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脑洞打开了啥?罗振宇跨年演讲笔记精华

六个脑洞打开了啥?罗振宇跨年演讲笔记精华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2017年的最后一天晚上八点,罗振宇跨年演讲在上海世博园的梅塞德斯·奔驰中心如约开讲,以“传播知识”的形式从2017迈向2018,深圳卫视向全球11亿多观众进行现场直播。之前,罗胖曾发下宏愿:要连续举办20年的跨年演讲。今年是第2场,罗胖带着过去一年内博览群书并与各路高手深入交流的心得和收获,为全场观众提炼出了6个问题:

第一,我们不是强者,还能不能登上舞台?

第二,我们刚刚进场,怎么找到新玩法?

第三,跟不上变化,会不会被淘汰?

第四,中国经济增长会不会遇到天花板?

第五,中国经济增长有没有可持续性?

第六,中国能否赢得良性的全球发展环境?

六个脑洞打开了啥?罗振宇跨年演讲笔记精华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演讲全程4个小时,罗胖洋洋洒洒旁征博引,从六个问题给出了6个答案,打开了6个脑洞中,发现了属于中国人的“中国式机会”。

六个脑洞打开了啥?罗振宇跨年演讲笔记精华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第一个脑洞  动车组脑洞

罗振宇抛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在大者越大、强者恒强的时代,还有没有新玩家的舞台?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他借用沈南鹏的话说,你看到的舞台虽然更单调,但是你没有注意到,舞台本身正在变得更大。虽然聚光灯下的主角在膨胀,但是聚光灯外,在更大的舞台上,有更多的角色在登场。

过去四十年,我们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认知,是“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先富带动后富,发达地区带动不发达地区,沿海地区带动内陆地区,一线城市带动二三线城市,精英带动普通人。在这个认知里,我们认为中国是一辆绿皮火车。但从2017年发生的桩桩件件来看,中国已经分明是一组动车,就是每一节车厢都有动力。如果靠火车头,车厢越多,就车速越慢。而在动车组,车厢越多,也就意味着动力单元越多,速度反而不会慢下来。这就是我们把这个脑洞称之为“动车组脑洞”的原因。

现在虽然是一个大者越大、强者恒强的时代,但是机会还很多,属于传统行业和普通人的机会也很多。智能手机市场饱和了,但还有更庞大的智能汽车市场。一线城市市场饱和了,还有广阔的二三线城市。这是2017年关于中国式机会,咱们中国进入了一个平凡创新的动车组时代。不仅是高科技精英有机会,二三线城市有机会。所有人都在分享这个时代的机会,也在给这个时代创造动力。带着动车组脑洞,我们也可以更深地理解,中国的全球性崛起。

六个脑洞打开了啥?罗振宇跨年演讲笔记精华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第二个脑洞热带雨林脑洞

第二个问题: 既然机会有的是,那在这些机会里,以前的玩法还管用吗?会有什么新的玩法?答案也是肯定的。

亚马孙热带雨林。它有700万平方公里,是地球上最大的独立生态系统。光昆虫就有250万种。动物植物很多都是别处没有的。如今的中国跟亚马孙热带雨林一样,它有足够的规模,有足够的内部多样性,有大生态系统的诸多好处。不管它原来有多少古木参天,也不管它原来有多少野兽成群,都会有新机会出现。这种新机会有两种,一种是做物种间的新的连接器。另一种,是维持一个独立的小生态。在亚马孙热带雨林里都是不错的活法。所以,把2017年开的这第二个脑洞,称之为“热带雨林脑洞”。

第一种新玩法,提供新的连接,占据一个生态链,衍生出一个新物种。快手公司作为社会底层大众的连接器而快速崛起,小镇青年群体在网络话语权的扩大造就了《战狼2》的票房奇迹。互联网世界里每冲进来一拨人群,就成就一拨连接器,每成就一拨连接器,就诞生一拨商业新物种。

第二种新玩法,从互联网的狩猎采集的时代,进化到农耕时代。圈一块地,种一季粮,精耕细作,秋收冬藏。从传统的流量思维进化到超级用户思维,创造且留住顾客和超级用户,形成自己的小生态,拥有自己的超级系统。

超级用户模式虽然由美国人首创,但是中国市场正在赋予它更大的想象空间。超级用户思维,不仅仅是一个收费模式。它还带来一种非常深刻的商业文明的变革。就是它必须给它的超级用户创造荣耀感。超级用户思维不止是营利模式的变化,它本质上是一种商业文化的迭代。它还有一句更重要的潜台词:我希望你以我为荣。

六个脑洞打开了啥?罗振宇跨年演讲笔记精华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第三个脑洞  比特化脑洞

第三个问题,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如果我跟不上变化,我会不会被淘汰?答案是不会被淘汰,但必须做好两件事。

