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军嫂的累,军娃的泪
36
阿莲,不是我佟九芹夸你,最近你的表现是越来越好了。怎么个好法?会当军人的妻子了!我老太太一个,说的全是实话,一点儿也没忽悠你。要证据?又不是庭审对质,要啥证据?诶,巧儿,那句话叫什么来着?对,给点阳光就灿烂!阿莲,我九斤老太好不容易夸你两句,还没说你胖哩,你怎么先喘上了?哈哈,不逗你们这些年轻人玩了,别看我最近门牙又掉了一颗,嘴巴有些关不住风,但决不会无凭无据地乱说一通。阿莲,你确实变了,变得宽宏大量,学会理解和支持你家小周的工作了。今晚你主动把我和巧儿找到一起喝茶,替你家小周了解部队家属对军队改革、对裁军的真实想法,以及军队改革对军人婚恋和家庭的现实冲击,为他撰写文章收集素材,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嗯,两口子嘛,就应该这样,互相理解,相互支持,只要少强调自己的付出或苦恼,多从对方的角度思考处理问题,就没有处理不好的夫妻关系。
小周是个农村孩子,要权势没权势,要背景没背景,还曾经遇到过那么一个小肚鸡肠的领导,他能一步步走到今天,确实不容易啊。阿莲,不能说你以前做得不对,应该是说小周首先做得不好,与你沟通不够,你们两口子才会针尖对麦芒,才会彼此挖苦和漠视。听说这段时间曾作家、巧儿他们都在劝小周,让他换一种方式对待你。看来小周还真听去了,那些臭脾气肯定改了不少,要不然,就你那火爆性格,还能惯着你们家小周?两口子么,在一个锅里舀饭吃,在一个床上睡觉,好好沟通,哪有解决不了矛盾?老话讲,夫妻没有隔夜仇,我看这话说得在理,就算再过几百年,想来也是管用的。
首先声明,对当前正在进行的军队改革,对这轮裁军,作为一个退休多年的老兵,加上不波及我家任何人,真没什么想法。如果非要有,就是一个“好”字:顶层设计好,时机选得好,筹划推进好,反正从这轮军改实质性启动到现在,我没发现什么大的问题或是纰漏,全都在按计划紧锣密鼓地稳步推进。阿莲,你说啥?你大点声,你知道你佟姨岁数大,耳朵背,说话声小了,我真听不清楚。我外孙还在部队?我当然知道他还在部队,人家正在非洲维和,他们工兵团暂时涉及不到改革,我操那个心干嘛?再说了,我参加革命这么多年,习惯组织上怎么说就怎么干,以前经历的几次裁军我没因为自己或家人找过组织,现在更不会因为外孙的走留去找组织。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你们这些小年轻的可得听好了,别看我奔九十去了,如果让我为了自己或家人的事去和组织讨价还价,我还真摞不下这张老脸。
就拿1985年裁军100万那次来说吧,当时我55岁,是盛天军区后勤部门诊部年纪最大、资格最老的护士。本来那次裁军不涉及我们军区机关直附属单位,但后勤部领导为了完成整体压缩编制的任务,给各直附属单位都分配了退休、转业和复员指标,我们门诊部也分了两个,一个行政干部,一个医护人员。酝酿人选时,门诊部领导从一开始就没考虑我,一来我技术好,对患者态度也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二来我有高级职称,按规定可以延长服役年限。也就是说,我压根儿不符合退休条件。但哪知医护人员一个都不想走,领导找人谈话谈了好几轮,思想工作做了一大圈,就是没人应声。那几天,后勤部机关天天催着上报裁减人员名单,我们门诊部领导急得团团转,满嘴起大泡。
一看这情形,我坐不住了。裁减指标已经分下来了,总得有人走啊。刚好那段时间我家老头子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三天两头住院,我是单位和医院两头来回跑,白头发累出来不少。一边是因完不成裁员任务而苦恼不已的单位领导,一边是需要贴身照顾的丈夫,我觉得我应该表明姿态、作出选择。一个周日晚上,我认认真真考虑了一夜,也征求了我家老头子的意见,第二天一上班,没去换工作服,直接敲开门诊部主任的办公室,开门见山地说明来意:我申请提前退休!主任惊愕得从办公椅上弹了起来,连连问我是不是老爷子出了什么意外。搞清我的真实想法,主任感动了,抓住我的双手,一个劲儿地说着“谢谢”。
对于我的这个决定,好多人都不理解,包括我的一对子女,都说我傻。我女儿在军区总医院工作,对我选择提前退休这事,她至今还耿耿于怀,动不动就数落我一通:“当时要是你再坚持个两三年,说不准现在享受正军职待遇,工资高出一大截。别人都往后躲,您却主动往前上,不您颁个高风亮节奖,还真对不住您那高尚的思想觉悟。”你们听听,这还是亲生女儿说的话吗?总盯着那点工资待遇,总在乎那几个钱,典型的人心不足蛇吞象!
