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钟读完:《小群效应》成功运营一个社群的实战手册

30分钟读完:《小群效应》成功运营一个社群的实战手册_第1张图片

作者简介:

徐志斌,微播易副总裁,畅销书《社交红利》《即时引爆》作者,曾服务腾讯8年,并曾在eNet硅谷动力、新浪公司工作。

内容简介:

互联网经济时代,新零售、网红经济、知识经济多受益于社群。用户的获取、留存及订单转化直接决定了一个社群的存亡。无论是“做”群还是“用”群,每个人都需要迭代常识:了解用户行为习惯,了解社群运行规律。

尽管社群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在绽放光芒,但今天已经不是运营一个社群的时代,而是如何“用好”社群的时代。“做”群不如“用”群。“用”群时代中需要关注的重点完全不同。深刻了解社群中人们的行为习惯、社群运转的规律,并将之结合在自己的产品和运营中是一个关键所在。

本书的写作分别依据两条主线和辅线。

主线:社交网络包括社群在内可被一个基础模型所归纳,分别由“工具性”、“病毒性”和“长连接”三大支点构成。这个模型构成了本书写作的第一逻辑主线;

辅线:划分社群的不同方式,和区分社群成员角色的不同方式,成为本书中另一根辅线,并成为帮助我们确立不同运营技巧的标尺。 本书致力于通过这些主线与辅线来串起九个核心章节,并用以揭示社群效应背后的那些方法论。

小群效应,海量用户和收入从哪里来?

作者从微信读书在2016年初的一个“赠一得一”的营销案例说起。在这次活动的第三天,共有2.1万用户送出4.6万本书,平均每个用户送出2.2本。1.8万用户领取了3.1完本新书。平均每人领取了1.72本,这2.1万用户为微信读书带来了5000个新用户。另外,还发现用户小小圈子书友推荐图书的意愿和数量,要远远超过泛朋友圈的推荐。平均每人会将图书分享给好友2-3次,这比朋友圈分享平均1.6次还高。

在腾讯另外一款“全民K歌”的明星产品中,用户已经超过4.6亿,在这款产品中,用户的关系由强关系和弱关系组成。有7层用户会选择收听好友的歌曲,但是这些播放量占全平台的40-50%,其余的50%来自于用户关注的那些唱歌好听的人。另外,全民K歌中每天分享的人数超过1000万,其中分享到微信好友和群的占到了54%,也要远远高于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和新浪微博等泛朋友群。

这两个例子中,我们都可以发现,现在的分享已经慢慢从分享到朋友圈和微博这类弱关系朋友圈,转变到了分享到微信好友和群这样的强关系朋友圈。而且几乎成为了用户的下意识动作,想想你最近分享的内容是分享到朋友圈还是微信好友?同时,微信读书和全民K歌还在这种强关系的小圈子内,让用户产生了比较、竞争的意识。

从2009年到2016年,社交网络的爆发,已经成为大量流量和用户的来源,一大批在社交网络中崛起了app包括:疯狂猜图、魔漫、脸萌、美拍、足记等等都是这样从社交网络中异军突起的社交类产品。社交网络也成为了他们用户和流量的主要来源渠道。

AdMaster公司对新浪微博的近5万名用户的社交图谱分析表明,类似新浪这样的大型社群其高价值其实是其中的无数个小社群,用户活跃在小群之中,更易受到小群体的影响。作者将这种人们活跃在“小群”中进行分享传播,引发巨大社交传播结果和转化结果的现象,称之为:小群效应。

微信的群用户限制到500人,QQ的群人数也限制在500以下,但是很多用户还是希望能建立更多的社群,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数据分析发现,用户大部分时间是活跃在4-6个小群中,比如亲人、好友、同学等,这些小群在我们的社交网络中非常坚固。

优秀社群的三个标准

现在的社群呈现出“大群松散沉默,小群紧密活跃”的特征。在小群中,人们相互认识、信任度高、活跃度也高。所以作者提出衡量一个社群是否优秀有三个核心标准:

