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培养方案:
看英文动画
说到动画片,很多家长会认为它只是一种“娱乐消遣”,孩子在观看的时候并不需要家长陪伴。雅凝却从陪孩子看动画片中,找到了一种绝佳的英文学习方式。
她会在和David一起欣赏英文动画片的时候,帮助孩子理解动画片的内容,一起讨论故事的情节,温习片中的经典台词。在这过程中,让孩子渐渐燃起对英文动画片的兴趣。
后来,随着孩子理解能力的提升,雅凝则设立了一个周末家庭影院,陪David看更有难度的英文电影,从迪士尼原版动画片,到BBC纪录片,再到《哈利波特》《魔戒》这类更有难度的英文电影。
当孩子完全能够看懂的时候,家长就可以慢慢“脱手了”。
与看英文视频相比,听英文的条件,将更容易满足,随时随地都能收听的特点,让它更能在碎片化的时间里营造英语环境。而且高效的听力训练,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大量、有趣、有意义。怎么理解?大量,意味着必须要坚持不懈地 “磨耳朵”,遵循 “一万小时语音输入理论”,量变才能产生质变;有趣,意味着播放的英文素材,一定要具有故事性,内容生动,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当然,听力素材一定要多变,如果只反复听一样的内容,则很难有进步。
真正的语言水平,不仅仅体现在日常的对话交流中,更体现在阅读中。阅读能力,决定了能否用这门语言深度思考,也决定了一个人在这门语言的世界里,能走多远。从六岁起,雅凝坚持每天40分钟,陪David读英文绘本,循序渐进地选择不同难度的分级阅读材料。“如果阅读有难度的作品,我们可以先从相关视频、音频开始。比如,在看某一本英文原著前,先看与原著相关的动画或电影,先让孩子对故事情节有大概的了解。”
无论是妙趣横生的英文绘本,还是英文原著,都可以是很好的英文阅读材料。
甚至可以找来地理、历史等学科的国外原版教材,提升孩子学科英语的能力。
除了坚持看、听、读英文等大量的“输入”,还要提供真实的对话交流场景,让孩子进行 “输出”的练习。
这种口语练习的渠道很多,除了线下的外教课,还有很多线上交流的平台。David上小学时,雅凝为他选择了电话交流这样的方式,与一位外教老师保持每天20分钟的固定通话,坚持了整整五年。日积月累,使David的听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为什么选择电话,而非在线视频?
雅凝认为,对于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来说,注意力很容易被视频对面的老师所影响,综合考虑,电话沟通这种方式,能够更有效地提升孩子的注意力。
就这样,在学校有限的英文课堂之外,雅凝通过各种丰富的学习资源,坚持为David营造一种英语学习的氛围。雅凝相信,这种英文环境的营造,才是孩子真正学好英语的关键。
不可否认,在任何阶段的留学申请中,想要获得招生官的青睐,个人兴趣爱好的展现,简直是必备要素;而且最好是“文体两开花”,艺术和体育两项,都有拿手的特长。
因此,很多家长巴不得将孩子培养成“十项全能”,特长越多越好;或者一旦观察到孩子有哪方面的天赋时,往往会“拔苗助长”,希望在某一方面迅速出类拔萃。
雅凝坚信,只有尊重孩子的兴趣和天赋,才能让孩子散发出自己的个人特色。
在兴趣探索方面,雅凝抱着“尽可能地多尝试和体验”的态度,让孩子去接触各种感兴趣的东西,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去学什么。
哪怕是在学业压力比较大的时候,David也依然从兴趣出发,学了很多看起来并不“实用”的东西,比如他学着怎么焊接电路板、怎么拍摄和制作一部微电影、怎么用英文演讲和打辩论,甚至还学过一段时间的德语… …
哪怕在如火如荼的奥赛辅导热中,看着身边的同龄人,同时参加两三个奥赛补习班的比比皆是,雅凝始终有着一份清醒的认知。
“这样一种超负荷的学习方式,反倒破坏了孩子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其实,奥数是一种对逻辑思维的训练,本应是很好玩的。”
因此,她坚持以兴趣为指引,不刷分、不跟风报班, 在能力基础上顺势而为,让孩子沉浸在“奥数对思维训练”的乐趣中。
就这样,David始终以自己的节奏,保持着对数学的高涨兴趣,比如每天沉下心做十道题,每一道难题在他眼里,都成了一种兴趣盎然的 “思维游戏”,激发着他强烈的探索欲望。
如今,在有着“奥数冠军的摇篮”之称的Exeter学校,David还有幸在前任美国奥数金牌教练,冯祖鸣教授的带领下,继续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学爱好者,感受数学带来的乐趣。