不提前退休就能拿更高的工资?我看不一定。我退休那年,拿正师职的工资。退休没两个月,大我将近20岁的老头子病故,料理完后事,我整个人空落落的,像丢了魂了一样,不知道该干点啥。有一天,我正在家里闹心哩,后勤部门诊部主任打来电话,让我赶紧去单位一趟,说是那个精神有点不正常的老干部在门诊部大闹,非要找我去给他打点滴。还真别说,我一去,那个老干部就安静下来了,不吵不闹的配合治疗。这样的事又发生三次以后,门诊部主任找我谈话,动员我返聘回去上班,说除了正常的退休工资,每月另给我一笔补助。终于又可以回到熟悉的工作岗位,我自然很高兴,但我提出:返聘可以,但不要一分补助。儿子、儿媳和女儿、女婿都说我犯傻,女儿甚至要带我去检查是不是得了老年痴呆症,单位的老同事也不理解,骂我假装清高,害得他们拿返聘工资时底气严重不足。嘴长在别人身上,愿说什么让他说去好了。我老婆子一个,退休工资不低,医疗有保障,儿女有稳定收入,我要那么多钱干啥用?能给老单位做点贡献,能继续为患者服务,进而换来生活的充实和内心的平和,对我而言,这比发多少补助都合算。
我没想到的是,申请提前退休和回老单位无偿服务这两件事,经门诊部领导广为宣传,竟然引起军区政治部、后勤部领导和军区首长的关注,经机关一挖掘,我成了退休干部先进典型,上台作报告,还上了广播和报纸。1987年恢复实行军衔制,重新确定职务待遇和工资档次,因为我是个先进典型,组织上给我高定了一个职级的工资,享受副军职薪资待遇。对我来说,这纯属意外收获,至今还充满感激,这也是这么多年我一直坚持在门诊部义务上班的原因之一。人,不能活得太怎么,要懂得感恩,懂得回馈,部队培养了我这么多年,给了我那么多荣誉和这么好的待遇,趁我身子骨还算硬朗,手脚还算利索,为什么不力所能及地做些事情呢?人们总说知足常乐,我看光知足常乐还不行,还得助人为乐。
阿莲,巧儿,你们一个是军嫂,一个很快要结婚成为军嫂,现在又到了改革和裁军的关键时刻,你们一定当好自家男人的坚强后盾,不要扯后腿,更不要在后院添乱。军嫂不容易,活得比较累,可军人更累更不易,他们肩上的责任、承受的压力,不比你们轻啊。
37
阿莲,别以为佟姨表扬了你半天,我盖巧巧就会顺道接着忽悠你。告诉你,没门!哈哈,别说姐们不讲究,也别怪我说大实话,跟以前比,你是改了不少,对你们家周牧仁也的确温柔了许多,可革命尚未胜利、同志仍需努力,想做一个好军嫂,你要走的路还很长。什么?我啥时改行当政委了?呵呵,怎么说我也跟老曾好了这么多年,两个单身男女,又你情我愿的,要不是他前妻横在我们中间,估计娃娃早就会打酱油了。正所谓近朱者赤,老曾是作家,又能说会道的,就算我盖巧巧再笨,天长日久,耳濡目染,多少也能学会做做思想工作的办法吧?佟姨,这叫什么来着?欲扬先挫!对,就是这个意思。也就是说,下面我要正式的、好好的夸一夸我们的好军嫂宗濮莲同志!阿莲,可别告诉我你不好意思?就你那比城墙拐弯还要厚的脸皮,作为你的资深闺密,我多少还是有点发言权的。那个啥,你就别跟我装了,且听我细细道来。
佟姨,您可能不知道,阿莲这个人,其实能干着哩。别看她现在是资深宅女一枚,跟她们家小周随军来盛天之前,人家可是个不折不扣的女强人,在吉林延边先后开了两家体育用品商店专卖店,生意红火得很,也攒下了一些家底,要是没点实力,就凭小周那份工资,她宗濮莲能气定神闲地当全职太太?又怎么可能一门心思埋头写网络玄幻小说?这么说吧,与同龄的女人相比,阿莲的在经济上早就实现了独立自主,不用看自家男人的脸色过日子。这个,也是阿莲敢于和小周针缝相对的原因之一。