1:人们相互认识;

2:人们相互信赖;

3:成员之间频繁互动。

这三个标准深刻地影响着社群的日常运营和运用,在稍后的章节中我们会详细阐述其运营方法。

三近一反,社群的活跃和收入都遵循一个基本原则

30分钟读完:《小群效应》成功运营一个社群的实战手册_第2张图片

2009-2013年,自媒体的主要阵地是微博,平均每100个粉丝一年可以为微博账号带来12元的广告收入。

从2015乃开始,微信公众号成为主流,平均每个粉丝一年可以为自媒体带来广告收入36.5元。如果自媒体尝试电商,每个粉丝会在一年内再度贡献约80元以上的收入。

2016年,社交进入直播时代,打赏成为部分自媒体主要收入来源,人均每年打赏金额在30元左右。到2016年底,随着知识付费的兴起,社群的会员收入又开始增长,常见的方式就是人均299或者199的会员费。

广告收入、电商收入、内容打赏收入,都处于上升趋势,给自媒体带来是收入也越来越多的同时,粉丝变得越来越贵。很多自媒体采用微信群的方式运营粉丝,但是他们慢慢发现,随着刚开始的活跃,粉丝在微信群的活跃度越来越低,最终变成了沉没的大多数。

那么,到底一个用户的价值如何体现,作者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一个分析图:

30分钟读完:《小群效应》成功运营一个社群的实战手册_第3张图片

这张图给我们展示了几个现象。

1:并不是社交网络规模越大,单个用户价值就越大,比如微博和推特用户价值要远低于陌陌。用户价值高低取决于社交关系的强弱,活跃性等。

2:并不是市盈率高的社交网络,单个用户价值就高,网聚效应会帮助平台获得更大的收入空间。

其中微信和陌陌是两个典型的例子。良好的社群关系,才拥有更高的用户黏性和平台价值。无数活跃的小群组建都遵循一些原则。

1:相近地域:用户对1000米之内的信息最敏感

在产品的及时引爆后,通常会迅速衰退,但是小群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更好的用户留存和黏性。对于陌生人而言,距离是一种重要的关系,决定了社群的发展或者更强关系的构建。

2:相近兴趣:用户只关注和自己相关的问题

在“走心问答”和“朋友印象”两款产品中,都有基于个人的全方位信息,来与陌生人做交友匹配的功能,这个功能的设计出发点就是相似的个人兴趣。在社交网络中,相似兴趣催生出垂直社区和大型社群。

3:相近年龄:占比87%以上的年轻人,帮助快手一飞冲天

2014年7月份快手从日活用户百万,到2015年初就已经达到千万日活,2017年快手的日活用户超过7000万,其流量消耗甚至超过了微信。我们通常认为快手是三四线人群为主,但是其实不然,很多一二线城市人群也是快手的用户。但是快手的年龄段中,90后用户占据了87%。

快手的CEO华宿在一次腾讯内部的分享中谈到了快手快速增长的背后原因。

一方面得益于产品的算法,提升了分发效率和用户体验。

另外一方面得益于年轻人群,快手刚从GIF图片转为短视频社交后,吸引了一大批年轻、爱分享的用户。

现在快手共享日均消费60分钟、每5位活跃用户就有1人会上传原创视频。目前快手的注册用户超过5亿。

前面讲到了一个优秀社群的三个相近,包括地域、年龄和兴趣。社交网络的崛起是以信任为基础的。信息在关系链中流动。关系驱动的威力就十分巨大。三近协助无数用户聚合形成社群,或者在社群中扩散和传播,停留和活跃,如微信读书在读书群自然扩散,吸引来更多新用户;而“一反”这是指在相互相近中,那些协调而又冲突的两方,比如男女性别相反,甲乙双方和供需双方需求相反等。社群形成了强大的号召力和黏合力,一反则协助打开商业化的大门。

实力相近的两名素不相识的马拉松爱好者,很容易在相互跑步的过程中形成互助和互动。那么这种“三近一反”的社群关系能让产品有高转化率和快速增长,同时也有稳定的用户活跃率和留存率。