这个世界正在被迅速比特化、数字化。2017年,新零售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缩影。过去,我们一直认为,比特世界是一个需要我们攀爬的山峰。但是,2017年,比特世界给我们开了一个大大的脑洞。原来它哪用你攀爬?它是主动匍匐到你的脚下,席卷你,拽住你,托举你,赋能你。就做最好的自己,以最高的效率,做最好的自己比特世界自然会给你寄来船票,互联网世界自然会把你放大,这就是比特化脑洞。

2017最快的商业变化发生在新零售领域,其核心逻辑是全方位的效率的提高,它不止是在人跟货之间,人跟钱之间,人和信息之间,它还在人的大脑内在人的认知层面展开。

2017年,不管你原来有什么认知,什么处境,有没有互联网思维,不管你是一个传统超市,还是一个夫妻老婆店,都被资本,被阿里系、腾讯系的力量,用投资、并购、地推、补贴的方法拉上了轰隆隆的战车。

互联网过去二十年,是从无到有,未来三十年,是从有到无。这个无,是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变成一种基础设施,你连躲都躲不掉,你考虑什么转型?你不需要以互联网为彼岸,那不是一个你需要穿越过去的世界。互联网会以你为彼岸,来找你。你不用着急出发,因为你会被抵达。前提条件是必须做好两件事情。第一,我们要坚信人类产业的演化方向,是效率越来越高,所谓的新零售,不就是让越来越多的人以越来越便宜的价格,越来越便捷的方式,买到越来越丰富的商品,就这么简单。只要你的行为方向是推动效率,你不用管什么转型问题。第二,专业划分,分工越来越细,这也是人类文明演化的一个方向,所以做最好的自己。做得越来越新,越来越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六个脑洞打开了啥?罗振宇跨年演讲笔记精华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第四个脑洞  拔河脑洞

第四个问题:中国发展,经济增长,会不会遭遇资源天花板?思考今天的中国,已经不能局限在中国本身,这个问题必须在全球的框架中才能找到答案。罗振宇引用了《超级版图》一书中的观点来回答这个问题。在国境线构成的世界里,在拳击比赛的规则里,这个问题好像很严峻。但是在由供应链构成的互联互通的世界里,在拔河游戏的规则里,这个问题根本就不存在。《超级版图》这本书提出了“拔河游戏”这个精彩的比方。美国和中国这两个大国其实是在走在两个完全不同的模式中。美国人眼里的博弈,是一场拳击比赛;而中国人正在进行的,是一场拔河游戏。当今的世界经济格局更像是正在进行一场拔河游戏,所以把今天开的第四个脑洞称之为叫拔河脑洞。

有两种力量在塑造世界,自然地理和地缘政治把世界分割成地图上的样子,但是基础设施,航空、高铁、桥梁、通信电缆把世界连接成另一个样子。由此形成两张完全不同的思维。拳击比赛思维,以击倒对手为目的,而拔河游戏思维,我只是想把这个供应链高价值的部分,往我这边拉一拉。拳击比赛,输家必须离场,而拔河比赛,希望所有人都存留在这个现场。

罗胖认为,世界不再只是国与国的拼图,而且是由基础设施连通的网络。世界不再是分散平摊的块块,而是连起来的点点和线线。世界越来越像互联网。光占有,不连接,就是一个资源孤岛,是没有用的,这就是把世界看成块块逻辑的bug。

在美国一个以块块理解的世界里,世界是一个拳击比赛,而从中国正在参与的拔河游戏的逻辑来看,所有国家的人口、产能、资源、资本和技术,都共生在一条供应链上,休戚与共,谁也不能放手。这里面的博弈再也不是你死我活的问题,而是绳子往哪移一点,主导权多一点、还是少一点的问题。

那么拔河游戏里面,谁能获得主导权呢?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胖子多的、肉大身沉的、心更齐的有优势。在拔河游戏里,人口规模、市场规模、产业规模,就是决定性的因素了。说到这,你才会理解,为什么中国会在全球那么积极地去参与修建基础设施、去维护供应链,为什么积极地倡导“一带一路”。拔河游戏不关心什么是你的什么是我的,只关心价值的移动方向。

六个脑洞打开了啥?罗振宇跨年演讲笔记精华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第五个脑洞  终点站脑洞

第五个问题,中国经济增长,有没有可持续性?罗振宇引用中国外交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施展老师的观点作了非常肯定的回答。中国经过三十年的积累,已经形成兼具效率和弹性的无可替代的庞大供应链网络,所以,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不是全球制造业转移的其中一站,而是最后一站。这就是终点站脑洞。

过去几十年,世界产业演化的速度在发生加速度的发展变化,变得越来越快。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典型产品是火车,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典型产品是汽车,这次产业革命的典型产品是手机,手机的更新换代速度远远快于火车和汽车。当西方国家整体进入了创新经济的时候,它就出现了一个急迫的需求,就是必须把生产流程外包,把生产流程转型的成本全部甩给别人,只做观念层面的创新,不停地以今日之我否定昨日之我。在以前时代的创新,创新的基础是技术,技术本身就构成竞争壁垒;但在今天这个时代的创新,创新的基础是观念,观念本身很容易被抄袭,所以它的竞争壁垒就是自己的创新速度,只要我的速度比你快,你就永远只能追赶而没法抄袭。

