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 Go 语言实现原理原文链接:https://draveness.me/golang/c...
当提到并发编程、多线程编程时,我们往往都离不开『锁』这一概念,Go 语言作为一个原生支持用户态进程 Goroutine 的语言,也一定会为开发者提供这一功能,锁的主要作用就是保证多个线程或者 Goroutine 在访问同一片内存时不会出现混乱的问题,锁其实是一种并发编程中的同步原语(Synchronization Primitives)。
在这一节中我们就会介绍 Go 语言中常见的同步原语 Mutex
、RWMutex
、WaitGroup
、Once
和 Cond
以及扩展原语 ErrGroup
、Semaphore
和 SingleFlight
的实现原理,同时也会涉及互斥锁、信号量等并发编程中的常见概念。
基本原语
Go 语言在 sync 包中提供了用于同步的一些基本原语,包括常见的互斥锁 Mutex
与读写互斥锁 RWMutex
以及 Once
、WaitGroup
。
这些基本原语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较为基础的同步功能,我们应该使用 Channel 和通信来实现更加高级的同步机制,我们在这一节中并不会介绍标准库中全部的原语,而是会介绍其中比较常见的 Mutex
、RWMutex
、Once
、WaitGroup
和 Cond
,我们并不会涉及剩下两个用于存取数据的结构体 Map
和 Pool
。
Mutex
Go 语言中的互斥锁在 sync
包中,它由两个字段 state
和 sema
组成,state
表示当前互斥锁的状态,而 sema
真正用于控制锁状态的信号量,这两个加起来只占 8 个字节空间的结构体就表示了 Go 语言中的互斥锁。
type Mutex struct {
state int32
sema uint32
}
状态
互斥锁的状态是用 int32
来表示的,但是锁的状态并不是互斥的,它的最低三位分别表示 mutexLocked
、mutexWoken
和 mutexStarving
,剩下的位置都用来表示当前有多少个 Goroutine 等待互斥锁被释放:
互斥锁在被创建出来时,所有的状态位的默认值都是 0
,当互斥锁被锁定时 mutexLocked
就会被置成 1
、当互斥锁被在正常模式下被唤醒时 mutexWoken
就会被被置成 1
、mutexStarving
用于表示当前的互斥锁进入了状态,最后的几位是在当前互斥锁上等待的 Goroutine 个数。
饥饿模式
在了解具体的加锁和解锁过程之前,我们需要先简单了解一下 Mutex
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进入的饥饿模式,饥饿模式是在 Go 语言 1.9 版本引入的特性,它的主要功能就是保证互斥锁的获取的『公平性』(Fairness)。
互斥锁可以同时处于两种不同的模式,也就是正常模式和饥饿模式,在正常模式下,所有锁的等待者都会按照先进先出的顺序获取锁,但是如果一个刚刚被唤起的 Goroutine 遇到了新的 Goroutine 进程也调用了 Lock
方法时,大概率会获取不到锁,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出现,防止 Goroutine 被『饿死』,一旦 Goroutine 超过 1ms 没有获取到锁,它就会将当前互斥锁切换饥饿模式。
在饥饿模式中,互斥锁会被直接交给等待队列最前面的 Goroutine,新的 Goroutine 在这时不能获取锁、也不会进入自旋的状态,它们只会在队列的末尾等待,如果一个 Goroutine 获得了互斥锁并且它是队列中最末尾的协程或者它等待的时间少于 1ms,那么当前的互斥锁就会被切换回正常模式。
相比于饥饿模式,正常模式下的互斥锁能够提供更好地性能,饥饿模式的主要作用就是避免一些 Goroutine 由于陷入等待无法获取锁而造成较高的尾延时,这也是对 Mutex
的一个优化。
加锁
互斥锁 Mutex
的加锁是靠 Lock
方法完成的,最新的 Go 语言源代码中已经将 Lock
方法进行了简化,方法的主干只保留了最常见、简单并且快速的情况;当锁的状态是 0
时直接将 mutexLocked
位置成 1
:
func (m *Mutex) Lock() {
if atomic.CompareAndSwapInt32(&m.state, 0, mutexLocked) {
return
}
m.lockSlow()
}
但是当 Lock
方法被调用时 Mutex
的状态不是 0
时就会进入 lockSlow
方法尝试通过自旋或者其他的方法等待锁的释放并获取互斥锁,该方法的主体是一个非常大 for
循环,我们会将该方法分成几个部分介绍获取锁的过程:
func (m *Mutex) lockSlow() {
var waitStartTime int64
starving := false
awoke := false
iter := 0
old := m.state
for {
if old&(mutexLocked|mutexStarving) == mutexLocked && runtime_canSpin(iter) {
if !awoke && old&mutexWoken == 0 && old>>mutexWaiterShift != 0 &&
atomic.CompareAndSwapInt32(&m.state, old, old|mutexWoken) {
awoke = true
}
runtime_doSpin()
iter++
old = m.state
continue
}
在这段方法的第一部分会判断当前方法能否进入自旋来等待锁的释放,自旋(Spinnig)其实是在多线程同步的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机制,当前的进程在进入自旋的过程中会一直保持 CPU 的占用,持续检查某个条件是否为真,在多核的 CPU 上,自旋的优点是避免了 Goroutine 的切换,所以如果使用恰当会对性能带来非常大的增益。
在 Go 语言的 Mutex
互斥锁中,只有在普通模式下才可能进入自旋,除了模式的限制之外,runtime_canSpin
方法中会判断当前方法是否可以进入自旋,进入自旋的条件非常苛刻:
- 运行在多 CPU 的机器上;
- 当前 Goroutine 为了获取该锁进入自旋的次数小于四次;
- 当前机器上至少存在一个正在运行的处理器
P
并且处理的运行队列是空的;
一旦当前 Goroutine 能够进入自旋就会调用 runtime_doSpin
,它最终调用汇编语言编写的方法 procyield
并执行指定次数的 PAUSE
指令,PAUSE
指令什么都不会做,但是会消耗 CPU 时间,每次自旋都会调用 30
次 PAUSE
,下面是该方法在 386 架构的机器上的实现:
TEXT runtime·procyield(SB),NOSPLIT,$0-0
MOVL cycles+0(FP), AX
again:
PAUSE
SUBL $1, AX
JNZ again
RET
处理了自旋相关的特殊逻辑之后,互斥锁接下来就根据上下文计算当前互斥锁最新的状态了,几个不同的条件分别会更新 state
中存储的不同信息 mutexLocked
、mutexStarving
、mutexWoken
和 mutexWaiterShift
:
new := old
