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山口到五道口(2019年清华计算机考研全程回顾+经验+总结)

0.写在最前防迷路

本人于2017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是一名计算机专业的三战考生。第一年考本校失败,第二年考清华失败,第三年调剂清华网研院学硕上岸。初试成绩:政治:58、英语一:66、数学一:126、专业课(912):94、总分:344。说实话,就凭这个成绩自己应该是没有脸去写什么经验帖的,所以我也只是把自己的考研历程记录了下来,算是为自己留一个纪念。

温馨提示:本文废话比较多,时间紧迫的同学可以根据目录提示移步至感兴趣的部分。


目录

0.写在最前防迷路

1.当初为啥要读研

2.保研失利遂考研

3.一战惜败转二战

4.二战完败刚三战

5.初试复习总经验

5.1数学一

5.1.1已读书目

5.1.2已阅视频

5.1.3复习思路

5.1.4复习建议

5.2英语一

5.2.1已读书目

5.2.2已阅视频

5.2.3复习思路

5.3政治

5.3.1已读书目

5.3.2已阅视频

5.3.3复习思路

5.4专业课(912+上机考试)

5.4.1参考书目

5.4.2参阅视频

5.4.3复习思路

5.4.4复习建议

6.复试全程细回忆

6.1调剂前后的突然来电

6.2期待已“久”的上机考试

6.3开卷但发挥不太理想的笔试

6.4复试的考前准备

6.5面试过程回忆

6.5.1综合面试

6.5.2专业面试

7.总结一些关键点

7.1信息收集很重要

7.2应变能力很关键

7.3心态一定要放平

7.4初试不代表一切

8.写在最后共勉励


1.当初为啥要读研

2013年,我荣幸地在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开始了自己的本科生涯。我记得刚开学没几天,学院安排了一场班导师见面会。老师一一点名让我们做个自我介绍并说一下自己未来的规划。轮到我的时候,我说得知自己被录取时先是很兴奋,因为终于有学校肯要我(我是个复读生,当时的境遇让我不由得说出了如此可笑的话)。然而兴奋过后却是害怕,因为凭借自己仅有的一点儿对计算机的了解,我知道这个专业对数学和英语的要求比较高,而且在上大学以前我对计算机基本上只懂一些再简单不过的操作,甚至连打字操作都是全凭两根食指然后紧盯键盘才能完成的。至于未来有何打算,我说可能读研的意愿会比较强烈一些吧。

那个时候的我因为这些问题都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专业了(毕竟填报志愿的时候计算机是我拿来凑数的),甚至还萌生了转专业的念头。不过,转专业从时间上看还太早,而且转专业也是要付出一些额外代价的。因此,考虑再三的我决定先尝试一年再说。

大一的整个学年,虽然说是尝试,但每一门功课我都是认真对待的。一年的时间,我对计算机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逐渐填补了之前存在的缺陷,也打消了刚入学时的顾虑。我发现计算机也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难学,最终我下定了决心在计算机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不过,我也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与其他同学仍然存在着肉眼可见的差距。因此,我决定读研究生以此来学习更多的东西。

2.保研失利遂考研

自从做了读研的决定,我对学习上的事情就更加上心了。虽然说这几年我没有参加过什么技术团队,也没有参加任何竞赛,不过还好我没有任何不良记录,每一门必修课也都是一次通过的,成绩排名也是说得过去的。算是达到了保研的最低要求。

可是,保研机试的时候却出了一些状况,没能通过考试。而之前9月份的CCF认证,我也没能得到一个满意的成绩(华科当年保研机试允许用CCF认证成绩来抵)。总而言之,还是自己技不如人才会与机会失之交臂。

考完机试那天的晚上,我本以为自己会像往常那样失眠。然而,我却十分难得地睡了个好觉。第二天15号,中秋节。我醒了之后坐了起来,忽然就来了个念头,而且特别的认真。“嗯,考研,考不上明年接着考。”想完了就起来收拾书包去了图书馆。那天距离考试,整整100天。

3.一战惜败转二战

由于时间比较紧张,我决定先考本校看看。2016年,华科计算机专业课第一次采用自主命题,也就是834(数据结构和计算机网络)。虽然相比于408少了两个科目,不过时间仍然很有限,我还是把复习的重心全部放在了数学和专业课上了。英语也只是背了背单词和练了练小作文,政治更是一眼都没看。最后,我总成绩过线45分,然而政治却考了49分,没能过校线的50分。就这样,我落榜了。

对一战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了分析,我觉得纵然结局比较可惜,可是从另一方面也说明自己如果多做一些准备,给予英语和政治足够的重视并保持数学和专业课的状态,那么二战的话或许能收获一个不错的结果。同时,我也考虑了,就算是考上了华科的研究生,能读学硕的希望也不太大。再加上一些其他原因,我决定二战考清华大学的研究生。

4.二战完败刚三战

随后,我就开始持续关注清华计算机考研的相关信息,逛了一些论坛,也加了一些清华计算机的考研群,从各方面了解到了清华的专业课情况和录取情况。然后我就开始进入复习阶段。公共课的复习先不在话下。至于专业课的复习,我承认自己实在是太任性了,虽然看到了一些上岸学长分享的真题信息以及参考书目推荐,但我仍然把很多的时间用在了408的复习路线上。后来的结果可想而知,专业课考得一塌糊涂。再加之其他的科目也比往年略难(数学就不必多说了),最终导致总分300分都没到。

