台,没有用户群,好的内容也不会给你的。所以,除了“内容为王”外,观众的选择才最重要。纵观家电、软件、网络等技术的发展历史,好的技术并不一定会被市场接受,所以对于IPTV我们最好还是保留一分清醒。

把眼光从广电、电信、网通身上移开,盛大、长虹、海信等都推出了所谓“盒子”,这其实是打擦边球的IPTV解决方案。盒子并不神秘,拆开后就是x86或x64构架的PC机,不过是加了一些无线鼠标、遥控器,摄像头这些外设。虽然盛大自己开发了所谓EZ Center,其实那只是运行在微软Windows XP MCE(Media Center Edition,多媒体中心)下面的一个应用程序,长虹、海信的盒子也大同小异。这些盒子不叫IPTV,叫“家庭娱乐中心”或“家庭多媒体中心”,其背后真正的巨人是微软,微软的XBOX是这些所谓盒子的共同祖先。微软最厉害的是,自己的XBOX360使用的是IBM定制的专用芯片,而不是Intel、AMD的通用PC芯片,采用专用芯片使XBOX被仿制的可能性非常低。而国内这些盒子从技术上来讲和PC机区别不大,一旦市场打开后,从硬件结构到软件被复制的可能性非常大。XBOX的MCE本身就是一个网络媒体播放器,上网和游戏功能不是问题,使用ATI专用带数字电视接口的显卡和微软媒体中心TV助手(Media Center Chinese TV Assistant)软件,可以使XBOX的MCE非常方面地支持高清数字电视播放和录制。通过国外的报价看,XBOX的售价远低于国内的盒子,XBOX强大的可扩充性和支持二次开发,说不定会在IPTV的终端播放方面有所斩获。

除了商业化的IPTV,还有一股强大的P2P的流媒体势力在成长,笔者认为这股势力也许是IPTV的希望所在。CNN、央视、凤凰卫视的在线宽频点播应该是IPTV的雏形,而最近腾讯推出的“QQ直播”更是受P2P流媒体的启发,想要在IPTV上面来分一杯羹。PPLive、PPStream可以说是P2P流媒体播放软件的后起之秀,区别于Realplay这种传统流媒体完全从流媒体服务器端获取节目数据的方式,这些P2P流媒体软件充分借鉴了BT和eDonkey(eMule)等软件客户端下载同时共享上传的原理,对于服务器端的压力大大减少。电信主导的IPTV技术,需要强大的流媒体服务器和较宽网络带宽支持,而P2P流媒体软件则对服务发布方的带宽要求相对要低很多。这种P2P流媒体软件稍作改进,不仅可以每一个终端用户在播放时共享上传,还可以作为节目发布源,这样就和BT的种子发布原理类似(现在主要因为规避版权的风险,大多数P2P流媒体软件并未开放这个功能,但在一些类似软件的内部测试中,该功能已能良好的实现),这对于吸引闪客、播客以及DIY节目互动有很重要的意义。点播节目的人越多,IPTV对于服务运营商的压力越大,但对于P2P流媒体而言则对发布方的压力越小。由于这些软件目前大多应用于Windows平台,所以在XBOX这样的设备上实现起来并不困难,如果能做好向Linux的移植,将来应用于3G手机电视上也会很有前途。P2P流媒体播放技术应用,现在主要是由一些电视台或网友及一些地下制作小组提供一些新闻、体育比赛、综艺节目、电视剧集等,节目源的获得主要来源于TV视频采集。随着用户资源的整合,在拥有一定用户群体和市场影响力后,P2P流媒体领域必将出现一些能获得VC青睐的公司,这些公司和传统内容服务商的合作,将会改变大家点播节目的方式。在IPTV风生水起的今天,P2P流媒体很有可能会成为与电信运营商主导的IPTV展开竞争的一匹黑马。

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IPTV是机会,但也可能是泡沫。对于踏踏实实做P2P流媒体技术的公司而言,IPTV更多的是机会,它们甚至有可能改变IPTV的发展方向,取得未来网络电视的话语权甚至是定义权。(完)

特别说明:本文已被《软件世界》杂志2005年12期刊用 请勿转载!谢谢!

