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名趣谈

下得高铁,我茫然四顾,去北蜂窝在哪一个出口?四通八达,人来人往的北京火车站,万一走错出口,虽失之毫厘,却不知又要多走多少冤枉路。遂一边打探,一边注视各种标志牌,终于觅得心心念念的“北蜂窝”,顺利出站!

北京的地名还真是有趣,为什么要取这么一个古怪的名字呢?幸而现在是北风萧索的冬日,别说蜜蜂,连个苍蝇都找不着。如果换作晴天丽日的春季,我是不是该好好找下有没有马蜂窝呢?查查百度,还真是呀,清朝时期此地养蜂人居多,号称蜂窝子。清末,京汉铁路从该地穿过,铁路以北就称北蜂窝。

我开会的地方位于大家耳熟能详的海淀区。清华、北大,中国最著名的学府在这里;圆明园、颐和园,最富特色和历史意义的皇家园林也在这里;还有中关村,更不用说了,有“中国的硅谷”之美誉。这么一个人杰地灵的地儿,难道曾经是一片广纳百川的“海”?度娘说:元代初年,海淀镇附近是一片浅湖水淀,在历史文献中“海淀”亦称为“海甸”或“海店”。是不是所有的浅水湖都是由大海沉淀而成的?我不是地理学家,其中的科学道理我不得而知。再或者是古人想象力异常丰富,从一面风平浪静的浅水湖想到了波澜壮阔的大海?无论怎样,海的胸怀岂是俗常之地可比,有高人异士齐聚在此也不足为奇了。

出门坐地铁1号线,我着迷于各种各样奇怪的站名。公主坟,不用说,一定是因为这里葬着皇家的金枝玉叶而得名。据说原坟有东西两座,西边葬着嘉庆帝四女儿庄静固伦公主,28岁卒,东边葬着三女儿桩敬和硕公主,31岁过世。按照清朝的祖制,公主下嫁,死后既不得入皇陵,又不能进公婆墓地,必须另建坟莹。这两位公主同年而亡,仅相隔两个月,所以葬在了一起。生在帝王家看似一生荣华富贵,实则一定有难言的苦衷和悲哀,否则两位千金之体的格格,怎么会才三十岁上下就早早过世呢?

牡丹园,多么好听的地名,难道是昆曲《牡丹亭》中杜丽娘的游魂与书生柳梦梅的神交之处?非也,原本这里只是一块菜地,因西邻的北京电视机厂生产牡丹牌电视机,所以起名“牡丹园”。也是奇怪,我周围同事家家都有电视机,用什么牌子的都有,却独独没有听说过谁买的是牡丹牌电视机,可怜见的,估计这个生家厂家是不是倒闭了也未可知。

五棵松,顾名思义,一定是这里曾经有五棵松树。这里原为清朝提督劭英之墓,当年墓内五棵古松长得枝繁叶茂,傲然挺拔,五棵松树的周围又没有任何建筑物,几里之外望去,高大的松树就像刚刚升起的蘑菇云,是当时京西一带的标志物之一,当地人称此地“五棵松”。1966年修建北京地铁一号线时,因技术的不成熟,破坏了五棵松树附近的土质和水质,导致原松树接连死掉。五棵古松虽然没有了,但人们不愿因此而改变对这一地方的称谓,依然称此地为“五棵松”,并在附近补种了五棵松树,以示纪念。这种感情我理解,我居住的地方有个小区叫“八栋楼”,爸爸说,就是因为这里最早建有8栋楼房,而且地理位置是一个交汇处,经常有人要到这里下车,到这的人总爱说“我到八栋楼”,不知不觉,“八栋楼”这个地名就叫开了。虽然现在这里早已成为一个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繁华小区,楼房早已不再局限于八栋,可人们还是习惯于叫它“八栋楼”。老旧的地名通常自带浓浓的怀旧情节,叫一声,就仿佛穿越到了当年的历史烟云,看到了自己或先人曾经的青春岁月……

苹果园也在北京地铁1号线上,是最西端的运营车站。据说苹果园地区历史悠久,环境优美,以不同的名称存在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苹果园这个名字相传始于明朝时期,当时有一个太监比较得宠,揽到了很多私房钱,他于是在京西买了一大块地,种植各种瓜果。但可能由于水土的问题,这里只有苹果长得最好,于是他吩咐只种苹果。就这样,京西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苹果园。当然,后来这里的苹果树被砍掉改成了农田,但这个地名却已经叫开了。关于苹果园,我也有一段有趣的记忆,我上小学时一个同学的作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到王爷爷家的苹果园去摘梨”,当老师读到这句话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我也牢牢记住了“苹果园摘梨”的故事。上中学的时候,正赶上台湾小虎队在同学中间火得一塌糊涂,而《青苹果乐园》就是小虎队出道的第一首单曲,至今仍然记得三个帅气大男孩活力满满地又唱又跳:周末午夜别徘徊,快到苹果乐园来,欢迎流浪的小孩……那是他们的青春,也是我的羞涩少女时光,一晃眼,二十多年过去了,曾经的小老虎们已经熬成了中年大叔,青苹果时光一去不返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北京地名趣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