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年味 |过年三件事

文/若儿织梦

图/小黑

儿时,每到农历十二月中旬,我们这些小不点就爱聚在一起讨论三件事,两件人人都爱,一件大家都怕。

先说我们最盼望的事情,就是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晚上的祭灶神。这么说,并不准确,其实我们盼望的是祭完灶神后挨家挨户的吃喝。

说到这个习俗,就不得不先提一下我们村的来历。

儿时的年味 |过年三件事_第1张图片
老家门前的溪流

据说我们的祖先为了躲避小人陷害,兄弟三人逃到此处,发现这里三面环山又有清澈的小溪,便定居于此。

老大在溪的一侧建了一栋大房子,老二和老三则在溪的另一侧也各盖了大房子,后来子孙们盖的小房子都紧挨着各自祖上的大房子,并且都与大房子相通。所以,我们村不大,并且全村都是亲戚,尤以同一栋大房子的更是亲密。

要是说年三十是每家的团圆日,那么二十四晚上,就是以大房子为主的大团聚。

祭好灶王爷后,妈妈们会把祭品从灶台撤下,把干果、糖果、水果用塑料碗装好摆上桌,让自家孩子去叫大房子及周围小房子里的孩子们一起来“抢”祭灶果,孩子们“抢”得越热闹,主人家越高兴。

我们早就备下袋子,互相打听谁家开席了,只要听到招呼,大伙便一窝蜂跑去,塑料袋被我们甩得“哗哗”响。冲进门,一眼就看到桌子上各种好吃的,每个孩子都卯足劲抓自己爱吃的,空碗在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喧闹声中打着转。直到每个碗都空了,我们才又喊又笑地冲向下一家。

等我们绕着大房子把每户的祭灶果都“一扫光”后,大人们才开始摆上酒菜一户户轮流吃喝起来。

我们则聚在大房子的前厅里,欣赏各自的“战利品”。女孩们头碰头往彼此的袋子里瞧,数一数有多少糖有多少水果。

水果是最先被吃掉的,糖和干果可以放很久,女孩们喜欢把它们藏起来慢慢吃。而男孩们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玩翻纸牌(纸牌是用香烟盒叠成的正方形纸块)的游戏,赢了的一方可以随便挑选输家袋子里的祭灶果。

一袋袋的祭灶果让我们带着甜蜜从一年跨到另一年,也让我们知道在这村庄的每座房子里生活的都是亲人。

儿时的年味 |过年三件事_第2张图片
曾经热闹无比的大房子

第二件我们喜欢的事情,是给家里的各种工具贴“压岁钱”。

大人们会把红纸裁成正方形的小纸片,然后交给小孩子。让孩子们先体验一把给“压岁钱”的乐趣。

因为爸爸是木匠,我和哥哥总是会先找出爸爸的刨子、角尺、牵钻……我负责用布擦干净它们,哥哥则将红纸端端正正地贴在它们身上。

妈妈说,这些工具辛苦了一年,要先给它们“压岁钱”,让它们也好好过年。

每个孩子都非常郑重地对待父母交予的这项任务,保证每件工具都不被落下。

随着红纸贴下,每件物品在我们心中都被赋予了生命。

儿时的年味 |过年三件事_第3张图片
老家被霜冻的花,无比美丽

而让每个小孩子都瑟瑟发抖的事情就是洗澡。你可以想象一下,在没有浴霸没有暖气的寒冬,洗澡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

像我们这样有爷爷奶奶护着的孩子,入冬后更是没洗过几次澡,“看这天冷的,别洗了,回头把孩子给冻病了。”这是奶奶常对妈妈说的话。

但是到了过年,一向护孙的奶奶们也倒戈了,每个小孩都只能不情不愿地等着洗澡日的来临。

祭灶过后,选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若是没有晴天,便选在年三十的上午,在大房子里摆上几个大火盆,好驱走一点寒气。

而后家家户户的女人就忙开了,她们要先在自己的家里将水烧得热热的,再提到大房子的天井来。

调皮的男孩们先洗,等他们洗好,各家的男人们就带着他们出去玩了,接下来就轮到我们这些小女孩洗了。

妈妈婶婶们关上大房子的门,我们这些堂姐妹都缩着脖子站在天井里,冷得发抖,上下牙不停地打战。妈妈们像搓丸子似地用力搓洗自家孩子,直到孩子们的皮肤开始泛红,她们才开始利索地泼热水。

爱开玩笑的婶婶边为堂妹冲水边说:“这些泥猴,洗下的水可以毒死九条溪的鱼了。”女人们便都哈哈大笑起来。我们则在腾腾的水汽中冲对面的人扮鬼脸。

虽然还是很冷,但我们已经开始想像穿上新衣服的暖。

儿时的年味 |过年三件事_第4张图片
这样寒冷的天气

让我们又爱又怕的过年三件事都完成了,尤其是洗完澡后,每个孩子仿佛都变得轻盈,走起路来总是连蹦带跳。

大家开始欢天喜地的等待吃年夜饭、收压岁钱。

等待大年初一,在暖暖的阳光中,从新衣服的口袋里摸出一颗珍藏的祭灶糖,满足地放入嘴里,可以从年头甜到年尾。

儿时的年味 |过年三件事_第5张图片
哥哥笔下,最难忘的地方

#羽西X 红蕴新生#。

活动传送门

https://www.jianshu.com/p/ee05f7eff678

你可能感兴趣的:(儿时的年味 |过年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