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脑偏爱纸质书,而不是电子书?

为什么大脑偏爱纸质书,而不是电子书?_第1张图片

第一次捧起kindle,我就像拿到了尚方宝剑,宝剑到手前,我已经准备好了猎物:几百本电子书……挥舞kindle这把剑,让我对读书这事儿,又多了几分热血。

时间流过,再热的血,也会变冷。

如今,kindle躺在冷宫已有大半年,我都不记得塞哪了……想必早已落了灰,没了电。这些转变,引发了我的思考,电子书还是纸质书,到底该如何选择?

为什么大脑偏爱纸质书,而不是电子书?_第2张图片

有的人一拍脑袋:“电子书不行,一定要读纸质的!”或者“纸质书不行,一定要读电子的!”。在我看来,这两个答案都不可取,我的答案是:纸质书和电子书都必不可少。

尽管主力是纸质,我仍然读电子书,关键是搞清楚:

电子书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纸质书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我们要做的,是取长补短,进一步的问题是:

哪些情况下,读电子书更好?

哪些情况下,读纸质书更好?

本文先解答前两个问题,看似老生常谈,不过,我会重点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为什么大脑偏爱纸质书,而不是电子书?


1、电子书的优势


方便

1、物理上

两三本书随身携带,没啥问题,如果是十几本,也背不动,只能带电子书。

你可以手拿一只存着1000本书的手机,你可以手拿一台存着400本书的kindle。毕业季,我却望着寝室里400本纸书发怔,把这些书运回家,注定一场恶战……

2、搜索上

读英文原著,能迅速查词;迅速找到你想看的那本书;全文检索,迅速定位关键词在书中的位置(目前只有Mac能做到)。


让更多人读到书

为什么大脑偏爱纸质书,而不是电子书?_第3张图片

“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数百万的儿童未曾拥有过一本书,数百万的成年人无法阅读。诸如Worldreader(世界读者)这一类的项目为这些地区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人道主义服务,而如果使用纸质书而非电子书,这些项目将面临重重困难。”

——《读屏时代》

当然,少有人想过这个问题,我们想得最多的是:“我要找这本书的免费电子版!”电子书便宜(或不要钱)这个好处,恐怕才是大多数人最看重的……


便宜(或不要钱)

便宜当然有好处,光是亚马逊上免费的电子书,一辈子都读不完。还有各种读书app,几毛几块随便读。当然,人们最喜欢的还是免费,到处求资源,或者动不动下载10G电子书,像是天上掉下一块肥肉,囤在D盘。

可便宜就一定好吗,贵就一定不好吗?且看下文。


2、纸质书的优势

我们撇去情怀成分、收藏成分、装逼成分,客观地分析:为什么大脑偏爱纸质书呢?


读纸质书时,大脑更专注

1、唤起对读书的重视

心理学有个现象叫沉没成(Sunk Cost),你对A付出得越多,为了保持认知协调,对A就越重视。A可以是赌博,输的钱越多越想赌;A也可以是读书,付出得多,读书决心也就更大。

反之,有些人动不动就下载10G免费电子书,心中窃喜,像是收藏了宝物,读的人却寥寥无几。他们不一定多爱读书,不过是爱藏书而已。

轻松得到的东西,我们往往不会在意,要有所付出,才会珍惜。

2、隔绝了干扰,更容易沉浸式阅读

读纸质书,你只能双手捧着书。读电子,你可能遇见各式广告弹窗、微信消息,或者不知不觉退出了阅读界面,浏览其他网站。

物理上接近信息诱惑,就更容易分散注意力。我的亲身体会是,上知乎查某个问题时,不知不觉就被首页各种文章吸引,反应过来,已过了好久,甚至忘了最初的问题是什么……

华盛顿大学语言学教授Naomi S.Bardon做过调查,访问美国学生,74%的人说他们在纸质阅读时只是偶尔分心,而电子阅读的这个比例只有15%(绝大多数德国和日本人也同意这个说法)。

目前看来,kindle在隔绝干扰上做得不错,而用手机、平板、电脑读书,更难专心。


情景记忆更强

费里斯 · 贾布尔在《环球科学》上的文章表明,尽管电子书大行其道,但物理特征千篇一律,而纸质书独特的装帧、厚度、重量、排版,还有用手指来回翻页的触感,甚至墨香,都帮助大脑增强了情景记忆(episodic memory)


打序号、打星号、划线、批注方便

前三个动作,打序号、打星号和划线帮你紧抓文章结构。

第四个动作,即批注,其实是联想,想想新知识和自己已有的知识有哪些联系?想想如何运用?一旦想到,立马写下来。联系新旧知识,也正是心理学中,高效学习的一大策略。

PS:这也是做读书笔记的方法之一《认知心理学告诉你,做读书笔记的4个层次》

电子书也可以批注、强调,但显然体验差了很多。

几天前,我在群里发起讨论,这点也有不少人提到:

为什么大脑偏爱纸质书,而不是电子书?_第4张图片


3、怎么办?

《读屏时代》作者给我们的建议是,以下几种情况,你最好用纸质书而不是电子书阅读:

为什么大脑偏爱纸质书,而不是电子书?_第5张图片

而我个人最终的建议是:

系统阅读大部头or信息量偏大or难度偏高的非小说书籍,读纸质为好。

PS:注意是or,符合大部头、信息量偏大、难度偏高任何一项,都最好读纸质。

为什么是非小说书籍?看看数据就知道了,华尔街日报一次调查发现,kindle电子书,读非小说电子书的人时经常虎头蛇尾,大部分读者读《时间简史》只读到6.6%,读诺奖得主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只读到6.8%,这还是都非常畅销的电子书……

看到这儿,你可千万不要觉得说,纸质书就一定好,电子书就一定差,搞得好像纸质书和电子书是敌人似的。

它们不是敌人。

问“电子书更好,还是纸质书更好?”这个问题很模糊。问题本质是,不论电子还是纸质,不过是信息的载体,是工具,而工具是为我的目的服务的。

也就是说,读电子还是纸质,取决于我是什么目的。所以我但仍会读电子书。

下篇文章,就讲电子书阅读方法,如何读?如何利用电子书的优点?说说我的思考和实践。


写在最后的话

我早先也分享过几本电子书,后来想明白了,那些信息量大的书籍根本就不适合看电子,于是再也没放过资源,只是分享些自己的笔记。有的人找免费资源,成了一种病,我称之为“囤书症”,我自己也曾得过,使劲囤资源,搞得心力交瘁。

好在,随着不断读书,视野开阔起来,病自然而然地好了,但我发现,身边依然有许多身患“囤书症”的朋友……

对于动不动就囤积几百几千本电子书的行为,你怎么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大脑偏爱纸质书,而不是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