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天才的人生

        如果给天才人群做一份通用的个人简历往往很困难,但是给平均水平的普通人群做一份通用的个人简历倒是很容易,我是说类似于......你我这种人,正常的时间学会说话走路,正常的时间学会识字算术,正常的时间接受义务教育,正常的时间进入各类高校或技术学校,正常的时间进入社会,然后被生活蹂躏到退休,健康或者不健康的最后都会寿终正寝……你也许会觉得生活乏味可陈了无生趣,可是这就是你现在过的干巴巴的日子,不然呢?你以为你是谁?

        从小我们接受的教育是,历史是人民群众推动的,以此来激励即将在不远的将来踏上各行各业普通岗位的劳动人民后备军: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你的平凡正是推动历史的源动力(以下省略从小学到博士的各种政治教材内容……)事实上,哼哼……满不是那么回事……就像美国人一拍大片就是超级英雄拯救世界一样,真正的事实是天才的智慧与能力真的能够改变历史进程。有了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裴尔,才有了欧洲的文艺复兴时代;有了牛顿、爱因斯坦才有了经典力学和相对论;瓦特和爱迪生带领人类走向了充满动力与光明的时代;更不用说正是由于乔布斯的天才臆想才有了我们人手一个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虽然我们从小被灌输天才的配方: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后面还有一句往往被忽略: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不是天才意味着你的智慧也许足够应付生活所需,但远远达不到你想象的那么无所不能,尤其是当你真正有幸接触到天才人群的时候,你会突然自卑到骨头缝里,恨不得自己马上消失得连渣都不要剩下,特别是那些自诩天才的人,在遇到真正的天才之前或许以为自己是个神,遇到之后才明白过来自己不过算是个心智不健全的人而已……天才的思维方式并不是常人能够理解的,都说天才与疯子只是一线之间,很多时候他们行为古怪,离经叛道或是沉默寡言,疯疯癫癫……不过是因为他们的思想跨越过了我们的时代,却鲜有人能够理解,或是他们是属于最接近于神的一群人,虽然他们并不刻意去营造神秘感,但是由于他们是特别的,以至于常人无法解读他们的行为,于是认定他们是疯子。我们无法想象天才眼中的世界,就如同我们无法跨越物种去理解其他种类的动物眼中的世界一样。

        我们羡慕天才,嫉妒他们的智慧与天赋,艳慕他们的风格与才华,但是作为常人中的一员,我们依然要善良的对待自己跟同类,我会说:其实天才的人生并不注定是幸运的。首先一个天才被发现并不是你想象中那么容易的,一个人的天赋能够完全的开发出来并造福人类的概率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很多天才的智慧都被明珠蒙尘,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诺贝尔获奖者李政道先生的老师物理学天才雷达之父-束星北先生在十年浩劫中的遭遇使他最终成为一个“木头人”,于他个人而言失去的是人生而对于人类来说失去的也许是一段本可提前的未来……其次,普通人死于疾病,而天才往往死于孤独,天才罹患精神疾病的概率非常之大,我们熟知的画家梵高、博弈论的作者纳什还有很多很多历史上著名的天才都被贴上了各类成瘾症、躁郁症、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的标签,他们中很多人一生都饱受精神疾病的折磨,有的最后都不得不送往精神病医院度此余生,这与他们无法正常的与人群去沟通获得认同和期望的反馈有着很大的关系,当然普通人在现代社会也会受到各种压力罹患此类疾病,但外部诱因占了很大的比重。最后要说明的是,天才往往比常人更脆弱,他们往往更容易被孤立和排挤,看犹太人的历史可见一斑,因为大部分人类需要所谓的一致性来获得安全感;有研究表明想要获得一个天才的大脑是有代价的,天才往往是某些能力异常突出而但也会某些能力却不及常人,还有些会连带出现行为异常的官能连带反应。有研究证实,犹太人的群体高智商现象可能源于同族通婚的有病基因,正是由于某些疾病基因“解放”了大脑,看来常人所羡慕的天才基因也许对于本人而言是很残酷的。

       我们无法去衡量到底做一个常人还是做一个天才更加有幸福感,因为每个人的人生只能角色代入一次,我们庆幸我们的历史中出现了这些天才人群,或好或坏没有他们我们不会是现在的样子,作为一个常人我们能够享受平凡无聊的幸福生活也许也不赖,对于天才群体我们也许无法真正去理解他们,但至少我们去尝试理解。而对于一心想要培养天才后代的家长而言,一切需要慎重,毕竟首先基因决定了很多东西,但拥有高智商并不代表能够拥有完美的人生。而人为造就的所谓天才是不是真的能够问鼎理想的高度一切都是未知数,于我而言能够正常地均衡地开发孩子的大脑,使他能够有一个正常的履历表才是一种正视现实的教育态度,不是天才的人生也许才是很多人能够承受的完美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是天才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