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这四个坏习惯最容易带坏孩子!

图片发自App

俞敏洪曾在家庭教育讲座中举了一个很生动的例子: 家庭是复印机,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如果复印件出了问题,那么我们一定要回溯到原件上去找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父母想要孩子是什么样子,自己首先要做好榜样。 父母的很多习惯都会被孩子争相效仿,老师在此提醒各位家长注意下面四种坏习惯,早发现早改正了!

一:总喜欢说别人家的孩子

每个人都会有攀比心理,孩子之间的竞争也是家长之间的竞争。 很多父母嘴里都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这样比较不仅会让自己出现心理落差,对自己的孩子也会充满恨铁不成钢的怨愤。

最终导致在教育孩子上过分严厉与苛责,孩子受到的批评多过肯定,也会越来越不自信。

建议:

每个人的家庭,父母的教育方式,个人的学习能力都是不同的,所以父母大可不必拿别人家孩子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父母做好坚实的后盾,肯定孩子的努力,才能培养出乐观自信的孩子。

与其总是盯着别人家孩子的优秀,不如陪着孩子一起努力变优秀。


二:过于宠爱孩子

溺爱不是爱,而是在“毁”孩子。很多父母太过爱孩子,舍不得孩子做家务,洗衣服。

样样包办代替,事事迁就顺从。这样其实是剥夺了孩子的动手机会,抹杀了培养自立能力的机会。

将来进入大学,走上社会,难以自立,更难以适应集体生活。

过于宠爱孩子还会让孩子学会逃避原本应承担的责任,让孩子变得是非不分。

建议:

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每个大人也曾是摸爬滚打过来的小孩。

到了一定的年龄开始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孩子参与家务活,培养责任感。让孩子自己洗衣服整理房间,明白自立的重要性。

放手让孩子自己经受磨练,孩子才会明白有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否则他只会是不懂感恩的懒小孩。


三:拖延症,没有时间观

拖延症大人小孩都有,只是孩子本身对时间的概念简单,更谈不上时间管理。

父母做事拖拖拉拉,比如晚睡晚起,没有按时做饭,当天的衣服留到第二天洗等。

这些小习惯就会引得孩子效仿,让孩子更加没有时间观,并逐渐养成做事拖拉的习惯。

建议:

父母要形成今日事今日毕的行事作风,从小给孩子灌输时间观,让孩子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

平时做事情要有计划,严以律己。


四:在孩子面前吵架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是夫妻间相亲相爱。

孩子眼中,父母是坚实的依靠,家庭是温暖的港湾。相亲相爱的家庭才能让孩子内心充满爱,充满阳光和自信。

有的父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甚至会拿孩子当做出气筒。当着孩子的面,夫妻“横眉冷对”,恶语相加。

在这种氛围中长大的孩子要么会极度缺乏安全感,要么也会学着父母用暴力解决问题。

孩子也会学着父母挑别人的毛病,不正视自己的错误,选择用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

建议:

家和万事兴,没有过不去的坎。夫妻间的吵架,对孩子来说不是他们所能掌控的,但却是受伤害最深的。

遇到事情,尽量沟通解决,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使用粗俗的语言谩骂,用暴力解决问题。

夫妻争吵后,也要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告诉孩子事情的原委,教会孩子处理问题的方法。让孩子知道,爸妈对他的爱只增不减。

教育孩子是父母终生的事业,做好家庭教育,当好孩子的榜样,才能让孩子真正赢在起跑线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家长这四个坏习惯最容易带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