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游戏在中国 插曲 中国式玩家

过年期间没有更新,今天本打算继续前文,结果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小事情,促使我迫不及待想和大家讲一讲我们遇到过的“中国式玩家”的趣事。

1.今天发生的小事儿:破解游戏的真爱粉

今天我们接待了一位通过淘宝充值的用户(走淘宝的用户一般由他们提供自己的账号ID,我们人工发放虚拟货币),一天之内她陆陆续续通过淘宝充值了一百余元。

我对我的小伙伴说:“咦?这个ID看着眼熟。”

我的小伙伴想了想:“这不就是前几天被咱们封的那个号吗?”

时间跳转至四天前。

我们在游戏A内发现一名用户有修改游戏迹象。再去后台看了一眼她的元宝数据,高得惊人。

独立游戏在中国 插曲 中国式玩家_第1张图片
先定个小目标,赚它一个亿

(先定一个小目标:赚它一个亿)

与此同时我们也接到了游戏内其他妹子的举报,妹子们表示希望我们能保证排行榜的公平,毕竟挤进前几名很不容易。

所以我们对该有严重作弊嫌疑的账号进行了元宝和分数清零,果断封之。

时间回到今天。

该用户重新杀回游戏,退回到了游戏的上一个版本,默默地重头开始玩,默默地开启了淘宝高频充值之路,默默地对之前游戏修改一事只字不提。

我们则默默地按照她充值的数量发放元宝,默默地把她的排行榜解禁,默默地假装什么也不知道。

讲真,我觉得妹子很萌,绝对是真爱粉无疑。

其实在制作游戏的这些年里,我们接触到的诸如此类的有趣故事不在少数。

在许多独立游戏人都在抱怨着中国式玩家付费观念如何如何差、如何如何挑剔抠门焦躁易怒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许多很可爱的玩家,哪怕他们中的一些看上去真的有些“挑剔抠门焦躁易怒”。

下面梳理一些挺有意思的小故事,未必能给大家带去多大帮助,权当博君一笑。

2.边买边骂系列

故事1:以“誓不充值”相“要挟”的妹子

上个月发生了这样一件小事。

一个在游戏内社区吐糟关卡难度太高的姑娘加了我们的玩家粉丝群,姑娘挺激昂地在群里发牢骚:“如果你们不修改第二关的难度,我誓不充值!”

说罢这话的当天晚上,姑娘默默戳了戳我们的旺旺,开启了淘宝充值模式。

故事2:“你们这个员工哪里可以投诉?”

有一天我的微博收到一条很奇怪的私信,内容很直接:“我很需要元宝,你能发我元宝吗?”

我委婉地拒绝,表示社区每天都会发送少量奖励,偶尔发放礼包,可以慢慢积累。

她又连发了几条挺不满的私信,大意是问我:“为什么我在社区发帖以及私信你们官微都回复得这么慢呢?”

我告诉她:因为从iOS到Android,从程序到美术到策划到客服、到社区和官微维护、到淘宝发货(即便出门也得拿着手机盯发货),我们只有两个人,而且还要做新游戏。

发私信的姑娘没有回我,到了第二天,我收到了如下私信:

独立游戏在中国 插曲 中国式玩家_第2张图片
我被拉黑了

我于是立刻去问了一下我的小伙伴,方知该用户此前也给他的个人微博和官微发过长篇私信索要元宝,并且改了一个挺奇特的吐糟风游戏社区昵称,频繁地发帖刷屏爆粗口,内容相当不友好,故而把她加入了黑名单。

我看了她在社区内发言的截图,陷入深深的无语状态,也带着一股怨气,决定对该姑娘置之不理。

本以为这件事就此打住,万万没想到,一天后,姑娘竟然给我发来一封长信:

独立游戏在中国 插曲 中国式玩家_第3张图片
长信节选

“你们这个员工哪里可以投诉?”是姑娘在上一次聊天时留下的,也是在得知我们只有两个人之后。我挺哭笑不得。

长信的截图篇幅太长,文字版全文在这里,看不看皆可:

