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座是美德,但绝不是理所当然

让座是美德,但绝不是理所当然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摄图网,遵守CC0协议

文/循北

题记

美德这种事情也是需要回报的,精神上比物质上更重要的多。但如果享受美德带来好处的人,把这种事情当成了理所当然,百分百奉行拿来主义,从来不会怀有一颗感恩和敬畏之心,那美德这样的事情就不可持续。一件没有任何精神和物质回报的事情,无法形成一股有效的社会力量来持久的贯彻下去,偶尔冒出来的几个无私奉献的人,扭转不了整体形势,只有广大的群众认可并推行,才会形成一股良好的社会风尚。

比如在公交或者地铁上给需要的人让座,其实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但我其中经历过的几次让座,却让我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想法。

(一)

一次,看到一对儿夫妻带着个5、6岁的小孩上车,我习惯性的把座位让给了小孩子。他的父母什么都没有说,直接就默默的坐了下去。这种情况倒也见怪不怪,本来让座位图的是自己的一份心安,而不是他人的回报。但是小孩子比较淘气,根本不在座位上好好坐着,总是撒欢儿似的到处乱窜。最后他的母亲只好带着他在车厢里到处走走,结果临走的时候让她的丈夫坐在了那里。看到这一幕我的心里就很是不舒服,首先我让座是为了给小朋友坐,而不是给一个成年人,即便你是他的父母,也不能如此随意的享受我给予孩子的权利;其次即便你想坐,好歹也要再征询下我的意见吧,这么个给你们让座的大活人就这样视而不见,实在是不怎么地道。也许你会说,他们带着孩子挺累的,你要体谅一下。这真的是一句屁话,作为父母,你照顾自己的孩子是一项义务,这种义务是不应该要求并理直气壮的让别人为你的付出买单的。更令我我无语的是,在他们到站之后,依然没有想过要把我的座位重新还给我,而是直接起身就走了,然后旁边的另一个小伙子一屁股就坐在了那里。的确,座位是公共设施,每个人都不能拥有,不过却在一定时间内拥有了它的使用权,我将自己在一定时间内的使用权借给了你,你却坦然的把它转化成了自己的使用权,而不再理会原拥有者,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不是可以认为是一种盗窃?我忽然想起了《甲方乙方》里葛优在把房子借给绝症女人的丈夫的时候,不自主的担忧:我说的是借,不是给吧?

(二)

另一次是我正在座位上听歌,一个大概50岁左右,头发乌黑,身体健朗的“老人”,竟然直接到我座位跟前,说道:”我累了,你把座位让给我呗?“。我当时有点一脸的懵逼,第一这个人怎么看起来也不像能用年迈来形容的状态,第二她走起路来十分的利索,也毫无其他的病态,真心是看不出需要我来让座的理由。但是人家难得开口,应该是有某种我不了解的情况,所以就习惯性把座位让了出来。但是随后她跟另一个人的聊天,让我大跌眼镜。原来这个人不过是自己出来游玩,逛了一天的景点,走累了而已。我真的想问问她,你走累了凭啥就需要我给你让座呢?我也是加了一天的班,需要走2个小时车程的人,难道我就不累吗?就只是因为你较为年长,我就应该为你理所应当的让座?这简直就是倚老卖老,况且在目前的城市里的人口情况中,大多数50岁年纪的人,实在是算不上大,身体也算不上衰老。你让我给你让座的理由从何而来呢?

想起了之前看到过的一个帖子,讨论在早高峰的时候,年轻人和老年人同车到底要不要让座的问题。我觉得这真的是一个互相体谅的过程。现在的年轻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为了省点房租钱,才住的那么远,要早早起床赶着公交去上班,最想的就是能够坐在座位上可以眯一会儿。而好多老年人,起那么早不过是可能买个菜或者到公园遛个弯儿。当然不是说老年人的行为不应该或者不提倡,但是也不应该对年轻人太过求全责备。我就见过一个老年人拒绝了一个年轻人的让座,还说道:”你们上班也不容易!我身体挺好的,再说没几站地就到了!“。那一刻我对这个老人是发自内心的肃然起敬。

后记

上面的说的两件事情,其实跟文化程度没有什么关系。从着装和气质上,很容易能够判断出他们都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也跟素质没有太多的联系,我相信他们在平时的带人接物中也应该是很有礼貌的。但是他们把那些因为社会公德约束和自我约束而对他们产生的一些特殊行为,当成了自己的权利。小孩子怕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成年人最怕的及就是理所当然。理所当然的认为我该被同情,因为我弱势;理所当然的认为我该被照顾,因为我自理能力差;理所当然的认为我该被支持,因为我不够强大。你的每一次理所当然都是对社会秩序的一种无情的鞭挞,都是对道德的一次又一次摧残,都是对人与人信任程度的一次又一次破坏。

当你有一天,把一些事情变成理所当然的时候,你绝对已经近失去了对事物最基本的思考,开始变得麻木和无知,然后沉沦在生活的最底层的漩涡里,不能自拔。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但是似乎绝大多数人都无从逃脱。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座是美德,但绝不是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