这方面,我和阿莲的看法完全一致。女人要想活得洒脱自在,除了有一个爱你疼你包容你的好老公,最要紧的,就是早日实现经济上的独立。几千年来,我们中国人有一个很不好但却深入人心的观念,那就是信奉“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但凡家里生了个女孩,首先想到的这是要“泼出去的水”,早晚要嫁到别人家里,只要家里还生有男孩,无论是在感情付出还是教育投资上,对男孩的倾斜照顾总要比女孩多一些,有的甚至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差别非常明显。在这样的社会心理引导下,当女孩长成女人,她也顺理成章地接受这种观念,自觉不自觉地就会信奉女人“学习好不如长得好”“长得好不如嫁得好”“工作好不如老公好”等说法,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男人身上,完全失去自我。以前女人们有这种想法还情由可原,毕竟是几千年文化糟粕的侵蚀影响,已经深入民族记忆的骨髓内核。可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女性,如果再相信那一套,可真就是悲催了。
什么?我跑题了?呵呵,对不起,忘了阿莲是要帮小周收集军改对军人婚恋和家庭冲击方面的素材。那好,我就别在这里宣扬女权主义了,也给周牧仁同志撰写军人婚恋长篇纪实报告文学提供一些鲜活的人和事。不过得说清楚,我毕竟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军嫂,平时与军人、与军人亲属接触不是很多,我下面要讲的,都是我从报刊、网络看到的或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也不知是真是假,反正触动了我。都说真实最有力量,能感动你我的故事,想来可信度还是有蛮高的。
也不知道我理解得对不对,都说军嫂最这不易那不易,我看最大的不易,就是无法和自己的男人厮守在一起,一个天南一个地北,一个内地一个边关,一年见不了两次面,有的甚至两三年才能相聚一次,这种聚少离多的生活,不来一场军恋,不当多年军嫂,肯定难以理解。我认识一个女孩,二十来岁,特别崇拜军人,也想找一个军人当男朋友,得知我跟部队还有一些联系,便让我帮忙介绍一个。我问她:“找个军人当男朋友,一年见不了几次面,你能接受吗?”她很意外:“为什么啊?不经常见面,这恋爱还怎么谈啊?找男朋友干什么?不就是经常陪着说说话、逛逛街、看看电影、亲热亲热么?半年见不到一回,哪有什么劲?”于是我告诉她,崇拜是一回事,喜欢是另一回事,如果要恋爱结婚,就更不是一回事了。我还坦白地跟她讲:“就你目前对军人这个职业的认识和理解,暂时还不适合找一个军人当男朋友。”为了佐证我这个观点,我把我们家老曾转给我的、一条反映军嫂不辞辛苦、千里探夫的微信发给这位女孩看,她看了一半,就没了继续看下去的勇气,彻底打消了在部队找男友的念头。她很坦诚地告诉我:“军人不容易,军嫂很伟大,但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阿莲,想必你看过这条微信了。佟姨肯定没看过!老人家眼睛早就花了,又不玩智能手机,上哪看微信去?老太太,您感兴趣不?要不我给您念几条?好嘞,您听好了。说好了,您老可别在我们两个小年轻面前抹眼泪。反正我不嫌丢人,第一次看这篇文章,确实看哭了。
这是一个网名叫“M”的军嫂的讲述:“今年元旦的时候本来不计划去看他,但是过节当天中午单位聚餐后,突然就特别的想要见他,说走就走!600多公里的路途,什么也没有准备就直接开车奔他而去了。那是我第一次一个人上高速,除了跟着导航完全不认路,一口气从太原开到西安,半路上才忍不住电话告诉他我去了,他跟着担惊受怕一路,到了西安已经晚上了。第二天早上总算是见到了,心情开心到爆!”