高效率和高弹性是矛盾的。在制造业领域,谁能把这对矛盾给化解了?当今世界,只有中国能够做到。我们用庞大的规模优势,用供应链配套的能力,用动态组合的能力,用积木一样的能力,把那些专业化的极限的小企业,组织在一起,形成的中国制造的能力。中国的能力,它不是什么我们人工成本低的能力,而是兼具效率和弹性的产业链能力。

为什么只有中国能做到?这里面既有“命”的成分,也有“运”的成分。所谓“命”,就是中国独有的禀赋,其他国家想学也学不去,那就是中国的超大规模性。所谓“运”,就是中国在特定的时间点上,恰好踩对了节奏。

何帆老师从另一个角度也解释过这件事,在他的「得到」专栏里就提到过,中国承接产业转移的时候,国际贸易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此前国际贸易是“产业间贸易”,而中国参与的国际贸易更多的是“产业内贸易”。中国正是利用自己的超大规模性优势和兼具效率、弹性的优势,在这个机会窗口里开疆拓土,攻城略地。

中国的独特优势是中国是兼具效率和弹性的供应链网络,它决定了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不是全球制造业转移的其中一站,而是最后一站。

六个脑洞打开了啥?罗振宇跨年演讲笔记精华_第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第六个脑洞  枢纽脑洞

第六个问题:中国的全球角色是什么?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罗振宇引用了《枢纽》这本书中施展老师的观点:“中国一直是世界秩序的自变量。”世界缺不了中国,这就是自变量的地位。但是,自变量只是说明你的重要性,还不能说明你在全球结构中的位置。这个位置不是争来的,是世界格局演化逐渐形成的对中国的一种需求。

我们来看看二战之后,世界格局的一个局部演化——非洲国家在二战后纷纷独立。说实话,那个时候非洲经济发展是不错的。原因是西方的带动。西方要资源,要经济腹地,非洲正好有这些好东西,所以非洲的日子就好过。但是一转眼到了1970年代,发生了石油危机,西方经济突然之间遭遇了一个巨大的停顿,对原材料的需求急剧下降,非洲国家于是陷入到了非常艰难的经济困境当中。西方的危机很快过去了,80年代中期迎来一个繁荣的周期。但是,在西方的这一轮繁荣的同时,恰恰是非洲现代历史上最为悲惨的十年。因为西方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他们已经进入了创新经济的时代,超过70%都是第三产业,对原材料的需求没有那么强烈。这和以原材料出口为主的欠发达国家之间,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裂缝。

这个裂缝谁来填?上个世纪90年代,答案揭晓,是中国。理解这个过程,我们就理解中国的全球角色了。

《枢纽》这本书提出来一个非常有魅力的概念,叫全球经济体系的双循环结构。就像我们中国人最喜欢的一个8字,上面一个圈,下面一个圈,下面一个圈,形成了一种循环。欠发达国家通过中国提出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由那根拔河的供应链,把这些原材料放到中国,由中国这个制造业中心,把它变成制成品,然后投放到全世界。这是这个8字的下部分循环。8字还有上部分循环,西方国家的创新能力、资本、第三产业的服务能力,再投放到中国,让中国形成更好的基础设施能力和制造业中心能力,然后再向全球投放。

西方国家已经没有办法和欠发达国家直接形成经贸循环了,中国是全球经贸循环有效运转的必须结点。这不是什么推演,这就是已经发生的事实。中国正在变成全球经济体系的十字路口,是资源、信息、资本在全世界流动的必经之路,是世界的路由器,也是施展老师这本书的名字——枢纽。

作为枢纽,我们向原材料产地国家输出资本、制成品、基础设施和就业机会。作为枢纽,我们向西方发达国家,提供形形色色的工业品和创新落地的机会。

在古代,大陆通过丝绸之路和中国互动,大陆是秩序的生成线,然后以中国为枢纽,向海洋世界投放秩序,海洋是秩序的传播线。在今天,这个过程反过来了,海洋世界是秩序的生产线,反过来通过中国这个枢纽,向大陆,向欧亚大陆那些动乱地区,投放秩序。不管方向如何,中国都是联系海洋与大陆的中介性、枢纽性存在。这是中国的地缘位置和超大规模性共同决定的,这是全球都希望中国去承担的角色和责任。认清楚这个角色和责任,我们就有能力去营造一个良性的生存环境,就不会和现有的大国发生零和博弈。

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中国枢纽的地位,是第六个问题的答案,也是罗振宇给大家打开的第六个脑洞:枢纽脑洞。

六个脑洞打开了啥?罗振宇跨年演讲笔记精华_第9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在长达四个小时的演讲的最后部分,罗振宇分享了他在2017年感受很深的一个词——人生算法。这也是我在整个晚上的思想盛宴中收获最大的部分,我会在下一篇文章中专门分享。

你可能感兴趣的:(六个脑洞打开了啥?罗振宇跨年演讲笔记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