if old&mutexStarving == 0 {
new |= mutexLocked
}
if old&(mutexLocked|mutexStarving) != 0 {
new += 1 << mutexWaiterShift
}
if starving && old&mutexLocked != 0 {
new |= mutexStarving
}
if awoke {
new &^= mutexWoken
}
计算了新的互斥锁状态之后,我们就会使用 atomic
包提供的 CAS 函数修改互斥锁的状态,如果当前的互斥锁已经处于饥饿和锁定的状态,就会跳过当前步骤,调用 runtime_SemacquireMutex
方法:
if atomic.CompareAndSwapInt32(&m.state, old, new) {
if old&(mutexLocked|mutexStarving) == 0 {
break // locked the mutex with CAS
}
queueLifo := waitStartTime != 0
if waitStartTime == 0 {
waitStartTime = runtime_nanotime()
}
runtime_SemacquireMutex(&m.sema, queueLifo, 1)
starving = starving || runtime_nanotime()-waitStartTime > starvationThresholdNs
old = m.state
if old&mutexStarving != 0 {
delta := int32(mutexLocked - 1<>mutexWaiterShift == 1 {
delta -= mutexStarving
}
atomic.AddInt32(&m.state, delta)
break
}
awoke = true
iter = 0
} else {
old = m.state
}
}
}
runtime_SemacquireMutex
方法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 Mutex
的使用互斥锁中的信号量保证资源不会被两个 Goroutine 获取,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 Mutex
其实就是对更底层的信号量进行封装,对外提供更加易用的 API,runtime_SemacquireMutex
会在方法中不断调用 goparkunlock
将当前 Goroutine 陷入休眠等待信号量可以被获取。
一旦当前 Goroutine 可以获取信号量,就证明互斥锁已经被解锁,该方法就会立刻返回,Lock
方法的剩余代码也会继续执行下去了,当前互斥锁处于饥饿模式时,如果该 Goroutine 是队列中最后的一个 Goroutine 或者等待锁的时间小于 starvationThresholdNs(1ms)
,当前 Goroutine 就会直接获得互斥锁并且从饥饿模式中退出并获得锁。
解锁
互斥锁的解锁过程相比之下就非常简单,Unlock
方法会直接使用 atomic
包提供的 AddInt32
,如果返回的新状态不等于 0
就会进入 unlockSlow
方法:
func (m *Mutex) Unlock() {
new := atomic.AddInt32(&m.state, -mutexLocked)
if new != 0 {
m.unlockSlow(new)
}
}
unlockSlow
方法首先会对锁的状态进行校验,如果当前互斥锁已经被解锁过了就会直接抛出异常 sync: unlock of unlocked mutex
中止当前程序,在正常情况下会根据当前互斥锁的状态是正常模式还是饥饿模式进入不同的分支:
func (m *Mutex) unlockSlow(new int32) {
if (new+mutexLocked)&mutexLocked == 0 {
throw("sync: unlock of unlocked mutex")
}
if new&mutexStarving == 0 {
old := new
for {
if old>>mutexWaiterShift == 0 || old&(mutexLocked|mutexWoken|mutexStarving) != 0 {
return
}
new = (old - 1<
如果当前互斥锁的状态是饥饿模式就会直接调用 runtime_Semrelease
方法直接将当前锁交给下一个正在尝试获取锁的等待者,等待者会在被唤醒之后设置 mutexLocked
状态,由于此时仍然处于 mutexStarving
,所以新的 Goroutine 也无法获得锁。
在正常模式下,如果当前互斥锁不存在等待者或者最低三位表示的状态都为 0
,那么当前方法就不需要唤醒其他 Goroutine 可以直接返回,当有 Goroutine 正在处于等待状态时,还是会通过 runtime_Semrelease
唤醒对应的 Goroutine 并移交锁的所有权。
小结
通过对互斥锁 Mutex
加锁和解锁过程的分析,我们能够得出以下的一些结论,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互斥锁的工作原理,互斥锁的加锁的过程比较复杂,涉及自旋、信号量以及 Goroutine 调度等概念:
- 如果互斥锁处于初始化状态,就会直接通过置位
mutexLocked
加锁; - 如果互斥锁处于
mutexLocked
并且在普通模式下工作,就会进入自旋,执行 30 次PAUSE
指令消耗 CPU 时间等待锁的释放; - 如果当前 Goroutine 等待锁的时间超过了
1ms
,互斥锁就会被切换到饥饿模式; - 互斥锁在正常情况下会通过
runtime_SemacquireMutex
方法将调用Lock
的 Goroutine 切换至休眠状态,等待持有信号量的 Goroutine 唤醒当前协程; - 如果当前 Goroutine 是互斥锁上的最后一个等待的协程或者等待的时间小于
1ms
,当前 Goroutine 会将互斥锁切换回正常模式;
互斥锁的解锁过程相对来说就比较简单,虽然对于普通模式和饥饿模式的处理有一些不同,但是由于代码行数不多,所以逻辑清晰,也非常容易理解:
- 如果互斥锁已经被解锁,那么调用
Unlock
会直接抛出异常; - 如果互斥锁处于饥饿模式,会直接将锁的所有权交给队列中的下一个等待者,等待者会负责设置
mutexLocked
标志位; - 如果互斥锁处于普通模式,并且没有 Goroutine 等待锁的释放或者已经有被唤醒的 Goroutine 获得了锁就会直接返回,在其他情况下回通过
runtime_Semrelease
唤醒对应的 Goroutine;
RWMutex
读写互斥锁也是 Go 语言 sync
包为我们提供的接口之一,一个常见的服务对资源的读写比例会非常高,如果大多数的请求都是读请求,它们之间不会相互影响,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将对资源读和写操作分离呢?这也就是 RWMutex
读写互斥锁解决的问题,不限制对资源的并发读,但是读写、写写操作无法并行执行。
读 | 写 | |
---|---|---|
读 | Y | N |
写 | N | N |
读写互斥锁在 Go 语言中的实现是 RWMutex
,其中不仅包含一个互斥锁,还持有两个信号量,分别用于写等待读和读等待写:
