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无人驾驶”,相信喜欢看科幻电影、或者关注前沿科技的朋友们都不会陌生。但你知道吗?“无人驾驶”已经走进入我们生活中了。
9月18日,深圳公交出行宣传周及无车日活动启动仪式上,巴士集团董事长余钢透露,今年10月底深圳公交将在南科大等地实验两条无人驾驶线,这意味着深圳将在全国率先落地无人驾驶公交。
据悉,深圳无人驾驶公交所采用的是由深圳巴士集团、国家智能运输技术中心、华为公司等合作共同研发的无人驾驶技术。
无人驾驶汽车的原理,是在汽车上安装一系列的摄像头和传感器,配合软件系统来感知道路和车辆周围环境,自动规划行车路线、控制车辆的转向和速度,使车辆能够可靠地在道路上行驶并到达预期目的地。
真正将无人驾驶推向民用化和市场化的先行者,是美国的“谷歌无人驾驶汽车”。
自2012年在美国获得首例无人驾驶许可证开始,谷歌无人驾驶汽车在“真实上路”的情况下交出了一份几乎完全“干净”的驾驶记录:在它累计走过的482万公里路程中,只出现过几次小事故,这些事故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谷歌表示,无人驾驶汽车就是为了创造一个更安全的道路环境而生。
根据谷歌最新数据显示,其花费在发展无人驾驶技术上面的经费已经超过了11亿美金。
作为人工智能应用发展的一个重要落地分支,无人驾驶技术在中国也在蓬勃发展。受资本市场的热烈追捧,一些初创型的无人驾驶技术公司开始展露头脚,但在中国发展无人驾驶技术最为人知晓的公司,还是百度。事实上,百度已经将发展人工智能作为了公司战略核心方向。在不久前百度所举办的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坐在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在北京五环道路上行驶的片段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虽然很多人为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速度感到震撼,但更很多朋友都在问我这个问题——无人驾驶汽车到底安不安全?
至少在目前来说,无人驾驶汽车还处在一个非常初级的发展阶段,离正式商用还有一段距离,除了人工智能本身的发展之外,无人驾驶的安全性主要面临以下两方面挑战。
1、“无人驾驶”和“有人驾驶”融合的安全风险
针对本次深圳无人驾驶公交的试验,深圳市综合交通运行指挥中心总工程师关志超就表示,智能驾驶技术对城市的交通管制提出了更高要求,这需要政府提供土地,需划出部分区域作为无人驾驶试点区域。虽然人工智能发展迅速,但要在现阶段完全取代人类应对道路上的突发状况还不太现实。
一份来自谷歌的数据指出,94%的城市车祸都是由人类司机操作不当所引起。谷歌无人驾驶汽车最近一次记录在案的严重事故,是2016年9月份在进入十字路口时被道路上另外一辆汽车撞到,右侧门遭到了严重破坏。而导致这起事故的原因,是人类司机在经过十字路口时闯了红灯。
这起事故表面上看起来与谷歌无人驾驶汽车无关,但这恰恰是其人工智能的盲点所在。
开车的人一般都具有一定的预先判断能力。比如我的驾驶习惯是,在通过路口或斑马线的时候,不管前方是绿灯还是红灯,我都会有意识降低车速;在看到迎面来的汽车开得很快、或有闯红灯倾向时,我可以做到及时刹车。如果谷歌无人驾驶汽车的司机也这样操作的话,那次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就算无人驾驶汽车可以保证自身不出错,但却无法保证行人和有人驾驶汽车不出错。
一个折中的方式是,建立专属的道路设施及规管制度,彻底把行人和有人驾驶汽车隔离开来,就像地铁一样。因此,要想真正意义上实现“无人驾驶”汽车在城市道路自由驰骋,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2、网络信息安全风险
上半年大热影片《速度与激情8》中,“僵尸车队”发动袭击的场景让人记忆犹新。查理兹·塞隆饰演的黑客大反派,通过网络入侵了上千辆智能操控汽车的系统,控制这些汽车进行“自杀式行驶”以夺取核弹密码箱。
可千万别以为这只是电影的特效桥段,在现实生活中,用网络劫持并操控汽车已成为事实。
网上有人做了相关实验,在通过专用软件侵入自动挡汽车的电路系统后,不仅可以通过Pad来遥控车窗的升降、车门的上锁解锁,而且还可操控汽车的油门和启动。
以上的实验还相对安全,因为它还需要大费周章的对汽车电路系统进行物理入侵。懂得在汽车上动手脚的人本来就不多,而在成百上千部汽车上动手脚更是不可能。
但随着汽车越来越智能,网络远程入侵就成了新手段。早在2013年的美国DEFCON21黑客大会中,两位白帽子黑客研究员就向世界演示了如何通过网络入侵两辆名牌汽车的经过。
更加智能的无人驾驶汽车面临着更高的风险:因为黑客只需要通过网络,在无须任何物理接触的情况下,就能控制汽车。
我们知道,通过汽车的摄像头和传感器所采集下来的数据,是需要实时进行分析和运算的,而越是精准的分析和运算,车载的本地电脑显然是力不从心的,而这个时候,就要利用到云计算技术,通过云端的服务器集群或超级计算机来完成问题的分析。
例如,iPhone中的Siri语音识别功能,就是要求联网才能使用的功能。Siri对于语音的分析运算其实并不在本地的iPhone,而是在苹果的云端完成的。而前段时间在围棋界大杀四方的“阿尔法狗”人工智能机器人,也是在谷歌的云端完成棋路运算和分析的。
这是一个逐渐被“智能化”控制的时代,“科技工具”颠覆着我们的生活、替代人类工作:无人工厂、无人零售、无人娱乐设备......甚至无人驾驶。技术在解放我们的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安全隐患。信息安全认知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和了解新技术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