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

1、甘草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1张图片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2张图片

甘草这味药很常用,可补虚、清热解毒、调阴阳、调和药物性味,相当于“和事佬”。在调和药性方面,70%的方剂都会用到甘草。甘草有生甘草与炙甘草之分,生甘草属于阴,炙甘草属于阳。

红斑狼疮、荨麻疹、牛皮藓等皮肤性疾病以及一些咽喉肿痛、肿瘤类的症状,有虚数脉或者其它一些偏于数的脉象时,会用生甘草来清热解毒。

在郑卢医学中,炙甘草用量较小,一般在5-15克之间。5、10、15这三个数字是中土之数,利于调中宫、固护脾胃。不用很大量的原因在于,刚开始调理的时候体内有风寒暑湿燥火等邪气,身体虚,邪气重,用5-15克可避免太过于滋腻而影响中宫的运转。彭老的经验是,一般姜与炙附子用同等的量,炙甘草只用5-15克以免太过滋腻,避免炙甘草影响生姜与附子的运行。

既然炙甘草滋腻,为何不直接舍弃?原因在于需要用炙甘草来调节药性。炙甘草与辛味药配伍可化阴为阳,与苦味药配伍可转阳为阴,起到阴阳平衡的作用。等到人体没有风寒暑湿燥火的脉象,脉力强了,炙甘草的用量可以提高到20-30克。

水湿很重的情况下就不用炙甘草。如西医讲的肾炎、水肿等疾病,一般都不用炙甘草,或者只用3克或更小的量,这样才能达到去邪气而不滞留邪气的目的。

炙甘草一般是用蜂蜜来炮制。古人温饱问题解决不了,炮制的时候蜂蜜用量多一点可以补阴精、调中宫、固护脾胃。但现在人的身体一般不缺营养,所以在炮制炙甘草时建议蜂蜜用量可以比古方少一点,这样不至于过于滋腻。

2、姜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3张图片

郑卢医学用姜的频率高,生姜、干姜、良姜、煨姜、姜炭、炮姜、筠姜都比较常用。附子法、桂附法、桂枝法等用的都是生姜,因为生姜的功效比较全面,可以通神明、去寒、化湿、通经络、降逆。生姜还可以解附子的毒,协调附子功能。一个方子里生姜跟制附子的用量一般是同等的,但是不能大于制附子的量。比如制附子用90克,生姜就用90克或者小于制附子的量,比如制附子用60克,生姜用40克也可以。

对于偏上焦的疾病,如心肺疾病,建议用良姜,因为良姜走上焦。

对于偏中焦的疾病,如脾胃、肝胆疾病,建议用煨姜。传统的煨姜炮制需要将生姜片洗净之后切片,再放火上烤,整个过程要经历洗、切片、烤、晒、封存,人工量很大,现在基本做不到,现在都是用微火煨3-5分钟便称为煨姜。古法炮制煨姜在冬至的时候做,煨姜效果很好。

对于胃脉很紧或者偏于沉紧的脉象,建议用干姜,同时加适量党参。如果用30-50克干姜,则加10-15克党参,防止干姜过于燥烈。

对于偏下焦的疾病,如妇科疾病、前列腺,建议用筠姜,因为筠姜走下焦。还有,一般疾病治疗到最后,脉缓、有力、有神了,需要做粉剂来吃的时候,一般是用筠姜来做。

对于寒凝淤血造成的疾病,如崩漏、咳血、拉血等,建议用炮姜,炮姜是炒过的姜。如果不是寒凝淤血造成的吐血、咳血就用姜炭,碳姜一般是用于止血的。

也可以几个不同的姜一起合用。对于浮紧脉等偏于“浮”的脉象,有外邪在外面,尤其是有寒、风、风湿类的,一般用生姜把寒湿逼到外面去。对于上焦有寒,中焦也不是太好,可以生姜和良姜同用或者生姜和煨姜同用,加附子的话,两个姜加在一起的量小于或等于附子的量就可以了。很多人担心吃大量的姜会大汗淋漓,事实上病人吃了以后不会大汗淋漓,因为药物是综合的,不是单看一味药,所以大家不用担心。

一般来讲,用生姜的方子比较多,因为它的作用多。其它的姜则需要根据不同的脉象去选取,这样用起来更精炼,效果更好。

3、白术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4张图片

治疗寒湿、风湿在表造成的疼痛一般用苍术,它可以祛风、解表、化湿。而固护中焦一般是用生白术,这是郑卢医学特有的用法。生白术基本用量不大,一般用15克,这与甘草的情况一样的,为了防止中焦太滞逆。

炒白术,临床上有土炒白术、麸炒白术两种。土炒白术偏于健脾益气、去水湿。麸炒白术,健脾益气。在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去掉后,在调补中焦的时候,炒白术用量可以相对大一点。其它的情况用量不要太大,防止过于滞逆,阻碍生姜和附子的运行。

风寒在表、内里有湿的情况,比如拉肚子,这个时候苍术和白术可以同用。但中焦气机不顺,胸闷、腹胀很严重时忌用白术,这个时候进行调补很容易补进去邪气。所以问诊的时候要问病人胸会不会闷、平常肚子会不会很胀,如果很胀,则邪气很重,暂时不用白术,等肚子不胀了、胸也不是很闷的时候才用。有些人吃药后反而肚子越来越胀,可能就是白术没有选配好。

4、桂枝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5张图片

郑卢医学用的是桂枝尖,将桂枝前面15公分细枝切成段封存阴干,而非用那些枯枝或者不封存挥发掉的。桂枝的质量一定要有保证,用那种大的切片是不起作用的。

桂枝如果用来通阳一般用15克即可,如果用来解表则用30-45克,如果用来降逆或治疗风湿类疾病,一般用60克以上。

桂枝有“通”的作用,可通12条经络。通阳,即把邪气引到外面。桂枝可以从阴入阳,把邪气谴出来,因此三阴三阳这些邪气的疾病一般会用到桂枝。它还有协调五脏关系的作用。

桂枝性甘,味甜,可以化阳,也可以走表,把邪气引到表去。桂枝还可以降逆,运化中宫,调五脏。在整个郑卢医学里,桂枝法属于大法,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方剂中使用桂枝的有70多个方剂。

人体太虚,脉太沉太弱的时候一般不用桂枝,要用葱白来通阳,待脉象稍微好转再用桂枝。邪气重,寒湿重,有紧滑脉、浮紧脉等的时候桂枝用量可以大一点。

桂枝、肉桂、桂心是有区别的。肉桂偏于走下焦,往下潜,用于起命门火,启动阳气。桂心偏于走心脏。

5、半夏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6张图片

半夏的炮制品很多,有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等。不同的半夏,因为炮制的方法不同,效果就有所区别。每种半夏的炮制都比较复杂,市面上的炮制品质量参差不齐,建议大家自己学会炮制,效果比较有保障。

关脉有点紧、滑、气滞、湿滞、滑滞等脉象,一般都可以用法半夏,去肺里的寒气,降逆,调节气机。根据脉象紧滑程度的不同,选取不同的用量,微微紧的用15克,稍微紧的用20克,更紧一点的用30克。也就是说,不管有没有痰,只要脉象偏紧、偏滑又不降,都可以用法半夏。

但是有一种情况要注意:肾阳不足,左尺脉太沉太细太弱,要慎用法半夏。因为法半夏半阴半阳,既可以降逆,又有提补阳气的作用,阳气太弱的时候,身体没有能力来运化,最好还是等稍微好转了再用。

这里说的半夏是旱半夏,与水半夏没有关系,水半夏一般是不用的。水半夏偏于去风湿,没有降逆、去寒的功能。现在很多人用水半夏来代替旱半夏,这是不理解药性造成的错误。

6、陈皮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7张图片

陈皮有生陈皮和老陈皮之分,用法不同。

新鲜的橘皮叫新皮或者生皮,主要用来解表。把橘子挤一下马上就会闻到很冲的味道,这个味道有发汗解表的作用。郑卢医学在风寒感冒无汗的时候会用生陈皮来开表发汗。

陈皮放三、五年以上则称为老陈皮。老陈皮香味比较足,可用来交通脏腑、化湿、消食、化痰、止咳,作用比较多,一般用它来行气化湿,交通肝、脾、肺之间的功能。

中医有以脾治皮的概念,因此在治疗皮肤病,将寒湿往外发的时候会用一些陈皮把湿气、邪气从肺透达到皮毛去。

对于偏上焦的脾胃不合、肺肝不合,在疏肝理气时需要使用更老的陈皮,大概要十到十五年左右年份的陈皮,才可以更好地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那些两三年或者三五年的陈皮起不到疏肝理气和降逆的作用,只能起到交通的作用。

临床上要根据不同的脉象选择不同的陈皮。浮紧脉用生陈皮;湿滞脉、滑滞脉用三五年的陈皮来交通打表,把湿气打到肺;气滞脉需要疏肝理气的要用老陈皮,十几年的老陈皮才能起到行气、化痰、化湿的作用。用量一般用15克左右,根据具体脉象进行加减。

7、葱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8张图片

郑卢医学所用的葱是小葱,即平时用作调料的小香葱,不是大葱。葱在药用时有全葱和葱白之分。

用于调整肺和肝之间的功能一般用全葱。全葱下白上青,白色属于肺,青色属于肝,用全葱跟药物一起煮,可用来协调脏腑功能。

葱白一般的用法是切碎泡服,而不是一起煮。即把葱白切碎放在煮好的药里面泡服,取葱白的气味。葱白状如脉管,能够交通心肾,可通经络、通达阳气。它可以把人体的阳气往全身扩散,也可以收回来。

交通心肾的时候葱白是必用的,治疗寒凝、气滞、血瘀时使用葱白可以起到很好的温开、通血脉作用。解表的时候也常用葱白来透达,葱白色属于肺,肺可以通达百脉,这是使用葱白的意义。在心肾不交、阳气外跃、脉有点浮大、湿滞、滑滞、紧、浮的时候可用葱白来通达阳气。

8、石苍蒲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9张图片

石苍蒲和水苍蒲不同,郑卢医学一般用石苍蒲,极少用水苍蒲。石苍蒲带香味,有通窍、化湿、降逆的作用,可以通达人体气机,把邪气往下潜。水苍蒲主要作用是化湿,起不到石苍蒲的作用。

右寸脉有点紧(有寒气,往外顶手,不是浮紧)的时候用石苍蒲,这种紧一般要让它往下潜,把肺的寒气潜下去。

石苍蒲还可以来开九窍,开眼睛、耳朵、鼻子、舌、心等窍,上焦开窍一般用量是15、20、30克,脉象不用用量不同。如果阳气外跃很厉害,右降降不下去,则用50克或者更大的量以起到右降作用。

石苍蒲的用量根据脉象有所不同。阳气外跃、右降降不下去的情况用量要大;九窍不开、胸闷等一般用20-30克就可以。

石苍蒲有点微微的寒,需要配合其他药物来调和。

9、大麦芽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10张图片

大麦芽在郑卢医学里是很常用的一个药,可用来交通肝脾,但是一定要炒过才用。麦芽、茴香等籽类的药物,郑卢医学一般会把它炒一下,炒了之后具备香味,能够行脾、化湿。麦芽炒的时候不要炒得很腻害,不添加任何东西,炒得有香味就可以了,不是把它炒焦或者炒糊。

麦芽可疏肝理气,炒后可疏肝健脾。临床上诸如肝脾不和造成的胃口不好、吃不下饭,就可以用炒麦芽。肝一般有点气滞、紧、滑,可以用炒麦芽疏肝理气化湿。临床上脉象有点滑、紧、气滞的情况都可以用炒麦芽,现在人湿气都比较重,中焦寒气困住的情况比较多,所以炒麦芽比较常用。

大麦芽可以消食,尤其对那些谷食类的东西效果很好。临床上肉食类一般用山楂消食,谷物类则用麦芽消食。用量一般是用“5”的倍数,比如5、10、15、20克,这是脾胃之数,但没有硬性规定,只是有这么一个讲法。

10、蒲黄粉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11张图片

蒲黄在郑卢医学中主要是用它来化淤血。蒲黄粉就是药店里面的蒲黄打成了粉,我们煲煎的时候一般用纱布包住,免得粉末沉着。

蒲黄粉有一点偏凉,但它不是太寒凉,常跟炮姜一起用,一寒一热,治上焦的咳血,中焦的拉血,下焦的崩漏,效果都特别好。如果淤血的同时如果有一点燥热,用蒲黄粉效果会很好。

蒲黄粉气味有点香,可行气化瘀,是化瘀止血常用药。比如大便有血块、月经有血块、咳嗽有血块等有淤血指症的,脉象上有滞脉,舌象有瘀点,这时候可以用蒲黄粉。如果怕蒲黄粉寒凉,可以加炮姜,治疗下焦的指症加艾叶,可把它的微弱寒性中和,但一定要用纱布包煎。

11、细辛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12张图片

细辛、麻黄这些药的使用在郑卢医学里面是很谨慎的,河北名医刘沛然研究了一辈子细辛,他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

