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携琴访友
云仙气爽晚秋山,挚守友来闲。叶红枫树情浓处,携琴访,一曲音绵。尽诉离歌行远,归来酣畅难眠。
清风落水响身边,群鸟比秋蝉。层林渐染冬临近,慕高阳,遍暖驱寒。将暮人生唯恐,事无成就惶然。
20190823 1:09
这一幅山水古风的《携琴访友》图,出自一位自称颢然的老友马静先生。
老友习画经年,对中国画的技法练习与传承渐入佳境。
中国山水画画线画点用浓墨居多,皴檫则浓淡可以兼用,渲染用淡墨居多。焦墨(燥墨)多作浓墨的辅助。滋润处用湿墨,醒提处用焦墨。在画作的时候,蘸墨不必太勤,一笔墨把它用光即可出现干笔,调子便能丰富。
“云仙气爽晚秋山,挚守友来闲。”
画作中的山水仙气缭绕,将晚秋时节山中老友相见的大氛围点化得十分得当。
在中国山水画中,设色山水有浅绛、青绿和没骨之分。青绿山水中又分金碧、大青绿、和小青绿。浅绿山水是在完成勾、皴、点、染的墨笔山水的基础上敷以淡赭来表明山川树木的气氛和彩色的。但一定要浅,也有与长青、草绿结合着用的,一般不用石青、石绿。
想得出,画中山上的老友必定早已经依约做好了一切的准备。诸如唤了童子早早扫好庭院,架火炉,烧开了滚沸的山泉,品茗的一应茶具自然也是齐备好了的。当然,还有香炉中燃着的袅袅上扬的上好幽香,早已经将整个抚琴的环境密密笼盖。所有的一切都已经一一布置妥当,只等山下的老友“偕琴来访”了。
当然所有这一切意念中的细节,词里都没有讲。
词只用一个“挚”字便将所有的细碎但重要的微小之处全部都包含了进来。所谓“挚”者,亲密,诚恳者也。“挚守”,自然是对老友入骨相知后心心相映的作为。
而“来闲”两字,在滇西常用,就是邀请你来玩的意思。这样一说,一股浓浓的特色乡间意蕴立马就游荡在了字里行间、墨彩尽头。
就这样,词用开篇的两句,就已经为《携琴访友》定下了优雅的相知味道。
紧接着,词的叙述语境转给了来访者。
“叶红枫树情浓处,携琴访,一曲音绵。”沿山间小径一路行来,沿途满山的枫叶已经在风雨之后变成了灿烂的红色。
清爽的秋风拂过,“流水”、“潇湘水云”、“梅花三弄”、“阳关三叠”、“醉渔唱晚”、“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阳春白雪”,一曲曲的悠悠古琴音韵,为知音老友的相会伴上了绵长深厚的乐章。
而当所有的曲目演绎顺览完,终有一曲“离歌”是必须要抚唱的。词在上片收束之处,将这访友结束时依依不舍的深厚情谊用“尽诉离歌行远,归来酣畅难眠”娓娓作了陈情。
当然,让人难眠的,估计不仅仅只是古曲激发出来的情愫,喝透了的清冽香茶里的茶多酚,才是这里“难眠”的作手。只是当年的古人不会用茶多酚来说事,估摸着顶多只会悠悠地夸上一句“如此上好香茶,茶气足呀!”
话不多说。这词来到下片。
过片将回程路上的所见所闻端给了大家。
“清风落水响身边,群鸟比秋蝉。”大自然风生水起风水起的天籁,加上刚刚奏出的古曲以及鸟唱、蝉鸣,一组人与自然和谐美妙的交响曲在画作中自然天成,为美画平添了立体的衣装。
既是晚秋,那么冬很快就会要来临。“层林渐染冬临近,慕高阳,遍暖驱寒。”想来下一次的“携琴访友”,必定已经是千山暮雪了。试想,在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气韵之下再度与老友的相逢,古风依旧的画面上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图景?
此情此景不禁让人对当下和未来浮想联翩起来。
时光过得可是飞快的。现如今,生命的航船已经走过了一半的旅程。秋冬是收获和收藏的日子,可是当下又有多少成就可以传世呢?“将暮人生唯恐,事无成就惶然。”
作为心胸装着弘大格局,肩负历史责任使命的人而言,总是有尚未及有待征服的高山横亘在前的。
要成就大事,必当历经和承受各种艰难困苦。事实上,画作是有系列的。这背后,还藏着一个励精图治的真实故事呢。
如果没有人去把这一画作后面以字画求发展的故事絮叨絮叨,筚路蓝缕依旧一心向上、一心向善的苦心谁人又能了知呢?
最为经典的说法是:“如若不是生活所迫,谁会愿意把自己搞得一身才华?”呵呵呵呵......
(阿玛书于20190824)
风入松 携琴访友
云仙气爽晚秋山,挚守友来闲。叶红枫树情浓处,携琴访,一曲音绵。尽诉离歌行远,归来酣畅难眠。
清风落水响身边,群鸟比秋蝉。层林渐染冬临近,慕高阳,遍暖驱寒。将暮人生唯恐,事无成就惶然。
查询 沐林人词鉴赏原创 关注
或者长按下面二维码识别并关注
即可自动收阅原创沐林人词
共享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