后来,我开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觉得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对自己的公共课太自信了,复习的还不够透彻,例如时隔了20来年数学一又考了“假设检验”这个超冷门的知识点,虽然当时蒙对了但也花了不少时间;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自己的信息收集能力太差。一是信息太过陈旧,虽然看过了许多经验帖,但是其中大多都是上岸多年学长分享的(那时候清华还在考408),导致自己的判断出现了偏差(后面我还会提到这个问题)。二是信息面太过狭窄,很多关键信息自己全然不知,最生动的例子就是我竟然在考完试后才知道有“押题王”这位牛人。

综合了以上分析,我觉得自己如果能够克服上述的几个问题,再努力努力,那么过初试应该还有希望。最后征得了家人的同意,我决定再考最后一次。

5.初试复习总经验

严格来说,三战的正式复习是从3月份开始的。以下我会依次向大家介绍自己在复习初试时做的事情,供大家参考和批评。其中,对所有书籍和视频资料的评分全是本人站在应对清华计算机研究生考试的角度上给出的,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其本身的价值

5.1数学一

5.1.1已读书目

1.《2019张宇高等数学18讲》(5星)

2.《2019张宇线性代数9讲》(5星)

3.《2019张宇概率论与数理统计9讲》(5星)

4.《2019张宇考研数学真题大全解》(4星,没给5星是因为个别答案有印刷错误。另外提醒大家线性代数的个别题目答案是不唯一的,所以不要看见自己做的跟答案不一样就认为自己不对)

5.《2019张宇考研数学题源探析经典1000题》(3星,略偏略难,学有余力的人可以看看)

6.《2019张宇考研数学闭关修炼100题》(4星,与考研真题较为接近,更注重近几年的重点考点以及易忽略的思维方式,而且2018年的版本押中了一道填空题,数都没变!)

7.《2019李林考前冲刺6套卷》(5星,虽然个别答案有误,但是瑕不掩瑜)

8.《2019李林终极预测4套卷》(5星,仍然是个别答案有误,可是押中了一道填空题改的大题,也是数都没变!)

5.1.2已阅视频

1.2019张宇全程班(5星)

2.历年真题讲解视频(4星,很少看,除非某道题自己看不懂答案)

3.2019李林考前冲刺6套卷讲解视频(5星)

4.2019李林终极预测4套卷讲解视频(5星)

5.1.3复习思路

每天我都至少将三个小时贡献给数学。三年来我一直都在看张宇的视频课和用他的辅导资料。当初只是觉得这个老师讲课比较浅显易懂,因此也就一直在跟着他学。其他的老师我没怎么看过,所以也不敢妄加评论。我觉得老师的选择应该秉承“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原则,大家不一定要跟我一样选择张宇,只要你能从他那里获益我觉得就可以。我看他的视频一般都是开3倍速加快进的。基础薄弱的同学可以多听听课,好一些的就当是个查缺补漏吧。

配合他的视频课,还有上述书目,我自己整理了一份笔记。后来,视频课看的越来越少,剩下的就是多翻笔记和多做题。我的做题顺序是先把18讲和9讲的例题以及课后习题依次做一遍,并标记值得回顾的题目过段时间再看。再后来,就是不断地去做真题和模拟题。在冲刺押题阶段之前,历年真题是十分重要的。我每天都会保证做一套真题,而且是很正式的那种,计时间并书写完整过程。很多人觉得同一套题做多了没什么用,那时因为多数人是为了做题而去做题。这是一种误区。我觉得做题方式是第一遍是要想着努力去做对,而余下的几遍则是要总结和反思解题的逻辑和自己存在的不足。

真题的练习持续到李林6套卷和4套卷出版之前,然后就是认真做这10套卷。后期的复习工作就是反复默写笔记上的重要公式和结论,复习之前的错题并找一些计算量大的题目练手和研究李林10套卷。

5.1.4复习建议

1.不要为了做题而去做题,而要带着新问题去回顾旧问题。例如我会在做过的题目的答案旁注明一些关键步骤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考虑,遇到另外的情况又要如何考虑,反思自己为什么没有想到可以这么做。

2.注重小细节,不要犯低级错误。我在平时练习的时候各种低级错误都犯过,有的甚至十分可笑。不是因为能力而是因为细节丢分我觉得是一件十分可耻的事情。于是我就把每一次犯的错误都写到一张纸上,例如答案没化最简、漏项错看、丢解、忘记注明或者注错取值范围、草稿纸上解答正确但誊抄错误、还有看错题目条件等等。每次在做题前我都会先看一遍这张纸,从读题到写答案都在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时间长了自然形就成了条件反射,再做题的时候就自然就知道了哪里可能会有坑。

3.切忌“眼高手低”,每道题目都只看不写。只有当你尝试认真书写每道题的解答过程时,你才会知道公式定理有没有记熟,高计算量的试卷到底能不能答完,上述的细节错误你会不会犯。考研数学一直注重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而后者一直都是许多人最易忽略的方面。

4.学会自己总结规律技巧,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是我在学完所有类型的积分后总结了如下的一个知识网路。