古人讲“细辛不过钱”,指的是细辛的粉剂,因为吃粉剂可能会麻痹肺,造成呼吸道系统的问题,如果用水来煎煮是没问题的。细辛要脉象是阳虚,里有寒,才可以用。对于寒到骨髓里的症状,郑卢医学的经验是用细辛把寒气遣出来,然后用桂枝送出去,这方面我个人在用量上会大一点,15~30克甚至更大量。

细辛可以去骨头里的寒气,这是细辛特有的功能,其他的药这方面的功效没这么强。细辛可以通行人体所有经络,把寒气遣出来,然后通过尿、大便或者体表送出去。细辛在去寒、去风、通经方面效果非常好,郑卢医学常将细辛用于阴寒造成的疼痛,或者经络不通造成的手脚麻木。肺里有寒的症状,用细辛来温肺效果也很好,金方里的小青龙汤就用到细辛。

细辛味道很重,很多人受不了。它的药效猛,效果好,得辨证去用,要在沉紧脉、里有寒有风的时候用。

12、杏仁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13张图片

杏仁郑卢医学经常用到,但是没有特别之处。肺有宣发和肃降的功能,杏仁就是用来肃降的,治疗肺气不降的效果很好。对于气逆造成的咳、喘以及肺气不降造成的问题,会根据脉象配合来用杏仁。如果肺不好,有便秘,杏仁可以起到通便的作用。杏仁的用量不能太大,一般用十几克左右。

13、薄荷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14张图片

郑卢医学的本质在于固护人体的正气,很慎用薄荷这类药,一般是不用的。薄荷可疏肝理气、清理头目,可治疗因风热、湿热造成的头目不清,但必须是有数脉的情况下才用。一般会用于偏热的症状,如在上焦堵塞造成的问题或者肝热的时候用来疏肝理气,正常是很少用到。薄荷等芳香药在煎煮时都是后下的。

14、牙皂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15张图片

牙皂一般用来开窍化痰,但是实践中不怎么用,不讲太多。

15、白芷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16张图片

白芷经常被用为引筋药。对于寒湿造成的阳明经疼痛,比如头痛、牙龈肿痛,都常用白芷作为引筋药。

白芷可以调和肺和脾之间的关系,对于寒湿很重,寒在表,里有湿的情况,可用白芷化湿解表祛风祛寒,调和肺脾。白芷在祛风祛湿方面效果很好,它具备香味,有一点行气的作用。

白芷有开窍的作用,可开鼻窍,如治疗鼻塞不痛,也可开心窍。白芷还可以用于治疗下焦的疾病,如瘌痢、寒湿造成的白带有异味。白芷用于中下焦时在用量上会比较大,需用到30克以上,如果用在上焦则用量比较少,一般是15-30克。

白芷还可以美容,脸色长斑长痘,将白芷会打成粉外敷,配合内调,效果很好。

16、荆芥穗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17张图片

荆芥穗可祛风、化湿、达表,能够把脾的湿气去掉,它带有香味,可以起到旋转中焦气机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因风引起的疹子(风疹)、长斑、长痘。脉有点偏浮、紧、软、滑等都可以用荆芥穗。

时方里面有一个荆芥防风甘草汤专门用于治疗小儿疮疹。因为荆芥偏性不大,风寒风热都可以去掉,郑卢医学里有一个专门治疗寒热辨不准的感冒的方子,其中里面就用到荆芥。人身上长结节如脂肪瘤等,也可以用荆芥化寒凝、达表,起到通阳的作用。

荆芥可入肝。肝体阴而用阳,肝以阴血为主,我们调肝就是调阴血、疏肝气,对于寒凝气滞造成的一些问题可以用少量的荆芥如5-10克,起到一定的疏肝作用,祛除肝里面的寒气,要注意用量不能太大。

荆芥炒成碳则为荆芥碳,荆芥碳止血收敛效果非常好,可治疗吐血、便血、尿血,用于止血的时候用量可以大一点。对于虚、淤血、寒凝造成的问题,需要温阳的,在化淤血的同时可以加一些荆芥碳,效果非常好,如果有湿气可以加茯苓化湿。

17、白芍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18张图片

在很多书里说白芍有些酸,其实它的本味是有些苦,苦入肝经。苦可以泻火,酸可以收敛,脉法里面白芍用于气滞及偏数的脉,如细数脉,沉数脉等,用来养肝阴、去肝火、去疾止痛、柔肝。白芍可泻火滋阴,如果没有数脉,也没有气滞,最好不要用白芍,不然对身体反而是种伤害。

在金方里的桂枝汤就用白芍,但郑卢医学的桂枝法是把白芍换成了南山楂,这里面是有综合考虑的。古代人的温饱解决不了,战乱、恐惧、颠簸流浪等因素导致人的阴血很不足,那个时候就用白芍,但我们这个时代的人肥甘厚味,吃得多、不运动,用南山楂更适合。南山楂可以消食、消脂,还有敛阴的作用,所以郑卢医学的桂枝法(不叫桂枝汤)把白芍换成南山楂。

白芍与桂枝配伍可匹阴入阳,白芍属阴,桂枝属阳,匹阴入阳调和脾胃。白芍与葱白配伍,葱白交通心肾,白芍疏肝理气,是一个很好的配伍。当归与白芍配伍,需在沉数脉、细数脉的情况下用。如果有风的、脉象偏浮的则可以与天麻配伍。阳不太拔的可以与荆芥一起配伍。白芍还可以与细辛配伍,防止细辛太燥烈。白芍在解淤、疏肝理气方面的效果非常好,但注意只能在数脉、气滞脉一起出现的时候才能用。白芍还有点养血的作用,可以用来止汗,但是不要盲目用。

赤芍与白芍不同,赤芍偏于清淤血,用于涩脉,即郑卢医学讲的滞脉。赤芍可以清热化瘀,走心经和肝经。

18、川穹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19张图片

川穹归心经、肝经、肺经,古人讲“上达天庭,下达血海”,说它是血中之气药。川穹在疏肝理气、通行经络、止痛祛风方面效果非常好,是祛风止痛的必用药。

真正的川穹味道非常冲,祛风的效果非常好。有头风,脉象有一点偏浮紧、有涩脉都可以用川穹化淤血。川穹经常跟当归、鸡血藤一起用,用于去头风则常跟桂枝、葱白一起用,用量一般在5-15克。

气滞、血瘀、寒凝造成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可用川穹加五加皮,把血管里面的瘀滞清理出来,再通过皮毛把它潜出去。五加皮可以去表寒,和川穹配伍可以起到祛除气滞、血瘀、寒凝的作用,把血管清干净。

川穹在很多时候也用来疏肝解郁,比如说金方里面有个酸枣仁汤,就是用的川穹来行气解淤的。有些人身体比较虚的,有大淤血指症的,可以用5-10克的少量川穹。有些老前辈的经验是把川穹稍微炒一下,使它没有那么冲,炒川穹一般用来通经络、解淤,它的通透性非常强,所以不能长期用,免得伤正气。

19、栝楼根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20张图片

栝楼根也叫天花粉,有滋胃阴、生津止渴、清热消肿以及一定的利尿作用,主要用于口渴、咽干等津症状,除了滑数脉之外的其它偏于数脉的脉象都可以用,但要注意中病即止,脉象改变了就不要用。寒凉药很容易伤到脾胃,郑卢医学对栝楼根这些寒凉药的使用非常谨慎,必须有相应脉象才用。

子宫肌瘤且脉象偏数的,可以用栝楼根清热消肿,栝楼根配伍土茯苓可用于消肿瘤。栝楼根还有一个运肺化痰的作用,可以在肺燥且脉偏数的情况下用,但要中病即止,不能常用。

20、葛根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21张图片

葛根具备一定的甘味,甘能生阳,可旋转中焦气机。偏于数脉的脉象,葛根与天花粉同用可用于止渴生津,一般用30克。偏于紧脉的脉象,葛根可用来解表。葛根还有透疹的作用,常跟生麻、薄荷一起合用。葛根偏于寒凉,要根据脉象谨慎来用。

葛根的用量要根据升降之性来把握,用来升阳的话,用量比较少,一般3-5克;用来解肌的话,在麻黄、桂枝的基础上用,用量比较大,可用30-50克。

21、麻黄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22张图片

古方有用麻黄开表、祛湿、开窍,但麻黄在郑卢医学里比较少用,因为现代人的体质跟过去人比相对较弱,而麻黄在发汗解表方面的效力非常强,必须在浮紧脉且非常紧的情况下才能用来发表。

在治疗风寒表证方面,郑卢医学有麻方法,是桂枝法的演变,将桂枝、苍蒲、生陈皮一起配伍,这个方子里用生陈皮代替了麻黄。如果遇到真正的麻黄症,脉浮紧得很厉害、高烧很严重,就需要用麻黄。太阳症(即无汗症)浮紧脉很严重的时候需要用15克麻黄来解表,打开毛孔把寒气逼出去,如果浮紧脉不是很厉害,就用郑卢医学桂枝法里的麻方法。

麻黄还有利尿和平喘的功能。小青龙汤里面的麻黄就是用来宣肺利尿的,而不是用来发汗,一般用45克,当然这个方剂里面用量最大的药不是麻黄,是半夏。平喘一般用炙麻黄,即用蜂蜜炙一下麻黄。如果喘得很厉害,一般用15克炙麻黄。用来治阴虚的阳和汤里面有用很少量的麻黄,大概两三克,是用来行气温血的。可见,麻黄在每一个方剂里的用途是不同的。

麻黄的根可以用来止汗,特别是虚症的汗,但是这个药很燥,久用会伤精血。

22、厚朴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23张图片

厚朴是比较常用的药,郑卢医学用的厚朴要求比较严格,必须是油厚朴,不是普通的厚朴,它带有油性,闻起来很舒服,有一定的香味,用来右降、调理气机。而普通的厚朴只是用来行气,起不到运燥的作用,对于宏大脉没法解除,再用寒凉药去解除就会伤身体。

右关脉和寸脉有数脉、大脉、宏脉等有点紧、劲的脉象,配合舌苔厚腻、肚子胀、嗓子痛等症状,就可以用油厚朴进行运燥。痰热很重的情况可以用油厚朴跟茯苓、薏仁等化湿的药一起配伍,燥咳则可以用油厚朴跟川贝、紫菀同用。

油厚朴还可以用来行气,在有“燥”的情况下,可以用有厚朴治疗腹痛、腹胀。油厚朴可以降痰,如果痰湿重,尤其是热痰、燥痰,可以用油厚朴往下降。有嗝逆、胃气不降、肺气不降等因为“燥”引起的症状也都可以用油厚朴。

油厚朴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配伍。痰湿造成的呃逆可以配伍法半夏,胸闷可以配伍石苍蒲。大陈剂汤就是用厚朴来行气降逆,胃气、肺气不降、情志不舒造成的症状则用半夏厚朴汤。

无论用什么药,一定要根据脉象来用,比如嗓子痛,可能是因为燥热引起的,也可能是其他原因,要辨证论治。

23、南山楂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24张图片

南山楂是产于南方地区(如广东、云南这一带)的山楂,南山楂与北山楂是完全不同的药。南山楂在药店常被当成劣药,但郑卢医学把它当成宝贝。

南山楂一般走血分,能把血里面的寒气、垃圾给逼出来。膀胱脉紧、有寒的时候用南山楂配伍桂枝、苍术等可以把寒气去掉。南山楂可以消除血管里的垃圾,祛除气滞血瘀的东西,即西医讲的软化血管,常与天麻、葱白配伍,用来通阳,用来治疗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因气滞寒凝造成的疾病。劲脉时用南山楂用量可以大一点,20-30克,平时用15克就可以了。

桂枝法里用南山楂替代白芍,用来与桂枝配伍调和,因为白芍要有气滞脉和数脉一起出现才能用,现在的人身体比较少有火,所以用南山楂替换白芍,可以避免白芍泻火的过程中伤害身体。

南山楂很善于消肉积,与北山楂相比,南山楂气机的走向是不同的,它没有北山楂那么滋腻,北山楂很黏很滋腻,不可以长久使用,南山楂相对要好一点,对身体没那么大伤害,调理气机的效果更好一点。可用阳来化阴,配合敛阳的药物效果更明显、更稳定。

24、大黄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25张图片

大黄可以清热解毒、清淤血,用于脉有点宏、大、数的情况。腑实证或者下焦湿热等类似的脉象或病症可以用大黄,一般是阳明腑实证的时候用来泻下的,但是现在临床上使用大黄的几率比较少,主要是没有相应脉象。过去有个用来温下的温脾汤,里面用了附子干姜,如果有阳明腑实证的脉象就可以直接大胆用大黄,如果是平常的虚证则不能急于求成。

大黄用酒炙过之后作用就不同了,偏于行气化瘀,而生大黄就偏于清火、泻火。大黄煎煮时一般是最后5-15分钟的时候才下,不是跟其他药一起煎的。有些人会用大黄炒成碳用来止血,用于肠道出血等情况。

