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落网用户体验分析
研究内容
体验环境
市场分析
用户特征
产品设计
总结
体验环境
手机:华为荣耀6
操作系统:EMUI系统3.0(基于Android4.4.2)
网络环境:4M宽带wifi
软件版本:V 3.0.4
市场分析
中国移动音乐发展概述
中国数字音乐传播活动开始出现在 20 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目前已经有 20 年的发展历史。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手机用户数量的大规模递增使得数字音乐业务在中国快速发展。目前,数字音乐产业己经确立了在中国数字内容产业中的重要地位。在互联网发展的早期,由于网络传输速度很慢,通过互联网共享数字化的音乐被认为是可望不可及的。
1993 年,MP3(MPEG AudioLayer3)音频压缩技术诞生。这项技术可以将一首 CD 音乐压缩到只有几个 MB 的容量,使之能够在互联网上快速复制流传。随着数字音乐传播影响日益扩大,九十年代后期,专门的音乐下载网站开始大量出现。1999 年国内正版音乐网站九天音乐网成立,标志着数字音乐在中国开始正式发展。随着MP3 逐渐流行,随时随地欣赏音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自 2002 年以来,我国 MP3 市场持续增长。
传统唱片公司“挖掘—包装—制作—发片—推广”的商业模式,就此开始土崩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新兴的数字音乐网络平台,比如 A8 音乐、多米网等。2004 年前后,数字音乐在中国进入了产业化发展阶段。
移动音乐业务自 2003年在中国开展以来,短时间内市场规模快速扩大,各个门户网站及电信运营商都参与其中。
中国移动音乐市场现状
易观使用 PEST 模型对 2013 年中国移动音乐市场发展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易观的分析模型很好的从宏观角度展示了中国移动音乐市场的宏观情况,我总结下来有四大特点:受政策鼓励支持的发展环境、稳定的经济发展带来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大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提升对移动音乐质量的提高。
但是移动音乐市场虽然有着稳定的增长,但是总体已经进入红海。QQ音乐、酷我等强势方已经坐稳第一梯队遥遥领先,Jing FM、虾米、豆瓣等小众一点的平台因为自己鲜明的特色获得了不错的细分市场。而且音乐市场是一个刚需,在功能机时代,音乐播放器的覆盖率就不低。随着智能机的普及,音乐播放器也随之蓬勃发展,因此音乐播放器的市场基本不会出现爆发式增长的情况,在这个增长速度相对稳定的市场,如果想要站稳脚跟并获得可观的用户量,就需要从别人的鱼塘里抢夺鱼饵。既然音乐是一个刚需,就注定了在互联网行业只要还是个头就肯定会染指这一块儿市场,百度收购千千静听更名为百度音乐、腾讯有QQ音乐、阿里收购了虾米音乐,360也推出了好搜音乐。
根据易观在2013年的中国移动音乐厂商竞争力的报告,移动音乐厂商中不乏难以撼动的巨头以及市场稳固的创新者。
而落网作为一款针对“发现”独立音乐的独特APP,利用音乐市场百花齐放带来的巨大的长尾效应来抢夺细分市场,或者发现独特需求,建立坚实的用户基础。
用户特征
2013年,落网改版上线,定义为一个推荐国内外独立音乐的软件。
何为独立音乐?独立音乐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另类摇滚和地下音乐,发展至今日,已经和后摇、实验、自赏、迷幻等音乐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但倘若仅仅以音乐形式和种类来阐述独立音乐的定义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独立音乐更多地关乎一种“与音乐有关,与娱乐无关”的态度。它崇尚坚持自我主张,以自我音乐创作理念为主导,绝不为了迎合主流听众喜好而进行自身改变,可谓贯彻“众乐不如独乐”思想。
早在1999年,中国独立音乐就开始试图与主流音乐瓜分乐坛,最终得以占据一壁江山。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独立音乐始终十分小众?首先要提的便是前文所提到的独立音乐人的态度——众乐不如独乐。音乐创作的自我导向性使得听众圈相对狭窄。
1、目标用户特征
根据百度指数,我总结独立音乐人以及独立音乐听众有着如下特征
在年龄上看,有着年轻的特征,20-29岁最多,但也不乏很多30多岁的群体,他们大多是从90年代这个中国摇滚黄金年代走来的人。但是独立音乐要求听众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知识面,所以导致了19岁一下“小鲜肉”们用户较少。
从性别上看,男性绝对多余女性,独立音乐带有艺术“苦行”的特征,它不同于流行音乐,有唱片公司挖掘一些年轻、有颜的“明星级”艺人。独立音乐人不仅知名度低,培养过程也仅能依靠自己,艰难而缓慢,很多混迹于外场和酒吧,这也决定了其听众男性要多于女性。
