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的大学大都是公办的,以及中国人整体诚信水平有很大提升空间的现实,中国通过“高考”按分数高低进行大学入学录取,有其体现公正性、公开性、程序公平性的ー面(巳经实行ᅳ段时间的所谓“大学自主招生”,逐渐地、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有违“三公”原则的现象),但也有其围绕“指挥棒”,缺少自由氛围和创新意识,导致基础教育的“应试模式”的出现的一面。
“应试模式”最大特征是遵循华生的“刺激——反应”的古典行为主义模式,“给我一打健全而没有缺陷的儿童,让他们在我自己设计的特殊环境里成长,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地加以改变,保证使他们任何一个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业经理,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而不管他们是否具有这方面的天资、嗜好、趋向、能力、禀性以及祖先的种族。(皮连山、王小明、王映学编著《现代认知学习心理学》P6,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第一版)。以及斯金纳的强调“强化”作用的操作行为主义:斯金纳认为个体的行为反应,因其后所跟随的刺激不同,就决定了其后该行为再度出现的可能性。斯金纳的信念是,行为是完全可以塑造的,如果某个人的行为有缺陷,那是由于他所受的训练或外部的环境影响所致,几乎任何人的任何行为都可以塑造,而塑造行为的前提就是任何一种被塑造的、合适的行为出现之后予以重复强化。(皮连山、王小明、王映学编著《现代认知学习心理学》P87,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第一版)
“应试模式”最常见的现象表征是“死记硬背”和“重复刷题”,标准答案,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香港大学原副校长程介明教授接受《搜狐教育·智见》专访时介绍了“学习科学”的发展情况,他说,学习背后的逻辑需要用“学习科学”来解释,“学习科学”最根本的原理是:人脑是可塑的,是人的活动在塑造人脑的发展。因此,人类的学习是通过种种经历给周围的事物赋予意义,形成概念。“学习科学”是脑科学、心理学、教育技术、教育哲学和教育丈量等很多学科的综合,专门研究人是怎么学习的。它是20世纪初期世界上兴起一门针对研究人类学习过程的学科。
程介明先生说,当前社会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现在我们是面对一个充满变幻(volatile)、莫测(uncertain)、复杂(complex)、模糊(ambiguous)的社会。同时,从个人角度来说, "一纸文凭、一技傍身",就会"一帆风顺、一劳永逸、从一而终"的典型的工业社会情景已经属于历史。
“2018年领英发布的报告显示,现在平均每个人一生要换七份工作,对口就业已经慢慢消失了,在香港会计行业很多公司申明不招会计师。因为在他们看来,会计师最重要的审计工作很容易就能学会,他们更希望看到年轻人身上的敏锐、诚信等品质。”程介明说。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现象也值得注意:愿意打工的人越来越少了;间歇性打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同时从事几个行业几份工作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另外大学生辍学成为各国都存在的一个趋势。
那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今天的教育应该如何培养未来的孩子?在程介明看来,至少和“学习科学”相关的几个原理是应该遵循的:
第一,学习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因此也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赋予意义的过程。
第二,知识其实是人脑中产生的,而不是外来的输入。
第三,学习的关键在于经历,现在学生的经历太少了,太单调了。这不仅包括校内的经历,还包括校园外的经历;不仅是自然界的经历, 还包括分析问题, 探索问题等方面的经历。总之,不能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听、写、考。
第四,使用和理解是一个过程的两面,是同时发生的。“以前我们以为学习是先有理论,然后实践,这是不对的。这就是像骑自行车,只有你开动了自行车才能平衡。”
第五,学习是总体性的、综合性的,不是零星的、分拆的。我们现在教学的过程,很多课程是分拆性的,往往把我们整理知识的过程当作孤立的过程。
第六, 人类的学习是群体运动,这是人类和其余动物最大的差别。现在脑科学家有一些大家比较接受的假说,就是人的脑细胞里面有一个镜像脑细胞,有个照应的能力。群体学习、小组学习和协作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以上程教授所介绍的“学习科学”的实质就是:学习的过程是ᅳ个知识建构的过程,而不是ᅳ个简单的“感知刺激——反应”过程,学习要通过感知觉接收外界的信息资料,经过大脑的反省或思考,来对信息资料进行组织、加工,形成产品(知识)。而这道“反省或思考”的“工序”要运用到逻辑和数学的工具,要有对事物的奥秘进行探索的好奇心和持久兴趣,要有ᅳ定的科学、理性方法。
“学习科学”在方法上,更多的是ー种“探究型和实践型”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对于中国的教育而言,可能有些“超前”。
而“现代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提出的“系统教学法”,在“应试模式”大环境下,在以教材作为教学活动中心的现实中,如果对其加以理解和适当的运用,可能会对中国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有所改正。
下面介绍ᅳ下赫尔巴特四段教学理论(摘自《百度百科》)