古代人把大黄用得很妙,金方里的火麻仁丸就用了大黄,把它做成丸剂用来缓下、运下,用于长期的便秘,但现代人因体质原因这种便秘相对比较少,一般是阳虚便秘比较多。关于便秘,郑卢医学根据脉象有不同的治疗方法,阴寒、气滞造成的便秘会用砂仁,如果是燥、阴血不足造成的便秘会用生的鹿苁蓉、生的黄精,这是跟其它理论不同的地方,其它理论是用九蒸九晒的药物,郑卢医学用生的药物目的是用药物的味和气,而不是药物的精血。

终上所述,郑卢医学用大黄的几率不多,但阳明腑实证泄热泻火就必须用大黄,这时候不用大黄很容易造成昏迷。用于不用关键在于辨证,脉象变了就应该换方子,不能久用,久用会伤了人的元气。有人说便秘用大黄效果好,开始吃有用,但是久了就没用了,最后成为习惯性便秘。

25、砂仁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26张图片

砂仁有很多功效,可用来纳下、遣下、行气、开膈、化湿,最主要用于调理人的气机。砂仁能下能上,感冒的时候有些情况也能用砂仁,当然感冒比较厉害就不用,把邪气解掉后才用。

用于开三膈比如治疗胸闷、肚子胀的砂仁一般是带有砂壳的,用西砂仁(西方的砂仁)。用于调理肝脾的气机一般用不带壳的砂仁,但是这个比较贵,几百块钱一公斤。一般来说,用来开三膈的话,用带壳的砂仁,直接用砂仁壳也可以;用来行气化湿温中的话,带壳不带壳一起用都可以;如果只是用来调肝脾,不是用来开三膈的,则用不带壳的砂仁,但要求不是那么严格。

如果处方的目标是要遣下,可以在处方里面加上砂仁。如果有气滞脉可以用砂仁行气化湿。砂仁还可以安胎,用于治疗因为气胀造成的胎动不安。

行气化水湿可以用砂仁配伍茯苓、茯神,行气通阳可以配伍桂枝、葱白,遣下可以配伍益智仁,肚子胀可以配伍厚朴,旋转中焦气机可以配伍白术。如果只往下遣、治疗便秘,可以配伍肉桂,但砂仁用量要大一点,一般是30-50克。

26、杭巴戟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27张图片

杭巴戟是填筋药,一般在沉弱脉、沉细脉、沉短脉的时候用来填筋,但前提是没有浮紧脉也没有数脉,已经把气滞消除干净了。巴戟一般是前期用来填筋,因为它不是太滋腻,在没有外邪的情况下就可以用。如果湿气很重,比如有湿滞脉、滑滞脉等脉象则切勿填筋。巴戟归肝、肾、脾经,是填脾经、肾精的常用药。脾经不足身体乏力、身体瘦弱、精血不足等情况可以用巴戟,肾精不足的比如男性阳痿早泄也可以用巴戟。巴戟可以去寒湿、去风湿、补肾精、补肾阳,是一个比较全面的药物,而且不是很滋腻。

填筋要严格区分,比如填脾经和肾精是有区别的,肾为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郑卢医学对脾肾的固护非常严谨,如果有外邪是不可以填筋的,如果气机逆乱则可以在气机逆乱的同时填筋,但是关键看左手和右手的脉是脾经不足还是肾精不足,填筋一定要在扶养的基础上进行,这叫以阳化阴。

巴戟可以跟很多药物配伍,比如配伍枸杞子可以调补肝肾、明目;配伍投石子可以增加精血、增加活力,治疗因经络不通造成的身体痒;配伍杜仲可以在补肾阳的同时通经络;阳痿很厉害的情况下可以配伍仙茅;用来大补精血的时候可以配伍生黄精;治疗阳虚造成的便秘可以配伍生的鹿苁蓉。要注意配伍黄精和鹿苁蓉两味药时都是用生的,用九蒸九晒的太过于滋腻,而且一定要在附子法的基础上来加减这些药物,以阳化阴,如果没有在附子法的基础上用还是有点滋腻,可能身体运化不了这些药材,反而成了一种伤害。

27、淫羊藿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28张图片

淫羊藿是郑卢医学里面非常常用的一味药,用法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一是用于交通阴阳,比如阳不入阴或者阴不入阳造成的失眠。

二是用于填筋,可以配伍投石子、枸杞子、生黄精、肉苁蓉等,淫羊藿走肾经和脾经,对治疗脾肾的阳虚、水湿都有一定的作用。

三是用于收敛,比如尿特别多、汗特别多的情况,《伤寒论》里用白芍来敛汗,郑卢医学则用淫羊藿。

四是用于遣潜,一般与砂仁、益智仁配伍,起到一个往下遣的作用。

有外邪、有紧脉(包括沉紧、浮紧)的时候一开始最好不要用淫羊藿,湿气太重的时候可以用,但是不要用太多,量小一点,尽量不要用,特别是寒邪最好不要用,因为它有收敛的作用,会把寒邪敛进去。

感冒去掉外邪以后可以马上用淫羊藿来交通阴阳。淫羊藿是补肾阳的药,它益精血的功能不是太强,所以经常会加一些益精血的药来配伍,但是用量要控制好,并且必须在附子法的基础上用,才能运化得了。

在用量上,如果用于益精血一般用15-20克;如果用于往下收敛比如敛汗、敛尿或者用于阳不入阴等睡眠问题的时候,量要大一点,一般用30克;用于遣降的时候用量也要大一点,不然降不下去,可以跟葱白配伍。

28、薏仁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29张图片

薏仁也叫薏米,可去湿、利尿、疏通经络,不同情况下的用法是不同的。湿热下注造成尿急、尿频、尿不出一般用生薏仁。寒湿或者湿热造成的痢疾要用炒薏仁把寒气排掉。薏仁善于排脓,有滑数脉则用生薏仁,其它的脉象没有数脉的情况下用炒薏仁。

如果用薏仁来健脾化湿必须用炒薏仁,而且要比平常炒东西时稍微炒得厉害一点,炒出一点香味。药物的炮制要根据临床经验,不一定要照搬古书,因为古书上的方法不一定适合现代人,有些药需要按照古法炮制,有些药不需要,要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把控。

29、防己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30张图片

防己利水湿,尤其是在表的水湿。与茯苓、桂枝配伍可祛风通阳、利尿化湿,此外还可以与葱白、白术、炙甘草等药物配伍,主要是用它来化湿,尤其是肌肉间和皮肤的水。

浮滑脉、湿滞脉等脉象都可以用防己,紧滑脉可以与桂枝、葱白配伍化水湿,还可以与通经络的药比如地龙、鸡血藤一起用。

30、黄芪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31张图片

郑卢医学有专门一个法叫黄芪党参综合法,一般是风寒暑湿燥火都没有了、脾肾功能也已经上来了的情况下,即人体有能力运化的时候才用。黄芪可以直接把肾的功能调起来,如果脾肾功能还没有上来,肾功能太弱,就提前用黄芪党参综合法,直接把肾功能调起来,人就会有眩晕、乏力等症状。很多人看到气虚、乏力就用黄芪,结果越用身体越累,就因为不懂得用药的次第。

中医认为黄芪可以保护人的胃气,黄芪与防风白术配伍可以固护胃阳。郑卢医学也用这种配伍方法,但是必须在肾功能过得去的前提下,在附子法的基础上用。为了防止黄芪太过于把人的阳气、胃气往上面调,可以采取用黄芪加砂仁的配伍方法,黄芪往上调,砂仁往下拉,防止黄芪把阳气往上调得太厉害。也可以用黄芪配伍肉桂,效果就像放风筝一样,下面有个线拉住,阳气不至于上调得太厉害,淫羊藿等往下遣的药也可以与黄芪配伍,防止造成眩晕等症状。

很多人认为黄芪与当归配伍可以调气血,这点郑卢医学有不同的认识,主要在于药物的用量上。如果目的在于补血,黄芪的量要大一点,当归的量要小一点;如果目的在于补气,则当归量大,黄芪量小。古人说“阳虚者必伴有气虚”,但是郑卢医学用药有次第,先升阳,阳气升到一定程度再来调气,最后再来益精血。

黄芪是健脾、益气、行气、化湿、利尿的常用药。气有推动功能,如果湿气走不动了,加补气药进行化湿,这样气才能动。如果没有阳的基础,气是运动不了的,所以一定要在附子法、桂附法的基础上用这些方法。

31、附子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32张图片

附子味道很苦,大部分的书都对它使用了“大辛大温大热大毒”的形容,但郑卢医学却认为附子“至刚至柔”,它既有刚的一面也有柔的一面,能上能下,能内能外。附子祛寒、化湿、通经络的功效非常强,它可以走人体14条经络,无处不到。因为它大辛大温,对寒造成的疼痛治疗效果很好。同时,附子的化湿功能很强,可以治疗因为寒造成的湿气。附子有苦味,辛开苦降。郑卢医学的纳下法、归根法,就是用附子来归根的。附子的产地在江油,这个地方的地势有点像坎卦。附子能上能下、能内能外的作用取决于它的配伍。

附子配伍肉桂、木姜子、蜀椒、细辛、白术、茯苓则“能内”;附子配伍桂枝、葱白、防风则“能外”,即把附子的能力往外拉。有些浮紧脉但不是太紧的,且肾脉很弱,用桂附法可以达到“能内能外”,如果脉有点沉紧,可能用附子法也可能用桂附法。附子配伍生麻、葱白、生姜、白芷则“能上”,用这些引筋药往上引;附子配伍砂仁、淫羊藿、益智仁则“能下”。

附子在用量上郑卢医学有很多经验,有“60克走全身,75克走中焦,90克及以上走下焦”的说法,这是一般规律,但其实90克也能走上焦,关键看怎么引法。

郑卢医学讲附子法,说“法”而不是单独讲用附子治疗什么病,凡是左尺脉至骨来把有沉、弱、细、短、乏神、乏力等脉象都可以用附子法或者桂附法。事实上,临床70%-80%的情况都可以用附子法或者桂附法进行加减,桂枝法使用的几率较少,非桂附法使用得更少。

附子是扶阳救逆的常用药,如白通汤、四逆汤等都是用于治疗阳气外跃的常用的方子。但有些人脉法不过关,病人用了四逆汤后反应很大,原因在于没有打通人体气机。如果脉象整体浮紧则不能用附子法,一般会用桂枝法把外邪祛除以后再用附子法或者桂附法。脉法过关,用药过关,附子用起来一般就没有问题。

附子中毒一般有几个原因:一是附子质量问题;二是附子用量太小,本来应该用60克走全身,但是只用20克、30克,反而容易中毒;三是脉法不合一;四是气机没有调顺;五是外邪没有祛除就用了附子;六是药物的配伍有问题,比如寒凉并用。

附子的炮制最好用透制。生附子要泡透,泡一个晚上泡软了,直到掰开里面也是透的,再拿出来煮,量大就煮2.5-3小时,这样的附子用起来是安全的。附子炒透之后,掰开闻起来会发现中间很干燥,有点香味,但注意不能炒焦,这样就比较安全。

附子的一些品种比如乌头(金方里面有乌头汤,治疗寒湿造成的疼痛),煮的时间也要很长,一般用于比较严重的风寒湿痹痛,大部分的情况下其实用炙附片基本上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天雄的效果比附子稍微差一些,一般用在少阳上,如肝阳不足就可以用天雄,但现在天雄比较少用,还是用附子比较多一点。

附子要用得好,关键还在脉法上。附子在郑卢医学里是一个猛将,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元帅。很多人经常说能不能用其他药物替代附子,小问题其实是可以的,但真正的大病、重病、难病,少了附子这个主帅是很难解除的。

32、知母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33张图片

知母有滋阴的效果,可以生津止渴,有泻火的作用,用于数脉、宏数脉等脉象,一般用于偏中下焦的湿热症,但是虚数脉不能用。金方里有白母汤,现在临床上也有一些用知母的情况,但不多。

熬夜较多、气虚暴躁、饮食过于辛辣造成的虚数脉,即本虚造成的所谓虚脉,不能用知母。真正遇到数脉可以用一些知母,如果没有数脉,病人一上火口渴就用知母,这就不太好。

对于滋阴的药要中病即止,久用伤身。

33、石膏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34张图片

石膏是大寒大凉的药,药性跟附子完全相反。石膏是一个泻火的猛将,可生津止渴,对解除肺、胃、肝、胆的热都很有用,且效果很好。宏数脉、阴精不足、热盛、内热造成的迫汗、大汗淋漓、阳明腑实证都可以用石膏。

石膏的使用必须中病即止。有人认为癌症是有里热、浮热造成的,于是每个方子都用石膏,病人吃后身体越来越差。每个药都是好药,只是会不会用的问题。

34、人参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35张图片

人参一般在虚数脉、气阴虚、元气不足的时候用。人参可补元气、补阴虚、生津止渴,是一个非常好的补虚药,对中焦下焦的虚血,尤其是气虚方面效果非常好。

人参在一定的框架下来用,调五脏之气的效果非常好。脉有沉、细、弱、阴血不足都可以用人参,但要在附子法、桂附法的基础上用,如果直接用有可能过于滋腻。如果邪气没有祛除就用人参,可能会造成敛邪的后果。

