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OTT TV 和IPTV系统的区别是很多从业者想要弄清楚的,小编根据自己的检验总结了一些,也整理些其他相关的资料,希望对有需要的人员有帮助:
一、个人理解OTT TV 和IPTV系统的区别
OTT TV和IPTV从定义来说侧重点不同,而且也有人为的影响因素。从广电总局的zhengce来看,IPTV是宽带运营商才具有资格运营的,它的优势就是走专用网络,所以直播的清晰度更好,播放流畅不卡,而对运营商来说不会增加太多额外的硬件成本,所以对于运营来说,运营商大多采用装宽带第一年免费送IPTV盒子,以后在收取年费。从实际上来看,IPTV的功能是用来看直播频道,比如央视、地方卫视,当然各个省的IPTV有些不同,基本会有些本地的地方台。比如山东的IPTV电视盒子,就会有济南的主要直播节目频道(齐鲁、济南电视台等)。
IPTV还有个优势是7天回看,说白了也是一种点播,只不过是有时效性的,而为了规范市场内容的传播,对于非运营商的企业只能运营的是OTT TV.最大的区别就是这种网络电视直接使用的是和计算机同样的网络,所以他的点播资源也是和网络同步的(IPTV在点播资源上会少些,更新也慢些),而且资源的丰富度和网络也是一样的,很多OTT TV都有很三大视频网站合作,占领大屏端的业务进行比例分成,比如小米只能电视就是预装了爱奇艺,只要开通了小米会员,爱奇艺的vip在大屏端也是可以免费看。此外OTT的扩展功能也更丰富,可以对接娱乐、购物等等第三方。
总的来说呢,OTT TV 在点播资源上更丰富,更新也更及时;而IPTV有先天的zehngce方面的优势,在很多用户中已经习惯了用IPTV盒子看直播,用OTT盒子看点播,这种情况应该会持续一段时间。
二:OTT TV的前世今生
1、什么是OTT?
OTT 是“Over The Top”的缩写,是指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这种应用和目前运营商所提供的通信业务不同,它仅利用运营商的网络,而服务由运营商之外的第三方提供。目前,典型的OTT业务有互联网电视业务,苹果应用商店等。
2、OTT TV是“Over The Top TV”的缩写,是指基于开放互联网的视频服务,终端可以是电视机、电脑、机顶盒、PAD、智能手机等等。意指在网络之上提供服务,强调服务与物理网络的无关性。通过互联网传输的视频节目,如PPS、UUSEE等平台的内容传输到显示屏幕(包括电视)上。
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OTT TV就是互联网电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集成互动电视功能的全功能的互联网电视。比如现在比较流行的小米电视、未来电视、银河奇异果、芒果TV等等。
OTT业务的鼻祖来源于Skype公司,当年,Skype发明了网络电话,可让人们免费高清晰与其他用户语音对话,也可以拨打国内国际电话。后来谷歌等互联网企业也都效仿,利用运营商的宽带网络发展自己的免费语音通话业务。在国内,Skype公司早就被当年的信息产业部叫停,但腾讯的微信后来崛起,并以社交业务的形式出现,但仍是典型的OTT业务,因为微信可以实现免费语音通话,如今很多中国人出国只要能免费上网就立刻用微信通话,原因正是可免去国际漫游通话。
3、OTT TV三种发展模式[1]
从世界范围来看,全球OTT TV有3种发展模式,第一种是欧洲的兼顾传统广播电视与OTT服务的HBBTV模式,第二种是完全以互联网架构为基础的美国开放式OTT模式,第三种则是中国所形成的强调内容监管的可管可控模式。
1).HBBTV 模式是 Hybrid Broadcast/Broadband TV的简称,作为一种混合广播技术,它是一种与DVB兼容的内容发布平台的应用功能,除最基本的广播之外,HbbTV在联网服务方面则有VOD、时移电视、互动广告、在线购物等应用。
2).美国开放式OTT模式,则以Google TV、Hulu 、Netflix和iTV为代表。中广互联CEO曾会明认为,美国OTT模式是一种以开放互联网服务为核心的观点,其核心目标是寻求将家庭设备也互联起来,视频服务不再成为广电运营商的专利,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硬件设备商以及内容生产商等都将自身定位于视频产业的参与者并获取相应价值。在这一进程中,除PC终端外,OTT视频服务逐渐向iPhone、iPad及互联网电视等多终端覆盖。