下面这名军嫂化名“柠檬草”,她的探夫故事是这样:“2013年元旦去看他,第一次只身去外地,爸妈各种不放心,但我还是执拗的踏上南下的火车。他工作忙不能接我,我就按着他给的详细的地址一路找过去。终于见面了,可才说了两句话他又有事忙去了,甚至连包都没空帮我提一下。摸索着找到招待所,看到桌上的早餐和零食,还是被感动的一塌糊涂。中途他又陆续来看过我两次,每次见面就十来分钟吧,那会儿很不理解他怎么那么多事情忙。那年的跨年夜,一个人在异地他乡陌生的宾馆里哭着度过。我也安慰自己,能见面就应该很知足了。现在结婚半年,依然没怎么一起过过节,习惯了,也还好吧。他在,每天都是节日,他不在,过不过节一个样。”
接下来是化名“蒙旗”的军嫂的讲述:“恋爱七年,结婚一年,都没有在一起过中秋节。为了和他一起度过第一个中秋节,2015这个团圆的节日,乘坐一晚上火车,换乘一整天大巴,倒了四趟车,顺利到达那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到的时候浑身酸痛,但见到他的一刹那欣喜若狂,忘了路途遥远,爱上这片蓝天。或许这就是来这里的意义吧,一切辛苦都值得。”
佟姨,您这个老革命,也算是个资深军嫂,经历的事、吃过的苦,比我们这些晚辈多多了,怎么也抹起眼泪来了?让您想去了过去?对不住您了,我先不念了。要不咱们休息一会儿、喝点茶,聊点轻松一点的话题?好的。服务员,新泡一壶熟普洱!东北现在还算冬天,喝红茶对身体好。
38
阿莲,茶也喝得差不多了,要不咱们不念微信了,换个话题?佟姨还想听?让我接着往下念?好吧,先说好,继续往下念可以,我们三个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千万别入戏太深。人家是“看三国,流眼泪,为古人担忧”,我们可不能来个“听故事,流眼泪,为军嫂担心”。那我们继续?
先看这个军嫂,网名很有意境,叫“鸿雁灏淼”,故事讲得很有感情:“遥想当年恋爱那会儿,为了跟他团聚,我不知道哪来的的勇气和毅力,整整坐了两天一夜36个小时的硬座火车。当时火车上人挤人,连插脚的空都没有,去趟卫生间就跟打仗似的过五关斩六将,最终还是因为人太多太挤,我的芊芊玉手惨遭不幸,被火车上卫生间的门挤得鲜血直流,差点就废了!就这样我拖着受伤的手,在火车上没吃一口东西,就靠喝几口水整整坐了30多个小时!当时旁边一热心的大哥看不下去了,对我说‘:妹啊,你手上还有伤,这么不吃不喝的,身体咋整啊?好歹喝点水吧!’即使这样,在火车上我愣是一滴眼泪都没掉,也没感觉到伤口的疼痛,就感觉自己整个人都被放空了,满脑子就只有一个念头,快点见到他!以至于到站后,下了火车,感觉自己终于双脚踩着地了,都有些不会走路了!一路的坚强,在见到他的瞬间消失殆尽,整个人都瘫了,当时把他吓坏了,直接抱起我打车去了他们单位附属的军医院!一眨眼十年过去了,现在想想我都佩服当年的自己!”
这个化名“捧在你手心”的军嫂,探夫经历同样不易:“快春节时,他学习路过郑州,只在郑州停留8个小时。那时候我,们已经半年没见面,为了见他,我把回家的车票退了,绕到郑州去见他,然后自己站了一夜回家。检票的时候,刚好我们一个向左走,一个向右走,我回安徽,他去昆明。那种撕心裂肺的感觉,一辈子都会记得。还有一次去山西看他,我第一次知道还有一个叫岢岚的地方,来回用时5天,用掉8张火车票,就见了他半天。一个人去的,又一个人回来。”
下面这个军嫂,网名更有意思,“幸福如我”,看来她的婚姻生活很幸福。不信,听听她是怎么讲的:“2008年我们第一次见面,坐了8个小时的火车,然后在车上打电话,说让他去火车站帮我取个东西,然后放他那寄存几天。他还挺警惕的,一直问我是啥,最后实在不好意思拒绝才答应去的。在出站口看见我以后,他问要寄存的不会就是你自己吧?要是的话,就存我这一辈子吧,不能取走……这么久了,他还时不时的提起这一幕,然后骄傲地说:‘是你自己把自己存在我这的,这一辈子谁也别想再取走!’”
