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叔并不是一个技术流导演,我也写不来技术流的影评。
对于电影的技术革新,我从来都怀有警惕。倒不全是因为保守,而是要看这个新技术是否拓宽了视听语言的界限,提供了新的表达的可能。
至少目前看来,3D技术的应用还很初级,仍停留在制造噱头的阶段。除了在猛兽或箭雨扑向屏幕的时候,你会感受到它的存在,其余时候,通通成了一种无意识的背景。
不要忘了,电影从来都是用二维画面呈现三维空间的艺术,即使没有3D的加持,导演还是可以通过镜头变焦、场面调度、画外声效等技巧,来构建出空间的纵深和立体感,这并不是3D的独门绝技。
相反,一门有限制的艺术,虽然更有难度,更考验创造力,但也更有可能倒逼出非此不可的作品。
自《阿凡达》以后,也只有李安的《少年Pi》,多少给了我一些3D视觉上的震撼,但冷静下来想,用2D拍摄也未必达不到同等的效果,至少在《地心引力》和《星际穿越》上,我都看到了极具奇观性的2D视觉表达。
总之,截止成文之刻,我还没有看到3D技术为电影语言带来的革命性突破。
这一次,李安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向另一个与2D同样悠久的传统,发起了挑战。
他突破了传统影片每秒24帧的拍摄制式,而采用了120帧来拍摄,帧数是通常影片的5倍。
这意味着画面将极其清晰、流畅,贴近真实世界。而对于观众而言,则意味着可以拥有更深的代入感与沉浸式的体验。
有记者问李安,为什么要拍120帧?
李安回答,因为好看。
我目前只看了60帧的版本,已经能明显感觉到差别。但怎么说呢,我觉得并没有那么好看,这当然是个很主观的评价。
谈到“好看”,我甚至更喜欢黑白电影,那种即现实又超现实的质感,彼此拥抱,扑面而来,很令我着迷。
电影原本就是用“超现实”手法来还原“现实”的,所以黑白影片就很对味,像一种褪了色的真实,让人沉浸又疏离。
客观上来讲,我觉得这部电影更像是李安为120帧这个新技术做得全方位宣传片。
换句话说,这部电影的主角不是比利·林恩,而是“120帧”。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
在分析之前,我们先要知道,120帧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很显然,120帧画面带来的最大改变,是“视觉逼真度”的大幅度提升。它使得“电影中的人”更像是“现实中的人”,使得“屏幕内的故事”更像是“屏幕外的现实”,再配合上3D效果,就像是推倒了屏幕内外的那堵墙,使得观众更有身临其境之感。
因此,为了强化这种幻觉,李安从“剧情题材”到“视听语言”,都做了极具针对性的设计。
先说“镜头语言”,本片大量采用了三种拍摄方式:视点镜头、特写镜头、骑轴镜头,以此增强“代入感”。
什么是“视点镜头”?
简单讲就是,通过摄影机来模拟一个剧中人物的视角,去观察其他人或周围环境。
比如片中结尾的一场戏,林恩决定重回战场,他坐上返程的礼车,看见死去的班长坐在自己的旁边,此后镜头随着他的眼睛开始横摇,渐次扫过每一个战友,只见那些战友对着林恩说:“I love you.”
那一刻,仿佛你我就是林恩,并借着镜头拥有了他的感受。
这就是“视点镜头”,它通过视觉的重叠,让观众得以共享剧中人的悲喜。
再来看“特写镜头”,如果说视点镜头是主观感受,那么特写镜头则是细心观察。
120帧的画面,将人物的面部一丝不漏地呈现出来,连眼睛里的血丝、肌肤的纹路、细微的表情,都看得一清二楚,等于是换了个方向,走进人物的内心。
比如片中的两场死亡,一是被敌人残杀的班长,我们看着他在镜头前喘息,直到呼吸停止;还有那个被林恩杀死的武装分子,绝望地瞪着眼睛,鲜血从头部后面蔓延开来。当这两场死亡,以大特写的方式出现在屏幕上的时候,你是否也嗅到了死亡的气息?
