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1课程备忘录(上)理论部分

研究自我认同,总是避不开安东尼·吉登斯这个人,C&B用安东尼·吉登斯的《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这本书作为精读的发散点。以社会学为基点,试图融通心理学,推动自我成长,并不断呈现与践行心底的使命感!至少我在这里,要稳稳的打下一个梅花桩!

2018-01-21课程备忘录(上)理论部分_第1张图片

本周的课程是2018年春节前的最后一次课程,假期前收尾,却铺下了一个宏大的气象的起点,进入到了存在主义的核心地带:这个核心地带包含了三个大的部分——本体论认知、时间维认知、他者维认知。每一个维度都是一片气象,本次课从本体论认知进行展开和推展:

本体论认知框架

      主体与精神母体

      外在现实与寄生兽式精神俘获的

首先来看看什么是本体论:本体论是构建认知的基底和框架。

老T引用《沉思录》中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因为死是合乎本性的,而合乎本性的东西都不是恶”。说到这里问题就浮现出来了,什么是本性?是你们是合乎本性?

你是否了解你所处的时代?你是否了然自己身处什么样的位置?没有这样的一些关键点作为前提,我们又何从构建认知的基底呢?

从前,中国人讲忍辱负重,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常被大多数人所无视的是:修身之前是诚意正心。诚意正心,是一个重要的路径和根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源头以及动力发端点。

就如同因《无问东西》的上映而又被一次次提及的,高晓松批判清华大学博士毕业生的事件。一个拥有清华大学法学本科、金融学硕士、新闻传媒博士的高材生,有着很强考试能力的博士,面临毕业却问出“我该做什么样的工作”这样的问题?那么,我想问,你的使命感在哪里?你的本性在哪里?你没有诚意正心,何以修身齐家?

说到这里我想引用上次课的一个点“信任本身在特定意义上便是创造性的,因为它需要一种敢于“跃入未知领域”的执着精神,或是一种随时准备接受新鲜体验的将自己托付于生命的状态。”,这句话来自《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的38页,这句话给了我很深的鼓舞和动力,那种跃入未知领域的执着精神,将自己托付于生命的状态!

这种状态,绕不开的是主体和精神母体的意义。

2018-01-21课程备忘录(上)理论部分_第2张图片

精神母体来自于情感,情感的维度影响着我们去形成什么样的精神母体。人跟人根本的区别不在于思维,而是在于情感,情感是底盘,要看你去跟什么样的情感元素进行链接,情感是构成情境的重要因素,而我们每个人都被情境影响着。有的人情感更敏感和灵敏,这也很容易导致形成更多的防御。但是有些人就是打不死的小强,永远敢于去尝试,这也取决于每个人不同的情感的质素。

我们常说评估一个人很重要的是要去评估他的心智水平,因为心智是一个可评估外在表征,而影响心智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正是精神母体。这个精神母体给我们制造了什么样的视角,什么样的开放性和关闭性。

在这里老T分享自己在听着抒情的音乐时深切的感受到自己征服世界的力量,我们常认为征服世界是一种强烈而振奋的感受。而T的感受让我感受到了另外一个视角,T说:“征服世界最伟大的力量不是来自冲锋,而是来自你对这个世界的热爱,那个征服是抒情的,不是充满杀戮的。”

这个视角的转换中,也让我们看到精神母体所影响着我们形成怎样的开放性或者封闭性。在T讲的梦魇孩子的案例中就很突出的表现了这种封闭性:这个孩子从来对英雄主义重来没有兴趣,孩子说自己想成为神仙,父亲对这个孩子没有英雄主义很头疼,听到就会皱着眉摇头。 而只有老T听到了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说:“我想拥有魔法”。孩子用他的方式理解对他这个世界的理解,他认为这个世界是有魔法的,成为神仙是拥有魔法的重要路径。

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的精神母体,有的人的精神母体是充满恶意的,但是不要去怪他。 有的人的母体充满着幻想和幻象。而幻象就是制造恶的根源。(具体分析见下部分案例篇)

