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码的时候,有时候需要添加一些DEBUG信息,来为了方便调试程序,但是到了真正发布的时候,又不希望把这些信息进行编译发布。那么在以前C或者C++编码的时候,用IF/ENDIF来定义程序块实现这个功能,而此方法在C#中可以继续沿用。
这种用IF/ENDIF来增加DEBUG信息块有两种方式,如下:
方式一,在一个函数中进行嵌入,例如:
#if DEBUG
Trace.WriteLine( "ErrorMessage!" );
#endif
方式二,用IF/ENDIF填充整个函数,然后在需要加载的地方调用此函数即可,例如:
private void DEBUG_TRACE( string strMsg )
{
#if DEBUG
Trace.WriteLine( strMsg );
#endif
}
就这两种方式而言,都分别有些不足的地方。
对于方式一来说,首先增加过多的IF/ENDIF程序块,会使程序变得晦涩,而且代码太混乱。除此外,程序有可能出现潜在的BUG,考虑如下代码。
string strMsg = null;
#if DEBUG
strMsg = "Hello world!";
Trace.WriteLine( strMsg );
#endif
Console.WriteLine( strMsg );
这段代码,在DEBUG版本中一点儿问题都没有,但是在RELEASE版本中,由于会把IF/ENDIF这段程序块不会进行编译,那么就相当于如下:
string strMsg = null;
Console.WriteLine( strMsg );
很明显,如上这段代码是有问题的,而且这种问题也很难查出来。
而对于方式二来说,可以屏蔽方式一的缺陷,即至少程序看得不那么晦涩,而且会屏蔽方式一所存在的潜在BUG。但是它的实现方式是一个函数,虽说在RELEASE中,这个函数相当于一个空函数,什么都不干,不过在程序执行的时候,会在这个函数的调用以及返回损失一些效率。
在如上的两种方式中,我更喜欢后者,也就是说我宁可丧失一些效率,而不愿降低代码可读性。不过在C#中,有一种更好的方式来实现IF/ENDIF的功能,就是在函数上增加Conditional属性,从而达到和方式二一样的效果,例如:
[Conditional( "DEBUG" )]
private void DEBUG_TRACE( string strMsg )
{
Console.WriteLine( strMsg );
}
很显然这种写法,非常清晰,代码简洁,且容易阅读。而且这种写法和方式二一样,也可以屏蔽潜在的BUG。对于效率来说,它的效率和方式一一样,我用如下的调用代码来说明。
DEBUG_TRACE( "ERROR MESSAGE1" );
Console.WriteLine( "Hello world!" );
DEBUG_TRACE( "ERROR MESSAGE2" );
对于这段代码在RELEASE中生成的IL代码和如下的代码一样。
Console.WriteLine( "Hello world!" );
根据如上的阐述,可以很轻松获得如下的一个对比表。
|
IF/ENDIF程序块
|
Conditional属性
|
|
第一种方式
|
第二种方式
|
||
代码可读性
|
差,晦涩
|
较好 |
最好
|
效率
|
高
|
低
|
高
|
其他
|
存在潜在BUG
|
不存在潜在BUG
|
不存在潜在BUG
|
不过使用Conditional属性的函数有个限制,就是不能有返回值,即必须以void来定义返回值。
而且用Conditional来增加多个属性,例如:
[Conditional( "DEBUG" ),Conditional( "TRACE" )]
private void DEBUG_TRACE( string strMsg )
{
Console.WriteLine( strMsg );
}
不过这两个属性之间的关系是或的关系,即“DEBUG”或者“TRACE”任意一个被定义了,那么这段代码就会被执行。如果需要增加两个并的属性,直接用Conditional是无法实现的,需要借助IF/ENDIF来完成,如下:
#if( DEBUG && TRACE )
#define BOTH
#endif
[Conditional( "BOTH" )]
private void DEBUG_TRACE( string strMsg )
{
Console.WriteLine( strMsg );
}
方法已经说到这里,可以基本上说完了。接下来,就说说如何设置环境变量,在C#中有三种设置方法。
方法一,直接在程序中加入,需要在一个文件的开头进行定义;
方法二,在项目中的编译命令行中进行设置;
方法三,是在操作系统中增加环境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