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之后, 这些年薪50万+的90后程序员都经历了什么?

原文链接: http://www.cnblogs.com/mike-mei/p/9236295.html

 

毕业之后, 这些年薪50万+的90后程序员都经历了什么?_第1张图片

web前端教程

10小时前 作者: web前端教程

 
 
 

毕业之后, 这些年薪50万+的90后程序员都经历了什么?_第2张图片

如果说薪资是检验一家公司对你认可的标准,那么年纪轻轻就能达到年薪 50 万+,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公司对他创造的价值的认可。

那么这些年薪 50 万+ 的 90 后程序员们,到底是怎样拿到高薪的,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究竟做对了什么,体现了怎样的价值呢?

注:为便于理解,下述文章中出现的所有和级别相关的信息皆参考阿里级别。

我们深访了 10+ 名这样的程序员,把他们最常见的三种成长途径梳理了出来,分别是:

1)在一家公司的初期加入,并伴随着自己的业务线在短期内共同成长为细分条线的负责人,拿到年薪 50 万+;

2)一步一步向知名大公司靠拢,通过自己技术的进步证明自己的实力,最后在一线知名互联网公司做到 P7 及以上,拿到年薪 50 万+。

3)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中精耕细作,以技术能力获取在 BAT 中的 P7 岗位,并在 BAT 中拿到较高的绩效考评分,最后年薪 50 万+。

我们选取了用这三种方式拿到年薪 50 万+的 90 后候选人中的代表,用放大镜来看看他们的成长轨迹。

扬帆,90 年,工作 3 年,在某创业公司负责一条细分业务线

Java 后端工程师旸帆,凌晨两点下班,三点到家,五点紧急处理线上业务问题。「这种工作状态已经习以为常了。」旸帆如是说。 「最近已经算很好的了,春节回来以后第一次搞到这么晚」,28 岁的旸帆顶着两个黑眼圈,平淡地跟我们聊起了他在这家创业公司加班的点滴。 「这两年 AI 很火,各条业务线的算法都需要大量离线计算资源,计算资源不够用了,线上服务也受到了影响。」

踩在 90 后尾巴上的旸帆,刚好工作满三年,现在在某独角兽公司负责一块单独的业务线。除了做好分内的工作,旸帆现在还需要技术选型、跨部门沟通等等。17 年底旸帆涨薪之后稳稳地突破 50 万(不包含期权)。

回望起自己从一个初级游戏后端开发师成长为一个业务条线的小 leader,旸帆认为,关键在于能抓住一个最初并不明朗的机会,并抗住随之而来的所有挑战。而最后的年薪 50 万,不过是对于他成长的一种肯定。

旸帆加入这家独角兽公司是个巧合。彼时他刚工作不到 2 年,为了能够提高自己的技术深度,旸帆开始在市场上看机会。这家独角兽公司给出了 30 万+ 的年薪和大数据方向的岗位。旸帆综合衡量下觉得不错,便加入了。

进公司旸帆遭遇的第一件事,就是他加入的组从原来的大组剥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研发组,专门开发某一基础业务。他成了组里老大之外的第 2 号员工。「这个业务以前只是调用第三方 API,因为功能比较基础,再加上 API 的供应商能支撑的每秒请求太少了,所以公司就成立了一个新的团队,重新做。」

虽然是 2 号员工,但是这段日子却是扬帆在公司里相对最轻松的时候了。旸帆跟着老板从 0 开始做这个基础功能。「老板负责框架和选型,我负责落实和 coding 相关的所有事情」。

进步是显而易见的。「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中不断进步,不会就去想办法找资料、看书、问人;解决完一个问题,有时间就写总结、复盘…」旸帆对于自己的工作状态十分满意。

这样的平静的工作状态并没有持续太久。「大概17年第二季度开始,业务量进入爆发期,我们处理的数据量从百万级到了千万级,基本上每隔两个月,我们的业务量就翻番。」

也是从这时开始,「报警电话」成为旸帆接到的第二多电话,最多的是外卖电话。

业务量不断增加的九个月中,对于旸帆,能按中国时间睡个完整觉就是最大的幸福。「后端开发能遇到的难题、陷阱,那 9 个月里我们团队算是逐一把所有坑都踩了个遍」。高并发、多线程等等,旸帆所在的刚组建不久的团队,经历了一个成熟团队中可能需要 3 年,甚至更久时间才会遭遇的一系列问题。