再来看看这个网名为“且听风吟”的军嫂,一看就是个文艺青年:“我大概是他们部队和我们单位公认的比较疯狂的军嫂了,基本上分开一个月的时候就开始进入疯狂想念期,然后就开始开动脑筋找各种理由请假,每一年都给铁路、公路、电信做莫大的贡献。记得2009年,我去杭州旅游,结果摔了一跤,尾骨骨折,医生说至少得躺三个月,可一个多月能走路了,就开始筹谋去看他。然后硬是顶着剧痛,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去看他。2013年,我阑尾炎犯了,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请个小长假了,我硬是打完吊瓶就坐车千里迢迢去看他了。这样的事情太多太多了,他经常心疼的说我是个小疯子。”
这个军嫂用的应该是实名,袁珊珊,故事也讲得实在:“还记得第一次见面,因为你外出不便,只好自己辗转4个小时去你所在部队看你。好不容易准备吃个饭,半途电话来了,你就丢下对周围一点也不熟悉的我,直接奔回单位!我很生气说你没礼貌,你说:‘对不起,以后也许还会有更多的无可奈何!’其实也是这一句话,激发了我要和你在一起的决心。回想6年前的中秋,我们因缘分相识;而6年后的今天,我们正赶回老家,完成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亲爱的,我终于等到你了!”
下面这个叫“淇月”的军嫂,显然是乐天派,把和爱人领结婚证的故事讲得精彩纷呈:“2012年,我们很早就打好了结婚报告,但是为了筹备工作,他一直特别忙,根本没有时间去领证。为了配合他的时间,我每天都把结婚用的材料带在身上,随时等待他的召唤!他的任务完成后的第一天就是9月26日,中午我接到他的电话,说让我赶紧过去接他,下午去领证,我当时很激动,有点小慌张……也没和同事交代,抓起包包一路飙车过去接他……结果我结婚证上的照片好丑,没有化妆不说,还穿着黑色的工作西服!他呢,也是临时外出,送意外受伤的战士去医院,趁人家打吊瓶的时间出来和我领证……两个人要‘翘班’才把终身大事办了,我也是醉了!”
上面军嫂讲的,都是恋爱阶段的故事,恋爱中的一切都是浪漫美好的。结婚之后,尤其是嫁给军人以后,事情就不是这个样子了。听听这个网名叫“无痕”的军嫂是怎么讲的:“没有小孩之前,去看他都是轻装上场,也不觉得累和苦。自从有了宝宝,每次去看他,都是大包小包,每次都是一个人带着孩子,上车,倒车。每逢节假日,还得排队买车票,就这样自己一个人抱着小孩,提着东西,一排就是两三个小时,每次排队买票都想哭。但一想到待会宝宝就能看到爸爸,心里又是暖暖的,坚持一下,很快就能买到票了。”
佟姨,不是说好不抹眼泪嘛,怎么又激动上了?好啦,到此为止,进入下一话题。阿莲,我倒有个想法,你不妨和你家小周说一说,搞军人婚恋调查,一定不要忽视军嫂这个特殊的群体。她们带着对军人的崇拜、理解和爱,走进军人的感情世界,感知军人的喜怒哀乐,撑起军人家庭的大半边天,对于军婚军恋,她们更多的体验和感悟,也最有发言权。军嫂们的所思所想,包括一些中肯的意见建议,一定会对爱慕军人的年轻女孩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包括刚才我讲的那些军嫂千里探夫的经历和真实感受,都可以写进小周的长篇纪实报告文学里。从军嫂的视角、用军嫂的语言讲述军恋军婚,肯定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39
佟姨,巧儿,谢谢你们两个给我讲了这么多故事,我都录了音,回头交给我家周牧仁,他一定会感兴趣。这些日子,也真是难为他了,一方面要为自个儿进退去留分心走神,前天说去榕城,昨天改成邕城,回头又可能换为泉城或是石门,或者根本留不下,直接脱军装走人,真是操不完的心啦;另一方面还要琢磨那个反映军改大潮对军人婚恋影响的长篇纪实报告文学,不是忙着收集素材,就是琢磨框架结构,不时在纸上记着,嘴里还自顾自地念叨着什么,用我儿子的话讲,他爸太过用心,都有点走火入魔了。说句心里话,我真的心疼我们家小周,自个儿的事还没定论哩,却为战友们的婚恋操心上了。