30分钟读完:《小群效应》成功运营一个社群的实战手册_第4张图片

找到能变现的连接者

2016年,作者跟一位电商朋友交流,发现一个社群圈子的购买商品有10%的重叠度,如果算分类的话,有30%的重叠度。20万用户的自然分享和推荐,每个月可以带来1亿元的销售额。由此可见,将电商的商品推荐和用户社交关系结合,能带来如此巨大的作用。来自好友和“相似人群”的信息,对购买决策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家基于社交数据的营销公司Target Social对一些大事件上的传播数据进行了特定的分析发现。大事件的动态分析下图所示。

30分钟读完:《小群效应》成功运营一个社群的实战手册_第5张图片

有些粉丝不仅围绕这大号周围,还二度扩散出一些圈密集的小圈子,这表明有些账号的粉丝非常活跃。在这个传播案例分析中发现,46.25%的参与量是由0.8%的人产生的,近一半的量是小群效应产生的结果,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找到这0.8%的活跃用户呢?作者把社群的成员角色划分为4个层级:

1:普通人,社群中90%以上都是普通人,他们就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是社群最为坚实的群众基础。

2:连接者,是指将信息分享出去的社群成员。他们串联起了不同的社群和人群,是推动信息在无数封闭小社群中扩散的关键人物,而且部分连接者也具有意见领袖的作用。

3:局部意见领袖,是指那些能够影响小范围人群的用户,他们能影响就正是他们自己的粉丝。

4:全局意见领袖,是指那些能更大范围影响用户的超级明星,他们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粉丝的范畴,比如王思聪,他参与创办的熊猫TV直播,早期的5000万用户大部分都是被王思聪及其关系链好友吸引而来的。他就是我们所说的全局意见领袖。

在这种角色划分模型中,对社群规模其决定性影响的是这0.8%的连接者和意见领袖。如何在社群中寻找和激发这些连接者,一直都是社群工作的重点。

在社交网络中有一个传播层级的概念,就是一个信息发出后被转发传播了多少次,在一些强关系为主的社交网络中,分享用户也能带来10层以上的分享扩散,也就是一个用户分享后,能够连接不断地影响10层以外的潜在用户,病毒传播就是以这个为参考依据的。比如滴滴红包就可以达到17层的传播力。

如何将普通人变成连接者,作者列举了杀人游戏的例子。在杀人游戏中,大家都知道法官起到了游戏最关键的发起、组局和控制进度的作用。2016年2月,张萌推出了狼人杀英雄榜,充分利用了这个法官的角色和意义,他发现,一旦有人成为法官后,便有意愿回到自己的所在的圈子,利用微信群组织新一局的游戏。法官在这个游戏中就是至关重要的连接者的角色。如果不但有新法官加入,就会由不断新群建立起来。所以英雄榜的重点开始关注“法官”。2016年2月张萌推出了一个小功能“法官人气值”,上线一个月后,英雄榜的公众账号新增粉丝由100多人,上升到300人左右,活跃用户也大幅提升。5月11日,英雄榜推出了法官认证制度,排位赛不再由团队组织,而是由认证法官发起。到7月初,100位法官组织了2000局比赛,共1400位玩家参与,参与用户数达到2万人,公众号粉丝上升为8万人。到9月底,英雄榜用户达到30万,法官人数增加到800多人。

英雄榜在日常的运营中明确找到了那些连接者和局部意见领袖,通过各种功能、榜单、认证机制等方式引导、发现并吸引这个人群。最后将法官从一个个普通用户培养成为了连接者,每位认证导师就是一个局部意见领袖。

发现连接者的几个步骤

第一步:建立一个员工小组,在微信和微博上找到真实用户;

第二步:阅读目标用户近半年以来的朋友圈或者微博信息,进行分析总结;

第三步:这些信息会告诉我们当下的目标用户期待什么类型或者主题活动,他们云集在哪些账号和app周围,以及采用什么样的风格表达自己的诉求等等。利用这些信息我们分析出这些用户的基本画像;

第四步:人工分析会强化团队对这些关键信息的掌握,形成不一样的理解深度。最终帮助我们找到那些社群中的潜在连接者。

30分钟读完:《小群效应》成功运营一个社群的实战手册_第6张图片

你加入社群的目的是什么?

