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赵构盛年禅位,宋孝宗赵昚悲剧人生

在南宋历史上,宋孝宗赵昚,算得上是一个英明的君主。他是北宋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七世孙,南宋皇帝高宗赵构的养子,也是南宋第二位皇帝。这大宋江山时隔一百多年又还位于太祖赵匡胤的后代。可惜这位宋孝宗赵昚生不逢时,在养父宋高宗赵构压制之下,一生郁郁不得志,最后含恨而终。

宋高宗赵构盛年禅位,宋孝宗赵昚悲剧人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162年一月,宋、金两军在安徽马鞍山采石矶展开了一场激战,史称“采石之战”。在这场战争中,南宋军民在抗金名臣虞允文的领导下,积极配合,沉重地打击了金兵主力部队,金兵大败,垂头丧气地回到了扬州。

采石一战,严重地挫败了金朝残酷荒淫无度的暴君皇帝完颜亮的南渡计划,同时,也加速了金朝完颜亮军事集团的内部崩溃和毁灭。就在这种抗金形势极其有利的条件下,南宋君臣还是坚持议和,妥协投降的问题。

采石之战金军大败之后,1162年三月,金朝便派使者前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抗金宰相陈康伯等爱国臣子们要求金国使者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南宋。这也是南宋建朝以来第一次主战派扬眉吐气,理直气壮。南宋军民也异常高兴,抗金的主张深得广大民心。

但是,在以宋高宗为主的求和派们,既害怕金兵的余威,又割舍不了时下的大好形势,进退两难,犹豫不决。宋高宗赵构面对这样的难堪局面,感到难以无法处置,就学习了他的老爸宋徽宗,把问题留给了养子赵昚去决定。六月初,宋高宗立赵昚为太子,把皇位传给了赵昚,自己便做了太上皇。赵昚就是宋孝宗。

宋高宗赵构盛年禅位,宋孝宗赵昚悲剧人生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宋孝宗赵昚在为太子的时候,就坚决主张抗金,尤其是在当前这种有利形势下,他希望大展宏图,挥师北上,收复失地,恢复祖业。宋高宗赵构对太子的这个想法很是清楚,他不愿意儿子拿自己的江山去冒险,在退位之前就撤销了专为抗金设置的军事机构“招讨司”和“宣抚司”,已经给宋孝宗指定了一个求和的局面。另外,又安置了主和派心腹为朝中重臣,左右着宋孝宗。

宋孝宗继位后,马上命抗金主将张浚(南宋名相、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学者,西汉名相张良之后)为江淮宣抚使,统一指挥江淮军事,随机抗击金兵。随后,宋孝宗又大肆宣传追悼抗金英雄岳飞,并追封官爵。胡铨(南宋文学家,南宋四名臣之一)原来反对求和遭贬,这时也被朝廷重用。

宋孝宗的三板斧,大大地鼓舞了主战派和广大百姓的士气。但是,却遭到了以宋高宗为主的求和派极力反对,他们大量散布求和言论,造成宋孝宗举棋不定,既不敢违抗太上皇命令,又希望能通过和平取得与金朝平等的地位。于是就派使者到金朝通报新帝即位的消息,并试探金朝的态度。金朝统治者当然不愿意看到这到口已久的肥肉轻易失去,坚持了原有的苛刻条件。

宋孝宗的希望破灭了,他顶住太上皇宋高宗的压力,提拔张浚为枢密使(相当于国防部长),并召见了他。张浚极力陈说北伐恢复中原的好处,却遭到了求和派头目宰相史浩极力反对,张俊怕失去战机,建议抢在金军动兵之前,来个先发制人。宋孝宗授命张俊单独处置,见机行事。宋孝宗又启用了被宋高宗和秦桧贬逐的辛次庸为同知枢密使事。朝廷上主战派一时十分活跃。太上皇宋高宗极力反对,并阻止宋孝宗用兵,此时,战机已经被延误了。在宋军准备北伐之际,金军已经做好了迎战。

宋高宗赵构盛年禅位,宋孝宗赵昚悲剧人生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163年五月,宋军在张浚的精心安排下,开始了北伐战争。李显忠(抗金名将)率领先头人马迅速占领了灵璧、虹县(安徽泗县),接着又攻占宿州,多次打败金兵的进攻,还截止了金军的援兵,战争形势极为有利。不料,副招讨使邵宏渊,此人争强好胜,心胸狭隘,非但不进步,还在军中散布谎言,动摇军心。在李显忠失利之后,他且率兵逃跑了。李显忠在邵宏渊的阻挠之下,不得不趁夜撤兵。金军骑兵迅速追击,李显忠大败。宋孝宗北伐以失败告终。

北伐失败之后,在太上皇宋高宗的支持下,求和派蠢蠢欲动,遇事直接向高宗请求,皇帝宋孝宗无法过问。由于北伐的失败,也造成了宋孝宗的犹豫发虚,什么事都得请示宋高宗,成了求和派的傀儡,宋孝宗担心自己被废除,于是便屈服于太上皇宋高宗。

1164年四月,张浚被弹劾罢官,虞允文因不同意放弃唐州、邓州而被撤职。不久张浚病死,大权完全落入求和派汤思退、王之望手中。

1164年十二月,宋、金再次议定和约,史称“隆兴和议”。金宋两国皇帝以叔侄相称,改“岁贡”称“岁币”,银、绢各减五万,为二十万两匹,南宋除割让唐、邓、海(江苏连云港)、泗(江苏盱眙北)四州外,再割让商(陕西商县)、秦(甘肃天水)二州给金国。因和议至次年即乾道元年(1165年)正式生效,故又称“乾道之盟”。这是以宋高宗、汤思退为首的主和派和宋孝宗为首的主战派妥协的产物。

在宋高宗的长期压制之下,宋孝宗郁郁不乐地生活着,直到1187年,太上皇宋高宗才死去,这时的宋孝宗赵昚已经60多岁了。悠悠岁月染白了这位不得志皇帝的黑发,也消磨了他当年的雄心壮志,他也无心再举兵北伐,收复中原的失地了。他把他未完成的梦想寄托于后代身上。他在众多的儿子中细心观察,觉得三儿子赵惇很像当年的自己。在庄文太子赵愭死后,宋孝宗不顾立长的规矩,把赵惇为太子,即宋光宗。两年后就把皇位传给了宋光宗赵惇,自己等候着好的消息。

不料这宋光宗赵惇登基后本性暴露,与皇后李氏一起,任人唯亲,打击朝臣,走着和他爷爷宋高宗赵构一样的道路。宋孝宗大失所望,企图干扰,却遭到了宋光宗夫妇的仇视,父子关系十分紧张。

宋高宗赵构盛年禅位,宋孝宗赵昚悲剧人生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194年六月,悒郁一生的宋孝宗在痛苦失望中死去了。宋光宗赵惇借故有病,不肯主持父亲的丧事,丧礼无法进行。太皇太后宋高宗皇后亲自下诏,强迫宋光宗赵惇退位,立赵扩为太子,即历史上的宋宁宗。

自宋孝宗死后,南宋王朝的政治开始一步一步地走向衰弱。

你可能感兴趣的:(宋高宗赵构盛年禅位,宋孝宗赵昚悲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