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需要OLAP DSL?

OLAP(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联机分析处理)是大数据场景中,数据价值探索与挖掘的重要环节。这个领域内,开源社区呈现百花齐放的现象,Elasticsearch、Druid、Clickhouse、Pinot、Kylin、Presto等,各自在业界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实际使用过程中,通常会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 业务初期,面临多种选择,如何做技术选型?这时场景较单一,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对固定,这时简单比较下开源组件各自的特性,参考下业界的使用情况;再或者部署测试环境,模拟业务验证;通常都能够选取出其中一个组件,投入实际生产环境;

  • 业务中期,随着数据需求的不断丰富变化,开源组件需要支撑的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多,比如:多维统计查询、可视化、报表、监控报警等;本质上,不管是什么样的开源组件,还是为解决“某一类”场景问题设计实现的,这种“大而全”的一站式打包服务是完全不能够胜任的;随着时间推移,服务自身特性的局限与日益丰富的需求场景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解决方案也比较简单:尝试引入多个开源组件;

  • 业务后期,大家会不约而同地处于这样的一个现状:生产环境中运行着多个开源组件,服务于业务场景中的多个需求;

 
综上所述,使用某一个组件,寄希望于它能够应对各种需求(“All In One”)的方式是不可行的,每种组件各有利弊,有的擅长检索,有的擅长统计;最好的方式是结合实际需求,选取若干个合适的组件,每个组件服务于自身最适用的业务场景。

 
既然是“最好的方式”,且需求已经得到解决,为什么仍然需要OLAP DSL?这里以常见的“多维指标统计”为例,从业务、工程两个视角进行说明。

业务视角

  • 多个开源组件并存的场景下,业务指标会分散至不同的组件中,开发/分析人员需要明确知晓指标与组件的对应关系;
  • 不同的组件提供不同的API,开发/分析人员需要掌握多种组件的领域概念及相应API使用方法,且不断来回切换;
  • 指标可能需要依赖多个组件的复合查询进行计算,开发/分析人员需要清晰了解数据设计、存储信息,且工程能力要求较高;
  • 指标的计算实现代码需要在可视化、报表、监控、数据接口等服务中重复编写,如果规则变化,很难做到全覆盖更新,保证数据一致性;

工程视角

如前所述,开发/分析人员需要掌握不同类型的API,且业务系统与这些API紧密集成,已有组件版本升级或者引入新组件时,都会遇到比较大的阻力,灵活性较差;

 
OLAP DSL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 开发/分析人员只需要面对一种统一的API,不需要直接面对多种类型的组件API;
  • 开发/分析人员只需要输入查询条件,即可获取计算结果,不需要关心指标数据的计算过程;

 
OLAP DSL需要提供哪些能力?

  • 获取查询系统中有哪些主题;
  • 主题下有哪些维度,每个维度下有哪些取值;
  • 主题下有哪些指标;
  • 可按主题名称、指标名称、时间范围、时间粒度、维度过滤、维度分组等条件进行多维度指标统计查询;

OLAP DSL实现引擎需要负责构建指标计算规则的逻辑/物理执行计划,以及多个组件之间的数据交互。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需要OLAP DS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