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转:java.io和java.nio性能简单对比

我从java1.3开始学习java,后来主要用1.4,再后来1.5和1.6中的很多新特性,都停留在“知道”的状态,比如nio,虽然据说可以提升性能,但并没有真正深入使用和测试过,工作操作文件的情况不多,所以关注也不多,即便用到,也还是习惯性的用java.io。今天看到的这篇文章,虽然测试手段非常简单,所得结论也难免有些片面 ,但依然说明,在顺序访问的时候,NIO的性能相对java.io有很大的提升。

也许应该update一下自己的知识了,否则就要OUT,或者早已经OUT了。
下次操作文件或者写socket要用NIO了。

---
转自:http://links.techwebnewsletters.com/ctt?kn=28&m=34038811&r=MzI1Mjc3MDAzOAS2&b=0&j=NTc5NjM4MTAS1&mt=1&rt=0
以下为翻译的内容:

最近我在工作中用到了java i/o相关功能。因为对java.io的了解更多(毕竟面世较早),所以一开始我使用的是java.io包下的类,后来为了测试一下是不是能够通过NIO提高文件操作性能,于是转向了java.nio。我得到的结论让我感到有些震惊,下面是对比测试的一些细节:

1、在java.io的测试代码中,我使用RandomAccessFile直接向文件写数据,并搜索到特定的位置执行记录的插入、读取和删除。
2、在java.nio的初步测试代码中,使用FileChannel对象。NIO之所以比java.io更加高效,是因为NIO面向的是data chunks,而java.io基本上是面向byte的。
3、为了进一步挖掘NIO的能力,我又改用MappedByteBuffer执行测试,这个类是构建在操作系统的虚拟内存机制上的。根据java文档所说,这个类在性能方面是最好的。



为了进行测试,我写了一个模拟员工数据库的小程序,员工数据的结构如下:



员工数据写入文件,并将last name作为索引key,日后可以通过这个key从文件中加载该员工对应的数据。无论使用IO、NIO还是MappedByteBuffers,首先都需要打开一个RandomAccessFile。以下代码在用户的home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employee.ejb的文件,设置为可读可写,并初始化对应的Channel和MappedByteBuffer:



使用channel.map进行映射后,当该文件被追加了新的数据时,之前的MappedByteBuffer是看不到这些数据的。因为我们想测试读和写,所以当文件中追加写入新的记录后,需要重新做映射才能使得MappedByteBuffer读取新数据。为了提高效率,降低重新映射的次数,每次空间不够的时候,我们将文件扩张特定的大小(比如说1K)以防止每次追加新记录都要重新映射。


下面是写入员工记录的对比测试:

使用java.io的代码:



使用java.nio的代码:



使用MappedByteBuffer的代码如下:




接下来,调用每种方法插入100,000条记录, 耗时对比如下:
* With java.io: ~10,000 milliseconds
* With java.nio: ~2,000 milliseconds
* With MappedByteBuffer: ~970 milliseconds


使用NIO的性能改善效果非常明显,使用MappedByteBuffer的性能,更是让人吃惊。

使用三种方式读取数据的性能对比如下:
* With java.io: ~6,900 milliseconds
* With java.nio: ~1,400 milliseconds
* With MappedByteBuffer: ~355 milliseconds

和写入的时候情况差不多,NIO有很明显的性能提升,而MappedByteBuffer则有惊人的高效率。从java.io迁移到nio并使用MappedByteBuffer,通常可以获得10倍以上的性能提升。


需要原始的测试代码,请访问:
http://www.ericbruno.com/nio.html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数据结构,socket,数据挖掘,ej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