微信每天建立的群大概在200万-300万之间,其中40%以上的群在7天内直接死掉,只有30%左右的群能维持一个月。而且大部分的群活跃人数不超过10%。QQ群的活跃度也类似。今天的社群面临着大多类似的窘境,人们组建的大部分社群,都是被浪费的,会迅速消亡。

那么人们愿意停留在什么社群中呢?或者人们加入一个社群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将群的按组建目的分为两类:事件驱动型和关系驱动型。比如在公司内部讨论一个事情,大家会临时组建一个群,但是事件讨论之后,这个群就会迅速消亡,这就是事件驱动型的社群。而关系驱动型社群存在的时间会更长。

另外,人们加入社群的目的,按照马斯洛的需求模型,大致分为这么几类:

1:问答求组,解决当下的问题

2:炫耀,在发微博、朋友圈的炫耀行为很类似

3:寻找共鸣

4:分享知识和资讯

5:管理和储备潜在关系、维系关系

6:共同认可的长期目标和价值观

一个优秀的社群多能形成自己统一的文化,成员之间有共同的认可的价值观,并传播扩散至群体以外,影响更多人。作者将社群的建立目的,或者给用户解决问题的能力称之为:工具性。它是社交网络基础模型的起点。同时还延伸出了另外两个特性:病毒性和长连接。当用户因为解决需求(工具特性)加入社群后,病毒性和长连接开始发挥作用。

病毒性是业界最为期待的病毒式扩散、海量爆发的模式。

长连接是用户的长期粘性、留存,乃至变现。

我们将一个好的社群定义为在这三个特性的综合体,也可以理解为社群的方面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传播能力和变现能力。我们分别简单讲解这三个特性。

1:工具性:对于意见领袖(KOL)来说,是管理粉丝和变现的基础;对于粉丝来说,是获取资讯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2:病毒性:对意见领袖(KOL)来说,是为了获取更多的收入,持续邀请粉丝加入。

3:长连接:同类需求、用户沟通,持续获得优质内容和服务。

同时,作者也提出利用社群的“工具性”的特性,在三个方面可以发挥作用。

第一个:外部性,帮助建立巨大的、潜在的用户池,源源不断地吸引新成员加入;

第二个:过滤器,将新加入的用户迅速引导成为“三近一反”的小圈子,提升活跃度;

第三个:望远镜,用以观察社交网络或者大型社群的变迁,从而寻找到新的获利的切入点。

社群的第二种分法:熟人型和陌生人型

熟人型的社群成员多由好友构成,成员之间相互认识或者都有相互认识的人,互动亲密;而陌生人型的社群相互不认识,只是因为某种兴趣、爱好和需求聚集在一起。

社群的第三章分法:浏览型和互动型

浏览型社群依赖大量优质内容,只需要少部分核心用户贡献内容,绝大部分用户浏览即可。

互动型社群通常是社交型,高度依赖成员之间的互动、讨论和交流,对内容依赖较少。

每个人都想做小池塘里的“大鱼”

2015年8月份的腾讯正式推出:微信读书。提出的口号是:微信读书,让阅读不再孤独,以及“和好友比拼读书排行”。这两个口号形成了对用户强有力的驱动。这正是利用了人们的炫耀和荣誉感。这正是本书要讨论的最强劲的社交网络驱动力之一:荣誉驱动。

不仅仅在微信读书,在很多产品中,都体现了这种“比”的产品特质。王者荣耀告诉你,你是朝阳区第一韩信;阿里巴巴余额宝告诉你,你的收益超过了全国80%的用户;360安全卫士告诉你,你的开机速度击败了全国90%以上的用户。唱吧也会告诉你,你演唱准确率超过了多少人等等,甚至从小到大,我们都是在一路比成绩中成长过来的。

