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训练和建立模板阶段还是在识别阶段,都先采用端点算法确定语音的起点和终点。已存入模板库的各个词条称为参考模板,一个参考模板可表示为R={R(1),R(2),……,R(m),……,R(M)},m为训练语音帧的时序标号,m=1为起点语音帧,m=M为终点语音帧,因此M为该模板所包含的语音帧总数,R(m)为第m帧的语音特征矢量。所要识别的一个输入词条语音称为测试模板,可表示为T={T(1),T(2),……,T(n),……,T(N)},n为测试语音帧的时序标号,n=1为起点语音帧,n=N为终点语音帧,因此N为该模板所包含的语音帧总数,T(n)为第n帧的语音特征矢量。参考模板与测试模板一般采用相同类型的特征矢量(如MFCC,LPC系数)、相同的帧长、相同的窗函数和相同的帧移。
假设测试和参考模板分别用T和R表示,为了比较它们之间的相似度,可以计算它们之间的距离 D[T,R],距离越小则相似度越高。为了计算这一失真距离,应从T和R中各个对应帧之间的距离算起。设n和m分别是T和R中任意选择的帧号,d[T(n),R(m)]表示这两帧特征矢量之间的距离。距离函数取决于实际采用的距离度量,在DTW算法中通常采用欧氏距离。
若N=M则可以直接计算,否则要考虑将T(n)和R(m)对齐。对齐可以采用线性扩张的方法,如果N 若把测试模板的各个帧号n=1~N在一个二维直角坐标系中的横轴上标出,把参考模板的各帧号m=1~M在纵轴上标出,通过这些表示帧号的整数坐标画出一些纵横线即可形成一个网络,网络中的每一个交叉点(n,m)表示测试模式中某一帧的交汇点。DP算法可以归结为寻找一条通过此网络中若干格点的路径,路径通过的格点即为测试和参考模板中进行计算的帧号。路径不是随意选择的,首先任何一种语音的发音快慢都有可能变化,但是其各部分的先后次序不可能改变,因此所选的路径必定是从左下角出发,在右上角结束 为了描述这条路径,假设路径通过的所有格点依次为(n1 ,m1 ),……,(ni ,mj ),……,(nN ,mM ),其中(n1 ,m1 )=(1,1),(nN ,mM )=(N,M)。路径可以用函数m = Oslash;(n )描述,其中n =i,i=1,2,……,N,Ø(1)=1,Ø(N)=M。为了使路径不至于过倾斜,可以约束斜率在0.5~2的范围内,如果路径已经通过了格点(n ,m ),那么下一个通过的格点(n ,m )只可能是下列三种情况之一: (n ,m )=(n +1,m) (n ,m )=(n +1,m +1) (n ,m )=(n ,m+1 ) 用r表示上述三个约束条件。求最佳路径的问题可以归结为满足约束条件r时,求最佳路径函数m =Ø(n ),使得沿路径的积累距离达到最小值,即: 搜索该路径的方法如下:搜索从(n, m)点出发,可以展开若干条满足ŋ的路径,假设可计算每条路径达到(n, m)点时的总的积累距离,具有最小累积距离者即为最佳路径。易于证明,限定范围的任一格点(n, m)只可能有一条搜索路径通过。对于(n, m),其可达到该格点的前一个格点只可能是(n-1, m)、(n-1, m -1)和(n, m-1),那么(n, m)一定选择这3个距离之路径延伸而通过(n, m),这时此路径的积累距离为: D[(n,m)]=d[T(n),R(m)]+min{D(n-1,m),D(n-1,m-1),D(n,m-1)} 这样可以从(n ,m )=(1,1)出发搜索(n ,m ),对每一个(n ,m )都存储相应的距离,这个距离是当前格点的匹配距离与前一个累计距离最小的格点(按照设定的斜率在三个格点中进行比较)。搜索到(n ,m )时,只保留一条最佳路径。如果有必要的话,通过逐点向前寻找就可以求得整条路径。这套DP算法便是DTW算法。 DTW算法可以直接按上面描述来实现,即分配两个N×M的矩阵,分别为积累距离矩阵D和帧匹配距离矩阵d,其中帧匹配距离矩阵d(i,j)的值为测试模板的第i帧与参考模板的第j帧间的距离。D(N,M)即为最佳匹配路径所对应的匹配距离 DTW算法由于没有一个有效地用统计方法进行训练的框架,也不容易将低层和顶层的各种知识用到语音识别算法中,因此在解决大词汇量、连续语音、非特定人语音识别问题时较之HMM算法相形见绌。HMM是一种用参数表示的,用于描述随机过程统计特性的概率模型。而对于孤立词识别,HMM算法和DTW算法在相同条件下,识别效果相差不大, 又由于DTW算法本身既简单又有效,但HMM算法要复杂得多。它需要在训练阶段提供大量的语音数据,通过反复计算才能得到参数模型,而DTW算法的训练中几乎不需要额外的计算。 DTW的一般算法 实现DTW算法的函数Dtw.m function dist = dtw(t,r) n=size(t,2); m=size(r,2); %%帧匹配距离矩阵 d=zeros(n,m); fori=1:n forj=1:m d(i,j)=(t(i)-r(j)).^2; end end %%累积距离矩阵 D=ones(n,m)*realmax; %%动态规划 fori=1:n forj=1:m ifi==1&&j==1; D(i,j)=d(1,1); D1=0; D2=0; D3=0; end ifi==1&&j>1 D1=D(i,j-1); D2=realmax; D3=realmax; end ifj==1&&i>1 D1=D(i-1,j); D2=realmax; D3=realmax; end ifi>1&&j>1 D1=D(i-1,j); D2=D(i,j-1); D3=D(i-1,j-1); end D(i,j)=d(i,j)+min([D1,D2,D3]); end end dist=D(n,m); 程序中,首先申请两个n×m的距阵D和d,分别为累积距离和帧匹配距离。这里n和m为测试模板与参考模板的帧数。然后通过一个循环计算两个模板的帧匹配距离距阵d。接下来进行动态规划,为每个格点(i,j)都计算其三个可能的前续格点的累积距离D1、D2和D3。考虑到边界问题,有些前续格点可能不存在,因此要加入一些判断条件。 最后利用最小值函数min,找到三个前续格点的累积距离的最小值作为累积距离,与当前帧的匹配距离d(i,j)相加,作为当前格点的累积距离。该计算过程一直达到格点(n,m),并将D(n,m)输出,作为模板匹配的结果。 孤立词识别方案主要有: (1)采用动态规划(Dynamic Programming)的方法。这是一种运算量较大,但技术上较简单,正识率也较高的方法。其中的失真测度可以用欧氏距离(适于短时谱或倒谱参数),也可以用对数似然比距离(适于LPC参数).决策方法可用最近邻域准则. (2)采用矢量量化(Vector Quantization)的方法.它既可用于语音通信中的波形或参数的压缩,也可用于语音识别.尤其有限状态矢量量化(FSVQJ)方法,对于语音识别更为有效。决策方法一般用最小平均失真准则。 (3)采用隐马尔柯夫模型(HMM)的方法,该模型的参数既可以用离散概率分布函数,也可以用最新的连续概率密度函数(如:正态高斯密度,高斯自回归密度等)。决策方法则用最大后验概率准则. (4)采用混合技术的方法。例如:用矢量量化作为第一级识别(作为预处理,从而得出若干候选的识别结果),然后,再用DTW或HMM方法做最后的识别,因此,可有VQ(矢量化)/DTW和VQ/HMM等识别方法. 算法比较
程序实现
使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