赛迪《软件世界》索引链接:http://media.ccidnet.com/art/2983/20051229/403601_1.html

从2004年底到现在,“IPTV”可能要算各大网站的IT科技频道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电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软件技术公司、SP内容提供商,甚至传统家电厂商都介入进来,虽然还在试验阶段,但已经炒作得路人皆知。不过据有关网站的调查,知道IPTV这个名词的人不少,但真正能弄明白什么是IPTV的人并不多。这种情境和90年代中期互联网业颇有几分相似,当时知道互联网的人不少,但互联网往往等同于看网页和收邮件。当时一些先知先觉的人士,看到了互联网的美好前景,他们中出现了丁磊、张朝阳、马化腾等,甚至近年还出现了陈天桥、李彦宏,当然在浪花淘尽英雄的过程中,留下的更多是张树新们的南柯一梦。

IPTV的俗名叫“网络电视”,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收看电视节目,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为IPTV给出了非常详尽的定义,中心思想就是IPTV是能提供交互式和时移播放以及互动游戏、电子商务等业务的网络电视解决方案。中国网通也在推IPTV,他们的定义也差不太多。

有专业人士公开表示,IPTV从技术上完全成熟,主要的风险来自于政策方面,其实他的言下之意,就是在讲IPTV牌照的问题。广电总局目前只发了一张IPTV牌照,发给的是广电系统内的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牌照的全称是“信息网络视听内容集成运营牌照”。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很早就已开通了网上视频点播业务,不过它们运营的范围只限于提供PC播放节目,由于操作复杂,并不能在客厅环境中方便使用,所以受众相当有限。IPTV在国外和香港商用成功,无疑刺激了电信运营商们,在3G牌照迟迟不发的情况下,在宽带业务增长放缓的困境里,IPTV让电信和网通看到了提高宽带用户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每用户平均收入)的希望。通过和文广传媒的合作,电信和网通今年开始了IPTV的圈地运动,电信在上海进行了三种业务模式的IPTV试点,网通在哈尔滨则号称已放号5万户,最近电信宣布试点范围从17个城市扩大到23个城市,网通试点城市也扩大到20个城市。UT、华为、中兴、上海贝尔等厂商作为局、终端的设备和解决方案提供商,也在电信和网通的指挥棒下亢奋起来,虽然IPTV目前还是纸上富贵,可谁也不愿意输在起跑线上。除此之外,盛大、长虹、海信等其它行业的巨头,也似乎在IPTV上面看到了产业转型的契机,也纷纷打着家庭娱乐中心的旗号,推出了打IPTV擦边球的PC盒子。

IPTV现在的热闹劲儿,其实更需要我们用冷峻的思维来审视,它会不会像当年的互联网业,在带来巨大商业的机会的同时,带来更大的泡沫,造成投资的浪费。IPTV,是机会还是泡沫?我们应该如何把握机会,规避风险,是在当前IPTV狂热浪潮中应有的冷思考。

目前中国IPTV的市场格局,是广电、电信、网通互相制擎的局面,广电因为有内容的优势,目前起着支配作用。电信和网通则利用自己的渠道优势,联合上、下游的厂商,积极地推进。其实,电信和网通的想法很简单,先把台子搭起来,现在请人唱戏(利用文广的牌照),最后自己唱(拿到牌照后)。电信和网通在运营固话、小灵通和宽带业务已积累了足够的SP管控经验,一旦自己可以组织IPTV的节目源,则可以逐步摆脱对广电系统的依赖,甚至和广电争夺优质的内容提供商。不过,电信和网通在宽带上面的互通问题,必将制约将来IPTV业务的推广,甚至会造成重复建设的问题。广电只发了一张IPTV牌照给文广,除了表面的行业保护外,深层次应该还有避免同城竞争、投资浪费的考虑。另一方面,IPTV从理论上来讲可以提供任何国家的任何节目,不需要昂贵的卫星线路租赁费,但国家对于节目引进的严格审查,在短时间内不会放开,所以期望在IPTV运营和赢利模式未确定的情况下发放更多的牌照并不现实。