从关山口到五道口(2019年清华计算机考研全程回顾+经验+总结)_第1张图片

这样在遇到积分计算问题的时候就可以按照这张图片上的指示去求解了。第二个例子则是我从一道题目中发现的。就是在求解3阶方阵A的特征方程时有如下图的结论。

从关山口到五道口(2019年清华计算机考研全程回顾+经验+总结)_第2张图片

这样就不必再去做行列初等变换就能得到特征方程了,而且还能得到图片中下面的三条结论。这样的结论和知识网络还有很多,需要大家在平时复习时多多留意和多多总结。

5.2英语一

5.2.1已读书目

1.《2019历年考研英语真题解析及复习思路》(试卷版+精编版)(5星,难得的历年真题资源)

2.《考研英语阅读的逻辑》(唐迟著)(4星,相当于唐迟老师的阅读课讲义,没给5星是因为我觉得还有许多可以完善的地方)

3.《2019考研英语拆分与组合翻译法》(唐静著)(5星)

4.《2019考研英语高分写作》(王江涛著)(5星,提醒行文的格式细节并提供了大量的优秀范文)

5.2.2已阅视频

1.唐迟阅读全程(5星)

2.唐静翻译全程(5星)

3.刘晓艳写作班(5星)

4.朱伟写作班(5星)

5.王江涛写作班(5星)

6.唐迟新题型(5星)

7.宋逸轩完形(5星)

5.2.3复习思路

可以发现我阅读的书目和看过的视频都没有涉及到单词方面的。有一位考研英语讲师叫商志。虽然我不是很喜欢听他的课,但是他的一个观点我却十分认同,那就是单词的学习要放到应用当中去。简单说就是在阅读和写作中去学习单词。脱离了语言环境,抱着一本冷冰冰的单词书去反复记忆abandon,这样的方式从效果上和效率上远远没有仔细学习一句话、一个段落甚至是一篇短文好。所以在准备英语复习的前中期,我的时间大部分都是用在阅读和写作上的。

阅读的练习我基本上只参阅历年真题。 从2005年到2018年的真题我做过了不知道多少遍。也许又有人会怀疑,一套题做过了那么多遍答案都记住了还有什么用?我还是那句话,不要为了做题而去做题。反复练习真题并不是为了学会如何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而是为了从文章中复习考研词汇短语,是为了从文章中练习长难句翻译,是为了收集写作文的高级表达方式的例句,是为了推敲文章的行文逻辑,是为了反复锤炼分析选项为什么要选和为什么不选的能力。如果能做到所有词汇没有不认识的,所有长难句没有不会翻译的,所有选项没有不知道如何取舍的,再去做其他的题我觉得也不是不可以。

然后就是写作。我看过王江涛、刘晓艳和朱伟的写作班。如果要评出一个最好的,我觉得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这几位老师讲课是各有侧重和亮点的,所以我吸收和记录了他们的各项优势并结合了自己的情况又做了调整。王江涛老师提倡熟记优秀范文,而且他也出版了一些含有优秀范文的资料。刘晓艳老师善于讲授自由度很高的“万能写作模板”。朱伟老师则是提供了一些十分高端华丽的表达方式。我又参考了其他地方看到的历年真题的优秀范文,最后总结出了一套属于我自己的写作模板。我们知道,英语一的作文分两部分,小作文(通常是应用类短文)和大作文(通常是根据漫画写议论文)。小作文我是按照类型来复习的,例如建议信、请求信、道歉信、感谢信和告示等等。不同类型的小作文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同时他们之间也有共通的内容。每个类型的小作文都熟记一两篇,每当遇到更好的表达方式时再对其进行修改,久而久之这类小作文的写作就能做到融会贯通。2017年的“旅游景点推荐”,2018年的“毕业典礼邀请”和2019年的“说明介绍信”都可以在往年的真题中找到影子,因此我觉得熟记历年真题的优秀范文是有必要的。至于大作文,其题目自由灵活程度要比小作文高出许多。只是单纯地背诵几篇范文我认为既费时费力又有可能翻车。因此大作文我的复习目的是可以总结一套属于自己的万用写作模板。具体来说就是总结如何描述图片、引出话题、论述原因、解释结果、提出意见和表达畅想。在论述积极的话题的原因时无话可说了可以配合一个生动的事例,论述一个消极的话题的原因时无话可说了可以添加放任此现象发展下去的后果等等。如果自己实在想不出什么好的名人名言或者人物事例可以到诸如BrainyQutoe这样的网站上去自行查找。再有就是一些锦上添花的东西,例如词汇的各种花式同义替换、比喻拟人修辞和排比句式等等。

对于翻译、新题型和完形。我觉得只要在阅读和写作方面练习熟练了,这三者的练习也是水到渠成。翻译我是每天保证做一两套真题以及配合阅读翻译来复习的。新题型和完形则是参考了阅读的行文逻辑来复习的。

5.3政治

5.3.1已读书目

1.《肖秀荣2019考研政治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5星)(十分细致的参考书)

2.《肖秀荣2019考研政治命题人1000题》(5星)

3.《肖秀荣2019考研政治命题人冲刺8套卷》(5星,押中了一道大题)

4.《肖秀荣2019考研政治命题人终极预测4套卷》(5星,押中了许多大题!)