type RWMutex struct {
w Mutex
writerSem uint32
readerSem uint32
readerCount int32
readerWait int32
}
readerCount
存储了当前正在执行的读操作的数量,最后的 readerWait
表示当写操作被阻塞时等待的读操作个数。
读锁
读锁的加锁非常简单,我们通过 atomic.AddInt32
方法为 readerCount
加一,如果该方法返回了负数说明当前有 Goroutine 获得了写锁,当前 Goroutine 就会调用 runtime_SemacquireMutex
陷入休眠等待唤醒:
func (rw *RWMutex) RLock() {
if atomic.AddInt32(&rw.readerCount, 1) < 0 {
runtime_SemacquireMutex(&rw.readerSem, false, 0)
}
}
如果没有写操作获取当前互斥锁,当前方法就会在 readerCount
加一后返回;当 Goroutine 想要释放读锁时会调用 RUnlock
方法:
func (rw *RWMutex) RUnlock() {
if r := atomic.AddInt32(&rw.readerCount, -1); r < 0 {
rw.rUnlockSlow(r)
}
}
该方法会在减少正在读资源的 readerCount
,当前方法如果遇到了返回值小于零的情况,说明有一个正在进行的写操作,在这时就应该通过 rUnlockSlow
方法减少当前写操作等待的读操作数 readerWait
并在所有读操作都被释放之后触发写操作的信号量 writerSem
:
func (rw *RWMutex) rUnlockSlow(r int32) {
if r+1 == 0 || r+1 == -rwmutexMaxReaders {
throw("sync: RUnlock of unlocked RWMutex")
}
if atomic.AddInt32(&rw.readerWait, -1) == 0 {
runtime_Semrelease(&rw.writerSem, false, 1)
}
}
writerSem
在被触发之后,尝试获取读写锁的进程就会被唤醒并获得锁。
读写锁
当资源的使用者想要获取读写锁时,就需要通过 Lock
方法了,在 Lock
方法中首先调用了读写互斥锁持有的 Mutex
的 Lock
方法保证其他获取读写锁的 Goroutine 进入等待状态,随后的 atomic.AddInt32(&rw.readerCount, -rwmutexMaxReaders)
其实是为了阻塞后续的读操作:
func (rw *RWMutex) Lock() {
rw.w.Lock()
r := atomic.AddInt32(&rw.readerCount, -rwmutexMaxReaders) + rwmutexMaxReaders
if r != 0 && atomic.AddInt32(&rw.readerWait, r) != 0 {
runtime_SemacquireMutex(&rw.writerSem, false, 0)
}
}
如果当前仍然有其他 Goroutine 持有互斥锁的读锁,该 Goroutine 就会调用 runtime_SemacquireMutex
进入休眠状态,等待读锁释放时触发 writerSem
信号量将当前协程唤醒。
对资源的读写操作完成之后就会将通过 atomic.AddInt32(&rw.readerCount, rwmutexMaxReaders)
变回正数并通过 for 循环触发所有由于获取读锁而陷入等待的 Goroutine:
func (rw *RWMutex) Unlock() {
r := atomic.AddInt32(&rw.readerCount, rwmutexMaxReaders)
if r >= rwmutexMaxReaders {
throw("sync: Unlock of unlocked RWMutex")
}
for i := 0; i < int(r); i++ {
runtime_Semrelease(&rw.readerSem, false, 0)
}
rw.w.Unlock()
}
在方法的最后,RWMutex
会释放持有的互斥锁让其他的协程能够重新获取读写锁。
小结
相比状态复杂的互斥锁 Mutex
来说,读写互斥锁 RWMutex
虽然提供的功能非常复杂,但是由于站在了 Mutex
的『肩膀』上,所以整体的实现上会简单很多。
-
readerSem
— 读写锁释放时通知由于获取读锁等待的 Goroutine; -
writerSem
— 读锁释放时通知由于获取读写锁等待的 Goroutine; -
w
互斥锁 — 保证写操作之间的互斥; -
readerCount
— 统计当前进行读操作的协程数,触发写锁时会将其减少rwmutexMaxReaders
阻塞后续的读操作; -
readerWait
— 当前读写锁等待的进行读操作的协程数,在触发Lock
之后的每次RUnlock
都会将其减一,当它归零时该 Goroutine 就会获得读写锁; - 当读写锁被释放
Unlock
时首先会通知所有的读操作,然后才会释放持有的互斥锁,这样能够保证读操作不会被连续的写操作『饿死』;
RWMutex
在 Mutex
之上提供了额外的读写分离功能,能够在读请求远远多于写请求时提供性能上的提升,我们也可以在场景合适时选择读写互斥锁。
WaitGroup
WaitGroup
是 Go 语言 sync
包中比较常见的同步机制,它可以用于等待一系列的 Goroutine 的返回,一个比较常见的使用场景是批量执行 RPC 或者调用外部服务:
requests := []*Request{...}
wg := &sync.WaitGroup{}
wg.Add(len(requests))
for _, request := range requests {
go func(r *Request) {
defer wg.Done()
// res, err := service.call(r)
}(request)
}
wg.Wait()
通过 WaitGroup
我们可以在多个 Goroutine 之间非常轻松地同步信息,原本顺序执行的代码也可以在多个 Goroutine 中并发执行,加快了程序处理的速度,在上述代码中只有在所有的 Goroutine 都执行完毕之后 Wait
方法才会返回,程序可以继续执行其他的逻辑。
总而言之,它的作用就像它的名字一样,,通过 Done
来传递任务完成的信号,比较常用于等待一组 Goroutine 中并发执行的任务全部结束。
结构体
WaitGroup
结构体中的成员变量非常简单,其中的 noCopy
的主要作用就是保证 WaitGroup
不会被开发者通过再赋值的方式进行拷贝,进而导致一些诡异的行为:
type WaitGroup struct {
noCopy noCopy
state1 [3]uint32
}
copylock 包就是一个用于检查类似错误的分析器,它的原理就是在 编译期间 检查被拷贝的变量中是否包含 noCopy
或者 sync
关键字,如果包含当前关键字就会报出以下的错误: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sync"
)
func main() {
wg := sync.Mutex{}
yawg := wg
fmt.Println(wg, yawg)
}