最后说说“骑轴镜头”,什么是骑轴?太复杂的理论就不提了,可以简单理解,就是当剧中人直接看向镜头,与观众形成对视时,就是“骑轴镜头”。
要知道,骑轴镜头在传统影片中,其实是一个禁忌,因为它暴露了摄影机的存在,从而破坏了观影的幻觉。
可是,电影中的规矩从来都是被用来打破的。比如本片,就大量使用了“骑轴镜头”,李安故意让剧中人看向观众,也就把观众视为了剧中人。
比如班长和林恩在树下交谈的一场戏,先是林恩看着镜头,然后一个反打,班长也看向镜头,在身份的交换之间,观众充分接收到了一位前辈对年轻人的教诲。
就这样,骑轴镜头用另一种反常规的方式,把观众带入了剧中。
说完了镜头语言,我们来聊聊“剧情和题材”。
李安在过往的影片中一再证明,他非常善于叙事和营造戏剧冲突,但在本片中,他却基本放弃了叙事,转而专注于内心世界的建立。
这当然也是为了最大程度的展现120帧的优势,李安希望透过120帧带来的清晰影像,从一个人的外在直接拍进灵魂,去探索人的心灵。
因此,他弱化了叙事,强化了感受,进而呈现一个男孩的心理成长。
这个名叫比利·林恩的19岁年轻人,因在伊拉克战场上英勇救人,而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
为了安葬班长,林恩所在的B班获得了一次短暂的休息,他们离开战场,回到久违的家。
借着这次难得的停步,林恩开始思考“军人的身份、战争的意义以及自己的选择”,并最终得到了内心的答案。
整部影片,就是在讲述这个男孩“旁观、思考和醒悟”的全过程。
应该说,本片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内心戏,是林恩的一次头脑风暴。
片中的主要场景,是橄榄球赛的现场。而其他的场面,都是通过林恩的大脑,以闪回或想象的方式出现的。
当林恩听到球场的礼炮声,恍然如战场的枪声,接着画面便切回到了硝烟弥漫的伊拉克;在媒体见面会上,面对提问,战友们一个个佯装正经,而林恩却想象着他们的真实心声;他甚至会意淫与女拉拉队员做爱的场景,以此来完成一个处男的成人礼。
这种思绪上的跳入跳出,因高清晰的画面,而更容易使人代入,从而在视觉上营造出了穿越的可能。
影片不断通过林恩的主观镜头,来观察他遇见的每个人,由此我们看到了美国民众对于“战争”的不同理解。
普通人把“战争”当作一种荣耀,他们会动情地对战士们说:“你们是美国的骄傲。”
球队经理把“战争”当作一种消费品,他希望从这些战士的身上,攫取到最大的利益。
男孩们,会把“战争”当作一件很酷的事情,他们关心着武器的型号和杀死敌人的快感。
众多媒体把“战争”当作一场爱国主义的教育,他们尽其所能,渲染着战士们的光荣。
而反战人士,则把“战争”当作一场毫无意义的行为,他们将战士的死,看作是无谓的牺牲。
而与林恩最亲近的人,对“战争”也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他的父母,视林恩为家族的骄傲;他的姐姐,把“战争”视为可能夺去弟弟生命的魔鬼。
就在林恩以为遇到了真正懂自己的人,他对拉拉队女孩说:“有一刻,我真想为你留下来。”
不想,那个女孩却一脸的疑惑:“你是英雄啊,怎么可以这么想。”
那时,林恩明白了这个女孩真正爱上的,不过是自己头顶的那圈虚无的光环。
而影片的主题,也就在这一次次的摸索与审视中,渐渐浮现出来。
它似乎在告诉我们:不要奢望从他人那里获得真正的理解,或是寻找到关于意义的答案。你的人生意义,只在于你自己的选择。
这是一种存在主义的观点。
正如加缪在谈论“西西弗斯的诅咒”时指出的:人生在本质上是没有意义的,正如希腊神话中受到诅咒的西西弗斯,他不断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那巨石却注定会滚落,他只得再次下山,重新来过。
人生就是这样无意义的过程,而什么使它有了意义?是西西弗斯的选择。
当他主动走下山,再次推动巨石时,便将那被动的承受,变为了主动的选择。
他用这种方式蔑视了自己的宿命,并将生活重新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这就是我要做的事情,才不是什么老天的安排。
林恩也是这么想的。
战争或许是无意义的,但那是我的选择,所以我要重新回到战场,回到战友们的身边,就像西西弗斯一次又一次坚定地走向那沉重的巨石。
因为,是“选择”将我们从宿命的边缘拯救,让我们拥有了自己的生命。
还是萨特说得好,他人即地狱。
所以,走自己的路,让他们说去吧。
或许,这也是李安想要告诉我们的。
120帧 / 4K / 3D,是他的选择,他又一次把那巨石推上了山顶。
其余的,便任人评说吧。
写了这么多,希望对你的观影有所帮助。
这部关于120帧的宣传片,我觉得还好,你觉得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