哎其实以前刚开始玩这个游戏的时候没觉得有什么强烈印象或感受,当时就是冲着喜欢甄嬛传开始玩起来的,然后很长一段时间苹果手机没法下载,要下载只能在快用软件里下载,最后还经常闪退,一直到最后被闪退烦了就卸载了,后来玩了一圈别的益智游戏,还是觉得清宫q传画风超萌比较好玩,就重新搜索了一次,然后就搜到app可以下载了的收费版本的清宫q传,觉得惊讶但也还是因为喜欢继续下载了。下载后的版本真心没毛病但是想找个帮助或者提示或者赚元宝的方式真心不简单,很多新手连玩都觉得难更别说怎么用道具和元宝,问了你们程序员怎么回事也给了我一些解答(都是在微博上的解答)然后我顺利找到了新版本下的社区,后来在社区翻看了很多大家发过的话题和攻略,有了很多方法但依旧没有解决我想要知道的问题们,因为之前版本我通关也是不费一天时间就搞定了,这个版本一个月都卡在安小容,然后着急抓狂到不行就在社区牢骚和抱怨了游戏很多,我承认社区里发布的自身言语就很过分,但也没想到程序员不依不饶,然后我找你们游戏的投诉端没有,找你们游戏的官方微博也没人理,最后发给你消息让你帮忙把社区里黑名单拉出来,你已读了都没回应,是谁都不容易,我既然下这个游戏就代表我对你们游戏的肯定,不论玩的结局如何,大家图的都是快乐,游戏和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都很多,是我没互相体谅在先,但事儿都是人做出来的,总归得有个结果,单方面的解决不是大气,不成气候,我也希望这个萌萌的小游戏能得到更多人的赞赏,也在身边有所推荐,也更是有三五好友在比着和我开始玩这个游戏,所以这不就是好的现象,何必要把支持者怼成敌人,言论之间的矛盾永远没有输赢,不是两败俱伤就是毫无意义。

姑娘说了许多话,大意是说她很喜欢我们的游戏,不希望闹到现在这个局面,她自己也有失当的地方(虽然还是在吐糟我的小伙伴儿,虽然在之前的一个月里,一直都是小伙伴儿负责给她解答各种问题……),总的来说已经和社区风格判若两人。

我们最终替她解了封。

我们和玩家们一起进步着,一起改进游戏,一起学着解决问题和相互体谅。

3.雷锋系列

游戏的运营不是一帆风顺,我们游戏的评论区和社区经常时不时能看见一些玩家的口诛笔伐。但每每在我们想做出回应的时候,总是一不留神就发现已经有用户抢在我们前面发声了……

那一瞬间真的顿时觉得:在中国做游戏,还是挺有希望的

故事3:“不要钱的游戏多了去了,我为什么要玩你们家的?”

有一天我们在AppStore的评论区里发现了一条1星差评。

(这条差评已经找不到了,我只能尽量还原原文)

大致是说:“想钱想疯了吧你们,不就是一个有图的闯关2048吗?还好意思一块钱下载,想要点元宝还得花钱买,别人家有图的2048免费的一大堆,我干嘛要玩你们家的。”

其实原评论篇幅挺长,但我能记得的核心思想就这么多了。

当时我对我的小伙伴说:“最痛恨AppStore莫过于没有回复功能……”

小伙伴说:“没关系,已经有人替我们回了……”

我于是立刻去看,果然发现了如下两条评论:

独立游戏在中国 插曲 中国式玩家_第4张图片
国产游戏的未来就靠你们啦

故事4:“想要元宝,但是不想充值也不想耗时,该怎么办?”

有一天,游戏的社区里发生了这样一件小事,有个妹子问:“我需要元宝,但是不想充值也不想花时间刷元宝奖励关卡,该怎么办?”