5.《2019考研政治冲刺背诵笔记》(徐涛著)(5星,轻薄小巧且干货满满的考点背诵笔记)

5.3.2已阅视频

1.徐涛全程班(5星)

2.新东方政治全程班(5星)

5.3.3复习思路

我觉得政治是自己最没有资格分享经验的科目。因此在这里我想说说自己复习时存在什么不足。首先,就是对选择题的重视程度不够。我认为选择题是自己丢分最严重的地方。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练习不足,另一方面还是基础知识不扎实。而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又是自己分配给政治的时间不足(也不知道这究竟是不是一种罪过)。

另外,我还想说,自己今年其实算是比较幸运的(毕竟政治没有49分)。主要原因还是肖老师今年的押题实在是太给力了!不过我说这个其实是想提醒各位政治的复习不要过分地依赖名师押题。毕竟人有失手马有失蹄。只有努力地提高自身实力才能保证最后的分数不会尴尬。

5.4专业课(912+上机考试)

5.4.1参考书目


1.数据结构

1.1《数据结构(C++语言版)》(第三版)(邓俊辉著)(5星,不解释!)

1.2《数据结构习题解析》(第三版)(邓俊辉著)(5星,不解释!)

1.3《2019数据结构考研复习指导》(王道论坛组编)(2星,书是好书毋庸置疑,基础十分薄弱的可以看看。然而对于考清华没有多大帮助)


2.计算机组成原理

2.1《计算机组成与设计——硬件/软件接口》(原书第五版)(David A. Patterson、John L. Hennessy著,王党辉等译)(5星,讲解组成原理思路十分清晰透彻的书,尤其是流水线部分)

2.2《计算机系统基础》(袁春风著)(5星,根据《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CSAPP)改编的适应中国学生学习方式的教材。美中不足的地方是里面没有讲解流水线的部分。是考南京大学计算机专业必看的参考书)

2.3《2019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复习指导》(王道论坛组编)(3星,基础十分薄弱的可以看看。对于考清华有一定的帮助,不过还不够应对912)


3.操作系统

3.1《操作系统精髓——内核与设计原理》(第七版)(William Stallings著,陈向群、陈渝译)(5星,清华操作系统课程推荐的参考书目,与课程内容有很大的交集)

3.2《2019操作系统考研复习指导》(王道论坛组编)(2星,基础十分薄弱的可以看看。对于考清华有一定的帮助,不过还远不够应对912)


4.计算机网络

4.1《2019计算机网络考研复习指导》(王道论坛组编)(4星,基础十分薄弱的可以看看。对于考清华有一定的帮助,不过还不够应对912)


5.算法

5.1《算法导论》(原书第三版)(Thomas H. Cormen、Charles E. Leiserson等著,尹建平等译)(4星,书是好书毋庸置疑,但不推荐时间紧张和基础薄弱的同学看)

5.2《编程之美》(《编程之美》小组编)(2星,个别题目对应试有所帮助)

5.3《剑指Offer》(第二版)(何海涛著)(3星,书籍本身不推荐大家看,但是推荐大家去看网上对其书中题目的总结)


6.编程语言(C++)

6.1《21天学通C++》(第七版)(Siddhartha Rao著,袁国忠译)(4星,C++入门级别的书即可,不限于这一本)

6.2《C++标准程序库自修教程与参考手册》(Nicolai M. Josuttis著,侯捷、孟岩译)(5星,是一本讲解STL非常精细的工具书,但不推荐精读,只是在有需要的时候查阅)


7.上机考试

7.1《计算机考研——机试指南》(王道论坛组编)(4星,对于机试小白十分友好的入门参考书,但是应对机试还远不够)

7.2《算法笔记》(胡凡、曾磊著)(5星,对于机试常考内容讲解十分细致的参考书,其中也提供了优秀的代码模板)

7.3《算法竞赛入门经典》(刘汝佳著)(5星)

7.4《算法竞赛入门经典训练指南》(刘汝佳、陈锋著)(5星)


5.4.2参阅视频

慕课网站 课程名称 学校 主讲教师 评分
学堂在线 数据结构(上、下) 清华大学 邓俊辉 5星
学堂在线 操作系统 清华大学 向勇、陈渝 5星
学堂在线 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进阶) 清华大学 郑莉 5星
学堂在线 算法训练营(付费 清华大学 邓俊辉 5星
学堂在线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清华大学 张悠慧 4星
中国大学MOOC 19考研-408 计算机统考(付费 - 王道论坛 4星
中国大学MOOC 计算机系统基础(一、二、三) 南京大学 袁春风 5星
中国大学MOOC 操作系统 哈尔滨工业大学 李治军 5星
中国大学MOOC 计算机网络 哈尔滨工业大学 李全龙、聂兰顺、史建焘 5星

5.4.3复习思路

912的考试科目与408的完全相同,但是从分值分配、考试内容和出题思路等方面来说二者又是大相径庭的。首先,912的分值分配是数据结构: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70:30:30:20。官方不提供任何参考书目,也不划任何考试范围。如果说408的考察偏向于综合和广泛,那么912的考察则是侧重于对某一知识点的深入理解。清华的数据结构和操作系统这两门课与大多数学校教授的内容和方式存在许多的不同。因此这也是912最难复习的两个科目,同样我也不推荐只看408的内容去复习912(所有的科目都是),尽管每年也会存在几位只看408就能过专业课线的大佬。

