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React初探
es6写法 code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import ReactDOM from 'react-dom';
import PropTypes from 'prop-types';
class App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state = {
title: '环球大前端'
}
render() {
const { title } = this.state;
const { name } = this.props
return (
{title}
Hello {name}!
)
}
}
App.propTypes = {
name: PropTypes.string
}
App.defaultProps = {
name: '帅气小伙子'
}
ReactDOM.render( , document.getElementById('app'));
es5写法(遗憾的是现在最新版本的react,已经不再能使用createClass去创建react组件了,由于react将createClass剥离出去,减少react的体积,我们可以使用create-react-class 模块来创建 code)
var App = React.createClass({
getDefaultProps: function() {
return {
name: '帅气小伙子'
}
},
getInitialState: function() {
return {
title: '环球大前端'
}
},
render: function() {
return (
{this.state.title}
Hello {this.props.name}!
)
}
})
React.render( , document.getElementById('app'));
核心思想:封装组件,各个组件维护自己的状态(state, prop)和UI,当状态变更,自动重新渲染组件,数据流向是单向的。
需要明白的几个基础概念:
1、什么是JSX?
2、如何修改组件state,从而修改组件UI?
3、事件处理
对于上述那些既不是字符串也不是 HTML的的标签语法,被称为JSX,是一种 JavaScript 的语法扩展,用来描述用户界面。
常用的是在JSX中使用表达式,例如 2 + 2, user.firstName, 以及 formatName(user),条件判断(三目运算符、&&), 数组Map函数遍历获取React元素 都是可以使用的。如:
formatName(user) {
return `${user.firstName}-${user.name}`;
}
const user = {
firstName: 'wu',
name: 'shaobin'
}
const show = true; //我可以是this.state属性哦!!!
const arr = ['xiaobin', 'kaizi', 'liujun'];
const element = (
Hello, {formatName(user)}!
Hello, {user.name}!
Hello, { 1 + 1 }!
Hello, { show ? 'I am show' : null }
Hello, { arr.length > 0 && 数组长度大于0 }
{
arr.map((item, index) => {
return item
})
}
//记住数组Map函数遍历获取React元素的时候,必须要记得必须➕keys属性
// 为啥呀?
//Keys可以在DOM中的某些元素被增加或删除的时候帮助React识别哪些元素发生了变化。因此你应当给数组中的每一个元素赋予一个确定的标识。没有唯一值的时候可以使用index,但是官方不建议,会导致渲染变慢。
);
ReactDOM.render(
element,
document.getElementById('root')
);
切记每个组件的render函数返回的JSX结构都需要根元素去包裹着,当然也有例外,如React.Fragment
对于JSX,react最终经babel的转换会调用React.createElement相应api转换成react能识别的对象,如上述例子转换后得到:
React.createElement(
'div',
null,
React.createElement(
'h2', //可以是一个html标签名称字符串,也可以是也可以是一个 React component 类型
null,
title
),
React.createElement(
'p',
null,
' Hello ',
name,
'! '
)
);
babel查看es6->es5的结果
既然我们可以为组件初始化状态,也必须要能够去改变它,以达到改变视图。
当然this.state.xxx = xxx
不会触发渲染组件的动作,而是使用this.setState({ xxx: xxx })
方法来修改状态,同时多个setState() 调用合并成一个调用能提高性能。
对于事件处理,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this的绑定,其他跟普通Dom绑定监听事件一样,this的绑定有以下几种方式:
- 在构造函数中使用bind绑定this
- 在调用的时候使用bind绑定this
- 在调用的时候使用箭头函数绑定this
- 使用属性初始化器语法绑定this
setState与事件处理的例子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React合成事件(onClick={})和原生事件(document.addEventListener)的阻止冒泡存在差异,需要明白的是,所有合成事件都是绑定在document上的(代理),所以执行合成事件中的event.stopPropagation(),实际原生事件还是会冒泡到document上,同时需要注意的是,setState 只在合成事件和生命周期函数中是 "异步" 的,在原生事件和 setTimeout 中都是同步的。
合成事件与原生事件列子
参考文章:
从 Dropdown 的 React 实现中学习到的
React合成事件和DOM原生事件混用须知
二、React进阶
1、有哪些生命周期,生命周期的执行顺序?
