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础:
cd / Change Directory
文件的颜色代表的含义:
蓝色表示目录
绿色表示可执行文件
红色表示压缩文件
浅蓝色表示链接文件---类似快捷键方式
黄色表示设备文件
白色表示其他文件
Ctrl+l(clear): 清屏,光标移动到第一行
ctrl+c: 终止当前命令(当写错或不想执行的命名)
Tab: 快捷键,补全命令或文件名
基本命令
1.pwd Print Working Directory
描述:显示当前工作目录的名称
2.cd
描述:切换当前工作目录
注意:
/ 表示根目录
~ 表示用户的家目录
. 表示当前目录
.. 表示上一级目录
- 表示前一个目录(之前哪个目录切换过来的)
3.ls
描述:显示文件信息
语法:ls [选项]...[文件]..
选项:
-a 显示所有 文件包含隐藏文件(以"."开头)
-l 长格式显示文件的详细信息
-t 以修改世间排序,ls文件默认是按文件名称排序
如:ls -l
drwxr-xr-x. 96 root root 4096 Mar 30 22:49 etc
ls -l查看当前目录下的文件时,共显示9列内容(空格划分)
第一列:包含此文件类型和所属主,所属组以及其他用户对此文件的权限,共10位,其中第一位描述文件的类型
d 表示此文件为目录
- 表示此文件是普通文件
l 表示此文件为链接文件
b 表示此文件是设备文件
第一列剩余9位,每三位为一组,均为rwx三个参数的组合,其中r表示可读,w表示可写,x表示可执行,前三位为所属主
(user)的 权限,中间三位为所属组(group)的权限,最后三位为其他非本地组(others)的权限。
如:一个文件的属性-rwxr-xr-- 它代表为普通文件,文件拥有者可读可写可执行,文件所属组对其可读不可写可执行,其他用户只可读。
第二列:表示连接占用的节点(inode),若为目录时表示此目录下有多少个文件
第三列:此文件的所属主
第四列:此文件的所属组
第五列:此文件的大小
第六、七、八列:此文件的创建事件或者修改事件,分别为月份,日期,以及时间。
第十列:此文件的文件名,如果前面有一个".",则表示为隐藏文件。
4.mkdir
描述:创建目录文件
语法:mkdir [选项] [目录]
选项: -p 创建多级目录 mkdir -p n/nj/njupt
5.touch
描述:创建文本文件或修改文件时间
注意:如果文本文件不存在,则创建,如果存在,则更新最后的操作时间为当前系统时间
date
查看系统时间
将系统时间修改为上海所在的时区
ln -sf /usr/share/zoneinfo/posix/Asia/Shanghai /etc/localtime (Shanghai第一个字母大写,注意空格和斜杠)
6.cp
描述:复制文件
语法:cp[选项] 源文件 目的地
选项:
-r 递归复制子文件,用于复制目录时
-a 复制时保留源文件的所有属性(包括权限和时间等)
7.rm
描述:删除文件
语法:rm [选项]...文件...
选项:
-f 不提示 强制删除
-i 删除前,提示是否删除(默认就是,可不添加)
-r 递归删除 删除目录及目录中的文件
8、mv
描述:移动(重命名)文件
语法:mv 源文件 目的地
9.find
描述:搜索文件
语法:find [路径] [选项] [选项表达式]
选项:
-empty 查找空白文件
如:find /home -empty (查询大小为0的文件)
-name 按照文件名查找
如:find /home -name *.txt
查询/home目录 下以.txt结尾的文件
-mtime 按照修改时间查找
如:find /home -mtime -1
查找/home中最后24小时修改过的文件
-size 按照文件大小查找
如:find /home -size +512k
查找/home目录下大于512k的文件
如:find /home -size -512k
查找/home目录下小于512k的文件
-type 按文件类型查找
文本文件(f) 目录(d) 设备(b,c) 链接(l)
如:find /home -type f
-user 按用户来查找
如:find /home -user root
查找/home中属于root用户的文件
10.cat
描述:查看文本文件的内容
语法:cat[选项]...[文件]..