从地域上看,北京作为中国文化中心稳居榜首,而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广东、浙江紧随其后,这些地方经济发达,对外开放早,人口多且流动性强。他们的品位多元化,造就了独立音乐在该区域的蓬勃发展。
2、用户数量
落网虽然是针对独立音乐这个小众的细分市场的,但是因为出色的口碑和11年的历史积淀,注册用户累计已上千万(具体数字没有报告,来自官方介绍),作为一个小规模团队所做的APP,这个成绩已经非常喜人了。
3、使用场景
上下班乘坐公交途中
工作当中
家中放松休息
睡前
使用场景行为特征分析:上下班途中有比较集中且外部环境噪杂的碎片化时间,用户在此阶段最常见的行为就是用移动终端进行:听音也、看视频、读新闻、刷朋友圈等。在这个场景里面听音乐成本低且轻松,在劳累的上下班途中可以放松身心,获取更好的状态,顺便还能完成其他行为。在公交上信号不好,并且耗费流量,收听缓存的本地音乐是个比较好的选择。在单位工作不太繁忙时,可以收听音乐放松,并且网络环境较好,可以有更多的收听选择。而在家中,时间更加宽裕,可以让用户专注地寻找发现落网推荐的独立音乐,有更加好的使用体验。
4、使用目的
放松压力
打发时间
帮助入眠
寻找感兴趣的音乐,发现本地线下音乐活动
单纯听歌
5、总结
使用落网APP的用户可以拥有这样的角色形象:18-40岁之间,热爱音乐,不愿意追随大流的人。他们大多是在读大学生和有大学学历的白领,有着自主独立的艺术文化品位,自己或多或少也对音乐有所了解或掌握。对摇滚、民谣、电子音乐的热爱大于对流行音乐的热爱。每天都有1-3小时能够用在听自己喜欢的音乐上,并且乐于去寻找发现那些相对小众的音乐。并且乐于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去线下参与一些独立音乐活动的人。
产品设计
产品信息结构
落网可以算作是一款“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APP,他的信息结构体现了鲜明的“扁平化”,把丰富的产品操作整合在一个不复杂的交互系统内。他作为一款移动音乐APP的独特卖点是“期刊化”,周期性地推出期刊,里面会推荐8-15首独立音乐,以一种随机的阅读为你推荐一种风格的一批音乐,因此不同于直接寻找音乐的其他APP,对于独立音乐爱好者来说,会更加具有可玩性。另外,作为一款独立音乐APP,其与众不同的独立音乐推荐系统更是作出了记录的味道,而丰富的线下活动更是彰显出独立音乐的魅力。
用户流程图
我根据落网梳理出了他的使用核心流程图,在前面我说到,这是一款具有扁平化功能布局的APP,所以刚开始接触这款APP,或许你会在一时半会儿被他文艺的风格所吸引,而不能及时熟悉它的使用流程。但总的来说,他的用户使用流程还是非常轻松友好的。
优先级1:进入音乐页面,落网是主打发现国内外优秀独立音乐的APP,所以他希望用户能够在网络环境良好的情况下进入他的核心功能,因为他推荐音乐的方式是以期刊为单位的,没有单曲,而且他的期刊封面、单曲封面、文案都是非常唯美文艺且与音乐风格照应地很好的。
优先级2:进入推荐页面,作为一款主打细分市场的独立音乐APP,他的推荐功能里主打最新国内独立音乐人作品和国内外优秀独立音乐人纪实(文章+单曲),满足了独立音乐爱好者对小众的草根音乐的猎取需求。
优先级3:进入活动页面,独立音乐是个现场氛围浓厚的文化活动,为了满足用户体验线下音乐现场,结识有共同音乐理念的同伴,这个基于地理位置的活动功能也是落网的特色功能。但是毕竟发烧友是少数,这项功能不能算作核心。
产品功能结构图
因为产品的功能结构在产品出来以后是一个比较直观的东西,所以整理的时候就只是整理了一些重要的功能结构。
之前讲到,落网是一款具有扁平化操作体验的APP,所以落网的功能机构相对比较简单,并没有很多页面,很多按钮。但是它会在一个流向页面中给你较多的信息量,给用户的是一种杂志的阅读感而不是一个音乐播放器的使用感,这也确实符合他的市场定位,针对性很强。
交互及页面设计
开始界面
打开时的交互页面并没有什么独特之处,就是体现了“极简”这一产品调性,不像一些比较文艺的的阅读或美图APP还有一段开场动画。而独立音乐APP的用户也是最为随性的,他们是专注于内容的人,这些交互设计与视觉设计就不能过于复杂来打搅他们。
核心功能页面
从核心功能(音乐、推荐)的交互与页面设计上可以看出,落网是一款极具扁平化风格的产品,这个扁平化并不单单指视觉上的UI设计,而是整个交互体验:着重内容信息而不是结构陈列。
音乐板块和推荐板块都是主打这种一张文艺的图片配上文艺的文案,形成一个大板块,推荐部分还有略大于音乐部分。从板块上来看,每一个板块显示了收藏数和评论数,但没有展示音乐类别,用户因此获得了一种依靠文案和封面猜测内容的体验,我前面说过,这款APP是一款慢节奏的,带有“发现”特质的APP,而这样的设计的确很符合用户需求和产品调性。(至于活动板块,形式和音乐、推荐大同小异,虽然在结构上和前两个平行,但是并不是很重要,所以略过)
个人建议:音乐和推荐板块中的内容板块虽然风格上一致,但是在视觉上有较大差异,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板块大小,是否可以将这些内容板块以不同的呈现形式但是同样的板块大小陈列出来,会更加统一?
