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可谓大火大热的新兴贵族--HTML5,它的概念冲级着整个圈子的产品理念,因为本人也在自学的摸索中,就是K一些demo而已,拿不上台面。本文围绕html5的某些特性发表一下我整理来自网络资源的一些小的看法。

一、html5 新功能理念

1.本地的音频视频播放

2.动画绘制API (Canvas)

3.地理信息API (Twitter自动感知:支持geolocation API时自动加载,否则使用Google Gears插件)

4.硬件加速(2D,3D)

5.本地运行(加载完成,与Internet中断链接)

6.本地存储

7.上传功能(从桌面拖放文件到浏览器)

8.语义化标记

二、html5的应用现状

目前冲击的依然是移动终端设备市场,面向中国的PCWEB市场不太看好,兼容性依然是一个问题,当人力物力和技术俱在的时候倒是可以尝试。移动终端设备中的应用中心开发开始转换为HTML5主流,也有很多友好的HTML5开发应用上架,其它方面,国内有名的UC发布新版本的更新细节把HTML5的跑分作为竞争力。

三、html5的意义

在2011年,html5身影开始进入大家视野的时候,就出现了各种层面的讨论或者争吵,焦点是HTML5 && FLASH。随后,ADOBE宣布移动版flash停止开发,客观的为这段争论终止了。说是完全替代,理论上是不给力啊。有上面HTML5的新功能特性来讲,在移动终端的价值和开发潜力不可限量。终归PCWEB和桌面应用,还是flash比较王道。

智慧的人善于冷静的分析优缺点,得到精髓的思想理念,而愚笨的人,还在纠结到底自己的技术拓展学习该围绕哪一个方向。

HTML5的出现,与其说是技术上的创新,不如说是整个weeb设计的理念创新,简而言之,由我(W3C--HTML5)来制定一个标准规范,你们(浏览器平台)去遵守执行来使用我的功能。这个是最浅显的道理,在html5之前,这看似的简单的却永远得不到实现。另外,html5的在原有html4的技术实现理念上面,添加了很多新的技术点,丰富了用户体验,缩短了开发者的时间。真相不是用户的需求而产生HTML5,更多的还是厂商试图改变软件生态格局的战略需求。

个人的小结论:

1.性能:不明真相的半吊子开发人员总是把浏览器不响应和崩溃归结于使用的页面元素,js插件,或者flash插件的效率地下,而不去全工程的检测是不是在滥用某一个插件或者个人水平的原因。追求高响应高性能,这是一个硬技术。

2.兼容性:HTML5一起应用的必然是CSS3,目前依然是需要耗费人力物力去向下兼容,目前我自己没有更好的方法。期待各大浏览器的更新升级,有一个高效的图形引擎和脚本引擎,也迫切的需要横空出现一个杀手骨灰级别的应用,吸引和引导用户来升级可能还是IE6版本的浏览器。

个人心得:

本人只是客观的在阐述自己在自学的时候的一些体会,也许还算不上技术贴。由HTML5的理念来看,其实并不是它的技术有多牛,反而是理念。在自我学习和K代码写DEMO的时候,一直在模仿从未在创造。一专多精对于程序员来讲是一个好的归宿。

思考吧,攻城师!创新吧,产品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