2、Ref的引用
3、高阶组件的使用
生命周期图示(React16):
Mounting/挂载
constructor() //React组件的构造函数,用于super(props),初始化state,bind绑定事件等
static getDerivedStateFromProps()
UNSAFE_componentWillMount() // 组件挂载前(组件渲染到页面前)
render() // 渲染函数,不做实际的渲染动作,它只是返回一个JSX描述的结构,生成虚拟Dom树,执行patch,最终由React来操作渲染过程
componentDidMount() //组件挂载后(组件渲染到页面上),可以在这个钩子添加异步请求以及定时器,或是socket连接
Updating/更新
UNSAFE_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 // 组件接收到属性时触发
static getDerivedStateFromProps()
shouldComponentUpdate(prevProps, prevState) // 当组件接收到新属性,或者组件的状态发生改变时触发。组件首次渲染时并不会触发,此钩子可做性能优化
UNSAFE_componentWillUpdate() //组件即将被更新时触发
render() // 渲染函数,不做实际的渲染动作,它只是返回一个JSX描述的结构,生成虚拟新Dom树,与旧树进行diff, 执行patch
getSnapshotBeforeUpdate()
componentDidUpdate(prevProps, prevState, snapshot) // 组件被更新完成后触发,生命周期中由于state的变化触发请求,在componentDidUpdate中进行
Unmounting/卸载
componentWillUnmount() // 卸载组件,注销监听事件或是定时器,socket关闭
详细看生命周期例子
补充Tip:
getSnapshotBeforeUpdate()与static getDerivedStateFromProps()两个新增生命周期钩子是被用来代替 UNSAFE_componentWillMount() ,UNSAFE_componentWillUpdate(), UNSAFE_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三个生命周期的,但是这个三个生命周期仍是可以使用。为什么勒?React为了1.7版本实现Async Rendering。
Refs 提供了一种方式,用于访问在 render 方法中创建的 DOM 节点或 React 元素,官方建议少用。获取Ref有三种场景:
获取Ref的常用方式(通过this.myRef.current来获取Dom节点或实例):
class MyComponent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constructor(props) {
super(props);
this.myRef = React.createRef(); // 调用React.createRef API
}
render() {
return ;
}
}
class MyComponent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constructor(props) {
super(props);
}
render() {
return { this.myRef = ref; }} />;
}
}
Ref获取Dom元素例子, Ref获取React元素(子组件实例)例子。
补充Tip:
对于第三种情况,获取子组件的Dom节点,官方有提供Forwarding Refs(转发Ref)的方法,来获取子组件的Dom节点的Ref,此方法返回的是一个React元素,对应方法为React.forwardRef((props, ref) => { ... })
Ref获取子组件Dom元素或是React元素的ref例子
高阶组件(HOC)是react中对组件逻辑进行重用的高级技术。但高阶组件本身并不是React API。它只是一种模式,其实就是一个函数,且该函数接受一个组件作为参数,并返回一个新的组件。高阶组件在React第三方库中很常见,比如Redux的connect方法和react-router的withRouter()方法。
注意事项:
1、不要再render函数中使用高阶组件,不然会导致每次重新渲染,都会重新创建高阶组件实例,销毁掉旧的高阶组件,导致所有状态和子组件都被卸载。
2、必须将静态方法做拷贝,当使用高阶组件包装组件,原始组件被容器组件包裹,得到新组件会丢失原始组件的所有静态方法,假如原始组件有静态方法,可以使用hoist-non-react-statics进行静态方法拷贝。例子
3、Refs属性不能传递,高阶组件可以传递所有的props属性给包裹的组件,但是不能传递refs引用,但是有时候我们确实需要把ref的引用传给包裹组件,可以传一个非ref命名的props属性给到高阶组件上,由高阶组件绑定到包裹组件的ref上,也可以使用转发Ref。例子
三、React第三方库
1、Redux与react-redux
Redux主要分成三部分,分别为Store,Action,Reducer,下面是对三部分的通俗的讲解:
Store:Redux应用只有一个单一的Store,就是单一数据源,将整个应用共享的状态state储存在一棵对象树上面,注意的是,对象树上面的state是只读的,只能通过纯函数来执行修改,创建store,是通过Redux的 createStore(reducer)方法来创建的,store里面会有getState()、dispatch()、subscribe(listener)的方法。
Action:一个普通的Javascript对象,描述了应用state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dispatch方法来通知store调用reducer方法。