2016年,直播应用开始在国内迅速崛起,打赏、广告、电商转化,这三个部分构成了直播网红的主要收入来源。在一个直播平台上,用户年均每天打赏超过2000万元,月打赏100万元以上的超级大R用户超过100个,有两个大R在一起竞争打赏的情况时有发生,光一场打赏比拼,花费金额就在200-300万之间。

我们将这种在小圈子内相互比拼、竞争以凸显自己某种形象和地位的现象,称之为:小池塘里的大鱼。大鱼代表用户想要塑造的形象,而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人群就是小池塘。用户都愿意做小池塘里的大鱼,不太愿意做大池塘里的小鱼。在社交网络中,这种现象非常明显。他们能带来平台收入的增加,以及信息病毒式的扩散。要形成这样的现象,有几个关键点。

1:让用户知道有人在和他比。在小池塘中的人们知道“比较”的结果,让他们了解其他人正在和他们比拼,争夺排名。

2:还有一种小池塘的设计方法,就是和自己比较。让自己跟过去比较,让自己产生不断进步的自我比拼。

在小池塘的构建来看,陌生人比不上身边的强关系和特定人群,和陌生人比较所产生的愉悦感和成就感也远远不如强关系、熟人。用户显然更关注自己类似的群体。全民K歌和微信读书的小池塘是用户的强关系好友,因此他们这种相互比拼的动力会更大。

互惠接口,利益驱动的势能不可阻挡

不管是互联网还是其他各行业,头部效应越来越明显。在对一家社交网络任意一天的用户发布的原创信息进行全量分析发现。一共56万个话题中,排名第一的话题有超过481万人参与,而最后一名只有1人参与,其中超过10万人参与的话题有949个,超过1万人参与的话题有4805个,分别占话题总量的0.17%和0.85%。

在另外一家电商平台,也出现类似的头部效应,3%的头部商家,贡献了超过80%的交易量。头部区域吸走了大部分用户、关注、流量和话题,这是一个残酷的竞争环境。是什么造就了今天的赢家通吃的局面。这部分内容,我们将重点阐述社交网络的第二个驱动力量:利益驱动。利益驱动是指企业或者社群运营者充分给予用户利益,或者引导用户主动想要获得利益,以此确保用户活跃、粘性。

在今天的移动互联网,获取用户的成本越来越高,以金融行业为例,作者调研了腾讯系离职员工创办的多家金融创业公司,这些公司的平均获客成本最低的是200元(一个注册用户),最高的300-500元。

在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斯蒂芬·平克的一本著作中,提到了为什么当今社会的暴力会减少的问题。他提出了四个模型:社群共享、权威序列、平等互惠和市场定价。

第一种:社群共享模式即人们在“群体内无偿地分享资源、不介意谁付出多少,谁得到多少”。这种共享模式的社群内成员相互信任,共享资源,并且数量庞大。

第二种:权威序列强调下级对上级的服从,也强调上级对下级的保护。

第三种:平等互惠是典型的“我帮助你,你帮助我”的相处方式,也常见于企业、团队之间。人们进入这个社群一般是处于利益。

第四种:市场定价,这个模型以社会组织为主,包括大学、公司或者非营利组织等。

不同阶段的社群数量和价值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30分钟读完:《小群效应》成功运营一个社群的实战手册_第7张图片

为了说明这几个社群类型的差别,作者列举了“滴滴红包”作为例子,在滴滴和快的两家还没有合并之前,滴滴和快两家的补贴大战轮番上演。在2014年1月份,滴滴其中一天的补贴超过7000万人民币,历时半年的补贴活动,滴滴向用户补贴了超过14亿元人民币,快的也接近10亿。在这场补贴大战中,人们知道了利益才是触动市场最快的方式,利益也是最快的传播方式。滴滴红包推出后,滴滴打车app每天的下载注册量达到 30万,两家的补贴大战让他们获取用户的成本迅速下降,有的用户甚至为了几毛钱的补贴下载一个APP。