$ go run proc.go
./prog.go:10:10: assignment copies lock value to yawg: sync.Mutex
./prog.go:11:14: call of fmt.Println copies lock value: sync.Mutex
./prog.go:11:18: call of fmt.Println copies lock value: sync.Mutex
这段代码会在赋值和调用 fmt.Println
时发生值拷贝导致分析器报错,你可以通过访问 链接 尝试运行这段代码。
除了 noCopy
之外,WaitGroup
结构体中还包含一个总共占用 12 字节大小的数组,这个数组中会存储当前结构体持有的状态和信号量,在 64 位与 32 位的机器上表现也非常不同。
WaitGroup
提供了私有方法 state
能够帮助我们从 state1
字段中取出它的状态和信号量。
操作
WaitGroup
对外暴露的接口只有三个 Add
、Wait
和 Done
,其中 Done
方法只是调用了 wg.Add(-1)
本身并没有什么特殊的逻辑,我们来了解一下剩余的两个方法:
func (wg *WaitGroup) Add(delta int) {
statep, semap := wg.state()
state := atomic.AddUint64(statep, uint64(delta)<<32)
v := int32(state >> 32)
w := uint32(state)
if v < 0 {
panic("sync: negative WaitGroup counter")
}
if v > 0 || w == 0 {
return
}
*statep = 0
for ; w != 0; w-- {
runtime_Semrelease(semap, false, 0)
}
}
Add
方法的主要作用就是更新 WaitGroup
中持有的计数器 counter
,64 位状态的高 32 位,虽然 Add
方法传入的参数可以为负数,但是一个 WaitGroup
的计数器只能是非负数,当调用 Add
方法导致计数器归零并且还有等待的 Goroutine 时,就会通过 runtime_Semrelease
唤醒处于等待状态的所有 Goroutine。
另一个 WaitGroup
的方法 Wait
就会在当前计数器中保存的数据大于 0
时修改等待 Goroutine 的个数 waiter
并调用 runtime_Semacquire
陷入睡眠状态。
func (wg *WaitGroup) Wait() {
statep, semap := wg.state()
for {
state := atomic.LoadUint64(statep)
v := int32(state >> 32)
if v == 0 {
return
}
if atomic.CompareAndSwapUint64(statep, state, state+1) {
runtime_Semacquire(semap)
if +statep != 0 {
panic("sync: WaitGroup is reused before previous Wait has returned")
}
return
}
}
}
陷入睡眠的 Goroutine 就会等待 Add
方法在计数器为 0
时唤醒。
小结
通过对 WaitGroup
的分析和研究,我们能够得出以下的一些结论:
-
Add
不能在和Wait
方法在 Goroutine 中并发调用,一旦出现就会造成程序崩溃; -
WaitGroup
必须在Wait
方法返回之后才能被重新使用; -
Done
只是对Add
方法的简单封装,我们可以向Add
方法传入任意负数(需要保证计数器非负)快速将计数器归零以唤醒其他等待的 Goroutine; - 可以同时有多个 Goroutine 等待当前
WaitGroup
计数器的归零,这些 Goroutine 也会被『同时』唤醒;
Once
Go 语言在标准库的 sync
同步包中还提供了 Once
语义,它的主要功能其实也很好理解,保证在 Go 程序运行期间 Once
对应的某段代码只会执行一次。
在如下所示的代码中,Do
方法中传入的函数只会被执行一次,也就是我们在运行如下所示的代码时只会看见一次 only once
的输出结果:
func main() {
o := &sync.Once{}
for i := 0; i < 10; i++ {
o.Do(func() {
fmt.Println("only once")
})
}
}
$ go run main.go
only once
作为 sync
包中的结构体,Once
有着非常简单的数据结构,每一个 Once
结构体中都只包含一个用于标识代码块是否被执行过的 done
以及一个互斥锁 Mutex
:
type Once struct {
done uint32
m Mutex
}
Once
结构体对外唯一暴露的方法就是 Do
,该方法会接受一个入参为空的函数,如果使用 atomic.LoadUint32
检查到已经执行过函数了,就会直接返回,否则就会进入 doSlow
运行传入的函数:
func (o *Once) Do(f func()) {
if atomic.LoadUint32(&o.done) == 0 {
o.doSlow(f)
}
}
func (o *Once) doSlow(f func()) {
o.m.Lock()
defer o.m.Unlock()
if o.done == 0 {
defer atomic.StoreUint32(&o.done, 1)
f()
}
}
doSlow
的实现也非常简单,我们先为当前的 Goroutine 获取互斥锁,然后通过 defer
关键字将 done
成员变量设置成 1
并运行传入的函数,无论当前函数是正常运行还是抛出 panic
,当前方法都会将 done
设置成 1
保证函数不会执行第二次。
小结
作为用于保证函数执行次数的 Once
结构体,它使用互斥锁和 atomic
提供的方法实现了某个函数在程序运行期间只能执行一次的语义,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意以下的内容:
-
Do
方法中传入的函数只会被执行一次,哪怕函数中发生了panic
; - 两次调用
Do
方法传入不同的函数时只会执行第一次调用的函数;
Cond
Go 语言在标准库中提供的 Cond
其实是一个条件变量,通过 Cond
我们可以让一系列的 Goroutine 都在触发某个事件或者条件时才被唤醒,每一个 Cond
结构体都包含一个互斥锁 L
,我们先来看一下 Cond
是如何使用的:
func main() {
c := sync.NewCond(&sync.Mutex{})
for i := 0; i < 10; i++ {
go listen(c)
}
go broadcast(c)
ch := make(chan os.Signal, 1)
signal.Notify(ch, os.Interrupt)
<-ch
}
func broadcast(c *sync.Cond) {
c.L.Lock()
c.Broadcast()
c.L.Unlock()
}
func listen(c *sync.Cond) {
c.L.Lock()
c.Wait()
fmt.Println("listen")
c.L.Unlock()
}
$ go run main.go
listen
listen
...