郑卢医学主要在两方面用人参。一是邪气祛除干净了,风寒暑湿燥火都没有的情况下用人参来补虚,补元气和中气。二是脉里面一开始就有虚数脉,气不足、阴不足的,会加人参来调补,并配合附子来调阴阳。

人参的种类很多,炮制品也很多,要区别使用。如西洋参偏凉,一般用于调气阴虚;白切参偏补气生津,一般用于温中补元气;而太子参属于力量比较小的人参,很多人说太子参是给小孩子用的,其实大人也可以用。

人参可救人也可杀人。有些人觉得孩子身体虚,用人参给孩子补,结果补死了。并不是说身体虚就要马上补元气,而是要根据脉象,该调气机就去调气机,该温阳就去温阳,该化湿就去化湿,该用哪个药就用哪个药。在中医眼里药没有好坏之分,适合的就是好药。人参杀人无过,救人无功。要引起重视,不能滥用药。

35、瓜蒂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36张图片

瓜蒂比较少用,可以开膈降逆,用于上焦可以催吐,很多人用它打成粉引鼻涕往外出。

36、百合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37张图片

百合味微甘、略涩,有点微凉,但不算太凉,虚数脉等偏数的脉象、阴虚火旺但不是很严重、津液不足的时候可以用百合。如果是宏数脉也可以用,但是在用量上需要进行加减。百合走上焦,归心肺经,对心肺里面的淤热有良好的疗效,是一个常用药。

百合有滋养心肺的功能,可用于虚火上扰造成的心肺疾病,如口渴、烦躁、不欲饮食、睡眠差、口干、心慌等。关于百合的方剂很多,比较出名的是百合地黄汤。

口渴、阴虚造成的口渴一般可用百合与地黄配伍,如果上焦热得比较严重也可用百合与麦冬配伍。

37、滑石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38张图片

滑石可利水、利尿,常用于偏阴虚、湿热造成的水湿重、下焦水热等疾病。滑石还稍微有滋阴的效果,但是滋阴功能不是太强。药物如果去水的功能太过就会伤阴,但是滑石不会,滑石的特点是可以在利尿的同时不伤阴。数脉,偏于滑数脉的时候可用滑石,它有一点偏凉,平常最好不要用。

38、代赭石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39张图片

代赭石可用来降逆,脉有点大、数、逆的时候用,治疗嗳气、嗝逆等,用量可稍微大一点,临床一般用50克,30克也可以。代赭石煎煮的时候需要包煎,不然整个药会很浑浊。

代赭石有一定的清淤血效果,肝阳上亢、头昏眼花时用代赭石可以起到镇肝的作用。代赭石有一定的收敛止血效果,有些人也用它止血。

39、鸡子黄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40张图片

鸡子黄即鸡蛋的黄,脉象有数脉才用,临床比较少用,金方里的黄连阿胶汤就用了鸡子黄。黄色可以入脾,鸡子黄一般用来用来滋阴固护脾胃,可以健脾益气。

很多温热病,大病过后会伤阴血,这个时候可以加点鸡子黄固阴。临床一般是把药煮好后,把生的鸡子黄搅到药汤里面去,不是一起煮的。

40、生地黄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41张图片

生地黄的功效比较多,可滋阴、凉血、补血,用于偏数脉,如虚数脉(非气虚造成的)、宏数脉。此外,血热妄行造成的吐血、流鼻血、便血、崩漏等都可以用生地黄做加减。生地黄非常清凉,对以上脉象效果非常好,但现在人的体质越来越寒,临床上用到生地黄的情况极少。

生地黄的炮制品熟地黄,可补肝肾、养精血,但是也比较少用,一方面是熟地黄过于滋腻,另一方面是炮制的时候没有人按照古法九蒸九晒加砂仁、黄酒来炮制,用起来不安全。

生地黄常和养阴药一起用,比如阴虚造成的疾病,可用生地黄与白芍、百合、麦冬配伍;治疗血热妄行的吐血,生地黄常与养血行气的药比如川芎、益母草、当归等配伍。

对于一些宏数脉造成的阴虚方面的疾病,生地黄有滋阴止渴的效果,可以凉血止血,也可以敛阴。阴虚造成的脉络不通很多人也会用大量的生地来滋养。

生地黄稍凉,要中病即止,免得伤害脾胃,尤其是便溏、脾胃不好的,不能久用。

41、左牡蛎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42张图片

牡蛎具备涩味(涩和酸一样都具备收敛作用),是左升右降之药。左升有敛阴的作用,对很多的虚证,如汗多、遗精等都可以起到收敛的作用,可生津止渴。右降可以遣阳,牡蛎是常见的遣阳药,对阳不入阴、气机不顺、肝阳上亢、精血不敛等症状都可以起到右降作用。

虚脉、软弱脉、细脉等比较虚弱的脉象,或者阳气外跃、阳气不潜造成的虚火上扬、睡眠不足的,都可以用牡蛎。

牡蛎整体偏寒,可配伍天花粉、生地黄等来滋阴。牡蛎还有点咸味,可以用来治疗结节。阴虚证和阳虚证都经常会用到牡蛎。

42、黄岑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43张图片

黄岑味苦,性寒,可去湿热,清热泻火,偏于清上焦的火,如肺和胃的火。一般在脉象偏数,比如滑数脉、宏数脉的时候用。黄岑炒炭即黄岑炭,黄岑炭可以治疗吐血、拉血、鼻孔出血。

43、黄连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44张图片

黄连是极苦之药,要慎用,不能久用。与黄岑相比,黄连的清火功能偏于心和胃,必须有宏数脉时才能用。黄连走胃经,胃经有数脉、有火才能用黄连清热燥、湿解毒。心火造成的口腔溃疡也可以用黄连,但一定要根据脉象慎用,不然会伤身。

过去金方里黄连出现的频率很高,但是现在临床上真正用到黄连的几率是极少的,用到黄岑可能会稍微比黄连多一些。现在人体质真正有实火的很少,遇到真正有火的病人,基本用一两剂药就可以解除。

现在有些人遇到嗓子疼或者生疮就用黄连,即使把到的脉是沉弱脉,这种时候吃了黄连也有用,但是病情会反复,断不了根。

44、大枣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45张图片

大枣皮红肉黄,可以入心脾,可健脾、缓中、益气、安神、运肠,属于补益药,走血份。大枣一般在虚证上用,脉细、短、弱时用于补益,也可以跟生姜一起用于调解益胃。但大枣相对有点滋腻,郑卢医学一般用别的药来调解益胃。

张仲景的经典方子里经常用生姜大枣炙甘草,但现在的人跟古人体质不大相同,不会营养不足,所以郑卢医学用大枣的几率不多,在脉细、短、弱的时候用大枣来补益是可以的,但是脉太滑,舌苔太厚腻,最好就少用。

45、雄黄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46张图片

雄黄一般外用,用来止痒。湿气重造成的疮痈、疹,都可以用雄黄止痒。

46、赤小豆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47张图片

赤小豆偏寒凉,一般是下焦湿热过重、湿热下注、偏于滑数脉时才用来化湿。金方里有赤小豆当归散,可治疗肝虚、养血、活血、利尿。赤小豆一定要有滑数脉才用,如果没有该脉象最好不用,否则很容易伤到阳气。

赤小豆与红豆是有区别的。赤小豆可以清血分的热、利尿,但主要用在湿热上,清血分的热一般不怎么用它。过去临床上常用赤小豆,但现在比较少用,因为现在的人真正湿热的比较少,寒湿体质比较多。

水湿重和脾虚有关系,可以配伍一些健脾的药如白术、茯苓、芡实;如果滑数脉有点重也可以配伍一些清热的药如白茅根;肾虚可以配伍投石子补肾利尿。

并不是湿气很重就可以吃赤小豆配薏米,这个是要辨证的。

47、当归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48张图片

当归有苦味,可入心入肝,起到补血的作用;有辛味,可以清淤血;还具备一点甘味,可以补益、化阳。

当归是常用药,在使用时有当归头、当归尾、全当归之分。当归头偏于补血,当归尾偏于活血,全当归补血活血都可以用,这里只是说偏于,并不是说它其他功能都没有。当归整体的功效是补血、活血、化瘀血,也就是它可以补血不留淤。当归还有蕴藏的作用,治疗血虚造成的便秘时可以加大当归用量,用二三十克甚至更大的量,经常与苁蓉一起配伍。

有沉弱脉、沉细脉、短脉、涩脉等脉象时可以用当归补血,治疗血虚造成的面黄、面白、乏力以及一些瘀血证。如果脉很滑、气血很低,一般不用当归,因为郑卢医学有用药次第,必须先把寒湿祛除后再用黄芪当归来补益。

少数民族药当归藤跟当归是不同的,当归藤是另一种药物,可以补血、活血、补肝肾。当归藤没有当归的缺点,当归在滑脉、脾虚湿气重的时候不能用,这个时候可以用当归藤。孕妇也可以用当归藤,比用当归安全一点。现在很多人都有软滑脉、紧滑脉,当归是不能用的。

当归与桂枝配伍,可通阳、活血通经络;与葱白配伍可通阳、温阳调、达肝气、补血;与黄芪配伍,如果黄芪的用量大于当归的用量,则可补血,如果当归的用量大于黄芪的用量,则可补气,血中求气,气中求血,是郑卢医学一个特殊的用法;当归与细辛配伍,可以祛除经络里的湿气、寒气,同时补肝血;与白芍、龙眼肉、熟地黄这些养血药配伍需要在没有滑脉的情况下用。

总之,要注意在有滑脉、水湿重、拉肚子的情况下不能用当归,有紧脉、邪气没有祛除的时候也不要用,避免把邪气引到血分里去。

48、生麻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49张图片

生麻有两种用法,一种是生的生麻,一种是炙过的,一般用蜂蜜炙。生的生麻一般用来透邪往外出的,比如风热造成的疹、痘或者嗓子痛,一般用于浮数脉。如果是用来调理气机的,则用蜂蜜炙一下(有些人也会加两到三克柴胡炙一下),让它左升右降,一般用在气太虚造成的一些下垂,比如脱肛、子宫下垂、乳房下垂、脏腑下垂,脉比较软、细、弱的情况下,可以加一些葛根。

金方里有生麻鳖甲丸,是用生麻与鳖甲配伍,可以透邪往外出。用于透邪还可与荆芥配伍,用于调理气机可与当归配伍,用来解毒可与蜀椒配伍。

49、鳖甲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50张图片

鳖甲偏于养阴,但是阴中有阳,可用来滋阴血,是大补阴血之物。用于沉、细、弱、短的脉象。鳖甲有很好的透邪功能,能把肝等脏腑里面的垃圾搬出来。

鳖甲经常与生麻一起用。生麻鳖甲丸就是用生麻和鳖甲配伍,一个负责把里面的东西挖出来,一个负责把东西透到外面去。金方里的方子使用鳖甲的穿透之力及养阴、通经、透邪的功能与其他药物配伍。养阴方面如果有热,则与生地黄配伍;精血不足则与鹿茸、鹿角片、生黄岑配伍;肝病及肾病的系统病,则与生麻配伍。

50、蜀椒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51张图片

郑卢医学在调补血寒的疾病时经常用蜀椒,一般会用于下焦的寒凉症状如痛经,用量在5-15克之间,用太多的话会麻痹神经。蜀椒药效比较猛,在祛寒、消胀消食、通经络等方面效果都非常好。

蜀椒还可以用于血寒造成的皮肤病,与止痒药配伍。血寒造成的痒证或者白带过多,可用5-10克蜀椒配伍桂枝、白芷等化湿止痒通阳的药。

过湿寒凉造成的长痘、痛经,脉象紧,用蜀椒配伍葱白、当归、鸡血藤、茯苓、白术、炒白扁豆等化湿、健脾、益气的药物来治疗,效果都很好。

51、射干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52张图片

射干略辛,微苦,常用于阳气外跃、上焦虚热、喉咙痛痒、声音沙哑等症状。射干在清热、化痰、咽喉消肿方面效果明显,必须是虚热造成的数脉,即实热才可以用。射干可以清热化痰,也可以作为引筋药往上焦引,常与化痰的白芥子、炒半夏、化湿的茯苓一起用,如果数脉比较厉害,可配伍运燥的油厚朴、木蝴蝶。

用于上焦的药用量要轻,一般5-15克之间,用量太大就会走下焦,反而起不到作用,注意中病即止。

52、柴胡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53张图片

柴胡有南柴胡、北柴胡之分,区别很大。

柴胡偏凉,可疏肝理气,在气热且有数脉的时候用。柴胡可清表,也可清里,关键在于药物的配伍。金方的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甘姜汤都是常用的方剂且柴胡用量很大。

小柴胡汤是专门用于少阳造成的感冒的常用方剂,但是这个方子郑卢医学用得比较少,因为现在临床上真正的少阳热证比较少,风热感冒也比较少见,一般都是风寒感冒。小柴胡剂是调理人体枢机的常用方剂,尤其是肝的枢机。柴胡使用时最好用姜汁炮制一下,肝喜阴而用阳,可加养肝血的药物,加桂枝、葱白通肝阳。