Reducer:描述应用如何更新state,本身是一个函数,接受Action参数,返回新的state。
不结合react-redux的Redux使用例子
需要明白的一点Redux跟React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React搭配Redux来实现状态管理时最好的实现方案。那么如何搭配呢?本来我们可以subscribe(listener)在react的组件注册redux的监听器,但是这种方式繁琐,而且会导致多次渲染。所以搭配着react-redux来使用。基本使用如下: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import { render } from 'react-dom'
import { Provider } from 'react-redux'
import { createStore } from 'redux'
import App from './components/App'
const todoApp = (state = {}, action) {
if (actions.type === 'SHOW') {
return Object.assign({}, state, {
show: action.show
});
}
return state;
}
let store = createStore(todoApp)
render(
// 使用指定的 React Redux 组件 来让所有容器组件都可以访问 store,而不必显示地传递它。只需要在渲染根组件时使用即可。
,
document.getElementById('root')
)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import { connect } from 'react-redux';
import Child from './components/Child'
class App extends Component {
render() {
const { show } = this.props;
return (
);
}
}
const stateToProps = (state) => ({
show: state.show
});
export default connect(stateToProps)(App);
结合react-redux的例子
react-redux内容实现原理,使用的Context API,简单来说,父组件声明需要跨层级组件传递的属性(childContextType)以及监听属性变化的getChildContext()函数,子组件声明可以接收上层组件传递的属性(contextType)。
如果存在多个reducer的话,可以使用redux中的combineReducers进行合并,代码如下:
import { createStore, combineReducers } from 'redux';
const todoApp = combineReducers({
reducer1,
reducer2
})
const store = createStore(todoApp);
代码等价于:
import { createStore} from 'redux';
const todoApp = (state = {}, action) => {
return {
reducer1: state.reducer1,
reducer2: state.reducer2
}
}
const store = createStore(todoApp);
combineReducers最终只是生成一个函数,这个函数来调用你的一系列 reducer,每个 reducer 根据它们的 key 来筛选出 state 中的一部分数据并处理,然后这个生成的函数再将所有 reducer 的结果合并成一个大的对象。详细逻辑可以看redux源码。
2、react-router
对于路由规则,我们在项目里面搭配的是react-router v4这个库来完成的,由于我们这之前也没接触过react-router,所以版本v3与v4之间模式和策略的差异不同也没有带来思维模式转换的困难,下面先帖码简单看看v3与v4版本之间的差异性(摘自掘金):
import { Router, Route, IndexRoute } from 'react-router'
const PrimaryLayout = props => (
Our React Router 3 App
{props.children}
)
const HomePage =() => Home Page
const UsersPage = () => Users Page
const App = () => (
)
render( , document.getElementById('root'))
import { BrowserRouter, Route } from 'react-router-dom'
const PrimaryLayout = () => (
Our React Router 4 App
)
const HomePage =() =>
Home Page
const UsersPage = () =>
Users Page
const App = () => (
)
render( , document.getElementById('root'))
差异性:
1、v3是集中性路由,所有路由都是集中在一个地方, 而v4则相反。
2、v3布局和页面嵌套是通过 组件的嵌套而来的,而v4不会互相嵌套
3、v3布局和页面组件是完全纯粹的,它们是路由的一部分,而v4路由规则位于布局和 UI 本身之间
4、使用v4需要在我们的组件根部用BrowserRouter组件(用于浏览器)去包装,实现原理与react-redux的Provider组件一样(Context API),以便组件可以去拿到路由信息。
这里主要介绍包容性路由、排他性路由、嵌套路由,以及withRouter的一些基本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