首先是数据结构方面。邓俊辉老师的教材和视频课是必须要看的(邓老师的这本书本身也存在一些印刷错误的,因此最好能先根据勘误表去校对一遍)。我一边看这些资料一边整理了一份笔记和一份习题册。习题册的内容是我在看书时发现的可以出作题目的地方(习题册的内容请移步至912数据结构自学习题目录)。由于手头能针对912做的题目十分有限,因此我只能根据学长们回忆的真题和自己做的笔记再去做有针对性的复习。另外,又因为邓老师的教材使用的是C++语言而且无论是写代码题还是做机试题C++都要优于C(我不会Java),所以我又重新去学了一遍C++。对于C++的学习,如果只是为了应试,那么根本没有必要去学习与面向对象相关的内容,只需要掌握基本的语法还有STL的使用就足够了。还有,试卷的数据结构部分是必考算法题的,因此在复习以上内容的同时千万不要荒废算法的学习(408的算法题侧重于基本数据结构的操作,因此不建议大家按照408算法题的难度来进行复习)。大家可以看一些额外的参考书,或者到各大OJ上去刷一些难度适中的题。

然后就是操作系统的复习。同数据结构,学堂在线的视频课也是必须要看的。同样,我也做了相关的笔记。不过,我觉得视频课的部分内容是比较难以理解的或者是解释不深的。因此我认为还需要自己查阅额外的参考资料来丰富知识储备。另外,清华的操作系统课程是配合一个叫ucore的操作系统内核来讲的。而且近几年的考试都出现了关于ucore的题(一般是一道和实验课相关的要求写代码的6分题)。因此,如果学有余力且时间充沛的同学可以自学或者找一些小伙伴来合作学习。当然,如果舍得这6分的话也可以不学(比如我)。从近两年的题目上看,如果只是掌握了上述内容,那么操作系统部分的大多数题目就应该都可以做了。如果清华的慕课听起来比较吃力,可以考虑先去听听哈工大李治军老师的操作系统慕课。

最后就是组成原理和网络。这两门的复习压力相对于前两门要小一些。如果只是按照408复习的话那么一部分的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因此,对于额外知识的复习,我也只是根据往年的考题考察的内容去学习相关的内容。对于组成原理,首先我强烈推荐大家去看看南京大学袁春风老师的计算机系统基础的慕课和教材。袁老师的课通俗易懂,而且有许多生动形象的实例。同时她的课还解决了我在本科期间和考研期间学习组成原理和操作系统时遇到的许多问题。尤其是对于许多想看CSAPP却又觉得其太晦涩的同学可以先去看看袁老师的课作为引入和过渡,至于CSAPP本身我并不推荐考研的同学去看。还有就是一点提醒。2018年的时候组成原理的最后一道大题考察了调整指令次序消除数据相关的知识点。题目本身并不难,然而由于知识面的狭窄,我没有意识到题目中的汇编语言程序代码与我以前学习的汇编语言有很大的不同。我以前学的汇编语言默认使用的是Intel格式,而清华的汇编语言默认使用的是AT&T格式。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当时我应该是把所有的源寄存器和目的寄存器的位置都写反了(TT)。因此我今年又特意去学习了一遍清华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希望大家引以为戒。对于网络,408复习的内容应付一些912的大题应该不成问题。不过,小题的考点有许多是408不做要求的,需要另外查阅资料去复习。

在做题方面。首先王道论坛的四本书的习题除了数据结构的都要认真做。不过有的题目答案解释的还不够详细,所幸王道在慕课上的视频有这些题目的讲解。数据结构我是看自己总结的习题册和教材配套的习题解析,上面可以找到一些历年考题的影子。然后就是研究近几年的912真题(可以发现有的考点已经考了许多次了)和做慕课上的课后习题(个别习题答案有误,需要甄别)。

最后我还要给想考912的同学们提个醒。那就是由于清华每一年的出题老师都不一样,因此912自诞生之日起,其题型至今仍没有固定。例如去年数据结构还有选择题,今年全都换成了问答题;前年据说操作系统还有不定项选择题,而今年只有填空题和大题。明年都会考什么题型真的不好说。所以为了以防万一,每个知识点都要复习到位。最好能做到判断和选择题的考点换成问答题一样会写(参考今年912试卷)。

5.4.4复习建议

1.每个知识点都要尽可能地深入学习(例如2019年问答题要求回答研究RPN有何意义)或者能与其他知识点进行对比学习(例如2019年问答题要求举例说明插入排序相对于简单选择排序的优势),最好能细致入微(例如AVL树和伸展树的zig-zig、zag-zag、zag-zig和zig-zag操作是不相同的,如果不仔细看你可能会认为二者是一样的操作,这个目前还没考过哟~),不要浅尝辄止

2.912不划考试范围,因此试卷里面出现什么都不要感到惊讶

3.往年真题对考点的复习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但不要认为每年考察的题型都像408那样是固定的

4.许多专业名词的提法和书写习惯等细节要尽可能与清华的教学要求保持一致(参考汇编语言)

5.对于一些经典的问题,最好能记住几个具体的实例(例如2018年操作系统考了Belady现象的举例说明)

6.复试全程细回忆

3月8日,计算机学院的复试名单公布了。很遗憾,没能过学硕的线,庆幸的是过了学硕转专硕的线。我以为剩下的事情就是按部就班地复习笔试准备机试和面试。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差点儿让我措手不及。还好,最终的结果还是上岸了。

