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养成之路--New Start

  现在的生活肯定不是我想要的(工作和睡觉基本占满了所有的时间),研究生毕业来做技术其实一点优势也没有,学历对于国企或公务员之类的工作可能会有很大的优势,对技术而言可能年龄和经验更重要。
  之前确实没有认真想过要做一个纯技术男,现实总是与理想截然相反。本科一开始态度是打死都不考研,找不到工作的人才考研的想法,最后迫于现实依然考研。现在想想国考进面试(银监会三选一的比率)却没有去参加确实有些傻逼,自己选的路跪着都要走完。
  工作三个月基本已经开始要做一名程序员,为我国的软件事业奋斗终生。偶然的机会看到关于博客的一些内容,自己也想通过博客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可能有工作、学习、生活、兴趣、爱好等等,可能很杂很乱,但是想给自己留点什么,等以后回过头来看看自己走过的历程的时候不会一空二白。
  屌丝程序员的逆袭一般分两步:让自己变得牛逼,让别人知道你牛逼。我通过写博客来让自己更擅长归纳和抽象,也通过写博客来让别人知道我能胜任一工作。一般来说,程序员的思维总是抽象化的思维,善于从事物中总结规律,同时特别特别特别讨厌特例(想象一下产品让你为新手用户添加不一样的行为规范的时候你的心情吧)。抽象化的能力也决定了在程序员这一行当里的高度:更擅长归纳事物本质的程序员渐渐都成了构架师,而剩下的人完成了项目80%的工作却领到20%的报酬。
  Bruce Eckel(Thinking in Java/C++作者) 在他的 5%的神话 (Mythical 5%) 中提到:5%的程序员开发效率是其他95%程序员的20倍(5% of programmers are 20x more productive than the other 95%)按照80-20法则,80%的程序员几乎不看书,不读Blog,不参加技术会议,不持续学习。这些人也可能会进入大公司,他们日复一日的做着重复的工作;另外20%则在专业方面比较主动,他们喜欢阅读,喜欢学习,喜欢参加技术活动。这20%当中又会有80%的人可能不会特别成功,他们仍然走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奋斗;剩下20%,也就是总数的5%的开发人员具备20倍的开发效率。
  那如何成为这5%中的一员呢?

  Bruce Eckel 的观点:阅读,分析,总结,实践。这5%的人会习惯经常阅读新技术,并喜欢参与各种有潜在价值的新概念的实践,他们会有非常有选择性的参与会议,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有效率的事情上,将事情做成。要想比别人效率高出20%,则需要在各个方面达到平衡,而不单只是能将事情搞定那么简单,因此你要使用最好的工具,最优秀的技术,并尽最大的努力。平衡点并不是从明显的事物上就可以轻松获得,或者是被人告知的经验,或者是大众化的经验。它需要自己摸索并发现事物背后的规律,需要自己去总结并发现。比如我们通常对各种编程语言优缺点熟记于心,我们通常可以脱口而出比如erlang适合大并发场合等等。但是大部分人不会意识到很多场合语言并不重要。因此如果你要成为那5%你必须持之以恒的坚持学习,多学习编程是有好处的,但是仅仅局限于了解编程是不够的,比如类似以下经验:代码被阅读的时间比写代码的时间要长,如果你的代码不能被人理解,则没人会去改善或者修改其中的bug;Code review是最有成效的改善软件缺陷的方法,但在我们却经常“没有时间来考虑它”。所以除了精通编程之外,最好多看一些编程方法与协作的书,如并不传授编程技巧的《代码大全》之类的书。

  以上内容是网上看到,觉得好拿过来作为自己开始写博客的内容,通过这些来激励刺激自己,为了成为一名牛人二努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程序员养成之路--New St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