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

如何通俗易懂地阐述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恐怕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个挑战。侯世达用七百多页做到了这件事,其困难可见一斑。

不过,我想通过这篇短短的文章,让更多人了解乃至接受这个定理,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哥德尔定理

对于拥有高中知识的每个人,应该都听说过公理系统。最常见的,莫过于在欧几里得五条公理的基础上构建的整个欧式几何公理系统。从这五条公理出发,可以推出欧式几何的所有定理。

但你有没有想过,在欧式几何体系中,是否所有命题都可被证明或证伪?

大多数人可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是”。但出乎意料的是,存在一些命题,既不能被证明,也不能被证伪。换句话说,它是不可判定的。

这就是哥德尔定理所描述的事情。当然,哥德尔说的更精确和严格,但我们只需要体会其中的思想就够了。

神奇的命题

什么命题具有如此神奇的性质呢?其实就是悖论。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用自然语言构造出一个悖论,比如:“这句话是假的。”如果这句话为真,那么它的内容又说它是假,互相矛盾。如果这句话为假,那么它的内容说明它不是假的,又互相矛盾。因此这句话既不真又不假,它是个悖论。

然而在数学上如何构造类似的悖论呢?对于任意一个形式系统(你可以认为形式系统就是公理系统),记作TNT,我们构造TNT中的一个命题:“本命题不是TNT中的定理”,记该命题为G,又称哥德尔命题。

对这句话的分析和之前一样。如果G为真,那么G不是TNT中的定理(在形式系统中,定理代表那些可证的命题),于是TNT中出现了不可证的真命题。如果G为假,那么G是TNT中的定理,这是不可能的,假命题不可能被证明。因此结论是G为真,但不可证。

G的提出就直接证明了哥德尔定理。这很直观。但事实没有我们想象的这么简单,哥德尔定理要想成为一条定理,必须有严格的证明过程。而使用模糊的自然语言描述的G,再加上简单的逻辑分析,是不足以支撑一项定理的。

我们需要深入哥德尔的工作,看看他如何巧妙地在形式系统中构造出了这个G。

构造哥德尔命题

哥德尔把关注点放在数论系统上。在当时,数论系统已经是一个被广泛认为比较“完全”的系统。它的完全性体现在,对于任意给出的数论命题,都可以被证明或证伪。当然对于形式化了的数论系统,是有一套描述命题的规则的。这套规则包括我们常见的初等运算、量词逻辑∃∀、自由变量等。

哥德尔命题G的特点在于,它的内部包含对其自身的概括,我们称其为自指。事实上,命题G可以更清晰地描述为:“G不是TNT定理”。因此,构造G的关键在于,如何在命题中包含自身。

假设给定一个命题Q,“Q不是TNT定理”的形式化描述为:~∃a : Proof(a, Q)。其中,a代表形式化的证明过程。该描述的含义是,不存在证明过程a,使得a推导的结果为Q。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a : Proof(a, 0=-1)是个真命题,而且可以证明,因为0=-1的确不成立。

接下来就遇到了困难,如何才能把~∃a : Proof(a, Q)这个命题带入其自身呢?比如这样?

~∃a : Proof(a, ~∃a : Proof(a, Q))

或者这样?

~∃a : Proof(a, ~∃a : Proof(a, ~∃a : Proof(a, Q)))

在上面的尝试中,我们把命题本身带入S。可问题是,我们永远无法完全展开这个式子,这里面存在无穷递归,除非把它展开成一个无限长的命题。

等等,我们似乎混淆了一些概念。Q是任意一个需要证明的命题,因此我们可以把整个命题本身带入Q。但带入后的命题中再次出现了Q,于是我们再次带入Q。看起来似乎是正确的做法,但实际上Q不可以无限展开,我们混淆了命题在不同层面上的含义。一个命题,当你在它内部思考的时候,它的含义是它真正包含的意义。但同样的命题,当你跳出这个圈子,从外面观察它的时候,它的含义只是一个符号串。也就是说,当我们展开Q的时候,替代Q的命题不应该被当做一个有内含的命题,而只是一个符号串。只有保持这样的观点,命题才能维持其自身含义于同一层,不至于出现一个命题中包含着多个层次的意义。

