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心理学课RIA拆解39 - “我与你” 和 “我与它”

马丁布伯的关系本体论

关系本体论,意识是说,决定一个人存在的根本因素不是“我”,也不是你和其他各种客体,而是我与世界万事万物发生关系的方式。换一个说法: 世界的本体不是宇宙万物之“你”,也不是“我”,而是“我”和“你”之间,是关系。马丁布伯的哲学思想整体上就可以理解为这样一种关系模式决定存在的思想。

我与你”和“我与它”两种关系模式

由此思想基础,马丁布伯把人对关系的对待方式分成了两种,“我与你”和“我与它”。

我与它:当我把你当成是我实现某种目标的工具或者手段时,你在我这儿就沦为了“它,”我就是在与你构建“我和它”的关系模式。

在“我与它”关系中的你是被我利用的对象,目的是为了实现我的目标,处于被动地位,而我处于主动地位。

我与你:当我不带任何目的,没有任何预期,带着我的本真自然地与的本真你相遇,这时候我们构建的关系就是“我与你”的关系模式。

比如我们在前面学习过的忘我的爱,心灵感应,身心合一,都是放下了意识层面的自我,全然地展现内心真实的自我(身体和潜意识层面的自我),与你内心真实的自我相遇,这就是“我与你”之间的关系。

在关系中,只要你为其赋予了目的,不管是什么样的预判和期待,不管是多么卑劣的目标或者多么崇高的目标,你构建的都是“我与它”的关系。

各种以“爱”或者“为你”为名的伪“我与你”关系

很多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是最明显的“以爱之名”,他们要求孩子听话,乖,好好学习,按照自己的意志做事。其实质都是实现他们自己的目的,为了少花时间,少操心,或者让孩子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名义上都是“为了你好”,这个名义只是为了给他们意志强加的行为正名。他们带着这份预判和期待,强行把孩子拉进这个世界里,这时,他们和孩子构建就是“我与它”的关系。

还有一种恋爱关系:你如果不按照我的意志去做,就是不爱我。只有你按照我的意思做,才算是爱我。我也是带着一份“你要听我的”的期待来构建这种关系,只是用了“爱”的名义,不过是想要控制你罢了,同样,这也是一种“我与它”的关系。

马丁·布伯的这个论述,戳破了关系中的大多数迷雾,为我们指明了关系中存在隐形的控制、利用甚至是剥削。

如何看待两种关系模式?

人作为世界的主宰,要生存和发展,必然要利用各种资源(包括人)来为自己服务,否则进化和发展就不可能实现。所以,“我与它”的关系是社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所有的关系都是利用与被利用的“我与它”,那么人就容易迷失真实的自我,而以为我所追求的进步,目标,理想是真实的自我。忘记了真实的自我是追求内心深处的自我满足(身体和感觉层面自我的需求)

在马丁布伯看来,我们必然是处于“我与你”和“我与它”的双重世界中,“我与你”的关系是瞬间,我们只能是偶尔进入到这种关系中,而“我与它”的关系则是时时刻刻。

但是,一旦进入了“我与你”的关系,那一瞥,就像是永恒。体验到“我与你”的关系真切存在后,再看这个世界,一个人会变得很不同。

最好的关系模式

我没有失掉我的主体性,你也没有失掉你的主体性,我们的确不断试着把彼此弄为“它”。但在关系的过程中,我们不断产生“我与你”的瞬间,而最终全然相遇。

所以我们我们追逐关系,追逐爱情,在最深的含义上,就是在追逐这样一个东西:我和你全然相遇。

为什么我们的人际关系问题不断?

产生这些人际关系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我与你”和“我与它”关系模式的错位

根据马丁布伯对人的两种关系模式分类,我们可以一个人的世界分成两个部分:以工作关系为核心的社会领域,以亲密关系为核心的私人领域。他们对应的应对方式分别是权利规则和珍惜规则。这也是这两个领域的核心规则。

权利规则:主要应用于社会领域,其规则是权利,目的是争夺谁说了算,当然最好是我说了算。

珍惜规则:主要应用于私人领域,其规则是珍惜,目的是尊重相互的自我本真。

关系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在社会领域中过多地使用了珍惜规则,该用权利规则的时候使用了珍惜规则。相反,在私人领域该用珍惜规则的时候使用了权利规则,或者过多地在私人领域使用权利规则,在本来该珍惜的关系中赋予了太多权利之争。

关系问题的迷雾:权利规则太多地入侵到关系中所致。在社会领域,因为有明显的利益,这种关系可能会比较容易被察觉和接受。但是在私人领域,特别是家庭之中,我们默认的关系处理模式是珍惜规则,所以当权力规则入侵时,我们很难意识到,有时候还会把权力规则当成了珍惜规则,被权力规则的迷雾遮掩的我们就糊里糊涂地陷进了各种关系问题之中。

比如在中国普遍存在的婆媳关系问题,特别是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表面上看都是了为了孩子好,其实本质上是婆婆与媳妇争夺话语权的问题。在儿子与媳妇的家庭里,婆婆想要成为了说了算的人,很多时候是从对待孩子的问题上听自己的表现出来,而有些丈夫在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也会选择站在母亲一边。这就意味着,媳妇在自己的家里其实是没有话语权的,而这样的家庭问题,也并不仅仅是因为两代人之间的性格,观念的差异,其实质就是关系中的权利之争,谁主导,谁控制的问题。

生育和养育都是权力。新生命的出生,可能将改变整个家庭的权力格局,孩子亲谁、认可谁,就意味着谁的权力会增强。如果有人嫉妒母亲的这个权力,要去争夺它,就会导致严重的家庭权力战争。

如何运用两种规则来更好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所以,要避免这样的家庭问题,或者人际关系问题,就需要我们认识清楚权力规则,并合理去运用,这会避免我们在关系中沦为“它”的境地。

权力规则,其实就是“我与它”的关系。我将你视为达成我的目标的对象与工具,总之是试图建立一个都是我说了算的空间。

珍惜规则,实际就是“我与你”的关系。我别说控制你,甚至都不忍将我的各种知识和本领使用在你身上。我只想让那个带着本心的我,和你的本真相遇。

我们需要完整地看待权力规则和珍惜规则,可以使用权力规则保护自己和所爱的人,也可以去构建一个事业。但也要知道,只有珍惜规则,才能构建爱,才能让你碰触到你的本真,和人性的本真,乃至世界的本真。

只有当我能特别好地捍卫我的空间,成为一个有强大自我的人时,我才能更好地在某些时候放下自我,去构建“我与你”的关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武志红心理学课RIA拆解39 - “我与你” 和 “我与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