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Monkey框架原理与应用(四):autoMonkey框架

四、autoMonkey框架

【APP测试前瞻】
当前移动互联网已经过了草创时期,各家公司都在抢占市场和用户;那么,就看哪一家做的更精致(交互做的更好,崩溃出现的更少)。

Android用户也许会经常碰到以下的问题:
1.稳定性问题 —— ANR /Crash等问题;ANR(Application Not Responding)是指当Android系统监测到应用程序在5秒内没有响应输入的事件或广播在10秒内没有执行完毕时抛出无响应提示。Crash是指当应用程序出现错误时导致程序异常停止或退出的情况。
2.性能问题 —— 应用启动慢(首次/非首次启动应用,进入应用特别慢),CPU不足/内存泄露(应用使用过程中,越来越卡),应用耗电快(应用后台开着,手机很快没电)等问题。

注:卡顿与ANR的问题。卡顿简单的来说,就是手机没有及时响应、页面延迟,出现丢帧的现象,或者点击无响应。绝大多数的卡顿,稍等片刻系统就会恢复正常,但假如超过5S,就可能会引发手机ANR警告。

APP测试涉及各个方面,而稳定性和性能测试一般在功能测试完成后开展。如何应用自动化测试场景,如图1所示:

autoMonkey框架原理与应用(四):autoMonkey框架_第1张图片
图1 自动化测试应用场景

自动化框架的选择
1.autoMonkey框架:Android平台一般都会考虑使用系统自带的Monkey工具进行测试,此工具既易上手也实用,但运用起来有非常多的讲究和技巧,简单的Monkey工具不一定能完成使命,在测试中也需要花费心思去对Monkey进行封装改造(还可以修改原生的Monkey),以满足测试需求。
2.MBT(Model based testing):基于模型的测试。建模过程,通常是指对被测系统的某些方面的描述,以及对被测系统预期行为的抽象描述。FSM(有限状态机)用途最广泛,一般用于黑盒测试的建模。MBT与Monkey测试理论的结合,即放一只“猴子”在FSM模型中随机漫游,开展充分的稳定性测试。

本文是针对APP完成首轮功能测试后,使用autoMonkey框架进行稳定性和性能测试,从而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留存率。知识结构分为四个部分,如图2所示:

autoMonkey框架原理与应用(四):autoMonkey框架_第2张图片
图2 autoMonkey框架原理与应用

四、autoMonkey框架
根据上文对Monkey的介绍和分析,我们现在考虑如何封装autoMonkey框架就比较容易了。个人选择Windows系统下,以Python语言实现。基本思路是在Monkey测试的同时,再增加一个线程监测并记录CPU、内存、流量和流畅度等信息。其他功能封装在appShell.py和util.py两个文件中,因为代码较多,具体实现下载源代码。测试策略通过time类获取时间,区分白天工作时间,晚上和周末非工作时间(test_policy()方法)。如果要测试自己的APP,请在config.py中修改包名,如下:

# APP 包名
config['G_APP_PACKAGE_NAME'] = 'xxx.xxx'

框架结构,如图7所示:
1)框架入口:start.py
2)参数预设:conf
3)核心逻辑:core

autoMonkey框架原理与应用(四):autoMonkey框架_第3张图片
图7 autoMonkey框架结构

  1. 框架入口start.py,代码如下:
# encoding=utf-8

import time
import datetime
import random
import threading
import unittest
from conf.config import config
from conf.setCondition import pre_condition, except_condition, post_condition, app
from core.util import createLogPath, combineTestResult


class AutoMonkey(unittest.TestCase):

    def setUp(self):
        # 创建log目录
        create_log_path()
        # 配置初始化参数,启动服务及记录日志等
        pre_condition()

    def test_monkey(self):
        # 生成一个线程,实时记录内存、流量和流畅度等信息
        app.start()
        time.sleep(2)
        # monkey 测试
        package = config['G_APP_PACKAGE_NAME']
        for i in xrange(1, 5):
            # 记录 logcat 日志
            app.record_android_log(str(i) + config['U_LOGCAT_LOG'])
            try:
                print 'Round: {}'.format(i)
                seed = random.randint(100, 10000)
                count = random.randint(10000, 20000)
                monkey_log = str(i) + config['U_MONKEY_LOG']
                traces_log = str(i) + config['U_TRACES_LOG']
                # monkey 策略
                policy, count = test_policy()
                # 执行 monkey 命令,并保存日志
                app.run_monkey(package, 'L2', seed, 500, count, monkey_log, policy)
                # 分析 monkey 测试日志,统计结果
                res = app.analyze_monkey_log(monkey_log)
                if res == 0:
                    config['TEST_RESULTS']['PASS'] += 1
                elif res == -1:
                    config['TEST_RESULTS']['ANR'] += 1
                    # ANR时,导出 trace.txt 日志
                    app.get_error_log(traces_log)
                elif res == -2:
                    config['TEST_RESULTS']['Exception'] += 1
                elif res == -3:
                    config['TEST_RESULTS']['CRASH'] += 1
                elif res == -4:
                    config['TEST_RESULTS']['OOM'] += 1
                elif res == -5:
                    config['TEST_RESULTS']['FAIL'] += 1
                # 结束 logcat 进程
                app.stop_running_process('logcat')
                # 结束 APP 进程
                app.stop_running_app(config['G_APP_PACKAGE_NAME'])
            except Exception as error:
                # 异常处理
                print str(error)
                except_condition(str(i))
        print 'Test Results: ', config['TEST_RESULTS']
        # 结束线程
        app.stop()

    def tearDown(self):
        # 生成测试报告,绘制手机资源使用趋势图
        combineTestResult(config['TEST_RESULTS'], config['TEST_DETAILS'])
        # 结束服务
        post_condition()

if __name__ == '__main__':
    unittest.main()

2.Monkey测试记录样例

1)Monkey测试结果概况,如图8所示:

autoMonkey框架原理与应用(四):autoMonkey框架_第4张图片
图8 Monkey测试结果概况

2)被测手机的基本信息

autoMonkey框架原理与应用(四):autoMonkey框架_第5张图片
图9 被测手机的基本信息

2)CPU使用趋势图,如图10所示:

autoMonkey框架原理与应用(四):autoMonkey框架_第6张图片
图10 CPU使用趋势图

3)内存使用趋势图,如图11所示:

autoMonkey框架原理与应用(四):autoMonkey框架_第7张图片
图11 内存使用趋势图

4)内存详情趋势图,如图12所示:

autoMonkey框架原理与应用(四):autoMonkey框架_第8张图片
图12 内存详情趋势图

5)引用未释放的Activities趋势图,如图13所示:

autoMonkey框架原理与应用(四):autoMonkey框架_第9张图片
图13 引用未释放的Activities趋势图

6)流量趋势图,如图14所示:

autoMonkey框架原理与应用(四):autoMonkey框架_第10张图片
图14 流量趋势图

7)流畅度趋势图,如图15所示:

autoMonkey框架原理与应用(四):autoMonkey框架_第11张图片
图 15 流畅度趋势图

PS:更多关于内存监控和分析,请参考个人博客“Android内存监控与分析”

内存泄漏(Memory Leak)与内存溢出(OOM)的表现
测试中最常遇见的内存泄漏测试场景
内存分析及原理
内存分析实例演示

你可能感兴趣的:(Python,性能测试,Android,稳定性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