6.1调剂前后的突然来电

计算机学院今年是从3月14日开始进行复试的(据说每年都是3月15日前后开始的)。我定了3月12日晚上到北京的动车。就在上车前的两个小时,我还在看应用技术方面的笔试题(复试要求上写着“笔试科目必须参加原报考方向的考试科目”)。这时我接到了学院打来的电话。在确认了我的身份后,对方说由于我过的是学转专的线而不是学硕线,因此笔试的科目是与专硕相同的,不是人工智能和多媒体技术而是编译原理和软件工程,而且考上了不是留在北京培养而是去往深圳。我听完这句话当时就懵了。因为我初试前的预期是,读学硕并且能留在北京。虽然后来得知没能读学硕觉得很遗憾,但是我觉得能留在北京也是不错的。可是这样的安排不但直接低于了我的心理预期,而且也让我意识到笔试可能会有交白卷从而有复试失败的风险。挂断电话后,正当我思考该怎么办时,对方又给我打了电话,说如果你觉得这样的安排对你不妥当你可以考虑一下调剂。这句话给我提了个醒,于是我马上在清华的研究生招生网上查看调剂信息。我发现当时还能递交调剂申请的有网研院、深研院和微电子。我发现网研院招收的调剂是学硕并且可以留在北京培养。我便打了网研院的电话询问情况。接电话的老师说网研院的笔试考的是计算机网络而且是开卷考试,机试是跟计算机学院的一起考。名额方面是一志愿加调剂18到20人中选9个。提交的调剂申请会有预先的筛选,筛选如果没有通过则考生仍是参加原计划的复试。这些信息让我决定调剂网研院试试看。

12日晚上我到了北京,赶到下榻的旅店已经是0点多了。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后我便立刻打开电脑填写调剂申请表并发邮件寄了过去。睡觉的时候已经快1点半了。醒来后我又赶到了清华的FIT大楼,提交了打印好了的调剂申请。中午我回到旅店,打算补一觉。结果睡到16点的时候我又接到了网研院的电话要每个调剂生在他们下班前(17点)过去交一份个人声明(大意是自愿放弃计算机复试同时参加网研院复试)。我顿时就被这句话给弄精神了。也来不及多问,我赶忙打车赶到学校在他们的办公室里写了声明。

6.2期待已“久”的上机考试

14日上午,进行资格审查。简单来说就是提交一些材料。下午的机试,按照原计划应该是13点钟入场用半个小时检查身份证和准考证,熟悉环境然后13点半开考直至17点半结束。结果发生了一些没有预料到的状况导致考试时间延后了一个小时,而且也没有给多少时间熟悉环境就匆匆开考了,就这样我们考到了18点40才结束。开考后包括我在内的一部分同学无法进入Linux系统,调试无果后老师只好让我们登入Windows系统答题。至于耽误的时间老师说会延长出问题的考生的考试时间作为弥补。

Linux中提供的IDE我并不清楚,不过Windows中我看见可以使用的有Dev-C++、code::blocks和vim编辑器。机器之间是否存在IDE的不同我不清楚。虽然我平时都是用VS做题的,不过庆幸的是code::blocks我也会用。这里我还要提个醒,就是无论是使用Dev-C++还是code::blocks,如果打算使用C++11标准需要自己对IDE再做额外的设置才能令其成功编译,所以决定使用C++11标准的同学最好预先了解一下如何进行设置。再有就是考试的测评系统支持的语言包括C、C++、C++11和Java,据说还有Python(我没注意看)。

机试共有3道考题,每道都是100分,最后的总成绩需要折算为百分制(具体怎么计算的不得而知)。今年并没有设置提交上限(往年是30次)。对比前两年的机试题目,今年的出题人算是手下留情了许多。第一题基本上是CSP认证前两题的难度,第三题则是用到了关键路径的模板,第二题的难度最大,我没做出来。大家千万不要觉得题目的难度是按照顺序来的,最好预先把每道题都看一遍,根据预估的难度由易到难地去做。每道题目都会有若干个测试样例,而且在提交代码后系统会显示各类样例的特点以及AC此类样例的分值。考完旁边的同学说点击各类样例会显示此类样例是否通过,我竟然一直都没有注意到(TT)!

上机考试的其他注意事项,首先是清华的机试允许考生携带纸质的参考资料且没有数量限制(有位同学带了一书包的书),也允许考试过程中去上厕所,不允许携带任何电子设备,也不允许安装自带的IDE,手机要关机放到书包里,U盘也不可以携带。还有就是从去年开始清华不再允许使用CSP认证的成绩来抵机试成绩了。另外,就是为了应对今年的突发情况,建议大家带一些水和吃的(据说有同学没吃午饭就来考试了,同情他)。

虽然拖到很晚机试才结束,不过我总算是能松口气了。然而考计算机的同学们则还要继续进行接下来的笔试,还好学院人性化地为他们订了便餐。

6.3开卷但发挥不太理想的笔试

15日上午,考网研院的同学在FIT大楼进行笔试。考试时长是两个小时。由于是开卷考试,所以题量难免有一些大。再加上自己是调剂生,复习准备的也没有一志愿的同学们充分。因此后面的大题答得比较吃力,所幸的是前面的小题做的还算是有把握。这次笔试的题型有判断题、填空题、问答题和综合大题(填路由表内容、子网划分和计算题等等)。题目的难度总体上和初试差不多。

6.4面试的考前准备

15日的下午和晚上,我的时间都用在了修改个人自述(简历),写英语面试的自我介绍和PPT的制作上。

个人自述的书写我认为要有以下几个注意的地方。首先就是个人自述实际上跟简历没有什么区别,因此不必纠结要不要写两样。同样,自述的书写应跟简历差不多。首先排版一定要清晰明了,层次结构分明,别做的太花哨。每一个方面如果有多条内容要论述的话最好能用数字进行标注,不要挤到一起。自己想要突出强调的部分可以加粗。再有就是千万不要长篇大论,老师们在面试的时候会阅读你的自述,写的太多太长老师根本没有耐心去看。每一部分要突出重点,即便是科研项目有非常多的亮点也要尽可能地用精炼的语言来描述。大家可以去搜一些简历模板,根据上面的样例自行改编。再有就是学长提醒的地方,一个是最好能附上联系方式,另一个则是不要不加解释地使用英文缩写(例如清华有的老师并不清楚什么是PAT,浙大有的老师不知道什么是CSP……)。