有的时候为了临时解决一个线上问题,旸帆会用一些自己都觉得未来可能会出岔子的办法应付掉。应付完之后,当然需要找个时间把埋下的雷修复好。「公司哪有时间给你优化、重构?只好等到一天工作结束,牺牲睡眠时间做优化。我的黑眼圈就是从那时开始有的」。

业务增长的同时,团队人员也在迅速膨胀。17 年下半年,旸帆作为「最资深,最能干的」员工,被提拔成了小组长。

「说是小组长,其实手底下也就两个人:一个校招来的新人和一个工作不到 2 年的初级 Java 工程师。」旸帆现在的工作已经从单纯的技术工作开始逐渐走向综合化,「我们组的业务需求基本由我负责,其中就会涉及到很多团队间沟通的工作」。不同于最开始思考在技术上如何纵向发展,旸帆已经需要调整自己的进步方向,考虑怎样进行广度的提升了。

100offer 说:

「工作这么辛苦,没想过跑路吗?」面对这个问题,旸帆十分直白地回答我们:「当然有,只不过真的太忙了,没时间准备面试。」就这么一个有点「啼笑皆非」的理由,旸帆留在了这个让他「又爱又恨」的公司。

旸帆不仅留下来了,并且给公司交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遇到一个机会,抗住这个机会带来的所有压力,不逃避中间的一系列难题,大约就是 28 岁的旸帆之所以能够拿到 50 万+ 年薪的秘诀。

华荣,91 年,工作 5 年,某一线互联网公司 P7

华荣的语速很快,说话很有条理,平常人需要掰扯 60 分钟的事情,他能提纲挈领地在 30 分钟内跟你说清楚。

对于华荣而言,他人生中最不自信的一件事就是学历了。二本出身的他,在找工作这件事上,并没有十分大的优势。「我是一个后知后觉的人,上了二本才觉得自己需要好好学习」,作为半路出家的学霸,华荣的每一次机会都来之不易。

13 年本科毕业前夕,华荣拉着一个箱子就去了北京。「破釜沉舟,没想着怎么回去」,带着自己的简历,华荣跑遍了北京大大小小的互联网公司,最后终于在一家老牌互联网公司急招 Android 工程师的时候趁虚而入,成为了一名初级 Android 工程师。

能够拿到这个机会,华容十分珍惜。所以当遇到「你去开发一个 app,公司暂时不会给你提供额外的资源」的要求时,华荣迎难而上。

「我每天就琢磨,怎么样才能把这个 app 开发出来」华荣回忆给自己带来第一桶金的项目,更加兴奋了。为了能够做出这个 app,华荣初生牛犊不怕虎地逆向了许多软件,最后终于倒腾出一个还不错的版本。带着这个项目,华荣说服了当时的老大,拿到了后续跟进的资源。最终把这个只是公司试水的实验性项目,做成了令人瞩目的明星项目。

「然后我就琢磨着跳槽」,华荣十分直率地说出了后来的心路历程。「第一份工作,我又是二本,能拿多少钱你们也知道,这样的薪资在北京哪里活得下去。」再加上明星项目的助力,华荣有了比学历背景更硬的「项目背景」作为背书。

15 年,华荣通过 100offer 入职了一家一线互联网公司。在新的公司,华荣除了接触项目上的一些事情外,也慢慢承担了一些项目沟通的工作。「对我来说,如果工作有什么进步的诀窍的话,大概就是保持一颗刨根究底的心去做项目」,华荣如此总结自己能在工作中不断进步的经验。

18 年中,华荣在原公司升到 P7 级别后,又以远高于 50 万的年薪加入了目前上升势头最猛的某互联网公司,开始了新的征途。

100offer说:

「探索是会上瘾的」,这是对于华荣最好的概括。从大学里获得第一台安卓智能手机的兴奋,到后面发现做出各种 app 的成就感,华荣的自信来源从来都是技术本身。

「我也知道只提升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华荣在谈及未来发展时跟我们聊了聊他晋升之后的痛苦。「公司希望我能够带团队,创造更大的价值。」面对这样的发展必经之路,华荣也学会了迁移自己的成就感来源,把自己热爱的技术当成日常工作之外的探索,先完成好本职工作中需要的进阶。

