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合弄制例会的一些观察和思考

      今天是周二,考虑到下午继续要在参谋部会议中讨论“发展子圈”这个议题,上午做了一些准备,主要是两个,一是基于上次会议的经验教训,准备了几页圈子知识和FAQ说明的培训ppt;二是准备提案“圈主更改”的相关ppt。然后,下午的例行战术会议一如既往的迅速,治理会议相对虽有更多磕磕碰碰,也完成了一项提案,比起上周会议,至少在流程运作上更完备,讨论也更聚焦。整场会议还是给人以很多启发,简单记录如下:

1.培训部分起作用的地方:

1).行政要务环节可以用于会议规则声明,这点后面的会议中用上了

2).部门中是否要创建特定圈子,和是否要为一个部门圈子设置特定子圈是两件不同的事,似乎大家能理解到了,后续没人在这个问题上再纠结

2.培训没有起作用的地方:

1)培训中提到了提案准备部分可以通过制定提案政策的方式去处理。会议中还是有反馈应该要对提案内容做约束,同时也注意到并没有人提到会尝试去拟制相应的政策提案。

2)培训中提到了澄清环节值得重视,事实是,会议对澄清环节的关注仍然很低。

表现1:澄清环节问几句就没什么可讲的了,但是从后面和反对环节的情况来看,很多情况在澄清环节时实际并没有人询问(比如使命页的小字部分是否是使命的一部分? 比如原提案中的三项使命提出的原因?比如,使命中没有包括学习激励相关描述的原因是什么?等等)。

表现2:拉帘子时,大家尝试修改治理流程,在提案修改后重走了一趟回应环节(注意,大家尝试的提议重走流程是从回应环节开始,而不是澄清环节开始)

3.关于治理提案:上次会议后,我尝试把提案的中心聚焦到三页纸范围,也在会议说明中重申了这三页的重要顺序,但感觉这些说明并没有起到更大的作用,大家仍然在纠结提案的核心是什么,直到我缩减提案把核心问题浓缩到一页纸时(电脑屏幕一次只能显示一张ppt),讨论才开始有了前进迹象。由此是否意味着,下次可以在治理会议中提一个政策提案:一项治理提案,背景资料可以很多,但核心提案内容,必须在一页PPT(或者一屏界面)的范围内呈现。

4.对于一个成立子圈的提案,还是有很多人对提案的目的表达了困惑,甚至有提议把子圈成立与否和子圈的使命设置分成两个提案。这个会场现象感觉有很多可以挖掘的东西,如果只说一点,注意到了一个信号:“Purpose”本意是“目的、意图”,而我们在圈子中采用的翻译是“使命”,这个词是否会带来误导?比较下这两个说明:

1)“今天我们要决定是否成立子圈,为此,必须先明确这子圈的目的。”

2)“今天我们要决定是否成立子圈,为此,必须先明确这子圈的使命。”

5.在平淡的澄清和回应环节后,直到整合环节,讨论才有了大的进展,这是因为整合环节允许小讨论的缘故么?还是说因为整合环节更接近我们平时会议讨论的模式,更让人习惯?至少今天有收到反馈,如果我们不用合弄制流程,就像平时那样开会,是否会更好?

6.感觉到会场氛围的安全感上还是有些欠缺。至少作为提案人,我能感觉到一些潜在评判,如“怪你没有把提案说得又精简又明白”,这点是我们在后续圈子运作中需要设法去改善的。合弄制的核心是鼓励任何人主动去发现并提出张力,这也包括提出治理提案。虽然圈子也要按需制定一些会议政策,来帮助大家会前尽可能清晰的提出提案,但这种政策只是一种中立的辅助。为了鼓励人人都能提张力,合弄制真正重要的两点:1).相信每位主动提出张力的人都在尽力做到最好;2).明白沟通的困难,这不能靠提张力者个人努力就能解决,必须参会的人一起努力,所以强调回应前的聆听和澄清。只有这样子,才能让提案人真正感受到安全和尊重,否则,对提案人勇气要求会更高,这不利于鼓励更多人参与到张力和治理提案的提出中来。到目前为止,部门几个圈子中,治理提案的提出者除了圈主和秘书,极少见到其他人身影,不知道有没有这因素的影响。

7.本次会议,虽然最后提案通过了,其实还是隐隐有点遗憾,感觉有些东西并没有彻底的暴露出来碰撞清楚。很多时候,一个被拒绝而撤回的提案,其实更能带给与会者启发。合弄制模式的价值,不在于一场会议达成了多少个决议,而在于是否真正能让更多人关注圈子Purpose,主动去发现并提出张力,从而产生远比普通组织更强的活力,目前来看,我们还任重而道远。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次合弄制例会的一些观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