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孙子兵法》(二)知胜 道胜

上文中讲到《孙子兵法》十三篇中讲解了全胜的手段有七种:知胜、道胜、谋胜、交胜、奇胜、势胜和力胜。本文将重点说说知胜道胜的内涵和解法。

01 知胜

故名思义,知胜就是以知求胜。《玉篇》中说“知,识也”,《庄子 外物》中说“心澈为知”。所以说,知在这里理解不仅仅是知道、了解(know),更应是理解(understand),而知的最高境界应是智,孔子说“好学近乎智”。而仅仅知还不够,应该是先知先行,知行合一,这里面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先知(先于发生,先于对手),二是知而行。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

这就是知胜的5个标准,翻译过来就是有把握知道可不可以战,自己有优势,得人心者,有准备的,有良将。那为什么要先知呢?书中有两处:

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

此兵之要,三军所恃而动也。

就是说贤明的君将之所以出动就能胜,主要是因为先知;这是用兵的关键,三军要靠此(敌情)来部署军事行动。所以说,一方面先知可以让你胜,一方面“无知”无法行动。

知道知胜的标准和先知的意义重要性,那么应该先知什么呢?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知己知彼,二是知天知地,三是知其利害。

这里面就有讲到关键的“五事七计”,五事就是道天地将法(后文再仔细阐述其内涵),七计就是: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奖罚孰明。另外提到相敌三十二法(此略),相敌要知道5个方面的内容:敌方真实意图,敌方真实行动,敌将统帅能力,敌军士气高低,敌军后勤保障。什么是知其利害,文中说“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之用兵之利也”,利害关系都要弄清楚。

那么如何先知?提到4个方法:示形(策、作、形和角)、相敌、用间(乡间、内间、反间、死间和生间)、经校所。先知道什么程度呢?并不是知道越多越好,因为知道越多必定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很有可能丧失最佳的出战机会,知道六成即可。最后,先知后最重要的是采取行动:形人而我不形,先胜而后求胜,因利而制权,胜于易胜,战胜不复。

这就是知胜的内容,当然文中还提到如何防止敌人先知,此不赘述了。

02 道胜

书中提到“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所以道胜的关键就是修道保法,那么何为道,何为法呢?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修道的最高境界就是上下同欲,保法就是有法可依、有法比依(故令之以文,奇之以武,是谓必取),使达到“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的效果。

修道

如何修道,有三方面的内容:君将之道,将士之道和敌我知道。君将之道就是君将在战略上保持高度统一,在具体军队管理上君王要放权给领兵之将(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将士之道则是爱兵如子,患难与共,施行法治严格管教(视士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谷;视士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敌我之道则是要整合利用好战利品资源(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

保法

如何保法?也有三方面内容:规章制度,奖罚严明和将帅自主。这对有过团队管理经验的人来说就非常好理解了。将帅自主其实非常重要,特别是在现在的一线管理人员非常实用。

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

人既专一,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

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这就是全胜7法中的两个手段知胜和道胜。

(未完待续)

上一篇 读《孙子兵法》(一)

下一篇 《孙子兵法》(三)谋胜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孙子兵法》(二)知胜 道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