柴胡跟白芍一样,疏肝理气的同时还能清热,因此需要有气滞脉且同时有点数脉才能用。用于调理情志不遂的逍遥散就用了柴胡,但现在的人真正有气滞脉同时还有数脉的相对来说比较少见。很多人用柴胡剂一开始的效果很好,但到后面效果就越来越差,病人反应越来越不好,就是在没有数脉的情况下用造成的。

如果是少阳胆热造成的疾病,柴胡可以配伍生地黄进行加减;肝脾不和造成的疾病可以加炒茴香、炒麦芽等;少阳胆热、脾胃寒可用柴胡与黄芪、桂枝、干姜配伍。要中病即止,没有数脉就不要用,大量用柴胡会耗阴、耗气,要引起注意,郑卢医学一般用白芷替代它。

53、牡丹皮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54张图片

牡丹皮偏寒,走血分,可清热活血、清淤血、化结节,临床比较常用。金方里的大黄牡丹汤就用了牡丹皮。

牡丹皮跟赤芍经常一起用,桂枝茯苓丸里就用了牡丹皮配伍桂枝、赤芍。数脉、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可以用牡丹皮配伍赤芍,还可以加一些清热药比如生地黄。

牡丹皮可以清淤血,但不能见到淤血就用牡丹皮。有些淤血是寒造成的,有涩脉,就不能用牡丹皮,要用其它性温的清淤血药。牡丹皮的使用要注意中病即止,脉象改变了就不要用,淤血清多了会耗血、耗气,耗人的能量。

54、葶苈子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55张图片

葶苈子,偏寒凉,可清热、利水、祛痰、消肿,一般用于肺部的疾病。金方里有葶苈大枣汤,西医讲的肺结核、肺气肿,如果脉有滑数,可以用葶苈大枣汤与半夏、桂枝进行加减,效果非常好。

葶苈药性猛,效果很快,要中病即止。肺臃化脓期一般用葶苈子,去水、消结效果很好。肺臃如果是淤热造成的,可以配伍清淤血的药物,如赤芍、牡丹皮。淤热造成的大便不通可以配伍桃仁、杏仁(仁类的都有通便的效果)。

55、瞿麦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56张图片

瞿麦可以清热、利尿、消肿。西医讲的前列腺癌、子宫癌、宫颈癌等疾病一般都会用到瞿麦。瞿麦清热、利水效果非常好,还有一定的养心效果。跟滑石一样,瞿麦可以清热不伤阴,但如果没有滑数脉要慎用,不然把病解除了却伤了身体的正气,得不偿失。

瞿麦用于湿热造成的病症,如下焦的一些妇科问题效果非常好,尤其是水湿造成的疾病,可以配伍滑石进行加减,如果阴气不足可以配伍阿胶、生地黄。

56、山药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57张图片

山药归肺经、脾经、肾经,有平补之性,力量不是很大,但效果很好,属于药食同源的药。脾肺肾三脏同虚的人可常吃山药,建议消渴病(即西医讲的糖尿病)或者虚劳症患者吃山药。山药不吃新鲜的,要吃晒干的,才不至于滋腻。山药是常用药,金方里的桂附地黄丸,时方里的六味地黄丸、地黄饮都是以山药为主。

山药入脾经,可起到健脾的作用。平常的腹泻就会用到山药,且用量很大,30-100克。山药入肾经,可用于遗尿、遗精等症状,用量一般很大。肺的方面比如肺虚、肺咳都会用山药来运肺、补脾、益气。

脉象来讲,脾湿有软滑脉,肾经不足有沉弱脉,肺虚有沉细脉等脉象都可以使用山药。配伍方面,用于健脾、止泻、止遗可配伍薏仁、茯苓、生白术等;用来调肾可配伍枸杞子、山萸肉、黄岑、巴戟、投石子等;用来补肺、调肺气、补气可以配伍白扁豆、核桃。

山药白色,白属肺,可以通调水道、健脾,有一定的利尿效果,味甘,能补中益气。古人说山药是五劳七伤的补益之药。清朝大家张茜群建议大家用山药食疗,炖着吃。山药的用量要很大,太小了起不到好的效果。对于气虚、便溏的人用干的山药效果很好,湿的山药会导致滑肠。

山药的品种很多,基本全国各地都有,但是真正有药效的是河南的山药,铁棍淮山最好。

57、麦冬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58张图片

麦冬归心经、肺经和脾经,一般用于上焦的燥热、虚热。脉象有一点偏数,比如虚数脉、宏数脉、宏大脉等都可以用。麦冬归在肺经可以运肺止咳,归在脾经可以止咳生津,归在心经可以清心火安神。

肺燥咳嗽可以配伍川贝、紫菀等;喉咙痛、咽喉不适可以配伍射干;心火过旺造成的心悸、心慌、烦躁、郁闷,可以配伍朱茯神、淡竹叶甚至一些栀子;口渴、胃阴虚可配伍山药、严重的配伍石膏。

麦冬有点寒凉,要根据脉象来使用,中病即止。。不是说口干口渴就用麦冬,有些是阳气不足造成的,有些是肺气不降造成的,只要调理下气机就可以,不一定非要用麦冬来滋阴。

58、阿胶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59张图片

阿胶有特殊的熬制方法,是东阿的水和驴皮熬制成的,只有用山东东阿镇的水才熬制得出来,其它地方的水做不到的,市场上以次充好的阿胶很多。

阿胶可补血、止血、滋阴养精。吐血、咳血、便血、崩漏,没有邪气造成的淤血,就可以用阿胶,止血效果非常好。如果有邪气,需要先把邪气祛除,因为阿胶有敛收的作用,会把邪气敛进去。痰湿重的人一般不用阿胶,避免把邪气敛进身体。

使用阿胶的前提是阳气要足,并且要加一些通阳、运化的药,如陈皮、炒白扁豆、桂枝等,这样用起来更安全。在沉细脉、沉短脉、沉弱脉的时候,用阿胶来补血、补益、滋阴,加大量运化、通阳、化湿的药,比如砂仁之类的来运化阿胶,效果会更好。上焦肺燥造成的咳血、吐血可配伍紫菀、炮姜、白茅根等。肺热、略涩的脉一般也会在清淤血的同时加一些阿胶。

很多人喜欢买阿胶来补血,这样是不行的,盲目使用很容易出事。阿胶滋腻,可能在刚开始用的时候有效,时间长了就会妨碍中焦或者下焦的运化,之前有长期吃阿胶后长肿瘤的病例。

阿胶的品种很多,市场上的阿胶鱼目混珠,要正确选取。阿胶的用法是把药煮好后放在碗里化掉。正统炮制的阿胶,身体没有邪气,在郑卢医学的法脉里面去用,它的补益性非常好。使用阿胶要中病即止,吃久了会太滋腻。

59、神曲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60张图片

神曲是由多种清热、行气、化湿、解表的药物经过发酵而成的成品,不是单独某个药品。神曲的成分比较杂乱,用来消食效果很好。偏于面食的用炒茴香、炒麦芽加神曲,偏于肉食的用山楂加神曲。

中焦的运化气机不好,积食积气一般都会用到神曲。神曲有解表的作用,感冒造成的积食可以用神曲与健胃消食片的药物进行配伍。时方里的大山楂丸就用到神曲,金方里比较少用。

中焦有气滞脉、滑脉、软脉、湿滞脉、滑滞脉,便秘、舌苔厚腻,几天吃不下饭及其它湿气造成的疾病,都可以用神曲进行运化。

用来化湿时可以配伍陈皮、茯苓;气机不畅可以配伍砂仁;治疗肚胀也可以用神曲加一些药物。这神曲要中病即止,因为它杂乱,用久了会损伤元气、中气。

60、紫菀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61张图片

紫菀偏凉,可以止咳、化痰、梳理肺络,常用于咳血、燥咳等肺络不畅的症状。有虚数脉等偏于数的脉象可用。

紫菀可以化老痰,燥咳、久咳都可以用。“燥”造成的咳、喘,可用紫菀配伍杏仁、炙甘草、石苍蒲等;配伍炮姜可用来止血;肺络不畅造成的咳喘可配伍法半夏等;口干舌燥造成的咳嗽可以配伍麦冬等运肺化痰止咳药。

紫菀能疏肝理气,可以协调肝和肺的功能。肺络不舒造成的便秘,可以用紫菀配伍杏仁。肝火过旺、肝木刑金造成的咳嗽出血可以配伍青黛、龙胆草、白芍等。肺通调百脉,对下焦的疾病,比如肝气郁积造成的疾病,像子宫肌瘤、囊肿等都可以用紫菀来疏肝理气。很多人调理子宫肌瘤囊肿总是调不好,越调囊肿越大,往往就是上焦的气机没调理好,气机不顺,这边调理那边郁积,就总是不好。

紫菀有生紫菀和炙紫菀之分,炙紫菀是用蜂蜜炒一下,这样更温和一点。燥咳、咳血等因为“燥”引起的疾病用生紫菀,久咳用于梳理肺络的则用炙紫菀来下气,紫菀的使用要中病即止。

61、酸枣仁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62张图片

酸枣仁走心经、肝经、脾经。金方的山枣仁汤、时方的归脾丸都用了山枣仁。

山枣仁在临床上有生用和炒用之分。心血虚、肝血虚造成的失眠、烦躁,有沉弱脉、沉细脉、沉短脉等不足脉象的时候用炒山枣仁补心血、肝血,帮助脾的运化。睡不醒、虚燥及虚数脉一般用生山枣仁清虚燥、敛虚汗,益气、养气阴及血亏。

肝血不足、心血不足造成的失眠一般用炒山枣仁配伍果子仁来交通心肾,肝肾不足则配伍枸杞子、投石子;虚燥造成的失眠用生山枣仁配伍知母;心脾虚造成的失眠则配伍炒白扁豆、茯苓、红参等调心脾的药。

用于潜阳一般会用山枣仁配伍龙骨、牡蛎,金方有桂枝龙骨牡蛎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里面的山枣仁可以起到潜阳的功能,肝是藏血的,用山枣仁把血往肝里拉,不要往外散。

山枣仁经常与葱白、桂枝、生姜配伍,肝喜调达,也可以跟疏肝理气的药一起配伍,如合欢皮、佛手等。山枣仁与调肝脾相合的药物如炒茴香、炒麦芽配伍可交通肝肾。也常与调血气的药如当归一起用,与调理虚燥的药如知母、百合、生地配伍。

62、麻仁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63张图片

麻仁归脾经、胃经和大肠经,常用于血燥的便秘,临床上常配伍麻子仁、果子仁加一些当归。火麻仁有一些补益的作用,但是临床一般不用于补益,而是用它来运肠清便,治疗血虚便秘,它还有一定的清淤血效果。一般用于虚数脉、细数脉。

阴虚造成的便秘可以配伍熟地、大黄等陈济汤类,清燥的同时清火。有时候也会用麻仁稍微交通下大肠和脾胃的功能,配伍党参、白芍。肺与大肠相表里,调理肺的时候也会加火麻仁运肺,有利于调肺病。

中医认为所有的仁类药因为含有籽一般都有运便的功能。阳虚便秘、肾虚造成的便秘会用麻仁配伍肉苁蓉,很多肺功能不好引起的便秘也会用麻仁加点疏肝理气、梳理肺络的药如杏仁。

63、松节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64张图片

松节是松树上结节的节,是常用药,郑卢医学用的是油松节,效果比较好。首先,松节可以通人体的百节,起到引筋的作用,把药物引到关节去。其次,松节能交通骨、肉、筋之间的关系,可以引阳入阴,引阴入阳,帮助睡眠,可用来治疗痹症。

松节对调理肝肾有一定帮助,肝肾亏虚可用松节配伍巴戟、炒杜仲等;治疗痉挛、骨节痛可配伍石南藤;偏风、偏湿的情况下会与全葱、桂枝、细辛一起配伍进行加减;偏淤血的疼痛经常会与化瘀血的药如鸡血藤、当归藤配伍;偏湿的情况会和鸡屎藤、茯苓等化湿的药一起配伍,水湿特别重则配伍益母草。

64、款冬花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65张图片

款冬花归肺经,有辛味、甘味,可运肺止咳,下气化痰,但化痰的功能不是太强,下气的功能比较强,主要用于虚数脉的肺燥。

虚燥造成的喘会用款冬花配伍紫菀、川贝、杏仁。款冬花有止咳的作用,经常会与止咳的药如半夏配伍,嗓子干、喉咙痛也可以配伍射干。

65、五味子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66张图片

五味子可益气生津,起到收敛作用,主要用于长久的泄泻、虚咳、阳气外跃、脉有点虚数等情况,但是有邪气一般就不用,怕把邪气收敛进去。

五味子五味俱全,很多本草的大家说它可以调理五脏,具备很强的补益作用,但又偏于收敛。五味当中酸味比较具足,收敛性很强。

虚造成的疾病(非邪气造成的)如大便磅礴、泻下,可以用五味子。遗尿、遗精可用五味子配伍补肾类的药如益智仁、投石子等。

66、白前根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67张图片

白前根归肺经,味辛、苦,整体偏温,有降气、化痰、止咳的作用。辛能上,苦能降,温能下,这是白前根的特色,但是它宣上的功能不强,主要是往下降气的。白前根一般用于喉咙、膈膜、肺因痰湿、寒、水湿重造成的滞涩,如喉咙不舒服、沙痒、肺胀、胸闷等疾病。白前根是从喉咙往下拉的,经常与法半夏配伍,痰结块很多的时候常与白芥子、紫菀等梳理肺络的药配伍,也会与化水湿的药如茯苓配伍。