要我说,我们家小周这个人,就是个操心的命。这次部队改革动作这么大,从上到下都要打烂重组,不少人都将离开工作多年的营区和熟悉的城市,不管是正在热恋的还是已经结婚生子的,也不管是家庭和睦的还是夫妻不和的,军人的单位一变动,岗位一调整,无论是个人感情还是家庭关系,短时间内,多多少少都会受到一些冲击,这是回避不了的现实。可我们家小周讲了,这轮军改,不是一两年就能完成的,而是要持续到2020年,改革触角这么深,时间跨度这么大,对军人婚恋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小周还讲了,他要写的那个长篇纪实报告文学,虽然以军队改革为大背景,副标题也叫《军改大潮中的军人婚恋调查》,但其更深的用意,在于唤起国家高层、整个社会和广大民众对军人婚恋问题的足够关注、理解和支持,使军人拥有安定和谐的婚恋和家庭生活,进而为建设强大巩固的国防作出贡献。还真别说,经我家小周这么一解释,我觉得他那个报告文学的主标题取得很棒:《军婚保卫战》,既彰显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现实紧迫感,又体现了军人的职业特色。
刚才,佟姨讲了自身经历,巧儿分享了几个军嫂千里探夫的故事,很真实,很鲜活,听了很感动。可能是有过两地分居的经历,巧儿讲的那些事儿,给我的触动更大一些。想来是嫁给小周多么年,已经习惯军人的作风和为人处世方式,现在我对我们家小周没那么多要求了,他出不出差,加不加班,回不回家吃饭,晚上是否又要熬夜,我习惯了,也理解了,或者也可以说是麻木了。事实上,不习惯、不理解又能怎样呢?远的不讲,就拿我们九如巷及其附近的军人家属来说,绝大多数都和我一个想法,都选择理解、接受。说真的,不管多苦多难的事,一旦习惯了,其实也就无所谓了。既然当初选择嫁给军人,就应当接受这样的生活。这是军人家属的宿命,也是我们的使命,既然逃不开、挣不脱,莫不如心平气和包容和接纳。
对军嫂的不易,军人家属作出的牺牲,我们看到了不少,也听说过一些。但有一个群体更不应该被忽视,就是军人的后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军娃。对那些双军人家庭的孩子,由于接触少,我不是很了解,可像我和小周这样的家庭,男的当兵,女的是普通百姓,我倒是了解很多。像我儿子那样的军娃,从他们来到人世的第一天开始,就必须习惯或接受童年没有爸爸陪伴、学习没有爸爸辅导、遇到困难没有爸爸帮助的生活,一切只能靠妈妈或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切只能靠自己独立去面对。所以,军娃们大都比较倔强,大都比较自立,有种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和地方上的同龄人相比,军娃们也总是显得成熟许多。对于一个孩子而言,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恐怕不是一个“好”字或是一个“坏”字就能说清楚道明白。
就我了解到的情况,军人的孩子,超过半数以上学习成绩都不好。不是这些孩子不够聪明,而是缺少父亲的日常陪伴和监管所致。尤其是男孩,小学以前还比较听话,妈妈说什么听什么,一个个乖巧得很;一旦上了初中,进入叛逆期,母亲的唠叨往往解决不了问题。初中到高中阶段,孩子最需要父亲陪伴、教育和引导,可军娃们偏偏没有这样的机会,其结果,只能是当母亲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当父亲的鞭长莫及干着急,而孩子要么因为考不上理想大学而异常失落,要么抱怨父亲对自己关注太少而心生怨恨,导致父子关系紧张,直接影响家庭的和睦和谐。