为了能够在命题中讨论其它命题而不造成混淆,哥德尔发明了一种巧妙的方法,称为哥德尔配数法。简单来说,就是对每个字符分配一个特定的整数,整个命题以无歧义的方式把这些整数串起来,得到一个超长的整数。如果你学过编程,可以把哥德尔配数当做对每个字符进行Unicode编码。如此一来,对~∃a : Proof(a, Q)的每个字符进行哥德尔配数\u007e\u2203\u0061\u0020\u003a\u0020\u0050\u0072\u006f\u006f\u0066\u0028\u0061\u002c\u0020\u0051\u0029,再把这些数字串起来,得到007e220300610020003a002000500072006f006f006600280061002c002000510029。现在,我们用一个超长的整数(十六进制)表示了上面的命题,如果把该整数作为Q重新带入上面的命题,会发生什么?

仍旧需要提醒大家,此刻,长整数虽然代表了一个命题,但我们必须把它按照整数对待,而不必顾及它内部的含义。在TNT系统中,整数的表示方式为S…0(若干个S)。有多少个S,就表示多大的整数。现在可以带入了,我们得到~∃a : Proof(a, S…0(007e220300610020003a002000500072006f006f006600280061002c002000510029个S))

忙活了这么久,也许大家已经忘记了我们到底在做什么。回顾前一节,我们其实是想要构造一个哥德尔命题G:“G不是TNT定理。”我们成功了吗?如果你仔细看看~∃a : Proof(a, S…0)这句话,很遗憾,我们并没有成功。因为S…0表示的是~∃a : Proof(a, Q)这个定理,而不是~∃a : Proof(a, S…0)本身。这种做法似乎又绕进了一个死胡同,无论如何都不能在命题中表示自己。

我们需要更强力的手段。

摧毁一切的利刃

再来思考为什么上面的方式不行。因为Q被替换成了上一时刻的命题,在替换的同时,整个命题也变了。显然,这样的替换太过死板,我们需要一种灵活的替换,能够随着整个命题的变化而变化的替换。

很容易想象,不应该使用Q作为替换的变量,而应该在Q内部提供一个自由变量。比如,这样一个带自由变量b的命题:Statement(b)。用这个命题代替前面用到Q的地方,得到:~∃a : Proof(a, Statement(b))

现在把整个命题带入b,如果,我是说如果,Statement(b)恰好也能得到带入后的整个命题,那么带入后的整个命题就是我们苦苦寻找的哥德尔命题G。

显然,这样的Statement(b)是整个命题的同构,它们具有相同的性质。当把整个命题带入b时,从抽象的层面来看,其实是把一个命题带入其自身的自由变量中。如果我们让Statement(b)也具有这样的性质,当传入一个带自由变量的命题b时,Statement(b)把b带入b中的自由变量,得到的命题恰好是整个命题带入b后的结果!

我们再用符号的形式解释一遍上面那段话。对于一个含一个自由变量的命题B:~∃a : Proof(a, Statement(b))。将B带入自由变量b,得到命题G:~∃a : Proof(a, Statement(B))。此时,G就是哥德尔命题。这是因为,根据我们前面对Statement(b)的定义,它是把b带入b中的自由变量后得到的命题。在这里就是把B带入B后得到的命题,而这恰好就是我们生成G所采取的操作,因此Statement(B)就是G。

当然,这里还留有一个疑问,Statement(b)存在吗?答案是肯定的。对于任意一个含一个自由变量的命题b,我们很容易得到Statement(b)。举个例子,给定一个命题b:a=S0。其中a是自由变量。对b进行哥德尔配数,得到0061003d00530030。该数在TNT中的符号表示为S…0(0061003d00530030个S)。将S…0带入a,得到S…0=S0,这就是Statement(b)。显然,这里的Statement(b)是假命题。

云销雨霁

终于,我们成功得到了哥德尔命题。从而也就验证了哥德尔定理。

得知这个定理是非常震撼的,它似乎意味着数学大厦的不完美。但也大可不必惊慌,因为哥德尔命题并不常见,它更像一个刻意构造出来的东西,仅仅用来解读数学的本质。

哥德尔的发现启发了图灵证明停机问题,并对以后的人工智能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是后话。

笔者水平有限,短短的一篇文章的确很难把哥德尔定理讲清楚。如果读到这里的同学仍然对哥德尔定理抱有兴趣,推荐读一读《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这本书,会看到一片新天地。

参考资料

《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 侯世达
如何简单清晰地解释哥德尔不完备定理? LLLBK

你可能感兴趣的:(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