(不想花钱也不想耗时间,只想获得虚拟货币尽快通关,这怕是在大多数游戏都会成为一个无解的谜题吧。)

她很快收到了如下回复:

独立游戏在中国 插曲 中国式玩家_第5张图片
一个妹子的回复

(皇小上关卡是刷钱专用关)

回复区姑娘的建议在我们看来实则是个游戏设计上的失误,违背了我们的本意,可当bug论处。

独立游戏在中国 插曲 中国式玩家_第6张图片
大地图的小人

(在原来的设定里,点击如图所示地图上任意行走的小人,都有概率获得一定数量的元宝)

所以我们很快把该bug修复了,降低了点击人物出元宝的概率。

于是,在新版本发布后,我们在社区看到了这样的新帖子:

独立游戏在中国 插曲 中国式玩家_第7张图片
她眼里的自作聪明,和我们眼里的bug修复

正当我们哭笑不得思忖怎么回应的时候,却已经有玩家捷足先登回复了该话题:

独立游戏在中国 插曲 中国式玩家_第8张图片
其他玩家的回复

虽然言辞有些激烈,但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和一向被定义为站在开发者对立面的玩家来说,能为了我们说出这番话,我们不感动那是假的。

4.年度感人系列

没错,还有比上述雷锋系列更感人的故事。

故事5:一个为了玩我们游戏而专程买了iPad的妹子

有一天我们游戏里多了个话唠妹,她一上来就向我们郑重提名她萌萌的基友。

独立游戏在中国 插曲 中国式玩家_第9张图片
年度感人大戏

被妹子萌翻了。

故事6:“钱是个好东西,希望你们也有”

在我们为版号新政而焦灼不安的时候,一个已经通关的姑娘通过淘宝充了一大波元宝,只留下一句话:“钱是个好东西,我希望你们也有。希望能早日玩到你们的新游戏。”

独立游戏在中国 插曲 中国式玩家_第10张图片
钱是个好东西,希望你们也有

故事7:催更早午晚

安卓版的上线从某种程度来说超出了我们的意料之外,毕竟安卓市场的乱象大家都心知肚明,内购问题较之iOS又更加复杂,我们精力有限,本不打算这么早涉足。

可它为什么还是上线了?

因为不知道从哪,杀出了一批每天问候、定期催更的妹子。

独立游戏在中国 插曲 中国式玩家_第11张图片
吓得我不敢回复系列

吓得我不敢回复系列。

5.结束

有人说国内的付费观不好、国内许多玩家很难接受为了游戏买单的观念……

有人说中国式玩家是给国产游戏拖后腿的重要力量之一,因为他们既没有分辨游戏作品好坏的审美能力,还愿意人傻钱多地把大把的钞票贡献给坑钱网游的开发商……

因此在版号事件出来以后,在我陆续于知乎专栏发布了几篇文章之后,才会有一些新结识的小伙伴在私聊的过程中三番五次劝说我们放弃国内市场。

但因了上述故事里出现的玩家代表们,我们哪里舍得草率地转战他乡呢?

事实上,大多数中国玩家的审美从来都不差,付费习惯也在逐年提升。他们对审美的定义大概与业内分析师的观念相去甚远,因为比起对美术水平和平衡设定头头是道的评判,他们更擅长鉴别游戏本身好玩与否,以及开发者存念在游戏里的“真心实意”。

(我们曾作出的几个重大的改动经常被玩家直截了当地告知:“我们不喜欢新版本。”)

(但有更多的玩家会在这句话之后补上一句:“不过看得出,开发者很用心。”)

从这个角度来看,独立游戏开发者具备一定优势。

而来自他们的正面反馈和共鸣,除却是一个文化传播者与一个文化接受者沟通达成的标识以外,大概也就是每一个游戏人,在满足生存必须之余,最重要的成就感来源之一吧。

最后祝各位同行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作品大麦。

你可能感兴趣的:(独立游戏在中国 插曲 中国式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