个人页面
落网的APP个人页面可以说是非常简单,毫无亮点,但是你能说这不好吗?我不认为,我反而认为这样才是最好的,落网是一个围绕在线内容打造的APP,社交什么的根本不是他要关注的点,所以说,这个个人主页只要有,并且想这么简单就够了。
播放页面
播放页面可以说是优劣参半,播放页面的默认页采用了常规的设计方式,封面占据了极大的比例,基本的播放器按钮设置也很科学合理,操作起来非常顺手。背景也是封面的模糊映射,给用户一种非常纯净但不单调的视觉体验。但是播放页面中的歌词界面有着比较大的漏洞:歌词排版比较杂乱,仅仅是一首歌词简单且不多的慢歌就已经让人感觉不舒服了,更何况一些节奏快,歌词多的音乐?虽然这不影响核心功能的体验,但是歌词绝对不是社交这种可有可无的内容,他是一首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还是建议落网研发部门能够在歌词上下点功夫,至少达到业内音乐播放器平均水准。
细分筛选页面(设计亮点)
这个细分的音乐流派筛选功能是一个设计的比较好的地方,信息量充足且足够猎奇,非常能够满足独立音乐爱好者的用户需求。个人非常欣赏,且希望它能有更重要的位置。
总结
做落网的产品分析,我对他只有两个字:敬佩!落网是一个纯粹的独立APP,他的团队仅有两名无业青年和一位网站前端支撑,十一年来,从以前的网站到现在的APP,基本没有任何盈利。尽管如此,他们还是为我们带来了一款用户体验极佳的音乐APP,真的非常了不起。作为一款文艺风格的产品,他没有像其他一些打着“最美XX”的应用一样,华丽却没有内容,无法解决用户需求,落网是一款用户粘性很强的产品,安装之后,虽然有一段时你会忽略它,但是在你静下来需要一个美好的音乐环境时,你一定会忍不住打开它,绝不会舍得卸载。
以整体的设计风格而言,落网给人一种外表温吞淡雅,但是内在无比狂热的感觉。落网的UI和整体色调都是以白底黑字这样的极简视觉效果呈现出来的,没有多余的颜色,让人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内容上,同时也一点没有粗制滥造或者老土的感觉。落网的狂热体现在他的文案与封面,独立音乐就是不同于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的文化,他不在乎与众不同。根据落网创始人在知乎上的分享,落网的期刊从主题、选取、排序到文案和封面,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宁缺毋滥。文案和封面这两个最直观的内容则强调“代入感”,切实满足了独立音乐爱好者的感官需求。
落网的操作非常有意思,他的信息繁多但结构非常简单,这就是我在文中一直说的扁平化操作流程,落网很容易上手,但是要玩得他的精髓,还是需要你用较长的时间慢慢的去体会。他不同于其他音乐APP作为一个音乐播放器、下载器和搜索器,他可以说是一款音乐杂志,用户要在这里发现音乐、遇见音乐,开发团队也固执的坚守着这一定位。在如此快节奏的生活中使用这样一款APP,无疑是满足了独立音乐爱好者怀旧与自由的精神需求。
音乐市场已然红海,老牌的QQ音乐、酷我音乐到后来居上的网易云音乐,都本着“全能”的特色,在做一款什么音乐都有,跟音乐相关的都有的产品。根据长尾理论,在百花齐放的文化市场,小众的往往具有难以估量的价值,落网就是这样一款产品。主流音乐市场被占领的一干二净,那么就主打小众的独立音乐;全能的音乐产品人人都想做,那就主打这种怀旧的杂志风格音乐产品,因为这就是那些与众不同的用户所需要的。总的来说,落网让我们看到了天马行空的想象与脚踏实地的坚持,他们的开发团队如同摇滚乐队一般的固执与坚持值得他的所有用户为他们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