在社交网络中,用户的行为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特点,就是人们通常会天然亲近于帮助自己的人,互惠行为背后利益交换,互惠的双方关系也因此更加亲密。关于如何提升互惠合作的实用规则:

1:增强将来交换的迹象;

2:引导他人的互惠行为;

3:坚持公平原则;

4:迅速对挑衅做出反应;

5:建立一种诚信互惠的个人声誉。

三人成虎,如何影响用户的决策

在物理世界,亮点之间最短的距离是直线距离,而在社交世界中,两个人之间的最理想距离是折线距离,如果一个圈子中找到好友,通过他们向目标用户推荐,这个转化率会提升好几倍甚至十几倍。最好的营销方式不是直接冲上去对用户营销,而是通过2-3名好友去影响他。在借贷宝平台上,活跃交易用户的人均好友数量在400人左右,活跃无交易用户的好友人数在100人左右。好友越多,借到钱或者借出钱的概率更大。

2016年是直播元年,这一年大量的直播产品崭露头角,主播对粉丝的影响力也日渐增长,主播推荐的商品,粉丝立刻就开始下单,这其中背后的推动力量是“时间”或者说称之为“时间货币”,信任则是支持这一机制运行的底层逻辑。粉丝通过微博、微信建立信任后,对对主播产生巨大的信任。网红经济、直播经济、社群经济、内容付费等新名词纷纷出现,都是由粉丝在信任和时间成本背景下做出的行为。

真实的社群是什么样?

国内的几大社区中腾讯、百度贴吧、豆瓣是排名前几名的社区平台,豆瓣拥有超过30万个小组,部分小组一度成长为创业公司。

什么是真实的社交网络,社交网络中,用户和谁互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2010年,豆瓣对自己的社交网络用户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分析,通过后台的数据分析发现,用户互动的好友数量其实很有限。他们挑选了豆瓣当时最为活跃的5024个小组作为样本,观察小组内话题和互动的发生过程。总结出了活跃社群的12个特征。

1:规模。有多少成员在这个小组中对话

2:连接数。成员之间的互动数量

3:密度。反应了小组内成员之间相互认识的程度

4:平均权重。反应了关系网络的连接强度

5:成员新旧。参与互动的成员新老成员的比例。

6:最大成员数和曾经加入这个小组的人数

7:连通分支数。一个点可以达到另外一个点,就是连通

8:最大的连通分支规模,是指小组内主流群体有多大

9:最大连通图和整个小组成员数之间的比例

10:最大连通的密度,反应了成员之间的相互认识、互动和紧密程度

11:最大连通的平均权重,反应了成员之间的互动强度和次数

12:最大连通图的平均成员数,也就是最大的那个小圈子中成员数量有多少

总结起来,评估社群的两个重要核心指标:成员之间互动是否频繁;社群内主流群体的规模大小。

让人们愉快地消耗对方的时间,如何运营不同种类和不同阶段的社群

人们在微信中人人都想进入大群,但是大家都在小群中活跃,在和上面豆瓣小组的分析类似,一个大的小组内,用户会分化成为小社群,在小社群中活跃,其现象是高度相似的。运营的本质是争夺用户时间,强运营和弱运营的差别在于围绕的核心是谁。今天的内容讨论的是在不同的阶段如何进行运营。

2016年作者的一位朋友班丽婵离开了蓝色光标,创办了自己的训练营,这个训练营的目标用户是市场副总裁、市场总监的社群,到年底,这个社群吸引了2万名付费用户,营收超过300万。是如何做到的?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CMO训练营开始侧重于以下这些工作:

(1)每周一次线上“CMO私房话”活动;

(2)每月一次CMO线下主题沙龙;

(3)每两个月组织一次闭门深度学习(即高级研修班),每次为期两天;

(4)不定期在一些企业内部展开CMO游学活动;