选项:
-b 显示行号
-n 显示行号,包括空白行
如:cat /etc/profile
11.more
描述:分页查看文本文件内容,通过空格键查看下一页,q键则退出查看
12.less
描述:分页查看文本文件内容,空格(下一页),方向键(上下回看)q键则退出查看
13.head
描述:查看文本文件头部内容,默认显示前十行
语法:head[选项]...[文件]..
选项:
-c nk 显示文本文件前nkb
-n 显示文本文件前n行
14.tail
描述:查看文本文件的尾部内容,默认显示末尾10行
语法:tail[选项]..[文件]..
选项:
-c nk 显示文本文件末尾nkB的内容
-n 显示末尾10行
-f 动态显示文本文件的内容 ctrl+c结束
15.wc Word Count
描述:显示文本文件行,单词与字节统计信息
语法:wc[选项]..[文件]..
选项:
-c 显示文本文件字节
-l 显示文本文件行数
-W 显示文本文件单词
16.gzip
描述:压缩和解压缩
语法:gzip [选项]..[文件名称]..
选项:
-d 解压
如:gzip /jsd1711/a.txt 将文件压缩为a.txt.gz
gzip -d /jsd1711/a.txt.gz 解压
17.bzip2
描述:压缩和解压
语法:bzip[选项]..[文件名称]..
选项:
bzip2 /jsd1711/a.txt
bzip2 -d /jsd1711/a.txt.bz2
18.tar
描述:打包和解包文件
语法:tar[选项]..[路径]..
选项:
-c 创建打包文件
-x 释放打包文件
-f 指定打包文件的名称
-j 打包时通过bzip2格式压缩
-z 打包时通过gzip格式压缩
-v 显示打包和解包过程
如:tar -czvf /javas/hello.txt.tar.gz /javas/hello.txt
tar -xzvf /javas/hello.txt.tar.gz
文档编辑
vi/vim有三种工作模式:
普通模式:可以实现基本的光标移动与大量的快捷键操作
插入模式:可以实现文本的基本编辑功能
命令模式:通过输入特定的命令实现特定的功能,如保存和退出
语法:vi/vim 文件 ------> 默认命令模式
输入 i a o
-------------->
命令模式 编辑模式
<--------------
ESC
编辑模式:
按i进入编辑模式,从光标当前位置开始输入
按a进入编辑模式,从目前光标位置开始输入
按o进入编辑模式,从行首开始输入
命令模式:
:q 退出
:q! 强制退出
:wq 保存退出
基本的用户管理
*****添加用户
useradd angela
要修改密码才能登陆
passwd angela 按提示输入密码即可
**为用户配置sudo权限
用root编辑 vi /etc/sudoers
在文件的如下位置,为hadoop添加一行即可
root ALL=(ALL) ALL
hadoop ALL=(ALL) ALL
然后,hadoop用户就可以用sudo来执行系统级别的指令
[hadoop@shizhan ~]$ sudo useradd huangxiaoming
系统管理操作
*****查看主机名
hostname
****修改主机名(重启后无效)
hostname hadoop
*****修改主机名(重启后永久生效)
vi /ect/sysconfig/network
****修改IP(重启后无效)
ifconfig eth0 192.168.12.22
****修改IP(重启后永久生效)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mount **** 挂载外部存储设备到文件系统中
mkdir /mnt/cdrom 创建一个目录,用来挂载
mount -t iso9660 -o ro /dev/cdrom /mnt/cdrom/ 将设备/dev/cdrom挂载到 挂载点 : /mnt/cdrom中
*****umount
umount /mnt/cdrom
*****统计文件或文件夹的大小
du -sh /mnt/cdrom/Packages
df -h 查看磁盘的空间
****关机
halt
****重启
reboot
******配置主机之间的免密ssh登陆
假如 A 要登陆 B
在A上操作:
%%首先生成密钥对
ssh-keygen (提示时,直接回车即可)
%%再将A自己的公钥拷贝并追加到B的授权列表文件authorized_keys中
ssh-copy-i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