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风情之六--接花灯

听说接花灯这个习俗是我们广东兴宁的一大特色。这个接花灯习俗是由兴由传统的元宵佳节的花灯演变而来,它承载着粤东客家人的寄托和智慧。 现在流传于兴宁的花灯形式多样,有外形结构圆形花灯,有观音灯,还有宝盖花灯等。

  “兴宁花灯与现北京六格花灯(宫庭花灯)一脉相承,与岭南各地域花灯构成完整的花灯文化体系。”黄红亮说,兴宁花灯的最大特点是六格外形结构以圆形为主,与现在北京的六方宫灯属同一产品。据介绍,兴宁花灯的制作看似简单,其实十分复杂,选材利用本地的竹为原料,根据花灯的大小尺寸进行裁料、火熏、扎架、糊纸,兴宁花灯为六格圆形灯,上下结构,中间分上、中、下共五层,分别用手工绘画“恭贺新喜”、“状元及第”、“仙君送子”、“全家福满朝贵”、“子孙满堂”、“弦箫鼓乐”等,歌舞升平等图案。

  为何兴宁的六格圆形花灯与现北京的六方宫灯是属同一品种,有一个传说:相传在元代期间,兴宁黄氏两兄弟手艺高超,出了两位能工巧匠声名远播,后被当朝政府调往宫庭,专门服务宫庭的工艺制作,同时也制作宫庭的六方宫灯,六方宫灯是宫庭使用的工艺产品,不流传于民间,后来兴宁的先辈黄氏两兄弟由于年岁已高,返兴宁故乡养老,因此,黄氏两兄弟就把宫庭制作六方宫灯的技艺传授给他俩的子孙们,世代相传,一直在兴宁流传至今。

  兴宁花灯体现了人类古老的自然崇拜民俗,是儒教、道教、佛教的结合,传承着悠久的民间社祭历史文化,承载着众多的社会历史信息和记忆。兴宁花灯的含意与岭南各地花灯的含意基本一致,目的是吉利、祈福、求福、祈愿一年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花灯的由来带有点神话色彩,虽说有点封建,但毕竟传神,流传甚广。传说在旧时兴宁龙田有一某姓大富人家娶媳妇已多年可没生孩子,有好心人就对他说,明年到盘石围袁屋先请一盏花灯回来,第二年果然添了一个新丁(客家话灯与丁同音)。某村有一男青年找对象已经多年了,总是没缘份结婚,做父母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也有好心人对做父亲的说:你儿子至今都没有把媳妇娶回来,明年你先请一盏花灯吊在家里。第二年果真把媳妇娶回家了。于是请花灯这个习俗便流传开了,也流传了下来。

兴宁花灯,在客家地区被人们视为神圣之物,祈盼吉祥、幸福的象征。据黄红亮介绍,兴宁全市17个镇、3个街道办至今都还有传承制作花灯的工艺师。各镇或共镇各村,有些不同款式花灯,如大坪朱坑村的朱捷煌、朱百标花灯制作师,制作的花灯又另一种风格叫“宝盖花灯”,宁新街道办的吴国华、吴镜彬,他们制作的是传统圆形花灯和观音灯。

  兴宁传统花灯作为一种文化产业,给客家地区营造节日氛围,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不过,由于制作花灯的传承师傅逐渐减少、传统花灯文化产业的逐渐没落,这项传统手工技艺也面临着发展困境。任何一项传统手艺都要传承和发展,为保护传承历史悠久的花灯文化,2012年,兴宁积极挖掘资源,成功申报“中国花灯之乡”。另外,现在兴宁当地政府也已出台花灯文化发展规划,‘花灯文化博物馆’也正在建设中。相信未来兴宁花灯文化将会得到新的发展。


民俗风情之六--接花灯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民俗风情之六--接花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