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谁,你在鄙视谁?你又被谁鄙视?

每个人用鄙视画地为牢,为自己筑起了一道心墙,把自己和这个世界隔离开来。鄙视链里的每个人,像极了一个把自己封闭在自恋、自卑的"深宫"里的被失宠的落魄嫔妃,注定一辈子只能在自怨自艾的悲哀里孤独终老。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满叔的微博和公众号,谢谢!

最近在不同的平台,频繁看到鄙视链这个词,今天就来谈谈这个话题。

度娘一下,发现鄙视链这个词源于南方都市报2012年4月7日深圳杂志"城市周刊"专题,是指当今网络社会反映出的一种自我感觉良好而瞧不起他人的现象。哦My Lady Gaga,过去的几年,我竟然没关注到?!

生为凡尘中的一员,似乎终究逃脱不了成为鄙视链中的某个环节中的元素。我们不是在鄙视人就是在被人鄙视。

你在鄙视谁,而你又在被谁鄙视呢?一个人一生鄙视过多少人,而又被多少人鄙视呢?似乎这是一个无解的方程式。鄙视链就像是一个无限死循环的闭环链环,只不过每个人在这个链条中充当的角色不一样。有的人是其中那个比较大的一环,而有的只是一个小的节点,抑或只是某个环节上的一片尘埃而已。

当一个人狭隘地以自我为中心,基于有限的自我认知,对别人做出的一种自我良好感的贬低性评判。鄙视感就此产生,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相关的链条式反应。这种心理现象,体现出的是一个人与这个社会最核心价值的距离。

不管是体现个性,还是找寻归属感,抑或是消除不安。鄙视,即便是再凶猛的鄙视,都不能帮你赢得个性与安全感 。相反,鄙视恰恰提现了你翠弱的玻璃心,会让你变得更加俗不可耐

在这个鄙视已经变得公然、无畏、肆无忌惮的当下,似乎不鄙视无以证明自己的优秀、高端与成功。你鄙视我俗不可耐,我鄙视他瘪三Low逼,他鄙视你高高在上目空一切。每个人都逃不了这个鄙视链,只是每个人的等级不同。每个人用鄙视画地为牢,为自己筑起了一道心墙,把自己和这个世界隔离开来。鄙视链里的每个人,像极了一个把自己封闭在自恋、自卑的"深宫"里的被失宠的落魄嫔妃,注定一辈子只能在自怨自艾的悲哀里孤独终老。

当年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这本来是在探讨学术争论之道的时,他的一句感慨。然而没有想过,数千年后的今天,这个词嫣然会成为文人之间争风吃醋、相互"践踏"的托辞。在这个浮华焦躁的社会,文人已经不再把心力放在文字的用心打磨,而是把精力放在对于异己的文章或作者的挖苦和鄙视中。

从文人到普通的大众,一眼望去,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鄙视链里竞相追逐,有意无意地陷入这个怪圈。在这个荒诞的游戏里,每个人沉迷其中,鄙视似病毒,迅速扩撒到生活的各个层次,成为一条条人人"相轻"的"食物链",也就是鄙视链。

鄙视,这一词本身就有着强烈的不平等姿态。我好,你坏!我优,你劣!我高级,你低俗!我核心,你边缘!……我与你始终都处于天平的两端,我的与你不同才能显示个性。

走出这个怪圈,告别鄙视的深宫正确的方法是尽快走出来,用一颗开放的心态去接纳一切。明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做好自己的同时,用欣赏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

愿你我早日出走鄙视链的围墙,看到到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

你是谁,你在鄙视谁?你又被谁鄙视?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是谁,你在鄙视谁?你又被谁鄙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