(5)年底举办CMO行业年会。

从这些活动规划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频繁开展活动的社群,而且每项活动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截止到2016年年底,班丽婵组织了一个超过200人的认证讲师队伍(我也是其中一员)。2017年上半年,班丽婵更是将未来一年将要展开的所有活动及其主题全部预先公开,时下风头最劲的企业和传播话题、市场人物,几乎全都囊括其中。训练营还根据行业特点及职责划分出更多细分人群和话题,比如B2B营销会、品牌总监群、品牌经理群等。这些活动和更深入的重度垂直话题,才是最后帮助CMO训练营吸引超过2万名付费会员的根本原因。

一个社群按照成员角色划分,可以分为:原创用户、互动用户、浏览用户。这种按成员角色的方法代表了一种运营思路,通过各种策略,将只看不说的内容消费者变成轻量点赞用户,继而变成回复、参与讨论的重度互动用户。

2015年,闺蜜圈的创始人张威发布了一份备忘录,提及了为什么闺蜜圈能一直保持16%的用户发帖率和35%的用户参与和回复率。其中总结了三种运营方式:机制运营、标杆运营、氛围运营。

机制运营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将用户按人群进行划分,让用户找到自己兴趣相投的人群;第二步,对产生的内容进行实时分类,最简单的就是阅读型和讨论型;第三步就是让内容呈现去中心化,所有内容都有基础的曝光流量,根据不同内容属性,充分利用好友关系链,细分人群来做相关性曝光推荐,让流量得到最大化利用。

在这三种机制运营影响下,每个圈子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如果能在一个月内超过一定的阈值,这个小圈子就会活跃下去。

弱运营的实质是充分运用各种特性和各种机制、基础需求、并将其融入产品的各种功能设计中去,让用户自发地行动起来,自发去寻找结果。弱运营就是理念就是:让人们愉快地消耗对方时间。

社群文化的巨大力量

30分钟读完:《小群效应》成功运营一个社群的实战手册_第8张图片

运营会催生很多意想不到的社群文化,这是大型社群得以成立的根本,社群文化依赖几个核心机制,其中模拟关系,还会再度帮助事件驱动发挥巨大的价值。

今天将讨论在无数社群中,社群文化是如何统一大家在一起的。

QQ秀产品想必大家都用过,它成就一度成为腾讯收入的第三大来源,QQ产品是如何产生的呢?在吴晓波的《腾讯传》中提及了这个产品的诞生过程。QQ秀早期的使用者大部分是15-25岁的年轻人,他们这群在现实社会中是一群没有身份,但是渴望得到关注的用户,QQ秀的诞生,让他们有了一次在虚拟世界自我展示的机会。

QQ空间和百度贴吧是早期社群文化的诞生地。每天有数千万人活跃在贴吧,和强运营的社群相比,权力掌握在用户手上的主题贴吧迸发出了更为炫目和多样的社群文化,社群文化层出不穷,这一点连当前贴吧的缔造者都没有想到。

作者借用金庸小说中社群建立的规则,提出了建立一个社群文化的几个关键要素:

1:故事性

2:仪式感

3:独特的“语言”

4:竞争

5:归宿感

6:模拟关系

在2012年,有娃儿·赫拉利出版的《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书中也描述了,智人是怎么创建数万居民的城市、上亿人口的帝国的。大家信任某个故事、能共同合作是这社群建立和壮大的基石。人类和大猩猩之间真正不同在于虚构故事的能力,是故事将千千万万的族群凝聚在一起,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早期的社群文化或者国家文化吧。

腾讯员工称自己为企鹅,腾讯公司则被戏称为鹅厂;小米称自己的用户为米粉;李宇春的粉丝称之为玉米;社群成员之间相互模拟关系,会消除彼此的陌生感,使相互关系更加紧密。

小结

至此,我们阐述了社交网络的6大驱动力,分别包括:利益驱动;事件驱动;兴趣驱动;荣誉驱动;关系驱动和地域驱动。本书重点对关系驱动、荣誉驱动和利益驱动展开了讲解,也简要提及了事件驱动和地域驱动以及兴趣驱动。

你可能感兴趣的:(30分钟读完:《小群效应》成功运营一个社群的实战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