赫尔巴特提出将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之上时,他实际上将教育学建立在他所经营的以“明了—联想—系统—方法”为思维过程的心理学之上,这使发展学生的思维问题第一次正式地获得了形式化的思维步骤以及相应的教学程序。按照杜威的看法,“赫尔巴特的伟大贡献在于使教学工作脱离陈规陋习和全凭偶然的领域。他把教学带进了有意识的方法的范围,使它成为具有特定目的和过程的有意识的事情,而不是一种偶然的灵感和屈从传统的混合物。
在赫尔巴特看来,学生在接受新事物时,总有一条明显的思维主线,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教育性教学的条件是注意与统觉,在教学中必须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同时必须让学生在原有观念的基础上掌握新的观念,教师运用叙述教学法、分析教学法和综合教学法,使学生通过专心达到“明了”与“联想”,通过审思达到“系统”和“方法”,这就是著名的“四段教学法”。
1、明了(Clearness)
“明了”是了解新出现的个别事物,它相当于出现某种新“问题”。这是教学过程的第一步,由教师传授新教材。为了使学生真正明了个别事物,教学速度必须放慢一些并尽量将教学内容分解为小步骤。要求教师在讲解时应尽量明了、准确、详细,并和儿童意识中相关的观念(已掌握的知识)进行比较。教师主要采用提示教学,也可辅之以演示,包括实物挂图等直观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明了新观念,掌握新教材。学生这一阶段的心理状态是处于静止的专心活动,其主要表现为注意,注意教师对新教材的提示,集中精神对新的概念、教材进行钻研,努力明了新概念。
2、 联想(Association)
“联想”是将新出现的个别事物与经验观念中的原有事物联系起来考虑,初步形成新旧事物之间的某种暂时的“关系”,它相当于针对新问题而初步提出某种“假设”。赫尔巴特将这种从明了到联想的心理活动称为“专心”。学生此时的心理状态是处于动态的专心活动,这种钻研活动可使学生新掌握的观念、教材与以往已有的观念之间产生联系。由于新知识与原有知识间的联系开始时尚不清晰,处于一种模糊状态,心理表现为期待,希望知道新旧观念联系起来所得的结果。教师应采用分析教学,和学生进行无拘束的自由谈话,引起统觉过程,使新旧知识产生联合。
3、系统(System)
赫尔巴特讲的“系统”是针对初步形成的新旧事物联系(假设)进一步检查,使新旧事物处于恰当的位置。经过“联想”阶段后,学生的新旧观念、新旧知识已经产生了联系,但还不系统,需要一种静止的审思活动。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在新旧观念联系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并寻求结论、规律。学生心理状态是处于静止的审思活动,心理上的特征是探究。教师可采用综合教学,通过新旧教材对比联系,将知识形成概念、定义、定理。
4、方法(Method)
“方法”是通过重复推广应用,进一步验证原来假想的关系。赫尔巴特讲的“方法”即“应用”(或练习),比如作业、写作与改错。让学生在类似的情境中获得对新知识的理解、提升、抽象,“因为这里可以表明学生是否正确地把握主要思想,能否应用它们。学生心理状态是学生对观念体系的进一步深思,表现为一种动态的审思活动。学生会产生把系统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要求,其心理特征是行动。教师可采用练习法,指导学生通过练习、作业等方式将所领会的教材应用于实际,并发展逻辑地进行思维的技能。
赫尔巴特将系统与应用一起视为“审思”活动,它是由明了—联想构成的“专心”活动的延续。他认为教学的步骤应该是一个从专心到审思的过程,“专心活动应当发生在审思活动能够之前”,必须使两者尽可能地相互接近,而审思又可变为新的专心,专心与审思必须交替进行。这个教学过程即是一个观念运动过程,通过清楚阶段使个别的观念明确清楚,通过联合阶段使许多个别的观念得以联合,通过系统阶段使已联合的许多观念得以系统化,通过方法阶段使巳系统化的观念进行某种运用,以便使之更为牢固和熟练。
赫尔巴特的四阶段理论事实上就是教师呈现新教材,并且让学生感知这些教材,进而使新旧知识互相“融合”并使知识系统化,然后通过“学习”等手段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赫尔巴特所规定的这些阶段,由他的学生齐勒(Ziller)修改为预备、提示、比较、总括、应用五段,称五段教学法。19世纪形成的五段教学法,直到现在还能见到它的影子,甚至很多学校还完全按照他的关于讲课的程序和步骤在进行着21世纪的教学。
对以上《百度百科》的内容介绍进行分析和综合,赫尔巴特的教学法的目标是将教材的内容整合为一个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知识系统;方法上是感性认识(明了和联想阶段)和理性认识(系统和方法阶段)相结合,也就是说,在感性的“刺激——反应”基础上,增加了理性的“反省或思考”的“工序”,明确概念,追根溯源寻求规律;关健点是,新观念与旧观念之间的的“融合”(类似于皮亚杰的“同化”)和“发展”(类似于皮亚杰的“顺应”),形成新知识(类似于皮亚杰的“平衡”),然后运用新知识进行推理演绎或解决问题。
在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李其龙译.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前言中这样介绍赫尔巴特的认识论:
在认识论方面,赫尔巴特认为感知本身不能在实质上把握事物,感知只能显示现象。人只在感知事物过程中同事物产生接触点,但人不能停留在感知阶段。因为这种感觉仅仅是简单的感觉,只是显示事物,而不是反映事物的实质。感知是单纯的接受行为。他认为我们的认识目的是把握事物的实质,把实质从感知中抽象出来,认识比感知高一层。他指出,认识是头脑中的加工活动,是头脑中的积极活动。……赫氏认为,认识过程这种头脑加工活动不是随心所欲的,它通过经验获得材料,按一定形式在意识中描述实在。这种形式就是概念。他说:“认识是通过概念系统来表达的。”
关于认识过程,赫尔巴特还运用了“统觉”这个术语。它指的是,人在经验中获得了一定的表象,于是在吸收新的表象时就依靠这种旧的表象来同化新的表象,形成表象体系或“统觉群”。……统觉的过程也就是使分散的感觉联合成一个整体的过程,即借助旧观念吸收新观念,扩大“观念团”的一个过程。他的统觉理论在教育上的影响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