英语的自我介绍也是根据自述内容加以修改的。内容大概就是基本信息介绍、在校表现、科研项目和未来规划。还好复习英语作文的底子还在,构思没用我太长的时间。剩下的背就是了。值得注意的是,自我介绍写的不够华丽并不要紧,老师一般也不会认真去听,而是看你的个人自述思考要问你的问题。因此最好能从各个可能提问的方面准备一些回答以免措手不及。另外,自我介绍的时间不要过长,否则会被老师强行打断(已上岸学长说自我介绍时间很长老师就不会另外提问了,但那是过去时……)。

PPT的制作同理于个人自述的设计,没有必要搞得花里胡哨。论述清晰,简洁明了,突出重点才是关键。跟自述一样,PPT中我想向老师强调的部分都做过加粗和变色的处理(例如本科成绩、科研项目亮点和未来规划)。除了文字,额外的东西就是一个PPT模板的封面封底,本科院校的校徽和我的一个科研项目的结果图。PPT的内容和自述没有太大的不同,论述的次序上我认为个人基本情况介绍完毕后就应立即切入到科研项目和未来科研规划当中,毕竟这才是面试老师最想要看到的部分,其他的东西可以放在这些东西的后面再讲。PPT做好后还要思考如何向老师进行介绍,该怎样进行过渡,哪些地方又可以展开讲。之后就是做几遍模拟练习确保万无一失。

无论是个人自述还是PPT,里面千万不要出现错别字和明显的语法错误。马马虎虎的人很容易会让老师觉得没有诚意。

6.5面试过程回忆

因为不知道自己具体的面试时间,所以16日一大早我就来到了FIT大楼。先是到一个教室进行签到,领取并填写一个给老师们记录复试情况的表单,交给老师多份个人自述(要保证每个老师人手一份,因此必须要多打印),然后再把做好的PPT拷贝到一位学长的电脑上。

面试分为综合面试与专业面试,两个面试是在两个教室里进行。每位考生的两个面试都有明确的时间段规定,不过综合面试的时间是允许灵活变动的,如果不想在规定的时间段面试可以与老师和前面的同学进行商量。但是专业面试的时间是不允许更改的。

面试是十分严肃认真的事,难免会令人坐立不安。但无论是综合面试还是专业面试,每一位老师的态度和语气都十分温和,算是帮助大家消除了紧张情绪,从而更好地发挥水平。

6.5.1综合面试

综合面试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位老师考察英语口语(必须用英语进行问答交流),第二部分则是另外一位老师用汉语询问一些问题(可以用汉语回答)。

由于自己的顺序是上午的倒数第二个,因此我也有幸能向前面考完的同学取取经,了解综合面试的一般流程和老师好问的问题。一般老师会从个人自述中挑问题来询问,多是科研项目相关,还有一些问的是个人问题(例如“你觉得自己的缺点是什么?”)。最后老师还要问一个和网络相关的问题(例如“解释一下TCP协议”和“解释一下OSFP协议”)。

轮到我的时候,敲门进屋,老师先确认了我的名字。然后让我入座开始考试。

下面是我回忆的部分问题。

先是英语口语:

Q:请做一下自我介绍

A:……

Q:你能说一下自己毕业设计的名字吗?其中都用了哪些技术和算法?

A:……

Q:你能解释一下什么是K-Means算法或者什么是Single-Pass算法吗?(我的毕设用到了这两个算法)

A:……(解释的Single-Pass,专业词汇实在捉鸡,只好打了个比方)

Q:你能解释一下TCP协议吗?

A:……(TCP全称是啥,有何特点,跟UDP比起来有什么不同,想到哪说到哪)

再就是汉语问题:

Q:同学你毕业后的这段时间都在忙什么?

A:专心准备考研

Q:其他同学这两年可能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了,你有没有觉得心里不平衡?

A:完全没有 ……(简单解释了一下原因)

Q:为什么要选择考我们学校?

A:……

Q:你对我们学校的文化有没有什么了解,例如校训?

A: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Q: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是什么?

A:……

Q:同学你对中国现在的网络空间安全有什么看法?

A:……(感谢昨天晚上在旅店把电视声音开的很大的隔壁住客,恰好让我听到了3·15晚会上跟网络安全相关的一个案例,从而让我有话可说)

Q:针对你刚刚提到的问题,你有什么解决方案呢?

A:……

Q:同学我看你参加了一些兼职活动,有没有什么令你印象深刻的事?

A:……(我说兼职活动没有这样的事,老师说别的方面也可以,于是我就把学习上的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讲了出来)

6.5.2专业面试

专业面试共有六七位老师。面试流程是先确认姓名,然后开始讲PPT,最后回答老师的提问。下面是我回忆的部分问题。

Q:同学你毕业这段时间都在忙什么,有没有工作?

A:专心准备考研,没有工作

Q:那你去年也是考的我们学校吗?

A:是的

Q:去年成绩怎么样?

