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三级片

这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三级片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犯罪题材向来是香港电影比较热衷的,特别是一些根据真实案例改编而成的电影,基本可以说是弹无虚发。这些看似血腥、残忍的犯罪实录,与香港经济繁荣的背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面是世界金融中心,经济高度发达;另一面是底层人群在社会的苦苦挣扎。在如此强烈的对比下,最真实的香港在我们眼前若隐若现。

《踏血寻梅》作为近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香港犯罪题材电影,其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背景足以勾起观众的好奇心,我相信很多人是通过电影才了解到曾在香港发生过这样一宗犯罪案件。而影片中裸露、血腥的场面注定了这是一部与内地影院无缘的三级片,这也再一次拷问了大陆电影市场分级制度何时到来。毕竟在大陆地区电影市场繁荣的大背景下,作为观众想要看到的不仅仅是那几部类型片而已。

回到影片本身,该片采取了独特的段式叙述,每一段都采用不同人的视角去讲诉整个案情,而不是用一种角度平铺直叙去了解事情的原委。开门就捅破窗户,直接告诉你真凶,则反映出导演对于后续剧情延续性把握的自信,事实上导演也确实做到了。这表面看似混乱的逻辑编排,其实是导演刻意苦心勾勒的客观视角,在这种多面视角下,整个案件最真实的一面才得以浮现,毕竟在现实中当我们面对一面之词时,多数选择是怀疑。影片的画面整体是偏冷的色调,仿佛是阴暗天气的清晨,在一丝丝希望中透露着压抑。而这种压抑所表达的情绪正是被害者的情绪,在压抑中灭亡,在压抑中毁灭。

其实关于少女援交的电影,从世界领域看并不少见,那部金基德导演的具有宗教意味的《撒玛利亚女孩》,作为资深影迷应该都有所涉猎。如果《撒玛利亚女孩》讲诉的是援交女的自我救赎,那么《踏血寻梅》讲诉的就是援交女的自我毁灭。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都属于是一种重生,只是重生的方式不尽相同。

这部讲诉援交女被害的电影之所以能够在第3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披荆斩棘,靠的绝对不是三级片噱头,一方面,集导演和编剧一身的翁子光,在剧情的构思走向和整体布局上可谓用心十足,查阅其之前的“履历”,其参与的电影作品可以说基本无“烂片”,而自身影评人的另一个身份,更能让其从观影人的角度来审视电影。翁子光在对电影刁钻的研究和艺术性的高度追求上,可见一斑,如此精雕细琢,精品出炉也是顺理成章。另一个方面原因则一定归结于演员。影片的女主角在“豆瓣女”春夏的演绎下,变得如此真实,甚至某一个时刻,就会觉得春夏就是这个援交女。其在影片中对于角色内心的刻画显得格外成熟,那个用攒下的零钱去买耳环,最后又将耳环扔掉的反差举动,在春夏的表演下,可以说是对人物内心由希望到绝望变化最好的演绎。而男主角郭富城在延续颓废警察风格上可谓是轻车熟路,手到拈来。影片中的表现,除了那段在妻子面前痛哭流涕的戏份外,其余都还是可圈可点的。毕竟,郭富城绝对是“四大天王”里最会演戏的人,也是越演越会演的一个人。另一面,作为反一号的杀人犯扮演者白只绝对是影片的最大亮点,其冷静中透露出来的杀气拿捏的恰到好处,这也再一次验证了舞台剧确实是锻炼演员的一个良好舞台。至于金燕玲这样的老戏骨,还能有什么可说的呢,你只管看就好。

有人曾经说过,香港电影在“回归”后已死,这种说法过于绝对,也过于片面。如果说上个世纪90年代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那么当下则一定是香港电影经过浮华后的沉淀期,这种沉淀是时间和地域重新划分后的必然结果,也正是在这一阶段,才有了以《无间道》、《桃姐》等为代表的一批稳扎稳打的新香港电影。在这些电影中,我们看到香港电影不一样的春天,正是这些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新电影”彻底把香港电影过去固有的标签“套路化”打破了。这些注入的新鲜的血液,让你更为深刻地认识香港这座国际大都市里人们的生活,也从多种角度展示了香港类型片在艺术性上的不懈追求。

归根结底,《踏血寻梅》在香港犯罪剧情片中走出了别样的路线,也为香港电影类型多样化拓宽了道路。当我们有一天在电影院看到的电影不再是同一题材,同一路数的时候,那么对于观众而言绝对是一大幸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三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