listen
在上述代码中我们同时运行了 11 个 Goroutine,其中的 10 个 Goroutine 会通过 Wait
等待期望的信号或者事件,而剩下的一个 Goroutine 会调用 Broadcast
方法通知所有陷入等待的 Goroutine,当调用 Boardcast
方法之后,就会打印出 10 次 "listen"
并结束调用。
结构体
Cond
的结构体中包含 noCopy
和 copyChecker
两个字段,前者用于保证 Cond
不会再编译期间拷贝,后者保证在运行期间发生拷贝会直接 panic
,持有的另一个锁 L
其实是一个接口 Locker
,任意实现 Lock
和 Unlock
方法的结构体都可以作为 NewCond
方法的参数:
type Cond struct {
noCopy noCopy
L Locker
notify notifyList
checker copyChecker
}
结构体中最后的变量 notifyList
其实也就是为了实现 Cond
同步机制,该结构体其实就是一个 Goroutine
的链表:
type notifyList struct {
wait uint32
notify uint32
lock mutex
head *sudog
tail *sudog
}
在这个结构体中,head
和 tail
分别指向的就是整个链表的头和尾,而 wait
和 notify
分别表示当前正在等待的 Goroutine 和已经通知到的 Goroutine,我们通过这两个变量就能确认当前待通知和已通知的 Goroutine。
操作
Cond
对外暴露的 Wait
方法会将当前 Goroutine 陷入休眠状态,它会先调用 runtime_notifyListAdd
将等待计数器 +1
,然后解锁并调用 runtime_notifyListWait
等待其他 Goroutine 的唤醒:
func (c *Cond) Wait() {
c.checker.check()
t := runtime_notifyListAdd(&c.notify)
c.L.Unlock()
runtime_notifyListWait(&c.notify, t)
c.L.Lock()
}
func notifyListAdd(l *notifyList) uint32 {
return atomic.Xadd(&l.wait, 1) - 1
}
notifyListWait
方法的主要作用就是获取当前的 Goroutine 并将它追加到 notifyList
链表的最末端:
func notifyListWait(l *notifyList, t uint32) {
lock(&l.lock)
if less(t, l.notify) {
unlock(&l.lock)
return
}
s := acquireSudog()
s.g = getg()
s.ticket = t
if l.tail == nil {
l.head = s
} else {
l.tail.next = s
}
l.tail = s
goparkunlock(&l.lock, waitReasonSyncCondWait, traceEvGoBlockCond, 3)
releaseSudog(s)
}
除了将当前 Goroutine 追加到链表的末端之外,我们还会调用 goparkunlock
陷入休眠状态,该函数也是在 Go 语言切换 Goroutine 时经常会使用的方法,它会直接让出当前处理器的使用权并等待调度器的唤醒。
Cond
对外提供的 Signal
和 Broadcast
方法就是用来唤醒调用 Wait
陷入休眠的 Goroutine,从两个方法的名字来看,前者会唤醒队列最前面的 Goroutine,后者会唤醒队列中全部的 Goroutine:
func (c *Cond) Signal() {
c.checker.check()
runtime_notifyListNotifyOne(&c.notify)
}
func (c *Cond) Broadcast() {
c.checker.check()
runtime_notifyListNotifyAll(&c.notify)
}
notifyListNotifyAll
方法会从链表中取出全部的 Goroutine 并为它们依次调用 readyWithTime
,该方法会通过 goready
将目标的 Goroutine 唤醒:
func notifyListNotifyAll(l *notifyList) {
s := l.head
l.head = nil
l.tail = nil
atomic.Store(&l.notify, atomic.Load(&l.wait))
for s != nil {
next := s.next
s.next = nil
readyWithTime(s, 4)
s = next
}
}
虽然它会依次唤醒全部的 Goroutine,但是这里唤醒的顺序其实也是按照加入队列的先后顺序,先加入的会先被 goready
唤醒,后加入的 Goroutine 可能就需要等待调度器的调度。
而 notifyListNotifyOne
函数就只会从 sudog
构成的链表中满足 sudog.ticket == l.notify
的 Goroutine 并通过 readyWithTime
唤醒:
func notifyListNotifyOne(l *notifyList) {
t := l.notify
atomic.Store(&l.notify, t+1)
for p, s := (*sudog)(nil), l.head; s != nil; p, s = s, s.next {
if s.ticket == t {
n := s.next
if p != nil {
p.next = n
} else {
l.head = n
}
if n == nil {
l.tail = p
}
s.next = nil
readyWithTime(s, 4)
return
}
}
}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选择在不满足特定条件时调用 Wait
陷入休眠,当某些 Goroutine 检测到当前满足了唤醒的条件,就可以选择使用 Signal
通知一个或者 Broadcast
通知全部的 Goroutine 当前条件已经满足,可以继续完成工作了。
小结
与 Mutex
相比,Cond
还是一个不被所有人都清楚和理解的同步机制,它提供了类似队列的 FIFO 的等待机制,同时也提供了 Signal
和 Broadcast
两种不同的唤醒方法,相比于使用 for {}
忙碌等待,使用 Cond
能够在遇到长时间条件无法满足时将当前处理器让出的功能,如果我们合理使用还是能够在一些情况下提升性能,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
-
Wait
方法在调用之前一定要使用L.Lock
持有该资源,否则会发生panic
导致程序崩溃; -
Signal
方法唤醒的 Goroutine 都是队列最前面、等待最久的 Goroutine; -
Broadcast
虽然是广播通知全部等待的 Goroutine,但是真正被唤醒时也是按照一定顺序的;
扩展原语
除了这些标准库中提供的同步原语之外,Go 语言还在子仓库 x/sync
中提供了额外的四种同步原语,ErrGroup
、Semaphore
、SingleFlight
和 SyncMap
,其中的 SyncMap
其实就是 sync
包中的 sync.Map
,它在 1.9 版本的 Go 语言中被引入了 x/sync
包,随着 API 的成熟和稳定最后被移到了标准库 sync
包中。
我们在这一节中就会介绍 Go 语言目前在扩展包中提供的三种原语,也就是 ErrGroup
、Semaphore
和 SingleFlight
。
ErrGroup
子仓库 x/sync
中的包 errgroup 其实就为我们在一组 Goroutine 中提供了同步、错误传播以及上下文取消的功能,我们可以使用如下所示的方式并行获取网页的数据:
var g errgroup.Group
var urls = []string{
"http://www.golang.org/",
"http://www.google.com/",
"http://www.somestupidname.com/",
}
for i := range urls {
url := urls[i]
g.Go(func() error {
resp, err := http.Get(url)
if err == nil {
resp.Body.Close()
}
return err
})
}
if err := g.Wait(); err == nil {
fmt.Println("Successfully fetched all URLs.")
