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安

读书容易养成一种毛病,就是不由自主地代入,尤其是读小说。

我读《赘婿》,眼前似乎出现江南的雨,一片朦胧。

我读《雪中悍刀行》,眼前仿佛扬起塞外的雪,一派肃杀。

而我读《剑来》,则看到小时候的自己,一阵心痛。

主角陈平安的出场很有意思:实质为洞天福地的小镇坠落凡间,坐镇此地的儒家圣人奇静春卫道身死。但是陈平安对此一无所知,他不知道能捡到大槐树叶子的孩子都是福缘深厚的修行天才,他不知道很多街坊邻居都是修行山上的神仙,他也不知道自己身边平常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器都可以关乎外界的王朝气数……陈平安只是个居住在贫民区油瓶巷的孤儿,并在节骨眼上被人捣碎了气海,然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他答应了别人要护送几个孩子走出小镇去千万里之外的书院求学。

油瓶巷的孤儿福浅命薄,但顶多是在机缘、天分等方面遭人歧视;捣碎了气海,不能修行证道,踏上长生桥;而护送小孩子万里求学,与无数的山精水怪、孤魂野鬼打交道,则进一步直接关乎生死了。

所以能够支撑陈平安活下去的原因或者说敢让陈平安走出小镇去往外面大千世界的勇气根源是什么?

作者烽火戏诸侯目前并没有揭露问题的答案,而我个人则隐隐觉得谜底是:道理。

陈平安是个讲道理的人。洞天福地坠落,儒家圣人殉道,隐喻着礼崩乐坏。旧制度与新秩序的交替,必然伴随着混乱。齐静春生前最高明的一招棋,不是出其不意地选择了陈宝瓶作为自己的嫡传,而是相中了陈平安作为儒家文脉香火的呵护者——其根源就在于陈平安身处乱世而保持着纯朴本性。阅人无数的剑灵愿意选择与陈平安订立契约,恰恰看中的也是陈平安的品性里透出了她对这个世界的希望。

陈平安更想跟世界讲讲道理。书中讲到文圣老先生带陈平安去喝酒,路上探讨了本性善恶、自由边界等问题,一个对错的标准问题让陈平安困惑不已,只能是“老夫子坐而论道,少年起而行之”。陈平安到底年轻,舌辩并不是他的强项,但他应该知道,至圣先师“立规矩”,文圣老先生“定秩序”,他若是“创制度”则无非是一叶障目的小修小补,只有顺应本心“讲道理”才是正本求源的大道。

只是讲道理需要足够强大。正如订立契约时的盟誓:我陈平安,唯有一剑,可搬山,倒海,降妖,镇魔,敕神,摘星,断江,摧城,开天!

曾经的我,就像陈平安,贫困、歧视、神仙打架等等,基本上都遭遇过。进入公门时,有人曾问我“你这样一穷二白毫无背景的人靠什么在单位立足?”

我说:“人品。”对方面有讥色。然后我像堂吉诃德一样摸索了几年,得出结论是:先变强,再讲道理。

我的所谓心疼,也来源于此。

《剑来》还在连载中,油瓶巷的草鞋少年陈平安你也陆续上路吧。但总有一天,你会走到很高很远的地方,然后停下脚步对天下人说:

“我有点累了,现在我想跟你们讲讲我的道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陈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