不知是不良媒体故意炒作,还是实际情况就是这样,近些年来,关于军人子弟违法乱纪的报道开始增多,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某种程度上损害了子弟兵在人民群众心目的良好形象。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那位着名军旅歌唱家的儿子酒后乱性事件,其轰动程度、社会关注度,包括由此造成的军民关系某种程度上的撕裂,都让人深思。特别是我们这些军人家属,受到的思想冲击特别大,一个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一个据说文艺修养极高的军二代,怎么就能干出那么龌龊的事来?我想,除了父母的溺爱,找不出第二个理由。
说到对孩子的溺爱,我不得不多说几句。因为这恰恰是军人们最容易犯的错误!为什么这么讲?道理很简单,军人们长年在部队工作,与妻儿两地分居的多,即便生活在一起,也是经常加班加点,回家陪妻儿的时间少之又少,几乎谈不上对家庭和妻儿的呵护照顾,由于心怀愧疚,在对孩子为数不多的管教上,自觉不自觉地就降低了标准、放松了要求。我儿子6前以来,我和我们家小周一直分居两地,每次见到儿子,小周兴奋得不行,又是抱又是亲,父子俩还没大没小地扭打在一起。那时,小周经常讲:“见儿子比见我们领导困难多了,好不容易见一次,亲热疼爱还来不及,哪还能硬下心肠去管教、去责罚?”如此这般,军娃们很容易养成独立而又自傲、坚强而又固执的性格,给他们的人生之路带来很多隐患和不确定因素。
40
佟姨,您岁数大,这茶水咱们就别喝了?喝多了兴奋,晚上睡不着。服务员,来一杯热牛奶,加一勺蜂蜜。巧儿,你是接着陪我喝茶还是来点别的?陪我?讲究人!也是,你单身大美女一个,有的是师哥等着陪你聊天。什么?今晚要去老曾那里?刚好,多喝点茶,人更兴奋,劲头更足。不过巧儿,作为姐们,我得提醒你,老曾奔五十去了,不是年轻小伙了,你可得悠着点,别把我们的曾大作家给累趴下了。哈哈,怎么还脸红了?这不像你的风格嘛,你们两个都是快乐的单身汉,你侬我侬这么多年,早就是老夫老妻了。还没领结婚证?那玩意,一纸法律文书而已,可以带来稳固的两性关系,却无法保证和谐的夫妻关系和幸福的家庭生活。呵呵,扯远了,咱们还是继续聊军人的无奈和军娃的烦恼。
听我们家小周讲,1998年末,也就是裁军50万那次,小周他们部队的上级机关发生了一起血案,作案者是一名师职领导干部的独子,暂且叫他小春,被害人有两个:小春的未婚妻,还有他的准丈母娘。案情并不复杂,小春的女友在其原籍金融部门工作,小春想把女友调到他所在的城市,女孩的母亲死活不干,还称如果非要把女儿调走,她就反对这门婚事。小春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其父对他非常溺爱,几乎是有求必应,包括从上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小春大学毕业,无论孩子惹下多大麻烦,这名父亲都想方设法帮助摆平。时间一长,小春以为父亲无所不能,什么事情都能搞定,包括一怒之下杀害未婚妻和准岳母后,仍然天真地以为父亲能保他平安无事,警察到家里抓捕他时,小春还大声地向父亲求援:“你赶紧找人把我捞出来!我要回家吃饭睡觉!”到这个时候,这名父亲才后悔了,后悔不该那么溺爱孩子。更让这名父亲难以接受的是,当小春得知父亲无法帮自己洗脱杀人罪名时,他对父亲产生了深深的怨恨,把自己走上犯罪道路的根本原因归结为父亲无原则的溺爱,直到被执行死刑前,他都没有原谅父亲,没再最后喊一声“爸爸”……为了保家卫国,为了肩负的使命,军人不仅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还舍弃了子女绕膝的天伦之乐,有的甚至还以牺牲家庭幸福和儿女前途为代价。这是不是一种奉献精神?肯定是!问题在于,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人民群众,有多少人真正在意、理解军人在和平年代的这种看不见的奉献和牺牲?真不好说,要不然就不会出现抹黑革命先烈、抹黑现役军人等仇军现象。佟姨,巧儿,你们注意到没有,无论是社会上还是网络上,总有那么一小撮人,把诋毁军人、抹黑军队当能事,张口军队太黑、闭口军人操蛋,在他们眼中,军队乱得一团糟;在他们嘴里,军人成了兵痞。而一旦出现重大灾难,军队的行动稍有瑕疵,或是出现意外事故,这些人极尽诋毁诬蔑之能事,满嘴喷粪,毫无底线。