有电信专家曾提出“IPTV将是宽带杀手级的应用”,关于“杀手”,到让笔者想起了长宽的BT事件。由于国内用户大量使用BT下载交换文件,造成网络带宽的阻塞,长宽封掉BT端口,当时就有人戏称“BT是宽带的杀手”。专家讲IPTV是“杀手”,主要是讲IPTV业务的市场前景,是能让宽带用户多掏银子的杀手,是让不上网用户开通宽带的杀手,还有最终是广电有线网络的杀手。不过,目前国内宽带的现状,要大范围稳定支撑高码率(1.5Mbps以上)的视频点播,还不太现实,更不要说720P、1080P的高清晰数字电视节目。电信和网通面临着进行宽带网络扩容、IPv6改造的问题,这一块的巨大投入,实际上是有相当风险的。风险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投入和产出的问题,另一个是有线电视网络的NGN升级。先讲投入产出,现在数字电视用户的月平均费用在20~30元左右,上海电信试点的IPTV月租费60元,画面播放质量低于普通数字电视,主要亮点是时移播放和点播,不过节目源相当有限。宽带改造的成本,最终要通过收费来摊销,由于现在用户群太少,收费标准高将造成推广困难,收费标准太低将造成运营商无利可图。另外,电信力推H.264编码,其实主要原因还在于现在的网络质量。虽然H.264有高效的压缩率,但毕竟H.264的局、终端设备都比MPEG-4贵得多,无形中是将网络质量的成本转嫁到了用户身上。对于用户来讲,IPTV的时移和互动是否真有这么大的吸引力,还需要市场考证。对于一些重大事件、活动、比赛等实况的直播,提供时移播放功能是IPTV的一大卖点,不过在资讯业发达的今天,在结果已经揭晓后,用户是否会为时移播放买单还真不好说。在电信和网通力推IPTV的同时,广电系统也在进行有线网络的NGN改造试点,HFC双向改造也开始加速。广电有线网络在广播方式有先天的优势,下行带宽基本不是问题,解决双向通信的问题比电信、网通大规模的宽带改造更易于实现,投入相对较少。加上广电的用户优势,还有节目源优势,在IPTV竞赛中广电的后劲不可小覷。“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到头来为他人作嫁衣裳”,电信运营商在IPTV方面,搞不好真的会为广电当开路先锋。这是笔者的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对于IPTV,笔者是中长线看好,短线看淡,除了上面的原因外,还有节目源的问题。IPTV如果不能提供差异化的节目,很难与有线数字电视节目竞争,因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IPTV的节目播放质量是不会好过数字电视的。国外的IPTV运营,除了提供限制级和特定需求的节目外,电影大片和院线同步播出也是其吸引用户的法宝。但中国目前的盗版DVD常常在影片上映前就有销售或租赁,甚至还有DVDrip或DVDR的BT下载,除去追求视听享受去电影院的观众外,真正愿意在家通过IPTV点播的用户会有多少?广电的节目赢利模式主要不是靠收费,更大的还是靠广告,IPTV现在赢利模式仍不确定,也是其风险之一。专家说,IPTV的另一大卖点是互动节目,但互动是建立在用户基础上的。“超级女声”的短信互动,常常被IPTV的一些讲座用来说事儿,如果使用IPTV用户将得到更快捷、更直观的互动体验。有好的平台,没好的内容,是不行的。有好的平台,没有用户群,好的内容也不会给你的。所以,除了“内容为王”外,观众的选择才最重要。纵观家电、软件、网络等技术的发展历史,好的技术并不一定会被市场接受,所以对于IPTV我们最好还是保留一分清醒。

