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放缓,工业机器人产业经历“倒春寒”?

原文链接: https://wx.zsxq.com/dweb/#/index/454854145828?from=mweb\x26amp;type=joingroup

增长放缓,工业机器人产业经历“倒春寒”?_第1张图片

来源:科学网

“传统工业机器人发展受到了一定制约,新一代的机器人增长乏力,新的公司在不断倒闭关门,是不是机器人的冬天来了?还是机器人正处于进入春天的过渡,也就是中国所谓的‘倒春寒’,即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曲道奎抛出了这个疑问。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在全球经济发展滞缓的环境下,中国已经连续六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工业机器人密度不断提高,2018年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137,相比2017年提高了34.3%,远超同期全球平均水平。

 

但是从2018年下半年起,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放缓。风口之下,是什么拖住了机器人产业增速的步伐?

 

传统优势市场萎缩

 

“汽车行业一直是机器人应用的主要市场,3C行业去年增长乏力,也使机器人市场发展受到了一定影响。”曲道奎指出。

 

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曲道奎表示,汽车用的机器人几乎要求高品质和高可靠性,虽然中国机器人近几年得到了重大的发展和提升,但是和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同时汽车行业过去几乎是国外公司垄断,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也就是十几年的历史,在品牌效应上与国外相比显得不足。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认为,工业机器人产业增速放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汽车和电子等主要应用行业发展低迷等。

 

曲道奎说:“现在传统的优势市场在萎缩,新的市场没有形成。机器人是“三高”行业,人才密集度高、技术密集度高、投资密集度高,更关键的是机器人的低附加值难以支撑研发创新的高投入。”

 

他同时指出,当前服务机器人的泡沫开始破灭,很多“天使”正在向“魔鬼”转变,市场数据怎么支撑是一个大的问题;特种机器人虽然有很多产品样机,但形成产业、推向市场需要一个真正的“凤凰涅磐”过程。

 

核心技术难以突破“最后一公里”

 

数据表明,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14.8万台(套),全球产量占比超过38%。高产量之下,不容忽视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中国高端机器人仍然依赖于进口。

 

中国电子学会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显示,在三大核心零部件当中,国产自主品牌控制器产品在软件方面的响应速度、易用性、稳定性方面仍稍有欠缺,但是硬件平台在处理性能和长时间稳定性方面已经与国外产品水平相当,部分伺服产品速度波动率指标已经低于 0.1%,国内外技术差距已经开始出现缩减趋势。

 

“工业机器人我做了几十年,看到很多企业起起伏伏,最后都碰到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实际上这在我们国家整个基础产业还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这些年来国企也好、民企也好,采取的一个战略叫做先做大后做强,实际上这是一条不归之路。做大就意味着牺牲产品的质量,牺牲技术的突破,所以我没看到一家公司是这条路走通的。”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直言。

 

在李泽湘看来,过去的二十年我国机器人高端装备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尤其市场应用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极少数领域也有一些企业能够突破“最后一公里”,进入国际一流品牌,但是很多的细分领域需要“更上一层楼”,必须进行机制创新和人才培养。

 

技术融合拥抱机器人产业“春天”

 

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麦肯锡亚洲运营咨询业务及物联网负责人Karel Eloot认为,在食品、饮料、化学和金属加工等新的行业,机器人产业依然在增长,全球机器人行业在2025年大约会创造1万亿美元的价值。

 

“今后的机器人发展方向肯定是人机交互,从实验室的平台来说,人机交互已经走到了非常前面。” 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教授、《科学—机器人》期刊主编杨广中指出。

 

“机器人的成长使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关键的是机器人在往其它领域不断拓展和延伸,也包括从制造到医疗再到健康、国防、服务和消费领域,这是未来机器人真正发展的希望和空间所在。”曲道奎说。

 

事实上,面对这些问题,中国机器人产业也在不断释放积极的信号。在国产工业机器人领域,深圳大族激光开发的谐波减速器已可实现客户定制化生产,并且精度与 Nebtesco 等国际品牌相当;优必选发布悟空机器人,可以实现拍照、打电话、设备互联等功能;我国无人机、水下机器人等领域形成规模化产品……

 

曲道奎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变革与颠覆成为常态,大家再也不会因为机器人发展快就是春天,稍微发展滞后就是冬天,未来的发展肯定是波浪式的。”

增长放缓,工业机器人产业经历“倒春寒”?_第2张图片

张亚勤、刘慈欣、周鸿祎、王飞跃、约翰.翰兹联合推荐

这是一部力图破解21世纪前沿科技大爆发背后的规律与秘密,深度解读数十亿群体智能与数百亿机器智能如何经过50年形成互联网大脑模型,详细阐述互联网大脑为代表的超级智能如何深刻影响人类社会、产业与科技未来的最新著作。

《崛起的超级智能;互联网大脑如何影响科技未来》2019年7月中信出版社出版。刘锋著。了解详情请点击:【新书】崛起的超级智能:互联网大脑如何影响科技未来

未来智能实验室是人工智能学家与科学院相关机构联合成立的人工智能,互联网和脑科学交叉研究机构。

未来智能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AI智能系统智商评测体系,开展世界人工智能智商评测;开展互联网(城市)云脑研究计划,构建互联网(城市)云脑技术和企业图谱,为提升企业,行业与城市的智能水平服务。

  如果您对实验室的研究感兴趣,欢迎加入未来智能实验室线上平台。扫描以下二维码或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

增长放缓,工业机器人产业经历“倒春寒”?_第3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增长放缓,工业机器人产业经历“倒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