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读《构建之法》之心得与2019北航软工暑期培训作业

        前几天,收到周筠老师相赠的邹欣老师所著《构建之法(第三版)》一书。回想第一次读《构建之法(第一版)》一书已是三年前,不禁感觉光阴似箭,也感慨邹老师出书的效率。

        正值周末,快速拜读了一遍,有所得

        相比本书的第一版,《构建之法》第三版内容确实增加了许多,这点最直接从书厚度的增加就可以明显感觉到。略读之后,感觉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增加了讲解软件工程具体知识点的详细程度,这点对于没有大量工程经验的学生显得非常友好。内容组织也不同于传统的《软件工程》教材,内容主线不再是瀑布模型,更适合软件开发的实际情况,因此内容范围十分庞大。写作手法也不同于本科教材,阅读《构建之法》仿佛阅读一本小说,虽不说废寝忘食,倒也不会觉得枯燥。

        《构建之法》一如既往的保持了Learning by Doing做中学的理念,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我感觉这也是邹欣老师一直提倡的理念,甚至参加本次2019北航软工暑期培训班的老师们,都要完成编程作业和博客作业。编程作业是熟悉配置管理和地铁程序,只能稍后完成。博客作业是略读构建之法并提出几个问题,略读之后,还真有一些问题围绕在脑海,这些问题有粗有细,仅抛砖引玉。

 

        问题1:

        P120 提到极限编程XP,那么极限编程XP的基本开发过程是怎么的?

        问题2:

        P151 在需求获取时列举了需求存在的模式。其实,有一些开源项目、软件、网络游戏,其需求由用户投票和用户社区讨论得到的,这类软件往往比较活跃,需求变化也比较频繁,用户分布较广,这种模式的软件,需求引导(Elicitation)是否要注意什么?

        问题3:

        P155 焦点小组的方法获取用户需求与头脑风暴的区别与联系?

        问题4:

        P249 用户体验和界面设计,是否存在一些可量化方法? 

        问题5:

        P309 软件质量保证人员QAer和软件测试人员Tester的区别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QA和Test是否是对立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略读《构建之法》之心得与2019北航软工暑期培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