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与java基础知识汇总

基础知识汇总

  • 1.数据库基本概念理解
  • 2.Java基本概念理解

1.数据库基本概念理解

1.1 存储过程

SQL语句需要先编译然后执行,而存储过程(Stored Procedure)是一组为了完成特定功能的SQL语句集,经编译后存储在数据库中,用户通过指定存储过程的名字并给定参数(如果该存储过程带有参数)来调用执行它。
存储过程是可编程的函数,在数据库中创建并保存,可以由SQL语句和控制结构组成。当想要在不同的应用程序或平台上执行相同的函数,或者封装特定功能时,存储过程是非常有用的。数据库中的存储过程可以看做是对编程中面向对象方法的模拟,它允许控制数据的访问方式。

存储过程的优点:

(1).增强SQL语言的功能和灵活性:存储过程可以用控制语句编写,有很强的灵活性,可以完成复杂的判断和较复杂的运算。

(2).标准组件式编程:存储过程被创建后,可以在程序中被多次调用,而不必重新编写该存储过程的SQL语句。而且数据库专业人员可以随时对存储过程进行修改,对应用程序源代码毫无影响。

(3).较快的执行速度:如果某一操作包含大量的Transaction-SQL代码或分别被多次执行,那么存储过程要比批处理的执行速度快很多。因为存储过程是预编译的。在首次运行一个存储过程时查询,优化器对其进行分析优化,并且给出最终被存储在系统表中的执行计划。而批处理的Transaction-SQL语句在每次运行时都要进行编译和优化,速度相对要慢一些。

(4).减少网络流量:针对同一个数据库对象的操作(如查询、修改),如果这一操作所涉及的Transaction-SQL语句被组织进存储过程,那么当在客户计算机上调用该存储过程时,网络中传送的只是该调用语句,从而大大减少网络流量并降低了网络负载。

(5).作为一种安全机制来充分利用:通过对执行某一存储过程的权限进行限制,能够实现对相应的数据的访问权限的限制,避免了非授权用户对数据的访问,保证了数据的安全。

1.2触发器

触发器(trigger)是SQL server 提供给程序员和数据分析员来保证数据完整性的一种方法,它是与表事件相关的特殊的存储过程,它的执行不是由程序调用,也不是手工启动,而是由事件来触发,比如当对一个表进行操作( insert,delete, update)时就会激活它执行。

触发器有如下作用:
可在写入数据表前,强制检验或转换数据。
触发器发生错误时,异动的结果会被撤销。
部分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针对数据定义语言(DDL)使用触发器,称为DDL触发器。
可依照特定的情况,替换异动的指令 (INSTEAD OF)。

1.3 游标
1.3.1 什么是“游标(Cursor)?
游标是SQL 的一种数据访问机制 ,游标是一种处理数据的方法。众所周知,使用SQL的select查询操作返回的结果是一个包含一行或者是多行的数据集,如果我们要对查询的结果再进行查询,比如(查看结果的第一行、下一行、最后一行、前十行等等操作)简单的通过select语句是无法完成的,因为这时候索要查询的结果不是数据表,而是已经查询出来的结果集。游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而出现的。

游标(Cursor)是处理数据的一种方法,为了查看或者处理结果集中的数据,游标提供了在结果集中一次一行或者多行前进或向后浏览数据的能力。可以把游标当作一个指针,它可以指定结果中的任何位置,然后允许用户对指定位置的数据进行处理。

我们可以将“ 游标 ”简单的看成是结果集的一个指针,可以根据需要在结果集上面来回滚动,浏览我需要的数据。

1.3.2 游标的操作
**声明游标—>打开游标—>读取数据—>关闭游标—>删除游标

1.4 事务
是数据库管理系统执行过程中的一个逻辑单位,由一个有限的数据库操作序列构成。事务就是一组由 SQL 语句组成的业务逻辑,当事务内的所有 SQL语句都成功的执行,整个事务才算成功,否则就是失败。失败意味着整个的数据操作没有意义,就要把数据恢复到执行事务操作之前的状态。