}
Go
方法能够创建一个 Goroutine 并在其中执行传入的函数,而 Wait
方法会等待 Go
方法创建的 Goroutine 全部返回后返回第一个非空的错误,如果所有的 Goroutine 都没有返回错误,该函数就会返回 nil
。
结构体
errgroup
包中的 Group
结构体同时由三个比较重要的部分组成:
- 创建
Context
时返回的cancel
函数,主要用于通知使用context
的 Goroutine 由于某些子任务出错,可以停止工作让出资源了; - 用于等待一组 Goroutine 完成子任务的
WaitGroup
同步原语; - 用于接受子任务返回错误的
err
和保证err
只会被赋值一次的errOnce
;
type Group struct {
cancel func()
wg sync.WaitGroup
errOnce sync.Once
err error
}
这些字段共同组成了 Group
结构体并为我们提供同步、错误传播以及上下文取消等功能。
操作
errgroup
对外唯一暴露的构造器就是 WithContext
方法,我们只能从一个 Context
中创建一个新的 Group
变量,WithCancel
返回的取消函数也仅会在 Group
结构体内部使用:
func WithContext(ctx context.Context) (*Group, context.Context) {
ctx, cancel := context.WithCancel(ctx)
return &Group{cancel: cancel}, ctx
}
创建新的并行子任务需要使用 Go
方法,这个方法内部会对 WaitGroup
加一并创建一个新的 Goroutine,在 Goroutine 内部运行子任务并在返回错误时及时调用 cancel
并对 err
赋值,只有最早返回的错误才会被上游感知到,后续的错误都会被舍弃:
func (g *Group) Go(f func() error) {
g.wg.Add(1)
go func() {
defer g.wg.Done()
if err := f(); err != nil {
g.errOnce.Do(func() {
g.err = err
if g.cancel != nil {
g.cancel()
}
})
}
}()
}
func (g *Group) Wait() error {
g.wg.Wait()
if g.cancel != nil {
g.cancel()
}
return g.err
}
Wait
方法其实就只是调用了 WaitGroup
的同步方法,在子任务全部完成时取消 Context
并返回可能出现的错误。
小结
errgroup
包中的 Group
同步原语的实现原理还是非常简单的,它没有涉及非常底层和运行时包中的 API,只是对基本同步语义进行了简单的封装提供了更加复杂的功能,在使用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以下的几个问题:
- 出现错误或者等待结束后都会调用
Context
的cancel
方法取消上下文; - 只有第一个出现的错误才会被返回,剩余的错误都会被直接抛弃;
Semaphore
信号量是在并发编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同步机制,它会保证持有的计数器在 0
到初始化的权重之间,每次获取资源时都会将信号量中的计数器减去对应的数值,在释放时重新加回来,当遇到计数器大于信号量大小时就会进入休眠等待其他进程释放信号,我们常常会在控制访问资源的进程数量时用到。
Golang 的扩展包中就提供了带权重的信号量,我们可以按照不同的权重对资源的访问进行管理,这个包对外也只提供了四个方法:
-
NewWeighted
用于创建新的信号量; -
Acquire
获取了指定权重的资源,如果当前没有『空闲资源』,就会陷入休眠等待; -
TryAcquire
也用于获取指定权重的资源,但是如果当前没有『空闲资源』,就会直接返回false
; -
Release
用于释放指定权重的资源;
结构体
NewWeighted
方法的主要作用创建一个新的权重信号量,传入信号量最大的权重就会返回一个新的 Weighted
结构体指针:
func NewWeighted(n int64) *Weighted {
w := &Weighted{size: n}
return w
}
type Weighted struct {
size int64
cur int64
mu sync.Mutex
waiters list.List
}
Weighted
结构体中包含一个 waiters
列表其中存储着等待获取资源的『用户』,除此之外它还包含当前信号量的上限以及一个计数器 cur
,这个计数器的范围就是 [0, size]
:
信号量中的计数器会随着用户对资源的访问和释放进行改变,引入的权重概念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对资源的访问粒度进行控制,尽可能满足所有常见的用例。
获取
在上面我们已经提到过 Acquire
方法就是用于获取指定权重资源的方法,这个方法总共由三个不同的情况组成:
- 当信号量中剩余的资源大于获取的资源并且没有等待的 Goroutine 时就会直接获取信号量;
- 当需要获取的信号量大于
Weighted
的大小时,由于不可能满足条件就会直接返回; - 遇到其他情况时会将当前 Goroutine 加入到等待列表并通过
select
等待当前 Goroutine 被唤醒,被唤醒后就会获取信号量;
func (s *Weighted) Acquire(ctx context.Context, n int64) error {
s.mu.Lock()
if s.size-s.cur >= n && s.waiters.Len() == 0 {
s.cur += n
s.mu.Unlock()
return nil
}
if n > s.size {
s.mu.Unlock()
<-ctx.Done()
return ctx.Err()
}
ready := make(chan struct{})
w := waiter{n: n, ready: ready}
elem := s.waiters.PushBack(w)
s.mu.Unlock()
select {
case <-ctx.Done():
err := ctx.Err()
s.mu.Lock()
select {
case <-ready:
err = nil
default:
s.waiters.Remove(elem)
}
s.mu.Unlock()
return err
case <-ready:
return nil
}
}
另一个用于获取信号量的方法 TryAcquire
相比之下就非常简单,它只会判断当前信号量是否有充足的资源获取,如果有充足的资源就会直接立刻返回 true
否则就会返回 false
:
func (s *Weighted) TryAcquire(n int64) bool {
s.mu.Lock()
success := s.size-s.cur >= n && s.waiters.Len() == 0
if success {
s.cur += n
}
s.mu.Unlock()
return success
}
与 Acquire
相比,TryAcquire
由于不会等待资源的释放所以可能更适用于一些延时敏感、用户需要立刻感知结果的场景。
释放
最后要介绍的 Release
方法其实也非常简单,当我们对信号量进行释放时,Release
方法会从头到尾遍历 waiters
列表中全部的等待者,如果释放资源后的信号量有充足的剩余资源就会通过 Channel 唤起指定的 Goroutine:
func (s *Weighted) Release(n int64) {
s.mu.Lock()
s.cur -= n
for {
next := s.waiters.Front()
if next == nil {
break
}
w := next.Value.(waiter)
if s.size-s.cur < w.n {
break
}
s.cur += w.n
s.waiters.Remove(next)
close(w.ready)
}
s.mu.Unlock()
}
当然也可能会出现剩余资源无法唤起 Goroutine 的情况,在这时当前方法就会释放锁后直接返回,通过对这段代码的分析我们也能发现,如果一个信号量需要的占用的资源非常多,他可能会长时间无法获取锁,这可能也是 Acquire
方法引入另一个参数 Context
的原因,为信号量的获取设置一个超时时间。
小结
带权重的信号量确实有着更多的应用场景,这也是 Go 语言对外提供的唯一一种信号量实现,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的几个问题:
-
Acquire
和TryAcquire
方法都可以用于获取资源,前者用于同步获取会等待锁的释放,后者会在无法获取锁时直接返回; -
Release
方法会按照 FIFO 的顺序唤醒可以被唤醒的 Goroutine; - 如果一个 Goroutine 获取了较多地资源,由于
Release
的释放策略可能会等待比较长的时间;
SingleFlight
singleflight 是 Go 语言扩展包中提供了另一种同步原语,这其实也是作者最喜欢的一种同步扩展机制,它能够在一个服务中抑制对下游的多次重复请求,一个比较常见的使用场景是 — 我们在使用 Redis 对数据库中的一些热门数据进行了缓存并设置了超时时间,缓存超时的一瞬间可能有非常多的并行请求发现了 Redis 中已经不包含任何缓存所以大量的流量会打到数据库上影响服务的延时和质量。
但是 singleflight
就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对于同一个 Key
最终只会进行一次函数调用,在这个上下文中就是只会进行一次数据库查询,查询的结果会写回 Redis 并同步给所有请求对应 Key
的用户:
这其实就减少了对下游的瞬时流量,在获取下游资源非常耗时,例如:访问缓存、数据库等场景下就非常适合使用 singleflight
对服务进行优化,在上述的这个例子中我们就可以在想 Redis 和数据库中获取数据时都使用 singleflight
提供的这一功能减少下游的压力;它的使用其实也非常简单,我们可以直接使用 singleflight.Group{}
创建一个新的 Group
结构体,然后通过调用 Do
方法就能对相同的请求进行抑制:
type service struct {
requestGroup singleflight.Group
}
func (s *service) handleRequest(ctx context.Context, request Request) (Response, error) {
v, err, _ := requestGroup.Do(request.Hash(), func() (interface{}, error) {
rows, err := // select * from tables
if err != nil {
return nil, err
}
return rows, nil
})
if err != nil {
return nil, err
}
return Response{
rows: rows,
}, nil
}
上述代码使用请求的哈希作为抑制相同请求的键,我们也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关键或者重要的字段作为 Do
方法的第一个参数避免对下游的瞬时大量请求。
结构体
Group
结构体本身由一个互斥锁 Mutex
和一个从 Key
到 call
结构体指针的映射表组成,每一个 call
结构体都保存了当前这次调用对应的信息:
type Group struct {
mu sync.Mutex
m map[string]*call
}
type call struct {
wg sync.WaitGroup
val interface{}
err error
dups int
chans []chan<- Result
}
call
结构体中的 val
和 err
字段都是在执行传入的函数时只会被赋值一次,它们也只会在 WaitGroup
等待结束都被读取,而 dups
和 chans
字段分别用于存储当前 singleflight
抑制的请求数量以及在结果返回时将信息传递给调用方。
操作
singleflight
包提供了两个用于抑制相同请求的方法,其中一个是同步等待的方法 Do
,另一个是返回 Channel 的 DoChan
,这两个方法在功能上没有太多的区别,只是在接口的表现上稍有不同。
每次 Do
方法的调用时都会获取互斥锁并尝试对 Group
持有的映射表进行懒加载,随后判断是否已经存在 key
对应的函数调用:
-
当不存在对应的
call
结构体时:- 初始化一个新的
call
结构体指针; - 增加
WaitGroup
持有的计数器; - 将
call
结构体指针添加到映射表; - 释放持有的互斥锁
Mutex
; - 阻塞地调用
doCall
方法等待结果的返回;
- 初始化一个新的
-
当已经存在对应的
call
结构体时;- 增加
dups
计数器,它表示当前重复的调用次数; - 释放持有的互斥锁
Mutex
; - 通过
WaitGroup.Wait
等待请求的返回;
- 增加
func (g *Group) Do(key string, fn func() (interface{}, error)) (v interface{}, err error, shared bool) {
g.mu.Lock()
if g.m == nil {
g.m = make(map[string]*call)
}
if c, ok := g.m[key]; ok {
c.dups++
g.mu.Unlock()
c.wg.Wait()
return c.val, c.err, true
}
c := new(call)
c.wg.Add(1)
g.m[key] = c
g.mu.Unlock()
g.doCall(c, key, fn)
return c.val, c.err, c.dups > 0
}
因为 val
和 err
两个字段都只会在 doCall
方法中被赋值,所以当 doCall
方法和 WaitGroup.Wait
方法返回时,这两个值就会返回给 Do
函数的调用者。
func (g *Group) doCall(c *call, key string, fn func() (interface{}, error)) {
c.val, c.err = fn()
c.wg.Done()
g.mu.Lock()
delete(g.m, key)
for _, ch := range c.chans {
ch <- Result{c.val, c.err, c.dups > 0}
}
g.mu.Unlock()
}
doCall
中会运行传入的函数 fn
,该函数的返回值就会赋值给 c.val
和 c.err
,函数执行结束后就会调用 WaitGroup.Done
方法通知所有被抑制的请求,当前函数已经执行完成,可以从 call
结构体中取出返回值并返回了;在这之后,doCall
方法会获取持有的互斥锁并通过管道将信息同步给使用 DoChan
方法的调用方。