去年天津港特大爆炸事故发生后,面对消防官兵舍生忘死的壮举和付出的惨痛牺牲,那个叫吴洪蛟的喷子竟然拿这个说事,什么“士兵拿了工资就有上前线的义务,消防员拿了工资就有冲进火场的义务”,什么“死了,是你们平时不努力训练,业务技能不过硬”,网络一片哗然,招来骂声一片。当时,我们家小周气坏了,写了一篇题为《请尊重和善待军人》的文章,其中一些观点,至今我还记得清清楚楚:“不敢说包括消防武警在内的中国军人有多伟大,但民族危亡之时,国家危难之时,大灾来临之时,冲在最前面的,永远是也只能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军人。”“请不要拿工资说事。军人挣的那点工资,是以鲜血和生命作代价的。何况,基数庞大的士兵们,包括冲在救火第一线的消防官兵们,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义务兵!他们拿的,不是工资,而是津贴,区区几百块钱而已!”“死亡,与军人如影相随。再艰苦的训练,再强大的军事技能,真正进入战场,伤亡依然无法避免。”“吴洪蛟们,请你们记住:士兵义无反顾上前线,消防员不顾生死冲进火场,支撑他们的不是工资,而是使命担当,是家国情怀,是军人的荣誉!”“军人有军人的义务,而吴洪蛟们,也请履行你们作为公民作为国民的义务:尊重军人,善待军人。”“吴洪蛟们,中国军人是人民子弟兵,是你们的兄弟姐妹,尊重和善待军人,其实就是尊重和善待你们自己。”
老实说,我们家小周平时写的那些新闻稿和内部材料,我真是不感兴趣,但他写的这篇文章,确实让我产生了共鸣。想来是身为军嫂的缘故吧,也可能是吴洪蛟的观点太无底线,反正我觉得我们家小周反驳得句句在理。实际上不止我,包括我儿子,一个初一学生,也给他老爸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呵呵,我又扯远了,还是继续聊聊军娃们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吧。也不能总讲别人的故事,就说说我们家的儿子吧。佟姨,您不知道我儿子叫什么名字?不会吧?记得我告诉过您。他叫周光华,我们小周给取的,意思是光耀中华,是不是很大气?呵呵,名字么,就是个代号,如果我们愿意,叫阿猫阿狗都可以。我们家儿子对他爸给取的这个名字就很意见,说“光华”二字,既可以理解为“光耀中华”,也可解释为“光说不做、华而不实”,就看从哪个角度去琢磨了。巧儿,你这当个当姨的,是不是觉得我儿子、你外甥说得很有道理?我也这么觉得。可我们家小周不这么看,总跟他儿子掰扯,父子俩谁也说不服谁。私下里,我教育儿子:“你爸工作很累,回到家就该好好休息,你总跟他争论这些没用的干啥?”儿子不屑一顾:“老妈,这不叫争论,这是父子之间的正常交流。”佟姨,您瞧瞧,现在的小屁孩儿,羽毛还没长全哩,思维却跟大人一样。
我得表扬一下我们家小周,在处理父子关系上,他很民主,从不摆父亲的架子,基本能做到与儿子平等沟通。说起来你们可能不信,在我们家,小周叫儿子为“华哥”,儿子叫他爸为“小周”,父子俩互开玩笑,互相调侃。今年元旦那天,我们一家三口去看电影,在大厅等候期间,唠到这轮军队改革和裁军。小周问他儿子:“华哥,我可能要去榕城,你跟不跟我去?”儿子一点也不含糊:“这事我说了不算。你去哪,我和老妈就跟着去哪,这好像没得选。小周同志,这事你说了也不算吧?嗯,你得听部队的,听领导的。”小周笑了,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嗯,华哥不错,像军人的后代,懂得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儿子嘿嘿一乐,顺势搂着他爸的脖子,还拍了拍小周的头顶:“嗯,小周同志也不错。好好干,肯定大有前途。”听父子两个在那里没大没小的闲扯,我的眼泪都笑出来了。这哪是父子?分明是一对哥们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