3).中国可管可控模式。对中国OTT行业而言,内容的可管可控是必须正视的问题,相对于国外的技术驱动模式,中国的行业政策对一个产业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广电总局采取了牌照制方式来实现对OTT的可管可控,由广电总局认可的集成牌照方负责提供内容播控,且互联网电视与牌照方客户端完全绑定,通过牌照方的集成播控平台对客户端实行控制和管理。业内人士认为,这一管制思路与欧洲的HBBTV与美国的开放式OTT均存在本质区别。
当前我国互联网电视牌照有7 张,分别是CNTV、百视通、华数、南方传媒、湖南广电、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在我国,OTT TV是指通过公共互联网面向电视机传输的由国有广播电视机构提供视频内容的可控可管服务。接收终端一般为国产互联网电视一体机。
目前我国对厂商提供OTT TV服务有如下要求:
(1)其播出平台,必须由获得牌照之集成服务商(央视、文广、华数)提供,而一般家电厂家不得涉足播控平台。
(2)其内容来源,必须由获得互联网内容服务牌照的广电播出机构提供,非广电机构无法获得。
(3)电视设备中对播出平台及内容来源的集成要求:一台电视机只能植入一家集成商的客户端,但同一品牌不同型号可以植入不同客户端
========================================================================================
OTT(Over The Top),在通信领域,指的是借助运营商的网络服务,提供包括短信、语音甚至视频类的服务。而在电视领域,OTT TV则是通过运营商的网络,向用户提供电视节目。国际上,OTT TV通过公共互联网面向用户的各类网络收视终端(电视、电脑、Pad、智能手机等)传输IP视频和互联网应用等融合服务。
与传统的模拟式有线电视和经典的数字电视不同,OTT TV与IPTV均是通过IP网络传播视频内容的,但是IPTV和OTT TV在许多方面仍然有着本质的区别。
三、OTT TV和IPTV系统的区别
在我国,基于国情和一些政策的影响,国内的OTT TV与IPTV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内容提供商
由于政策的限制,运营IPTV和OTT TV均需要获得相关部门颁发的相关牌照。
目前已取得IPTV的内容提供商牌照的包括上海文广、央视国际、南方传媒、国际广播电台等。
OTT TV的内容提供商为互联网集成平台牌照商,包括华数、百事通、南方传媒等共7家。
2、业务运营商
IPTV业务的业务运营无疑由电信联通移动等运营商负责。
OTT TV业务的服务由7家互联网集成平台牌照商提供,用户在租用了运营商的宽带业务后,OTT业务不会再为电信运营商带来其他的收益。
3、网络
IPTV电视内容的传播基于电信运营商搭建的专用网络,前期投资较大,但是对于用户来说网络带宽和视频质量都有保证。
OTT TV的传播只需普通的公共宽带互联网作为基础,需要一定的带宽才能保证视频服务质量。在未来几年内,光网络对于宽带互联网带宽的大幅提升,将在很大程度上保证OTT TV甚至高清OTT TV的视频质量。
4、终端
IPTV的终端为运营商集采STB+普通家庭电视。由于IPTV机顶盒一般情况下由运营商在用户办理业务时赠送,成本较低,且需配合IPTV专网,开放性和可操作性受到限制,多为非智能机顶盒。
OTT TV的终端为OTT机顶盒+显示屏(电视、电脑、Pad、手机等),机顶盒甚至可以置于电视机内。目前比较流行的主流机顶盒基本是硬件厂商与获得牌照的7家牌照商合作,推出服务与硬件绑定的智能机顶盒。
5、视频编码技术
IPTV视频使用的是H.264视频编码技术。
OTT TV的视频根据机顶盒等终端配置,支持多种视频编解码技术。相对IPTV视频,码率较低,且有自适应功能,以便在较差的网络环境下保持服务不中断。
=========================================
IPTV 是电信运营商通过IP 专网和专用的IPTV 机顶盒开展的一项视频业务, 其显示终端通常是电视机。
OTT TV 则是通过公共互联网来开展的一项视频业务, 其显示终端可以是个人电脑, 也可以是电视机或平板电脑等其他显示终端。
OTT TV 的服务供应商可以是电信运营商, 也可以是各种各样的视频网站和电视节目制作机构; 所以, OTT TV 有着多屏分发, 多屏互动的天然优势
1、传输:IPTV走的是IP城域网,OTT走的是互联网Internet
2、内容:IPTV主要是牌照商的内容;OTT除了牌照商内容+视频网内容(有版权)+其他
3、屏幕:IPTV还是只对电视屏;OTT多了Pad、Phone的屏幕(所谓的多屏互动)
4、业务运营商: IPTV为电信运营商负责 , OTT TV为互联网集成平台牌照商
其他的多多少少还有一些,主要还是政策监管太严,感觉上OTT与IPTV就是物理网络传输性质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