func (g *Group) DoChan(key string, fn func() (interface{}, error)) <-chan Result {
ch := make(chan Result, 1)
g.mu.Lock()
if g.m == nil {
g.m = make(map[string]*call)
}
if c, ok := g.m[key]; ok {
c.dups++
c.chans = append(c.chans, ch)
g.mu.Unlock()
return ch
}
c := &call{chans: []chan<- Result{ch}}
c.wg.Add(1)
g.m[key] = c
g.mu.Unlock()
go g.doCall(c, key, fn)
return ch
}
DoChan
方法和 Do
的区别就是,它使用 Goroutine 异步执行 doCall
并向 call
持有的 chans
切片中追加 chan Result
变量,这也是它能够提供异步传值的原因。
小结
singleflight
包提供的 Group
接口确实非常好用,当我们需要这种抑制对下游的相同请求时就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来增加吞吐量和服务质量,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意以下的几个问题:
-
Do
和DoChan
一个用于同步阻塞调用传入的函数,一个用于异步调用传入的参数并通过 Channel 接受函数的返回值; -
Forget
方法可以通知singleflight
在持有的映射表中删除某个键,接下来对该键的调用就会直接执行方法而不是等待前面的函数返回; - 一旦调用的函数返回了错误,所有在等待的 Goroutine 也都会接收到同样的错误;
总结
我们在这一节中介绍了 Go 语言标准库中提供的基本原语以及扩展包中的扩展原语,这些并发编程的原语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 Go 语言的特性构建高吞吐量、低延时的服务,并解决由于并发带来的错误,到这里我们再重新回顾一下这一节介绍的内容:
-
Mutex
互斥锁- 如果互斥锁处于初始化状态,就会直接通过置位
mutexLocked
加锁; - 如果互斥锁处于
mutexLocked
并且在普通模式下工作,就会进入自旋,执行 30 次PAUSE
指令消耗 CPU 时间等待锁的释放; - 如果当前 Goroutine 等待锁的时间超过了
1ms
,互斥锁就会被切换到饥饿模式; - 互斥锁在正常情况下会通过
runtime_SemacquireMutex
方法将调用Lock
的 Goroutine 切换至休眠状态,等待持有信号量的 Goroutine 唤醒当前协程; - 如果当前 Goroutine 是互斥锁上的最后一个等待的协程或者等待的时间小于
1ms
,当前 Goroutine 会将互斥锁切换回正常模式; - 如果互斥锁已经被解锁,那么调用
Unlock
会直接抛出异常; - 如果互斥锁处于饥饿模式,会直接将锁的所有权交给队列中的下一个等待者,等待者会负责设置
mutexLocked
标志位; - 如果互斥锁处于普通模式,并且没有 Goroutine 等待锁的释放或者已经有被唤醒的 Goroutine 获得了锁就会直接返回,在其他情况下回通过
runtime_Semrelease
唤醒对应的 Goroutine;
- 如果互斥锁处于初始化状态,就会直接通过置位
-
RWMutex
读写互斥锁-
readerSem
— 读写锁释放时通知由于获取读锁等待的 Goroutine; -
writerSem
— 读锁释放时通知由于获取读写锁等待的 Goroutine; -
w
互斥锁 — 保证写操作之间的互斥; -
readerCount
— 统计当前进行读操作的协程数,触发写锁时会将其减少rwmutexMaxReaders
阻塞后续的读操作; -
readerWait
— 当前读写锁等待的进行读操作的协程数,在触发Lock
之后的每次RUnlock
都会将其减一,当它归零时该 Goroutine 就会获得读写锁; - 当读写锁被释放
Unlock
时首先会通知所有的读操作,然后才会释放持有的互斥锁,这样能够保证读操作不会被连续的写操作『饿死』;
-
-
WaitGroup
等待一组 Goroutine 结束-
Add
不能在和Wait
方法在 Goroutine 中并发调用,一旦出现就会造成程序崩溃; -
WaitGroup
必须在Wait
方法返回之后才能被重新使用; -
Done
只是对Add
方法的简单封装,我们可以向Add
方法传入任意负数(需要保证计数器非负)快速将计数器归零以唤醒其他等待的 Goroutine; - 可以同时有多个 Goroutine 等待当前
WaitGroup
计数器的归零,这些 Goroutine 也会被『同时』唤醒;
-
-
Once
程序运行期间仅执行一次-
Do
方法中传入的函数只会被执行一次,哪怕函数中发生了panic
; - 两次调用
Do
方法传入不同的函数时只会执行第一次调用的函数;
-
-
Cond
发生指定事件时唤醒-
Wait
方法在调用之前一定要使用L.Lock
持有该资源,否则会发生panic
导致程序崩溃; -
Signal
方法唤醒的 Goroutine 都是队列最前面、等待最久的 Goroutine; -
Broadcast
虽然是广播通知全部等待的 Goroutine,但是真正被唤醒时也是按照一定顺序的;
-
-
ErrGroup
为一组 Goroutine 提供同步、错误传播以及上下文取消的功能- 出现错误或者等待结束后都会调用
Context
的cancel
方法取消上下文; - 只有第一个出现的错误才会被返回,剩余的错误都会被直接抛弃;
- 出现错误或者等待结束后都会调用
-
Semaphore
带权重的信号量-
Acquire
和TryAcquire
方法都可以用于获取资源,前者用于同步获取会等待锁的释放,后者会在无法获取锁时直接返回; -
Release
方法会按照 FIFO 的顺序唤醒可以被唤醒的 Goroutine; - 如果一个 Goroutine 获取了较多地资源,由于
Release
的释放策略可能会等待比较长的时间;
-
-
SingleFlight
用于抑制对下游的重复请求-
Do
和DoChan
一个用于同步阻塞调用传入的函数,一个用于异步调用传入的参数并通过 Channel 接受函数的返回值; -
Forget
方法可以通知singleflight
在持有的映射表中删除某个键,接下来对该键的调用就会直接执行方法而不是等待前面的函数返回; - 一旦调用的函数返回了错误,所有在等待的 Goroutine 也都会接收到同样的错误;
-
这些同步原语的实现不仅要考虑 API 接口的易用、解决并发编程中可能遇到的线程竞争问题,还需要对尾延时进行优化避免某些 Goroutine 无法获取锁或者资源而被饿死,对同步原语的学习也能够增强我们队并发编程的理解和认识,也是了解并发编程无法跨越的一个步骤。
Reference
- sync: make Mutex more fair
- runtime: fall back to fair locks after repeated sleep-acquire failures #13086
- x/sync · Golang
- The Go Memory Model
- The X-Files: Exploring the Golang Standard Library Sub-Repositories
- Go: Avoid duplicate requests with sync/singlefl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