想要真正打动招生官,让他对你的兴趣特长留下更深刻的印象,雅凝认为,除了要遵循孩子的内在兴趣,还要能在某一兴趣特长的基础上,延伸和发展出一些富有创意的项目或者活动。
“比如,对动手实践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尝试用自己擅长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知识,去提出一些实验猜想,并尝试进行验证;对计算机编程感兴趣的学生,不妨试着设计开发一个APP;喜欢文学写作的学生,则试着创作一本诗集,或者一本小说… …”
对科创感兴趣的David,就曾自己设计了一个为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的“机械臂”,不仅体现出自己在计算机编程和机械物理方面的特长,还能将特长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也许,有的家长会觉得,这对孩子的能力要求太高了。
雅凝强调说,“实际上,招生官并非是要看到孩子有多么重要的大发明,写了多么专业的小说,或者有多了不起的创作,他们只是想从兴趣实践中,看出孩子的性格、喜好和独特的气质。”
因此,不断鼓励孩子从兴趣出发,在丰富体验的过程中,挖掘出属于自己的独特气质。
如果家长仅仅是将学校和招生官的喜好,作为孩子活动规划的“风向标”,那么“光鲜亮丽“的履历背后,也只是“千篇一律”的空洞乏味。
在激烈的申请竞争中,除了学业成绩、个人兴趣特长,我们常常会忽略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那就是领导力、团队协作等软实力的体现。
这样的软实力,不仅是美国教育中十分看重“必备能力”,也是是招生官中衡量人才的关键要素。然而,它在国内教育体系中却常常被忽视,特别是中小学阶段,缺乏一定的社团、俱乐部等学生组织,为学生提供这方面的锻炼。
什么样的孩子,才算是具备“领导力”?它究竟该如何培养?雅凝认为,首先我们要破除对“领导力”这一概念的误解。
“中国家长往往认为,一定要在班级或集体中谋个‘一官半职’,有过做学生干部的经验,才称得上领导力的体现。
实际上,‘领导力’的本质是一种服务的精神。在团队中愿意发挥‘主人翁’精神,利用自己的能力去为团队付出,遇到困难不言弃,拥有战胜困难的勇气,这些都是一种‘领导力’的表现。”
而没担任过学生干部的David,之所以能得到招生官的青睐,正是因为他在团队中展现出的服务精神。
比如,David上初中时,因为参加过校内外多次辩论赛,俨然成为同学们心中的“辩论达人”。因此,很多对辩论感兴趣的同学们,会常常向他讨教辩论技巧。
只有你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去为别人服务,才能在群体中真正具有号召力。
如:
在校冰球队期间,David观察到很多戴眼镜的队员,戴上头盔时,很难擦拭镜片上的雾气。于是,他结合自己在计算机和物理工程方面学到的知识,亲自设计了一款能自动去除镜片雾气的“去雾眼镜”。
这样一个看着不起眼的小发明,让招生官非常欣赏。他们看到,David虽然不是球队队长,也不是团队中冰球技术最好的队员,但是他对团队的服务意识,对队员的关爱之心,却让他成为冰球队里“深受欢迎和信赖“的一份子,这才是真正的领导力品质。被录用后,Exter招生官在发给David的祝贺卡片上还写道:“你的去雾眼镜真是太棒了!欢迎你的到来,也希望你将来能为学校带来更多创意!”
书名叫做《101 Ways to Teach Children Social Skills》(教孩子社交技能的101个方法),
David英文阅读书单
六岁至七岁
国内分级读物:
《泡泡少儿英语故事》四期
《体验英语》A一至九级
《体验英语》B一至九级
《培生儿童英语分级阅读》Lever1—3
《机灵狗自然拼读》一至三级
《典范英语》一至五级
原版分级读物:
《牛津树》系列
《贝贝熊系列》
《大红狗系列》
Dr.seuss博士系列
七岁至八岁
原版读物
《神奇树屋》
《神奇校车》
《A to Z》系列
《疯狂学校》
《罗尔得.达尔》系列
《老鼠记者》系列
《小屁孩日记 》系列
《可怕的科学》系列
《The 39 clues》三本
《夏洛的网》
《秘密花园》
《绿野仙踪》
国内分级读物
《典范英语》六至九级
《书虫》初一、初二、初三
《轻松英语名作赏析》一至四级
九岁至十岁
《手斧男孩》
《洞》
《草原小镇》
《纳尼亚传奇》系列
《波西杰克逊》
《记忆传授人》
《小间谍哈瑞特》
《哈利波特》系列
十一岁至十三岁
《霍比特人》
《安德的游戏》
《老人与海》
《Native Son》
《The Dispossessed》
《时间简史》
《人类的故事》
《动物王国》
《苏菲的世界》
《富兰克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