思源,91 年,工作 3 年,某 BAT P7

思源的生活很丰富,每天差不多 8-9 点左右下班,去健身房运动,晚上看看 NBA 转播或者读一些历史书。周末是思源固定的充电时间,作为一个算法工程师,思源坚持着一些基本的职业素养:每周一定花大半个周末,看看 paper,调调模型,研究新技术。

因为去年自己的模型被很多业务部门采用了,思源拿到了不错的绩效考评,薪资上了一个台阶。

除了进步速度,在刚刚工作 3 年的同龄人里,思源积累技术的时间也远超于一般的算法工程师。

这事儿得从思源读研究生时候说起。因为在 GitHub 上看到了一个有意思的小项目,思源踏进了算法的坑。作为非 CS 专业出生的思源,为了说服导师同意他在研究生时就去找算法岗位的实习,费了不少功夫。

因此算上这段时间,思源在算法上的积累满打满算已经不少于 5 年。凭借着实习期亮眼的表现,思源成功入职某知名外企的中国 office。工作 1 年之后,思源看中 BAT 能够应用的庞大数据量的业务环境,以 P7 级别加入 BAT。

和梦寐以求的大数据量的业务环境一并而来的是 KPI 考核制度。思源必须要在「技术追求」和「KPI 指标」中做好平衡。毕竟 BAT 不是慈善机构,你研究的前沿技术如果不能为现有的业务量进行服务,那么公司只能对你说抱歉。思源一开始在 BAT 的路,走得并不十分顺心。

「我是一个对技术十分狂热的人,如果我知道了一个前沿的模型或者一个新的解决方式,却不能在业务中有所尝试,我会觉得十分可惜。」思源如此评价自己。「但这并不是公司的出发点,更不是拥有庞大数据和实时流量的 BAT 的出发点。他们虽然也希望能有显著的提升,但这是在保证稳定的情况下。」

当个人的想法和公司的想法发生冲突时,只能调整心态来解决问题:「说服别人最好的方式,不是告诉他我想怎么做,而是直接做出成绩。 」经过几轮和老板协商未果后,思源调整了自己的策略。「当然不是盲目不计后果地干,只能牺牲自己的时间,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去做自己想做的尝试。」

抱着这样的心态,思源收获了几个明星业务部门对于他提出的解决方案的采纳。「虽然我很不喜欢这样的方式:自己做的东西还要自己去卖,但是被认可的感觉还是挺好的。」忍不住发了些牢骚之后,思源随即又透露出了一丝自豪。

16 年,思源进入这家 BAT 企业时,对方看中了他的发展潜力,为这位工作不足 2 年的算法工程师开出了高级别。1 年多过去了,思源用实际项目证明了他担当得起这个级别,甚至想要谋求更高的级别。

100offer说:

思源和旸帆一样,都是一个不打无准备之仗的人,转型算法的仗,思源花了几乎整个硕士期间做准备。

因为热爱,所以能够跨越转型中的千辛万苦。

有人会说,思源的薪资多多少少受到了 AI 浪潮的影响。但对于思源而言,他爱上算法的那年还是 2013 年。 你永远没法追上市场的风口,你能做的只是坚守自己热爱的技术,跟随他的浪潮就足够了 。

在这些拿到 50 万+ 年薪的 90 后中,有很多看似虚无缥缈的、常用来评判一个人是否优秀的标准变得越来越清晰:「有潜力」、「学习能力强」、「有自驱力」、「有责任心」等等。

把这些闪光点具象化到操作上,你会看到:

旸帆这类的程序员,默默抗住了压力,不断敦促自己随着目标的更改而修正前行方向;

华荣这样的程序员则是抱着一颗和项目共存亡的心,上瘾般地解决自己遇到的一个又一个问题;

和思源类似的程序员,一方面小心尊重着公司的要求,一方面又对自己在技术上的「贪欲」十分放纵,通过技术精进创造成果,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当你习惯用「差不多」、「就这样吧」来解决问题的时候,这些你认为是幸运得来的回报,永远都不会降临在你的头上。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mike-mei/p/9236295.html

你可能感兴趣的:(毕业之后, 这些年薪50万+的90后程序员都经历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