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Android面试总结(持续更新。。。)

  • 设计模式
    • MVC、MVP、MVVM的区别
      • MVC:Model--->View--->Controller 单向通信
        • 优点:耦合性低,重用性高,生命周期成本低,使开发和维护用户接口的技术含量降低,可维护性高,部署快
          • 实现关注点分离,将程序中的数据模型与展示逻辑实现解耦,耦合度降低,View发送指令给Controller执行业务逻辑,处理后通知Model改变状态,Model处理完通知View,刷新视图让用户得到反馈。
          • Model:模型,封装业务逻辑以及对数据的处理
          • View:视图,渲染页面,通知控制器处理业务逻辑
          • Controller:控制器,连接Model和View的桥梁,用于控制应用程序的流程以及业务的逻辑。
        • 缺点:不适合中小型规模的程序,视图与控制器间联合紧密,重用性低,视图对模型数据的访问效率低
      • MVP:Model---View---Persenter 双向通信
        • 优点:View与Model完全分离,修改View不影响Model,更有效的使用Model,所有的交互都放在了Persenter中处理,一个Persenter可用于多个Model,更有利于单元测试
        • 缺点:View与Persenter交互过于频繁,View有所改变,Persenter也得跟着变化
        • M、V、P双向通信
        • View与Model不直接通信,通过Persenter进行连接,所有的交互都发生在Persenter中
        • View:不执行任何业务逻辑,只展示视图
        • Persenter:业务逻辑处理,通过定义的接口跟View进行交互
      • MVVM:Model,View,ViewModel 分离视图和模型
        • 低耦合,可以独立于Model的变化修改,一个ViewModel可以绑定不同的View上,当View变化的时候Model可以不变,View变化的时候Model也可以不变
        • 可重用性,可以把大概相同的视图逻辑放到ViewModel中,让View共用一个ViewModel
        • 独立开发,开发人员可以专注于业务逻辑和数据开发(ViewModel),设计人员专注于页面
        • 方便测试,可以专门针对ViewModel进行测试
    • 23种设计模式介绍
      • 创建模式
        • 单利模式
        • 抽象工厂模式
        • 工厂模式
        • 原型模式
        • 建造者模式
      • 结构型模式
        • 适配器模式
        • 桥接模式
        • 装饰模式
        • 组合模式
        • 外观模式
        • 享元模式
        • 代理模式
      • 行为型模式
        • 观察者模式
        • 中介者模式
        • 访问者模式
        • 解释器模式
        • 迭代器模式
        • 备忘录模式
        • 责任链模式
        • 状态模式
        • 策略模式命令模式
        • 模板模式
  • 数据结构
    • 怎么理解数据结构
      •  
    • 数组与链表的区别
  • 算法
    • 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计算
    • 介绍常用算法的区别以及使用场景
  • 线程
    • 多线程,线程池
    • 线程中wait和sleep的区别:
    • Handler的原理
      • handler是Android用来满足线程间通信的
      • message:消息用来存放消息id,消息处理的对象以及处理的数据等,由messageQueen统一队列,handle最终处理
      • Handler:负责消息的发送和处理,使用Handler时需要实现handlerMessage(Message msg)方法,对接收的message进行处理,主要用来更新UI
      • MessageQueen:消息队列,主要用来存放Handler发送过来的消息,并按照先进先出的规则执行,这里的消息的存放只是以链表的方式串联起来,等待looper的轮询
      • Looper:轮询,从MessageQueen不断的轮询Message,一个MessageQueen需要一个Looper
      • Thread:线程,负责调度整个消息循环,即消息循环执行场所
  • View
    • view的绘制流程
      • onMeasure:测量视图的大小
      • onLayout:确定视图的位置
      • onDraw:绘制视图
    • View,ViewGroup的事件分发机制
      • onTouchEvent,onDispatchTouchEvent,onInterceptTouchEvent
    • activity的启动模式
      • standard:默认模式,每当我们创建一个activity,系统都会创建一个实例,不管这个实例是否存在
      • singleTop:栈顶复用模式,如果创建的activity处于栈顶,那么系统不会创建新的实例,而是直接打开页面,同时会执行onNewIntent方法,onCreate和onStart方法不会执行。
      • singleTask:栈内复用模式,如果栈中存在这个activity实例并且把这个activity移到栈顶,把其上面的activity全部出栈
      • singleInstance:单实例模式,该模式具备singleTask所有的特性外,在这种模式下的activity单独占用一个Task栈,具有全局唯一性,以singleInstance模式启动的activity在整个系统中属于全局唯一的,如果启动activity已经存在一个实例,那么系统就会复用这个实例。
  • Http、Https、TCP、IP、UDP、Sockt
    • 物理层:
    • 数据链路层:
    • 网络层:IP协议
    • 传输层:TCP协议
    • 会话层:
    • 表示层、应用层:Http协议
    • TCP/IP
      • TCP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提供可靠数据传输的通用协议,TCP建立连接需要经过“三次握手”。
        • 三次握手
          • 首次握手,客户端发送syn包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
          • 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客户端收到的syn包后进行确认,同时服务端也需要发送一个syn包,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
          • 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端的synC+synS包后,向服务端发送synC包,发送完毕后,服务器进入ESTABLISHSEND状态,三次握手完毕。
        • 握手过程中不涉及到数据的传输,等三次握手完毕,客户端和服务端才会进行数据传输;正常状态下,一旦TCP简历建立连接,除非有一端要求断开连接,不然TCP会一直连接,客户端和服务端都可以发起断开连接的请求
    • UDP协议
      •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面向无连接的协议,使用该协议前不用建立连接,不能提供数据重传,传输数据安全性比较差。
    • TCP、UDP区别
      • TCP面向连接,UDP面向无连接;
      • 通过TCP连接传输的数据可以保证不丢失,无差错,不重复,按序到达,UDP却不一样,尽可能的去完成数据的传输,不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 TCP面向字节流,实际上TCP传输就是把数据看成一串无结构的字节流,UDP传输则是以报文的形式传输,UDP传输没有拥塞控制,不会导致主机发送速率降低,主要用于IP电话,实时通信等。
      • 每一条TCP只能一对一连接,而UDP可以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交互通信;
      • TCP 是可靠通信通道,UDP则是不可靠通信通道
    •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基于TCP协议
      • Http每次的请求都需要客户端做出响应,返回响应值;每次连接结束,主动释放连接;
      • Http1.0以前每次请求结束都会释放连接,一次连接只能处理一个请求,1.1以后就可以一次连接处理多可请求,并且可以重叠请求。

你可能感兴趣的:(Android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