把眼光从广电、电信、网通身上移开,盛大、长虹、海信等都推出了所谓“盒子”,这其实是打擦边球的IPTV解决方案。盒子并不神秘,拆开后就是x86或x64构架的PC机,不过是加了一些无线鼠标、遥控器,摄像头这些外设。虽然盛大自己开发了所谓EZ Center,其实那只是运行在微软Windows XP MCE(Media Center Edition,多媒体中心)下面的一个应用程序,长虹、海信的盒子也大同小异。这些盒子不叫IPTV,叫“家庭娱乐中心”或“家庭多媒体中心”,其背后真正的巨人是微软,微软的XBOX是这些所谓盒子的共同祖先。微软最厉害的是,自己的XBOX360使用的是IBM定制的专用芯片,而不是Intel、AMD的通用PC芯片,采用专用芯片使XBOX被仿制的可能性非常低。而国内这些盒子从技术上来讲和PC机区别不大,一旦市场打开后,从硬件结构到软件被复制的可能性非常大。XBOX的MCE本身就是一个网络媒体播放器,上网和游戏功能不是问题,使用ATI专用带数字电视接口的显卡和微软媒体中心TV助手(Media Center Chinese TV Assistant)软件,可以使XBOX的MCE非常方面地支持高清数字电视播放和录制。通过国外的报价看,XBOX的售价远低于国内的盒子,XBOX强大的可扩充性和支持二次开发,说不定会在IPTV的终端播放方面有所斩获。

除了商业化的IPTV,还有一股强大的P2P的流媒体势力在成长,笔者认为这股势力也许是IPTV的希望所在。CNN、央视、凤凰卫视的在线宽频点播应该是IPTV的雏形,而最近腾讯推出的“QQ直播”更是受P2P流媒体的启发,想要在IPTV上面来分一杯羹。PPLive、PPStream可以说是P2P流媒体播放软件的后起之秀,区别于Realplay这种传统流媒体完全从流媒体服务器端获取节目数据的方式,这些P2P流媒体软件充分借鉴了BT和eDonkey(eMule)等软件客户端下载同时共享上传的原理,对于服务器端的压力大大减少。电信主导的IPTV技术,需要强大的流媒体服务器和较宽网络带宽支持,而P2P流媒体软件则对服务发布方的带宽要求相对要低很多。这种P2P流媒体软件稍作改进,不仅可以每一个终端用户在播放时共享上传,还可以作为节目发布源,这样就和BT的种子发布原理类似(现在主要因为规避版权的风险,大多数P2P流媒体软件并未开放这个功能,但在一些类似软件的内部测试中,该功能已能良好的实现),这对于吸引闪客、播客以及DIY节目互动有很重要的意义。点播节目的人越多,IPTV对于服务运营商的压力越大,但对于P2P流媒体而言则对发布方的压力越小。由于这些软件目前大多应用于Windows平台,所以在XBOX这样的设备上实现起来并不困难,如果能做好向Linux的移植,将来应用于3G手机电视上也会很有前途。P2P流媒体播放技术应用,现在主要是由一些电视台或网友及一些地下制作小组提供一些新闻、体育比赛、综艺节目、电视剧集等,节目源的获得主要来源于TV视频采集。随着用户资源的整合,在拥有一定用户群体和市场影响力后,P2P流媒体领域必将出现一些能获得VC青睐的公司,这些公司和传统内容服务商的合作,将会改变大家点播节目的方式。在IPTV风生水起的今天,P2P流媒体很有可能会成为与电信运营商主导的IPTV展开竞争的一匹黑马。

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IPTV是机会,但也可能是泡沫。对于踏踏实实做P2P流媒体技术的公司而言,IPTV更多的是机会,它们甚至有可能改变IPTV的发展方向,取得未来网络电视的话语权甚至是定义权。(完)

--------------------------
冯强,IT守望者,自由评论人。以上言论只代表作者个人立场!
目前供职于长虹多媒体产业公司,技术服务中心信息管理部负责人。
15年家电IT行业信息化管理经验,专注于业务流程重造、项目风险评估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