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写作?

有人说,写作是一个孤独的人寻求被理解的过程!你为什么选择和孤独为伴,不愿意融入人群。城市的喧嚣和噪音,正如罗大佑所唱“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留下一个孤独的灵魂在街道游走,归去!


无题

《乱》

写了几首诗

删了很多遍

当我在键盘敲打

诗已经丢失了  好久

听一首歌   把自己感动的泣不成声

她说  好无聊

自拍发了很多张

我想点个赞  却束手无策

打个电话   提高声音  对着无数的摄像镜头

挂了电话  心头一阵剧痛

好多话儿  想要对你说

我们  好久不见

不知从何说起

我为什么要写作?_第1张图片
心情

《我看见》

一个人日子

她把门锁两遍

男人女人还有谁是好人

一年两年之后的几年

她一个人走着散步望着天

天空涂抹无数张脸庞春天还在

花草树木的叶子自从绿的那天

发誓不再回家

每一年春节油漆工都要刷一遍

赶在除夕夜的钟声响起给花儿们一个家

月亮圆了又缺了

她低头不语走着路

看着人来人往的孩子像是菜市场买菜

不会多一秒的逗留

空气中夹杂鱼腥味让她着迷

婴儿的哭泣声越来越近

她将萝卜青菜鱼放在厨房

好像自己出了趟远门刚刚

走进屋子原来我是如此的女人

空荡荡他说过明天回来


青年写作者


我为什么要写作?_第2张图片
蒋方舟

蒋方舟一直说自己是一个青年写作者,作家这两个字对于她来说还是一个很神圣的词汇,我们知道她七岁开始写作出书,成长的一路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和热议。通过自主招生考试进入清华大学,有人说她是占用教育资源,一毕业便担任《新周刊》的副主编,人生一步步走的看似十分的顺利,在争议中长大,继续在争议中前行。

在中国的当下文化环境中,文学艺术早已被商业化绑架,许多作家纷纷迎合当下的商业市场,出版了许多讨好社会大众的书籍。有人还在继续坚守在硝烟弥漫的文艺圈,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只愿意写自己心中热烈的情感,他们的书只是属于一个社会的小众,就算出版社有心愿意帮助他们,最后总还是拗不过市场的洪流,淹没在茫茫的人海当中。

文字是上帝最廉价的赏赐,当遇到有心人懂得欣赏方块字的美妙,文字就变成了无价之宝,流传后世让我们感动想要流泪。不论是商业化也好,还是在书房里苦熬的作家,我们不能去评价谁对谁错、谁好谁坏,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生命的权力,作为读者我们充其量只是一个看客罢了。

我们到底为什么要写作呢?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讲,我觉得喜欢写作的人都是感情非常丰富和热烈的一群人,或者说是闷骚型的人格,外表看起来或许有些冷漠和木纳,而实际内心的小火山已经在跃跃欲动,需要在一个合适的时间里喷涌而出。

喜欢文字的人是一群热爱生命、享受生活的孩子,他们对于生命中遇到的许多有意思的事和人,总希望用一种方式把它们记录下来。写在纸上的文字其实早就在心里写过了,只不过是亲手把它再一次的拿出来放在纸上,看着这些方块字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在不安的跳动和嘶吼着的小精灵。作家写作从心开始所以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把心中压抑已久的魔鬼释放出来,当他们变成一张张纸和一本本书的时候,我们感觉到无比的释放和心安理得,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一桩大事一样无比高兴。当然种种喜悦和买彩票中大奖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一个是外在的近乎疯狂的欢喜,一个是内在的小喜悦无法分享只属于自己的开心。

写作是一件非常孤独的修行,有人说作家像女人,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出门,像女人们绣花一样。作家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的宅男或宅女,闭门谢客别人也不知道他们在干些什么,聚会和热闹与他们无关,因为这样也不免得罪了朋友。如果你有几个作家朋友,我不知道你们和作家在一起是什么样的感觉?作家像是一群奇怪的动物,我想起《哈利波特》中的一句话“我们都很善良,只是我们和别人有一点点不同而已”,作家能感觉到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同。

一个人、一支笔或一台电脑、再有一杯茶这就是作家的世界,一个人在狭小的屋子里却吞云吐雾气象万千,房间限制了我们的身体,却让我们的灵魂游走于整个天地宇宙。一会儿在纽约,一会儿在寒冷的西伯利亚,一会儿在山西的小村庄吃面,时间和空间让作家可以自由的穿行,这像是他们的一项特异功能。心不断地飞向世界的不同地方,我们的心越发的感到孤独和寂寞,世界这么大,我们如此的渺小和懦弱。

一个人不断地挖掘自己内心深处的有温度、有情感的东西,这样的生活一天天的度过,时间久了我们发现自己被掏空了。整个人感觉都不好了,失去了灵魂的躯壳一般,害怕有一阵风吹来就飘向未知的地域,断了线的风筝一样随风而逝。越写越孤独,生命血淋淋的现实一遍又一遍的被书写,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手中的笔像一把手术刀一刀又一刀进行自我的解剖,看着自己的肉被割下来放在一边,然后手中的刀却不能停止。

直到有一天我们只剩下一颗扑通的心脏时刻,我们才会停止,满脸皱纹和白发见证了我们的青春和生命的轨迹,坐在院子里晒太阳看着自己写下的文字。有时哈哈大笑,有时陷入沉思,忽而老泪纵痕感伤不已,忽而思绪飞向远方的故乡,这就是文字的厚爱,一辈子挣扎写作最后的礼物。

没有人天生是为了写作而写作的,对待文字这件事一直以来都是天生注定的,只是我们在不经意间种下的种子,当花儿绽放出美丽和芳香的时候,我们再去回忆自己过往的生命经验然后一遍遍的仔细梳理,用纸张来记录每一次遇见的感动。写作这件事,可能真的是上帝亲自挑选的几个人,注定了他们的生命与世人不同!

流水有情

PS:蒋方舟,1989年10月27日出生于湖北襄阳,中国青年作家、杂志副主编。蒋方舟自7岁开始写作,9岁写成散文集《打开天窗》,此书被湖南省教委定为素质教育推荐读本并改编为漫画书。2008年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并引起了较大争议;2009年10月在由《人民文学》杂志社主办的第七届人民文学奖评奖中,蒋方舟获得散文奖。2012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就任《新周刊》杂志副主编。最新作品:《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为什么要写作?)