我们在写Java程序,遇到并发问题时,会想到用锁来解决。数据库遇到并发问题怎么解决呢?答案就是事务,事务的本质就是锁和并发的结合体

ACID

  1. 原子性(Atomicity)
    事务的原子性是指事务必须是一个原子的操作序列单元。事务中包含的各项操作在一次执行过程中,只允许出现两种状态之一。全部执行成功或全部执行失败。
    任何一项操作都会导致整个事务的失败,同时其它已经被执行的操作都将被撤销并回滚,只有所有的操作全部成功,整个事务才算是成功完成。

  2. 一致性(Consistency)
    事务的一致性是指事务的执行不能破坏数据库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一个事务在执行之前和执行之后,数据库都必须处以一致性状态。
    比如:如果从A账户转账到B账户,不可能因为A账户扣了钱,而B账户没有加钱。

  3. 隔离性(Isolation)
    事务的隔离性是指在并发环境中,并发的事务是互相隔离的,一个事务的执行不能被其它事务干扰。也就是说,不同的事务并发操作相同的数据时,每个事务都有各自完整的数据空间。
    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其它并发事务是隔离的,并发执行的各个事务是不能互相干扰的。
    隔离性分4个级别,下面会介绍。

  4. 持久性(Duration)
    事务的持久性是指事务一旦提交后,数据库中的数据必须被永久的保存下来。即使服务器系统崩溃或服务器宕机等故障。只要数据库重新启动,那么一定能够将其恢复到事务成功结束后的状态。
    制 ,游标是一种处理数据的方法。众所周知,使用SQL的select查询操作返回的结果是一个包含一行或者是多行的数据集,如果我们要对查询的结果再进行查询,比如(查看结果的第一行、下一行、最后一行、前十行等等操作)简单的通过select语句是无法完成的,因为这时候索要查询的结果不是数据表,而是已经查询出来的结果集。游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而出现的。

2.Java基本概念理解

2.1 抽象类和接口的含义以及区别
interface和abstract的区别
抽象类是什么:

抽象类不能创建实例,它只能作为父类被继承。抽象类是从多个具体类中抽象出来的父类,它具有更高层次的抽象。从多个具有相同特征的类中抽象出一个抽象类,以这个抽象类作为其子类的模板,从而避免了子类的随意性。

(1) 抽象方法只作声明,而不包含实现,可以看成是没有实现体的虚方法

(2) 抽象类不能被实例化

(3) 抽象类可以但不是必须有抽象属性和抽象方法,但是一旦有了抽象方法,就一定要把这个类声明为抽象类

(4) 具体派生类必须覆盖基类的抽象方法

(5) 抽象派生类可以覆盖基类的抽象方法,也可以不覆盖。如果不覆盖,则其具体派生类必须覆盖它们

接口是什么:

(1) 接口不能被实例化

(2) 接口只能包含方法声明

(3) 接口的成员包括方法、属性、索引器、事件

(4) 接口中不能包含常量、字段(域)、构造函数、析构函数、静态成员

接口和抽象类的区别:

(1)抽象类可以有构造方法,接口中不能有构造方法。

(2)抽象类中可以有普通成员变量,接口中没有普通成员变量

(3)抽象类中可以包含静态方法,接口中不能包含静态方法

(4) 一个类可以实现多个接口,但只能继承一个抽象类。

(5)接口可以被多重实现,抽象类只能被单一继承

(6)如果抽象类实现接口,则可以把接口中方法映射到抽象类中作为抽象方法而不必实现,而在抽象类的子类中实现接口中方法

接口和抽象类的相同点:

(1) 都可以被继承

(2) 都不能被实例化

(3) 都可以包含方法声明

(4) 派生类必须实现未实现的方法
来源参考:
游标,原文:https://blog.csdn.net/qq_27825451/article/details/81477618
存储过程,原文:https://blog.csdn.net/weixin_41177699/article/details/80553643
事务, 原文:https://www.jianshu.com/p/aa35c8703d61

你可能感兴趣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