A:去年考了XXX分

Q:那你进步还是比较大的,今年的题目难度应该跟往年应该差不多吧?

A:应该是吧

Q:同学你说自己的毕业设计做了许多的改进工作,那你有没有什么最终效果可以展示给我们看的?

A:我的PPT里面有个图表(说着翻到了那一页给老师解释了一番)

Q:我觉得改进后的效果较改进前没有优化太多

A:是的,本身原算法效果就比较不错。不过我的改进让每一个评价指标都相对原算法得到了一定的优化,特别是错检率相对于原算法降低了一半

Q:什么是错检率?

A:……(当时回答的有点小问题)

Q:你有没有使用微博数据集来进行对比?

A:没有,只是使用了推特数据集

Q:你说你是用爬虫获取的推特数据,你是怎么做的?

A:用推特提供的API再结合Python的相关库设计的爬虫程序

Q:你为什么要用推特的API?

A:因为我尝试用urllib2和requests库爬取数据没能成功

Q:为什么没成功?

A:推特自身有反爬机制,而且当时我的爬虫学习也只是在入门阶段所以没有思考太多

Q:你有没有思考过反爬机制是怎么一回事,有没有尝试去破解?

A:没有

Q:那你遇到这样的困难就放弃了?

A:……(我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老师见状为了避免尴尬就说没关系,这也无关紧要)

Q:推特在国内是不能访问的,你是如何做到的?

A:……

Q:同学你是计算机调剂到我们网研院的是吗?

A:是的

Q:相当于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了

A:……

Q:同学你对未来有什么打算,是想继续在学术领域学习还是出去工作?

A:……

Q:同学你昨天的笔试答得怎么样?

A:……

Q:同学你平时喜欢什么运动?

A:慢跑

Q:同学你是XX(省份)人?

A:是的

Q:你高考成绩是多少?

A:我考过两次高考,第一次是XXX,第二次是XXX

Q:当初为什么要决定复读?

A:……

就这样,专业面试结束了。

7.总结一些关键点

7.1信息收集很重要

有人说,考研不仅仅是智力战,更是信息战。以前我并不相信,觉得只要知道了大体的趋势和方向然后努力就可以了。但是去年的失利给了我深刻的教训。信息收集的及时和宽泛往往更有利于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我觉得自己这次能调剂上岸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自己对相关信息获取的及时。至于信息收集的宽泛则指的是从考研的各个方面去获取信息,只要愿意去找,你一定能收获许多“意外惊喜”

7.2应变能力很关键

在经历过一次完整的清华计算机考研的过程后,我发现今年的一些情况与往年上岸的学长(甚至包括去年上岸的学长在内)分享的经验有许多的出入。例如初试的题型几乎一年一变,网研院去年招收了许多调剂生而今年则很少而且往年网研院面试不需要PPT而今年却要求做PPT,计算机英语口语往年考问答而今年考翻译文献。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临时安排更是不在话下。其实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所以我的这些经历也仅限于今年的情况,谁知道明年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因此我觉得每位考生应该少一些埋怨,多一分准备,把情况尽可能考虑地周全到位,才能从容应对各种变动。

7.3心态一定要放平

考研的过程既要富有热情,同时又要保持冷静,特别是在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的时候。今年的初试应该是我考试生涯当中突发事件最多的一次。考政治的时候身份证不见了(感谢捡到的阿姨和帮我保管的门卫大叔),选择题涂卡串位了。考英语的时候准考证又不见了(还好有多个备份)。考数学的时候把一道大题的位置写错了,老师说没有多余的答题卡,只好重新誊抄然后在仅存的空白处写下本该是这道题的答案。虽然说发生了这么多事,但是我的内心并没有很大的波动。这么多年来,我培养了一个能力就是无论发生多么不情愿的事情我都能以很快的速度冷静下来。因为焦急和抱怨毫无意义,冷静地面对现实才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所以虽然这次考试是我遇到状况最多的考试,但是这也是我最没有遗憾的一次考试。

7.4初试不代表一切

很荣幸有机会亲身参与有史以来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计算机研究生考试。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今年的计算机考研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状况,很多高分大佬都开始去找调剂,许多和我成绩一样的同学面临无学可上的危险,甚至还有许多期望很高的同学把双非和非全也纳入了考虑范围。我并不是在自夸344上清华。作为一名三战考生,我是发自内心地心疼这些同学。今年计算机爆炸有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跨考生多了很多。我并不是反对和歧视跨考计算机,也不是认为跨考生恶意地占用了科班生参与复试的名额。这本就是谁都无法干预的自由选择,而且一些跨考大佬的复试表现确实要胜过科班生。我想说的是,不管你是科班生还是跨考生,如果天真地认为只要自己初试分数高,复试就会稳,那你会很危险。每年都会有一些同学,初试分数很高,可是要项目没项目、要竞赛没竞赛,有的甚至连程序都写不好……考研不是高考,谁的初试分高谁上。充满热情的同时也要有能让老师们能肯定的东西。跨考生尚且如此,科班生更应如此。初试只是一张入场券,不然也就不会有400多分依旧被刷的悲剧和最后一名逆袭第一的传奇。

8.写在最后共勉励

两句话,第一句是我一直鼓励自己的:“墙高万丈,挡的只是不来的人”。第二句是一位往年上岸大佬说的:“陈力就列,不能则止”。请大家各取所需,也愿我们都能各得其所!

你可能感兴趣的:(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