脉有点紧、滑或者滑滞才能用白前根,阴虚火旺千万不能用。白前根经常与桔梗、瓜蒌、甘草配伍,主要用于降气,有气滞上逆的时候可以用。白前根对很多喉咙有痰的疾病治疗效果很好,寒痰造成的上焦闭塞可以跟杏仁配伍用于化痰止咳。

67、贝母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68张图片

贝母有浙贝和川贝之分,主要归肺经,浙贝归于肝经和肺经。浙贝偏于疏肝理气,用于金木不和、木火刑金造成的咳、痰、两肋疼痛。川贝偏于运肺、养肺阴、运肺燥。临床上可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选取。两肋不舒服、咳嗽、有痰,左关脉有气滞脉则用疏肝理气的浙贝。乳腺增生、甲状腺结节、子宫肌瘤囊肿都可以用浙贝来软筋化结。左寸脉有点数则用可以蕴燥的川贝。

浙贝和川贝都略有苦味,两个药整体都偏凉,但不是很凉的那种,川贝更苦寒一点。川贝经常与可蕴燥、梳理肺落的药如紫菀一起配伍,调理燥咳也会配伍沙参、款冬花,严重的燥咳会配伍生地黄、麦冬、法半夏用于降肺止咳。浙贝常与疏肝理气的药如炒茴香、炒麦芽、陈皮、佛手一起配伍。

68、巴豆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69张图片

巴豆归脾胃经和大肠经,是大温大热之药,一般是把巴豆的油去掉进行炮制。巴豆有个特色,吃了一颗就会拉肚子,常用于脾胃的寒凝症状,如腹痛、腹胀、严重的寒凝造成的便秘,以及浑身发冷、舌苔厚腻等症状,一般用于沉紧脉、紧滑脉以及寒凝久了出现的数脉,整体感觉偏紧脉象。

巴豆用量很小,用拇指指甲盖掐一点点(零点零几克)吃了之后很快就会拉肚子。寒凝造成的腹胀一般可以与厚朴、砂仁配伍。寒凝造成的中焦运转不开可与炒茴香、炒麦芽配伍,加一点祛寒的干姜。如果是紧滑脉,水湿停在中焦,运化不开,可以与茯苓、干姜、肉桂配伍,也可以加附子汤。

要慎用巴豆,使用时要中病即止,吃久了人会不舒服,如果拉肚子拉得受不了可以吃点凉的稀饭,马上可以止住。巴豆是猛将,用完以后先不要吃油腻的东西,吃一两天稀饭,让脾胃调过来以后再吃别的。

巴豆也叫老鼠豆,老鼠吃巴豆不会拉肚子,可见,每个物种的运化系统还是有所不同的。

69、苇茎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70张图片

苇茎归肺经、膀胱经,味苦、辛,偏凉。临床上有苇茎汤,用于泻肺热、调肺拥。一般用于虚数脉、宏大脉等脉象。

肺与膀胱相表里,肺淤热造成膀胱小便不畅,脉滑数,水湿重、湿热重,可用苇茎与茯苓、猪苓、木通配伍。肺结核、肺癌、肺炎,可用苇茎与生薏仁、桔梗配伍,用于止咳可加运肺止咳的药如川贝。

苇茎可以泻火,如肺火、肠胃火,但一般不用苇茎来泻火,因为泻火的药很多,如黄连、黄柏等,一般就是用苇茎调肺臃造成的咳嗽、大小便不好。苇茎要中病即止,不然会伤到人体的阳气。

70、瓜蒌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71张图片

瓜蒌在临床使用上有瓜蒌皮、瓜蒌仁、全瓜蒌之分,可以相应进行选取但不用分那么细。瓜蒌皮偏于解淤热,用于肺闷、胸闷造成的燥、热。瓜蒌仁一般用于胸闷,同时还有便秘的情况。全瓜蒌介于两者之间。

临床比较常用全瓜蒌,金方里瓜蒌薤白类的汤剂很多,有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薤白桂枝汤、瓜蒌薤白白酒汤等。瓜蒌微寒微苦,整体偏平性,有一点开胸膈、降逆的作用。有些虚燥、肺气不降、胸阳不正的情况常会配伍半夏、薤白、桂枝等,便秘配伍杏仁,咳嗽配伍桃仁,用来宣肺、开胸膈降逆会配伍法半夏、炙麻黄等。

71、茴香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72张图片

茴香分两种,大茴香和小茴香,大茴和小茴都是调料,大茴也叫八角。两种茴香都具备行气止痛的效果,这里主要讲小茴。小茴香有点辛味和甘味,辛能散,甘能补,小茴香偏于走肝脾,可交通肝脾。

郑卢医学里小茴香使用的频率非常高,茴香、麦芽一般都是炒过的。小茴香炒后能把香味激发出来,可以调肝脾的功能,有疏肝、理气、止痛、行气、化湿、消食的作用。如果不炒只有行气的功能,只能走肝,交通肝脾的作用没能发挥出来。

小茴香常跟炒麦芽配伍,用于疏肝理气消食。小茴香可以作引药,像疝气如儿童疝气,老人疝气,女性子宫类疾病,男人前列腺等疾病,小茴香都可以作为引药,引到肝胆或者下焦。

茴香属于温性的药,一般用于肝胆和肝脾的寒症、肝肾的亏虚,偏于虚寒症的会跟公丁香、炒麦芽、吴茱萸配伍,用于疏肝理气。寒湿比较重的配伍干姜、茯苓祛湿。也可以配伍补肝肾的药比如首乌、炒杜仲等。

72、公丁香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73张图片

丁香有两种,公丁香和母丁香。郑卢医学用的是公丁香,母丁香一般不做药用。

公丁香是大辛大温之药,可以温肝肾,肾脉略紧可以用公丁香配伍细辛、吴茱萸、炒茴香。公丁香的味道有点甜,可以起到降逆的效果,用于肝寒造成的呕逆可以起到止呕降逆的作用。临床上常用公丁香配伍法半夏进行降逆。

公丁香在临床上很常用,现在人喜欢喝寒凉冷冻、常吹空调,经络里面堵塞很多寒凉东西。肝主筋,很多人在调风湿类疾病的时候,不会把脉,左关脉肝里面有寒却没有加公丁香,导致治疗效果不好,这种脉象加了公丁香效果就会很好。

公丁香经常跟其它疏肝理气的药一起配伍,比如佛手、炒茴香、炒麦芽等,用于肝气不舒,也会配伍一些行气止痛的药如川芎,或者配伍用于调理气滞血瘀类的药比如当归、红花等。尺脉有点紧经常会用到公丁香配伍细辛,并加些葱白把寒气给潜出来。肝寒造成的头痛,公丁香配伍吴茱萸在临床很常用。

73、五灵脂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74张图片

五灵脂是郑卢医学的常用药,微辛,偏平性,可以化淤血,调滞气,两关脉有点气滞,水滞、涩脉或者血滞都可以用。

五灵脂可以打开胃囊,让人的胃口变好。脾胃不好、消化能力不强、脸色发黑、有淤血、脾胃弱,胃囊不容易打开的情况,用五灵脂效果非常好。

中焦的淤堵有很多原因,如果是水湿跟淤血同时出现,可以用五灵脂配伍炒茴香、炒麦芽、茯苓、炒白扁豆等化水湿的药,加清淤血的药。中焦的气虚可以配伍红参、党参。消化不良造成的淤堵,可以配伍炒茴香、炒麦芽、肉豆蔻等消食类的药物。

74、薤白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75张图片

薤白走心肺,有一点辛味、微甘,专门用于调心肺的一些寒、胸痹证,临床比较常用。伤寒论、金匮要略经常看到关于薤白的方剂,如薤白半夏汤、薤白桂枝汤等方剂。薤白常用于略紧、略涩的脉象,治疗上焦心阳不足、肺阳不足造成的胸痹、咳嗽、胸闷、心慌等,还可治疗淤血、寒凝造成的疾病。

薤白偏于走上焦,经常会配伍石苍蒲、生半夏等。薤白可配伍葱白通阳,传统中医里有一个认识,心脏病可以常吃薤白,通阳行气祛湿。

薤白在煮的时候要看情况,如果用来通阳可以稍后一点下,效果会好一点。薤白最好用野生的,味道比较浓,如果家种的味道可能没那么浓。

75、杜仲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76张图片

杜仲有生杜仲和炒杜仲之分,用于痹症类通经络的都是生杜仲,配伍桂枝、细辛等。用于固护带脉、调下焦、止血(寒造成的出血)的是炒杜仲。

杜仲可连通经络、骨节之间的关系,也经常用来补益,比如补肾,一般用炒杜仲配伍巴戟、枸杞、山药等。虚寒造成的崩血用炒杜仲配伍炒艾叶等。杜仲碳偏于走下焦,用来止血效果很好,如淤血造成的崩漏。

76、威灵仙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77张图片

威灵仙品种比较多,每个省份的威灵仙都不一样,效果参差不齐。临床上大概有二十几个品种,哪个品种好一直是医学界探讨的话题。一般是用毛茛科的比较多,最好用野生状态的。

威灵仙在临床上一般有三个用法。

第一种用法是化骨鲠,这是用得最多的。过去吃鱼、吃肉被骨头卡到嗓子,就用威灵仙化骨鲠。过去有个方子叫化铁丸,是用威灵仙跟褚实子配伍,里面的威灵仙用量很大,用到五十、八十、一百甚至更大量,因为小量不起作用,褚实子也用五十、八十克。威灵仙现在临床上一般用于中焦拥堵、上逆的病症,如西医讲的食道癌,食道癌有个特色,想吃却吃不下,特别想吃肉,这个时候就用威灵仙加褚实子吃上几剂,胃口就打开了。

第二种用法是祛风化湿通经络。用于风湿类的疾病,如关节炎、痛风,一般用量是三十克,配伍其它补肝肾、祛风化湿、养筋骨、解表的药物。威灵仙用久了特别伤气,要注意中病即止,如果脉象没那么滑、浮、紧了,就减少用量。

第三种用法是止痒。威灵仙有苦味,可配伍白鲜皮治疗风湿造成的痒,有时候也会外用止痒。

77、菌陈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78张图片

俗话说,三月菌陈四月蒿,五月当柴烧。菌陈长于春天,属肝,有很多地方会拿茵陈去做糕点或者炒着吃、做凉拌。郑卢医学所用的菌陈一般是清明时节采的棉菌陈,比较小个的。

茵陈有一定的化湿、疏肝理气作用,尤其是肝火重造成的湿热,一般会用到茵陈。茵陈也可以作为引药,把药物往肝里面引,有一定的平肝养肝作用。茵陈的利尿效果很好,肝的枢机不好造成的尿不出、尿黄,用茵陈效果很好。黄疸造成的疾病,不管是阴黄还是阳黄都会用到茵陈。

茵陈被称为肝胆性疾病的良药,尤其是湿热引起的肝胆性疾病。湿热引起的肝胆性疾病会出现滑数脉,因此懂得脉法很重要,不是肝不好就用茵陈,而是肝胆要有湿热才用。茵陈走肝经和脾经,可以化湿,肝功能不好造成的中焦气机不旋转、湿热熏蒸、目黄、身黄、尿黄等症状都可以用茵陈。

78、香木瓜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79张图片

香木瓜走肝经和脾经,温性,有平肝、健脾、化湿的作用。

平肝,一般用于肝的枢机不好造成的一些痉挛(俗称的抽筋),或者走路紧脉屈伸不直等疾病都。

健脾,一般用于中焦湿气重造成的没有胃口、舌苔厚腻、浑身乏力。这时也可以用香木瓜来化中焦的湿气,配伍一些健脾化湿的药如白扁豆、茯苓、炒白术等,如果有胀气可以配伍木香、佩兰等。

化湿,风湿类的疾病经常会用香木瓜配伍通经活络的药如威灵仙、生杜仲、石南藤等。香木瓜也可以做引筋药,配伍黄芪、牛夕用于治疗下肢(膝盖以下)的一些水肿。

木瓜在健脾化湿上是非常好用的药,比较平和,用量大点没关系。

79、玄胡索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80张图片

玄胡索可走气分也可走血分,行气、止痛效果非常好,缺点是很容易伤气伤血,因此一般要配伍补气、养血的药一起用,在使用时要中病即止。

如果用于中焦行气,可配伍川楝子、木香等;用于血分方面,可配伍五灵脂、郁金、赤芍、当归等。很多人在治疗风湿痛会用温阳、通阳、化湿的药,刚开始在把骨髓里的寒气化出来的时候会越吃越痛,这时忌用玄胡索,如果用玄胡索就会把寒气压回去。