2018-01-21课程备忘录(上)理论部分_第3张图片

每个人的精神母体又是不同的,这里列出其中的三类:

1、精神母体是成仙式的。这一类多数是直觉性的人。 对于这一类人,不要去碰它们,去享受他们。当然这需要他们的直觉是高维度的。

2、精神母体是英雄主义。世界真的好大,我要走遍世界,我要勇闯天涯。——这就是英雄主义的核心。

3、纯粹二次元的精神母体。

T用一个高中复读学生的案例展开这种精神母体:咨客表达自己只学理论物理,不学应用物理,认为应用物理是降维的。然而他在第一次高考中却只考了二本的成绩,他的人生底线是明确的,但是都是幻想的。二次元成为一种精神母体,包裹同时保护了他内心幻想的世界。在这个案例中我们能看到二次元是怎么毁人不倦的,怎么把人陷入到命运的深渊却不自知。

精神母体都联通着后面的重要的东西是主体 ,主体的核心是功能水平和动力水平。

功能水平包括着思维、情感、感觉、直觉。对于主体非常发达的人而言,功能一定是整合的、完整的。 主体的现象级的参数就是心智。

动力水平:活力、能力、动力。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动力的深度。 动力的深度决定着持续性,能够持续推动你,去做你想做的事情,持续推动你去发现你想发现的东西。

主体是结合动力的生命系统。

2018-01-21课程备忘录(上)理论部分_第4张图片

外在现实与寄生兽式精神俘获

人只是一个肉体系统,植入的精神才是最不朽的,永恒的。DNA的遗传基因影响和传承着人的生命。而同时,精神觅母也是同样在传承和复制着的,复制水平越高,精神值就越高,自我意识水平就越高,就越不会成为兽。兽是被不朽的东西驾驭着,与此同时兽也驾驭着我们的肉体。是肉体被精神俘获而成为寄生兽,还是可以驾驭肉体完成对脆弱生命系统的穿越。

在被驾驭与驾驭之间边界的把握中,提升自己的自我意识是关键的核心。对外在现实有着怎么样的理解和认知。对外在现实的认知,决定着你具有多高的显示检验能力。你的检验能力越强,自我意识也就越强,你被俘获的程度也就越低。


几个重大的存在性问题

      首要存在性问题便是“存在”本身,即对“外在现实”之本体论框架的发现 “存在”就是拥有的本体性认识——本质存在反抗非本质存在之斗争(struggle of being against non-being)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P44

      在前现代情境中,传统在行动欲本体论框架的联结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为社会生活提供了一种专门适应本体论认知对象的组织性媒介,最初进行时间的排序性建构(当传统的行为模式居于主宰地位时,过去会把一系列“已被验证为真实的行为”插入未来之中,时间并非虚空,而是一以贯之的链接过去与未来的“本质存在模式”,此外,传统好创造了事物的固有感,它对认知元素和道德元素的糅合具有典型性)——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P45

本质存在的核心是意义,是反抗虚无的。

本体性的认知都是理性。理性的核心就是去看到本质与非本质。本质在对抗着非本质,而非本质也在牵引着本质。

本质就是意义。本质的核心就是将意义结构化,然后解构。

2018-01-21课程备忘录(上)理论部分_第5张图片

现代的核心是大分工和合作,前现代的核心是行动欲本体论——不要你动脑筋,行为要求他在那个格式里重复循环,要求稳定,而固有感是稳定的核心。

在现代的生活模式中,亲自到场越来越难,这就是时空分离的表现,当主体和个体成为一个单独的个体的时候,情感就成为很珍贵的部分。

而在传统社会中,你所经历的全部都是被验证的,你稍微走出一点非验证的区域,老人就觉得是走弯路。 传统社会中最突出的绑架就是道德绑架。

现代性的核心是反传统,正是要打破被验证为真实的禁锢。 现代社会个体化逐渐出现,不被困在道德的层面上,而是看到道德上面的一个很大的建筑——伦理。 伦理的核心就是怎么样去明辨善恶是非。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1-21课程备忘录(上)理论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