在行气止痛药物中玄胡索是效果最强的,但太过于耗气耗血,严重的病用了几天玄胡索马上就浑身乏力,痛虽然止了,但是人非常乏力,所以一开始的配伍很重要,且不能经常用。

80、骨碎补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81张图片

骨碎补效果比较全面,常用于骨癌,现在肺癌很容易转成骨癌,肝癌也容易转成骨癌,常常用到骨碎补。骨碎补偏黄褐色,像血的颜色,它是寄生类的植物,一般寄生在大树上,土地上也有但是少。市场上的骨碎补大部分效果不太好,因为被其它植物替代的情况常有发生,所以一定要用野生的。

骨碎补可以起到补肝肾、续筋骨的作用,可治疗因为肾虚引起的耳鸣、便溏,常与接骨木、续断、杜仲等配伍。用来治疗耳鸣可以配伍投石子、桑寄生等。用于治疗肾虚造成的便溏可配伍炒薏仁、补骨子等。

骨碎补有活血养血的作用,常与其它养精血的药比如当归、熟地一起配伍。骨碎补可用于治疗瘙痒,配伍养血的药,祛风、养血。骨碎补也经常作为引筋药,骨髓炎、骨头坏死经常会用到骨碎补,比如和白芷配伍引到牙龈,和松节配伍引到骨头、骨节,与续断一起配伍用引到筋里面。

81、荔枝肉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82张图片

荔枝是食补性的水果,药用的很少。

荔枝肉味甘、酸,整体偏温性,归心经、肾经、脾经、肝经,有益心肺、补肝血的效用。临床一般用于心肾不交,尤其是阳虚造成的,用荔枝肉配伍远志、葱白、益智仁来交通心肾。作为一个补益性的药,一般是短、细、沉、弱的脉象才用,如果水湿很滑重,一般就不用。

荔枝肉补肝血,可配伍山枣仁、柏子仁来治疗肝血虚造成的头晕眼花、面色无光。荔枝肉入脾胃经,可滋润肺脾,有消食、润土、润肺的作用,可用于肺脾虚弱造成的身体瘦小、乏力,一般配伍党参、白术、茯苓。

荔枝肉用在不足上,用来补益的,阴虚火旺、脉象略数一般不用荔枝肉。白领用脑过度、熬夜过度的可以适量吃一些,可益心肾、补肝血,但是阴虚火旺或者虚火上沿的就不要吃或者少吃,免得引起身体的不适。

82、肉苁蓉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83张图片

肉苁蓉是一个很补的药。偏温,有一点甘甜、略酸、略咸,归肾经、大肠经。常用于肺燥、血虚、肾虚、肠燥、胃燥造成的大便干燥、拉不出,用量一般在三十克或者更大的量。

肾虚、血虚造成的便秘,脉象弱、小、软,可用肉苁蓉配伍当归、砂仁。肾精不足、精血不足造成的头晕眼花、腰酸背痛、不孕,肉苁蓉配伍菟丝子、枸杞子等用来补精血效果很好。严重的肾阳不足造成的便秘、怕冷,可配伍肉桂、附子、硫磺。

肉苁蓉常在脉有不足的时候用,水湿、寒湿很重的时候用则会偏于滋腻,一般会加茯苓等行气化湿的药,或者不用。

肉苁蓉的品种很多,内蒙古阿尔山的肉苁蓉用起来效果最好,但是贵,郑卢医学一般用生的。

83、龙眼肉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84张图片

龙眼肉,市场上猫腻很多,有些人把龙眼肉的汁压榨出来卖给药厂,然后用白糖水泡,其实我们吃的是白糖,这也是临床使用后达不到书上说的那个效果的原因。

龙眼肉味甘、酸,归心经、肝经和脾经,大补肝血、心血,有消食、安神的作用,是一个补益的药,常用于不足的脉,阴虚火旺不能用。

龙眼肉用在补肝血、补心血上,可配伍当归、山枣仁、小麦、大枣、红参等,有时候也会配伍白芍,用于心血不足、肝血不足造成的乏力、脸色苍白、手脚冰凉、头晕、腰酸背痛、失眠等,临床比较常用。

龙眼肉可治疗心脾虚造成的身体的不适,起到交通心脾的作用,补益心气、脾气、心血,常配伍莲子、果子仁、党参、黄芪、人参来交通心脾,治疗心脾虚造成的失眠、乏力、便溏、乏呆等。

龙眼肉用于养心、安神、益智方面会配伍益智仁、山枣仁、伏龙肝、龙骨、牡蛎等。

84、石斛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85张图片

石斛属于名贵药材,品种很多。味甘,略寒,走肺经、胃经、心经,用于脉有点略数的情况,虚火、实火都可以用,有点清火强阴的作用,尤其对胃火效果比较明显。郑卢医学平时也会用石斛,但几率比较少。

用来清虚火,比如清心火,常配伍淡竹叶,严重一点会配伍黄连;清肺火会配伍黄芩、麦冬;清胃火会配伍黄柏,严重的配伍石膏。

石斛有一点补益补肝肾的作用,可用于肾阴虚上,常配伍山药、赤芍、丹皮、地黄丸。补益的药都要中病即止,没有数脉、没有虚火和实火就要减少用量或者不用,用久了会伤阳气。

石斛可用于养胃阴,胃阴不足造成的呕吐、乏力、吃不下,舌头很红,舌苔有点干裂,脉象略数,一般会用石斛配伍山药等。

85、伏龙肝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86张图片

伏龙肝即灶心土,是常用药。性温,归心经、肝经、脾经,有温中、止血、止呕、止泻的作用,阳气虚造成的虚火上扬,可用50克左右的伏龙肝潜阳。但现在土灶很少,伏龙肝不太好找,自己采集比较能保证药材的效果。

脉象细、弱、虚数,心阳不足,虚火上逆造成的失眠,可配伍山枣仁、龙眼肉、龙骨、牡蛎、铁落,严重的失眠吃一两副药就可以好。但有些失眠是因为脏腑虚弱造成的,效果就比较慢。

伏龙肝用于止血可配伍炒艾叶、血余碳、炒黄芩,吐血、咳血、崩漏一般用15-30克;用来温中止呕可配伍半夏、生姜汁,一般用30克;用来温中化湿可配伍砂仁、炒白扁豆、五爪龙;治疗中焦湿气重造成的纳呆、吃不下,可配伍肉豆蔻、炒茴香、炒麦芽。

86、铁落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87张图片

铁落是铁渣,也叫铁发、铁屎,过了水和火,整体偏凉,但不会寒。铁落归心经和肝经,临床用一般平肝用得比较多,如肝阳上亢或者阳气外跃、阳不入阴造成的失眠都经常用,因为它凉、具备清热作用。

肝阳上亢或者阳气外跃、阳不入阴经常配伍龙骨、牡蛎;心脾虚、心肝虚可以用铁落配伍龙眼肉,炒枣仁;阳气外跃造成的头痛、烦躁、癫痫,可配伍地龙、牡蛎、蜈蚣、白芥子。

铁落临床也会用在清热敛疮方面,脏腑的疮痈或者外在的疮痈都可以用铁落,常配伍黄芪、金银花等。

补血方面也会有用铁落,但是不常用,一般用在阳气不遣造成的气血外跃,会配伍当归、桂枝、葱白等。

铁落经可用于治疗风湿,配伍鸡血藤、生杜仲,但是用的几率不多。

87、海马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88张图片

海马性温,偏咸,入肝经、肾经,可温补肾阳,常用于治疗哮喘、修复肌肉和经络。临床上一般用于阳痿早泄,配伍淫羊藿、仙茅等来调阳。很多肾阴不足的,可用海马配伍鹿茸、投石子、枸杞子。阳虚造成的哮喘,可配伍海浮石。

海马有活血续经骨的作用,可用在骨伤上。海马提补阳气比较快,但是不能常用,会伤阳伤阴血。

88、牛夕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89张图片

牛夕略苦、略甘、略酸,归肝经、肾经,在活血通经方面效果很好。牛夕经常会与祛风、祛湿的药一起配伍,用于治疗下肢的一些疼痛。过去有个说法叫“无牛夕不下膝”,牛夕对下肢的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用于类风湿疾病,可配伍生杜仲等;用于续接经骨,可配伍续断、炒杜仲等;用于补肝肾,会配伍杜仲、巴戟、投石子、枸杞子。

牛夕可以引血下行,比如用于治疗高血压可以配伍黄芪、杜仲来把血往下引。牛夕还可以引热下行,有利尿的作用,可配伍海金沙、投石子等。闭经、胞衣不下也经常会用牛夕来下引,治疗闭经会配伍一些养血、破血的药比如当归等。

89、龙齿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90张图片

龙齿是古代大型动物(如犀牛,并不是龙)的牙齿。龙齿有涩味,性略凉,归心经和肝经。临床上一般用于清热去烦,可用于心脉略数、虚数脉或者实数脉的情况,一般虚数脉用得比较多。比较严重一点的数脉可以配伍黄连,一般的数脉配伍淡竹叶、郁金等去心火、肝火的药。

龙齿配伍龙骨、牡蛎可以治疗盗虚汗、遗精、便溏,但前提是没用邪气,才可以用龙齿收敛,固护肾气;也可以配伍铁落、地龙、蜈蚣、蝎子等用于癫痫、镇肝;用于治疗眩晕可配伍天麻;心血虚造成的问题配伍浮小麦、龙眼肉、炒生枣仁、茯神等;治疗骨病也可以用龙齿,用于健筋骨。

90、红甘蔗皮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91张图片

红甘蔗皮有滋阴降火的作用,内可滋阴血,外可降心火,一般用于去虚火。

91、金银花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92张图片

金银花味甘,寒凉,入心经、肝经、胃经、肺经,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等功效,需有数脉才用。

有数脉、肺热,可配伍连翘、菊花、桔梗等,清热解毒,用于治疗疮痈。需要进入血分就用走血分的药如赤芍、丹皮、生地等。有结节的就加化节的药如鳖甲、牡蛎、夏谷草等。热血比较多就配伍连翘、蒲公英来清热、解暑、散结。需要进入气的,可配伍天花粉、石膏、生地等。血沥临床上也常用金银花配伍赤芍丹皮、槐花、地榆、无花果等。

但是如果没有数脉不要用金银花,长疮不一定是热血,或者刚开始是热血,时间久了就不是。没有数脉的时候,皮肤的疮会偏于白色或者灰暗色,可能需要温阳补气。

金银花的使用要中病即止,脾胃功能不强的人不能常喝,有些南方人经常喝金银花用于清热降火,喝久了脸色会很难看。

92、鹿茸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93张图片

鹿茸味甘、咸,性温,主要归肝经、肾经,有补肝肾、益精血、强经骨、脱毒的功效。鹿茸是鹿最前面的部分,没有角质化、有绒毛、带有血的叫血绒,鹿茸不能盲目用,也不能久用。

郑卢医学一般在没有外邪,需要补益的时候用鹿茸。如果有外邪一般不用鹿茸,但可以用鹿角片。鹿角片可以抗外邪但不敛邪,鹿茸就不可以。鹿茸是补肝肾、益精血的上乘之品,但不能久用,久用有拔阳之虑,需要用用停停。

阳虚、补肝肾,可用鹿茸配伍仙茅、巴戟、炒杜仲;阴精不足,可配伍枸杞子、投石子;养筋骨,可配伍续断、牛夕、炒杜仲。

鹿茸养人的督脉、冲脉和任脉功效非常好,可用于督脉不通造成的腰间盘突出、阴虚引起的痹症、肝肾亏虚都可以用鹿茸配伍走带脉的药如炒杜仲,也可配伍养精骨的药用于固护带脉、壮精骨。

鹿茸用于脱毒外出,比如褥疮,可配伍大量黄芪、三七、四叶参,脉略数还可以加金银花来脱毒外出。女性任脉、冲脉不通,下焦虚寒,月经量少,月经提前,可配伍附子、肉桂、炒艾叶。

鹿制品很多,鹿角片偏于抗外邪,感冒的时候也可以用,有补肾阳的作用。鹿茸偏于补肾阳和益精血,阴阳双调。鹿角胶只偏于补精血,所以没有邪气的时候用来补益的,用鹿角胶效果挺好。鹿角霜是鹿的骨头熬完后打成粉,在调理脾肾,尤其是脾胃的疾病效果很好,可用于调理脾胃虚弱。鹿骨、鹿鞭偏于补精肾。

93、海金沙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94张图片

海金沙味甘、咸,性微寒,归膀胱经和小肠经,有清热解毒、健脾消食的作用,临床上也会用海金沙化结石。

用于清热解毒上一般是湿热,脉象略数,比如水湿热造成的咽喉肿痛、蛇缠腰,火毒湿毒造成的口舌生疮,可配伍银花、连翘、赤芍、丹皮等凉血药。

用在健脾消食上,一般是中焦被堵住,尤其是水湿堵住中焦,海金沙有去水湿的作用,一般会配伍茯苓、生白术、炒白扁豆、炒茴香、炒麦芽。

海金沙粒比较细,煎的时候一般会用包煎的方式。海金沙不能久服,脉太滑了、不太数的时候就要中病即止。

94、连翘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95张图片

连翘味苦,寒凉,归心经、肝经和胆经,中医讲疮疡肿毒皆属于心,连翘有清热解毒作用,被誉为疮家圣药,一般用于湿热、热毒、火毒引起的疾病。有数脉,如细数脉、滑数脉、沉数脉、浮数脉等偏于数的脉象才用连翘。

连翘用在清热上,关键在于把脉,看是要清哪里的火。如果清心火,常配伍淡竹叶、黄连;清肝火,常配伍郁金、黄柏、生地。其它地方的热,比如肌肤长疮,用连翘也可以清。

连翘在解毒上,一般是用于热毒火毒,脉必须是数的。一般配伍凉血药,如金银花、赤芍、丹皮、生地,也会配伍补气的药如五爪龙、黄芪。

血分热起红疹子、口舌生疮,疮是偏红色的,可用连翘、金银花、生地等凉血药配伍。如果偏于气的方面,如口渴、烦躁,可配伍石膏、知母、生地、连翘、金银花。金银花、连翘血分和气都可以走。

散结消肿方面,热毒造成的疮疡,一般是又硬又红又痛,会配伍牡蛎、鳖甲等散结的药,等结散掉之后要收敛了就用补气的药。要中病即止,因为很多疮痈不是偏红的,而是偏紫、偏暗、偏白,脉是软滑脉或者沉弱脉,这是气血不足的表现,需要温阳收敛,不是用连翘的指症了。

脾胃功能不太强的,连翘要少用,因为它伤气伤脾胃很厉害。连翘苦寒,便溏、脾胃功能弱的最好不要用。

95、巨胜子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96张图片

巨胜子又称白芝麻、黑芝麻,是一种食品。白芝麻入药的几率比较少,黑芝麻相对比较多。

白芝麻味辛、苦,有脂肪,是油性的,因此嚼起来有香味。白芝麻走肺经、肝经、肾经和脾经。走脾经有运肠的效果,尤其对血虚造成的便秘有很好的疗效。用于交通肺肾功能时,白芝麻可以配伍核桃、蛤蚧。用于调理淤血时,比如既有便秘又有痔疮的,可以配伍桃仁,便秘偏于燥热可以配伍赤芍、丹皮。

白芝麻和黑芝麻都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因为辛味有散、运肠的作用。但白芝麻偏于交通肺肾的功能,黑芝麻不具备这点。

如果用来补益肝肾,九蒸九晒的黑芝麻效果很好,但要求制作过程不能碰到铁器。黑芝麻用来补益肝肾时需要脱脂,如果用于血虚、肝肾阴虚、阴精不足造成的便秘就不用脱脂,但是要稍微打碎,如果不打碎会滑肠,就是吃什么拉什么,过程中同样不能碰铁器。如果要入脾胃可以稍微炒一下,香味可以入脾。

白芝麻偏于调理肺和肾功能,肺肾亏虚造成的喘症可配伍核桃、蛤蚧。黑芝麻偏于补肝肾,但是要注意脱脂,可以配伍熟地、菟丝子。如果用于食疗一定要九蒸九晒并长期食用。

黑芝麻和白芝麻有通乳的效果,哺乳期奶水过少可以用来补肝肾的精血,起到通乳的作用。黑芝麻通络活血的效果不是太明显,但是九蒸九晒的黑芝麻有补而不滞的作用,也有一点活血的作用但是不明显。男性肝肾亏虚造成的前列腺等男科病、女性经血少、有淤血等都可以配伍活血化瘀药或者补精血的药,黑芝麻经常与通阳的药如桂枝、葱白一起配伍,来启发肝肾的功能。

96、韭菜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97张图片

韭菜的药用效果非常好,临床一般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交通肺和肝的功能。韭菜下白上青,有滑数脉时,可用于治疗风、关节类的疾病,一般会配伍松节、石南藤、生杜仲。

二是活血化瘀,净化血液。因为韭菜有辛味,主要归心经、脾经、肝经,有净化血液的效果,临床上皮肤类的疾病如荨麻疹、风疹等,脉略数,一般会用韭菜配伍木耳、活血化瘀药。

三是用来启阳,韭菜的籽叫启阳籽,可用于升阳,配伍菟丝子、巴戟、仙人皮等,用于上焦空虚、从下焦往上启。

四是用于蕴燥。临床上出现的燥热如咽喉疼痛、肝脾不和也会用韭菜配伍清热类的药如青蒿、赤芍、丹皮。

临床上一般用十根左右,效果非常好,尤其是皮肤类的疾病。韭菜还可补肾,但佛家、道家五戒里是不吃的,因为它补肾效果好,吃了怕有妄念。

97、胡椒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98张图片

胡椒味辛、苦,归脾胃经、肺经,可温中祛寒,一般用来调中焦的虚寒,沉弱脉或者沉紧脉用得比较多,临床一般用十几克左右。

胡椒有燥烈之性,不能久用,所以会加一些党参,防止燥。如果胃寒会配伍干姜;寒湿很重会配伍化湿药如炒白扁豆、茯苓、炒薏仁;肺很寒可配伍半夏、凉姜。

胡椒一般用在中焦和上焦的虚寒上。中焦脾胃的虚寒会影响到人体消化功能,可配伍消食药如炒茴香、炒麦芽、红曲、山楂等。中焦虚寒也会造成中焦的胀满,可配伍去胀的药如砂仁、木香、桂兰、藿香。

胡椒真正用在入药上很少,很多人胃寒会在饮食中加胡椒。体质很寒的人,用胡椒入药效果很好,配伍陈皮、半夏等化痰温中的药。

胡椒在临床上要注意中病即止,用久了会更燥烈。脉象紧滑、沉弱一般不用胡椒,免得出现燥相。

98、穿山甲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99张图片

穿山甲是国家保护动物,现在管制比较严,价格猛涨,以后可能逐步会被其它药材取代掉。可以用少数民族药豪猪刺替代穿山甲,价格便宜了效果也差不多。穿山甲临床上一般用于以下几方面。

一是用于通经活络。淤血不通造成的经络严重堵塞,一般会用穿山甲配伍地龙、石南藤、生杜仲、蜈蚣等。

二是用于囊肿性质的疾病,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肝肿瘤、乳腺增生肿瘤等。穿山甲善于治疗这些,可配伍通络的药、开窍的药如石苍蒲,通阳的桂枝、葱白等。穿山甲有补而不滞的效果,经常会跟补气血的药一起配伍,如黄芪、当归、少数民族药里的倒水莲、当归藤等。

如果全身没有结节就不要用穿山甲,这样很容易把人,特别是女性的乳房给掏空了。

99、麝香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100张图片

麝香比较贵,尤其是野生的麝,一克要五六元,一个麝囊要一万多元。麝香临床上一般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用于开窍,可配伍向白子、石苍蒲,用于治疗痹症。

二是古人用来堕胎。麝香有开窍的效果,容易造成堕胎,女性少接触为妙,怀孕的女人不能碰麝香。

三是用来通经活络,配伍行气活血药、补肝肾的药。

三是用来化气。麝香有芳香味,可起到化气的作用。很多人湿气重,可用麝香配伍茯苓、炒白扁豆、砂仁、藿香等,但是用量都比较少,中病即止。

麝香的使用要注意几个方面。一个是用量的控制,一般是用零点几克,最多不超过一克;二是中病即止;三是要防止耗气,一般用麝香的同时会加些补气的药如黄芪、五爪龙、倒水莲、人参、红参等,防止它过于伤气。麝香一般临床上用得比较少,因为很多人有痹症都是上医院治疗,真正找中医调理的比较少,而且价格也比较贵。

100、番磠砂

番磠砂味辛、苦、咸,有小毒,归肝经、脾经和胃经,可散结、软筋化结。临床上可外用,可内服。

内服用量小(零点几克),一般用于调上焦的疾病,如呼吸道感染、喉咙沙哑、咽喉肿痛、有痰、有结节。番磠砂化痰、化瘀效果很好,但要中病即止。可配伍桔梗、生甘草、射干、玄参。

磠砂分紫砂和白砂,两种的效果差不多。呼吸困难、哮喘类的疾病,尤其是痰引起的,可配伍石苍蒲、海浮石、桔梗调节肺的气机。用于去瘀血,可配伍化瘀血类的药物。偏热的症状,如喉咙肿痛,可配伍赤芍、丹皮,偏寒的可配伍乳香没药,这个药相对比较平和,血寒血热都可以用。以上用于上焦的药用量都比较小,注意在没有邪气的时候用,中病即止,用久了会伤到人的气。

番磠砂也可以外用治疗疮痈肿痛,配伍三七、人参粉,有疼痛配伍乳香没药、硼砂、冰片。

101、陈艾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101张图片

艾叶以陈为好,艾叶外用如艾灸,忌动铁器。制作艾条一般是用竹子打成绒,放在地下一段时间,再封藏三五年。用上等的艾绒(也叫陈艾)做的艾条效果比较好。在机械化时代,人不一定按古法来做,因此临床效果千差万别。

内服方面,陈艾味苦,可温中、散寒、化湿、理气。艾叶稍微炒一下,配伍肉桂、木姜子、炒杜仲、灶心土,可治疗宫寒。身体虚寒造成的月经不调、淋漓不断,可用炒艾叶配伍灶心土、炒续断、炒杜仲。虚寒、下焦空虚造成的胎动不安,炒艾叶可配伍桑寄生、炒杜仲、炒续断、灶心土。

临床用在理气、行气、化湿,可配伍香附、郁金治疗气滞血瘀造成的小腹疼痛。肝脾寒造成的头痛、腹痛经常配伍公丁香、吴茱萸、炒茴香、炒麦芽。中焦下焦的寒湿可配伍茯苓、桂枝、炒白扁豆、炒薏仁。临床上还可跟补气血的药如当归、阿胶配伍,防止补血的药物太滋腻。

102、紫苏叶

*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_第102张图片

紫苏叶有味香、辛,归肺经、脾经、胃经、肝经,有解表、止呕、温中、化湿、行气、解淤等效果。

紫苏叶可治疗上、中焦的疾病,解决脾不升胃不降造成的问题,如止呕常配伍生半夏、生姜;用来交通肺脾之间的功能,可配伍白芷、陈皮;用来解表可配伍荆芥、防风、桂枝、藿香,尤其是用于肠胃型感冒、上吐下泻效果很好;用来化湿可配伍茯苓、炒白扁豆、炒薏仁、砂仁,一般用于中焦的湿太重;用来解郁可配伍薄荷;胸闷不舒服,可配伍石苍蒲、薤白、桑叶等;配伍桂枝、葱白,可用于肝气不舒,《黄帝内经》讲“肝气不舒给予辛药解之”,紫苏有辛味,可以起到解郁的效果。

紫苏叶可用于解鱼虾毒,治疗脾胃废气、浊气,有升清降浊的作用,可配伍砂仁、木香、藿香等来旋转中焦的气机。

103、腹毛

腹毛味辛、苦,微温,有行气、宽中、去水湿的效果,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水肿。

腹毛用于去水肿,可配伍茯苓、桂枝、投石子、海金沙等。腹皮常“以皮治皮”,治疗手脚水肿会配伍五加皮、陈皮、桂枝、葱白、茯苓,临床上这是一个常用的方法。

用于腹胀、气机不畅造成的实证,可配伍厚朴、陈皮、半夏、大黄、芒硝、砂仁,可行气、去胀、去湿、去邪气。如果只用于去胀,是实胀不是虚胀,没有湿邪,偏上中焦的疾病,一般配伍藿香、木香、佩兰,如果有湿邪的一定要泻湿邪,配伍大黄芒硝。

104、童便

童便是儿童的小便,一般是前半段不要,后半段也不要,只要中间的半段,有化瘀止痛的效果,可以外用,也可以内服。

童便外用跌打损伤,可配伍其它化淤血、通经络的药,如地龙、生杜仲、乳香没药,做成药粉或者药膏涂抹。

童便内服一般用在内脏出血,比如胃出血可配伍灶心土、三七。咳血、吐血、拉血、尿血都可以根据临床的需要进行配伍,如果是热引起的,配伍清热凉血药,如果是寒引起的,配伍温血祛寒药。血热妄行造成的吐血、咳血可配伍丹皮、炒艾叶。血寒、气不足、虚寒造成的咳血、吐血、拉血,配伍灶心土、炒艾叶、炒杜仲、炒续断、炮姜,关键是看症状不同则配伍不同,上焦的吐血可以配伍炒一下的药,比如炒的紫菀,气滞血瘀造成的则配伍香附、郁金、乳香没药、桂枝等。

以上为个人见解,仅供参考,若有错误之处敬请指出,以此分享同众位结一个善缘,愿天下无病。

你可能感兴趣的:(*郑卢医学中药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